- 年份
- 2024(2104)
- 2023(3062)
- 2022(2521)
- 2021(2310)
- 2020(1949)
- 2019(4187)
- 2018(3815)
- 2017(7663)
- 2016(4130)
- 2015(4608)
- 2014(4234)
- 2013(4076)
- 2012(3628)
- 2011(2790)
- 2010(3277)
- 2009(3244)
- 2008(3090)
- 2007(2663)
- 2006(2396)
- 2005(2336)
- 学科
- 企(20599)
- 企业(20599)
- 管理(20590)
- 业(20546)
- 济(14035)
- 经济(14004)
- 财(12439)
- 审计(12126)
- 务(10896)
- 财务(10893)
- 财务管理(10825)
- 企业财务(10594)
- 方法(8366)
- 数学(6478)
- 数学方法(6469)
- 各类(5869)
- 公司(5162)
- 制(4944)
- 体(4091)
- 业经(3944)
- 体制(3667)
- 中国(3616)
- 技术(3273)
- 划(3177)
- 人事(2814)
- 人事管理(2814)
- 农(2738)
- 环境(2444)
- 家(2427)
- 国家(2337)
- 机构
- 大学(54376)
- 学院(54205)
- 管理(24215)
- 济(21958)
- 经济(21572)
- 理学(21470)
- 理学院(21347)
- 管理学(21253)
- 管理学院(21154)
- 财(15608)
- 研究(12938)
- 财经(12557)
- 中国(12546)
- 经(11590)
- 京(11426)
- 财经大学(9742)
- 会计(9477)
- 商学(8544)
- 商学院(8486)
- 江(7615)
- 会计学(6902)
- 会计学院(6628)
- 中心(6617)
- 经济学(6530)
- 北京(6365)
- 学会(6357)
- 公司(6117)
- 州(6026)
- 审计(6018)
- 经济学院(5971)
- 基金
- 项目(34317)
- 科学(28333)
- 基金(27271)
- 研究(25991)
- 家(22948)
- 国家(22763)
- 科学基金(21018)
- 社会(18676)
- 社会科(17821)
- 社会科学(17814)
- 基金项目(14599)
- 自然(13393)
- 自然科(13044)
- 自然科学(13043)
- 自然科学基金(12840)
- 教育(12034)
- 省(11996)
- 资助(10850)
- 划(9948)
- 编号(9860)
- 部(8719)
- 成果(8457)
- 教育部(8193)
- 国家社会(8112)
- 人文(8095)
- 性(8027)
- 制(7929)
- 重点(7611)
- 创(7317)
- 项目编号(7268)
共检索到82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曾皓
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减少利益相关者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公众对公司的信赖程度,而审计意见则是实现以上目标的信息载体。以2014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在治理水平较高和面临更高的外部压力时,公司是否更容易获得两类清洁审计意见。研究发现:监管机构对"董监高"的处罚具有显著的财报审计意见"清洁效应";退市风险警示(*ST)及其他特别处理(ST)所带来的外部压力具有显著的内控审计意见"清洁效应"。研究结论表明,制度性的监管警示措施是一种很好的外部治理机制,是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吴溪 杨育龙 陈旭霞
2010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本文基于2011—2013年间的数据,我们发现,当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收到"清洁"意见、而内控审计收到"非清洁"意见时,仍伴随着当期和未来一期显著更高的欺诈性财务报表重大错报概率。然而,对于仅仅在内控审计中收到了"非清洁"意见的公司,投资者并没有在该信息公告日附近作出显著的负反应,这与投资者对"非清洁"财报审计意见的显著负反应形成了鲜明对比。该证据意味着在目前阶段,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对"非清洁"内控审计意见的反应尚不充分。我们的证据拓展了关于内控审计结果的市场认知的学术文献,并对市场参与者如何理解内控审计意见具有现实含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周中胜
本文主要考察了公司治理质量对外部独立审计效率的影响。运用主成分分析技术构建公司治理指数,并以此作为公司治理质量的衡量指标,考察了公司治理质量对审计师的选择、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的影响。我们发现,公司治理质量越高的公司,越倾向于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同时,也愿意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但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相对于公司治理质量高的公司,公司治理质量差的公司更容易获得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从而影响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审计需求 审计收费 审计意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中胜
运用主成分分析技术构建公司治理指数,并以此作为公司治理质量的衡量指标,考察了公司治理质量对审计师的选择、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治理质量越高的公司,越倾向于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也愿意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条件下,相对于公司治理质量高的公司,公司治理质量差的公司更容易获得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从而影响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审计需求 审计收费 审计意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白宪生 田新翠
以2009—2010年我国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年度,不同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指标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程度不同;总体上看,流通股比率、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资产周转率和现金流量债务比与非标准审计意见负相关,董事会会议次数和资产负债率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正相关。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股权结构 董事会特征 审计意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海民
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出现的新一轮资本深化所引发的担忧与质疑,利用2007-2011年370家民营上市公司的经营数据,在CES型生产函数的基础上,通过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资本深化、替代弹性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新一轮转型升级所推动的资本深化进程,并没有出现传统理论所预言的劳动生产率下降的现象。原因在于替代弹性大于1,资本深化通过"德拉-格兰德维尔效应"和"卡尔多-凡顿效应"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有当替代弹性小于1时,"金融深化效应"对劳动生产率的负面影响才逐渐显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陆雄文
跨国公司给我们的管理带来了什么陆雄文当我们重新开启国门,大力促进跨国公司在中国大陆落户时,作为曾有争议的国外管理思想和方法,也随同国外的资金、技术一起长驱直入。在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今天,对管理引进只是作简单地肯定,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一切人类历史发展之文...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琳 肖杰
近年来内部审计外部化的问题,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关于是否应将内部审计外包的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随着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内部审计被定位为公司治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有哪些,外包后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完善有什么影响。本文就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对内部审计外部化现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内部审计外部化 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银香 汪洁
本文以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制度压力(强制性、规范性、模仿性)、公司治理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之间的关联性;并检验公司治理在制度压力和环境信息披露之间是否具有媒介作用。研究发现:三种制度压力、公司治理与环境信息披露存在显著正向效应;公司治理在感知外部强制性压力、规范性压力时能显著影响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而在感知模仿性压力时效果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效果不显著。
关键词:
制度压力 公司治理 环境信息披露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银香 汪洁
本文以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制度压力(强制性、规范性、模仿性)、公司治理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之间的关联性;并检验公司治理在制度压力和环境信息披露之间是否具有媒介作用。研究发现:三种制度压力、公司治理与环境信息披露存在显著正向效应;公司治理在感知外部强制性压力、规范性压力时能显著影响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而在感知模仿性压力时效果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效果不显著。
关键词:
制度压力 公司治理 环境信息披露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紫光 李欢
审计师"经济警察"的外部治理作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文章以2001—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遵循"盈余管理——事务所选择——审计意见"的研究思路,实证检验独立审计作为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之一能否揭示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盈余管理越严重的公司,越倾向于选择小规模的事务所("小所");在相同的盈余管理程度时,选择"小所"的上市公司被出具"不干净"审计意见的概率较低。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没有高质量审计需求,倾向于聘请"小所";另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尤其是"小所"没有发挥"经济警察"的外部治理作用,未揭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审计质量令人担忧。
关键词:
外部审计 盈余管理 事务所选择 审计意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艳霞 祁怀锦 魏禹嘉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7年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全样本下管理者自信程度与审计质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将样本按照管理者自信程度的核密度函数分为自信不足、适度自信和过度自信三个子样本,在自信不足样本中,随着管理者自信程度的上升,审计质量会上升;在过度自信样本中,随着管理者自信程度的上升,审计质量会下降。然后,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融资融券会削弱管理者自信程度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说明融资融券呈现出了一定的公司外部治理效应。本研究对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质量、监管部门加强企业监管乃至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均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融资融券 管理者自信 公司治理 审计质量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包群 苏利
本文采用1998—2005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多部门外溢模型来考察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动的技术外溢效应,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国内部门、其他出口部门的外溢效果。实证发现,虽然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部门拥有相对较高的要素生产率,然而这一优势并未有效地转化为对国内部门与其他出口部门的外溢作用。研究还表明,我国出口贸易的技术外溢主要集中在非高新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同时不同经济发展区域出口贸易的作用也存在显著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