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64)
- 2023(4596)
- 2022(3820)
- 2021(3633)
- 2020(3035)
- 2019(7153)
- 2018(6557)
- 2017(12490)
- 2016(6805)
- 2015(7562)
- 2014(7498)
- 2013(7311)
- 2012(6455)
- 2011(5567)
- 2010(5664)
- 2009(5538)
- 2008(6347)
- 2007(5342)
- 2006(4850)
- 2005(4378)
- 学科
- 管理(32419)
- 业(29850)
- 企(27452)
- 企业(27452)
- 济(24226)
- 经济(24186)
- 财(16849)
- 务(14904)
- 财务(14890)
- 财务管理(14865)
- 企业财务(14181)
- 方法(12820)
- 数学(11070)
- 数学方法(11004)
- 制(6760)
- 农(6665)
- 业经(5778)
- 中国(5708)
- 资源(5453)
- 环境(5292)
- 公司(5229)
- 体(5207)
- 和(4860)
- 学(4856)
- 划(4845)
- 人事(4800)
- 人事管理(4800)
- 农业(4654)
- 体制(4531)
- 技术(4129)
- 机构
- 学院(96131)
- 大学(95549)
- 管理(40985)
- 济(37270)
- 经济(36467)
- 理学(35428)
- 理学院(35174)
- 管理学(34817)
- 管理学院(34655)
- 研究(26662)
- 财(24894)
- 中国(23413)
- 京(19275)
- 财经(18754)
- 经(16898)
- 科学(14407)
- 江(14113)
- 会计(13969)
- 财经大学(13875)
- 所(13118)
- 中心(13021)
- 商学(12548)
- 商学院(12475)
- 北京(12014)
- 州(11432)
- 农(11243)
- 业大(11134)
- 研究所(10983)
- 经济学(10860)
- 范(10525)
- 基金
- 项目(61169)
- 科学(48821)
- 研究(45680)
- 基金(45658)
- 家(39091)
- 国家(38777)
- 科学基金(34388)
- 社会(30530)
- 社会科(29051)
- 社会科学(29038)
- 基金项目(24482)
- 省(23021)
- 自然(21895)
- 自然科(21227)
- 自然科学(21223)
- 教育(20904)
- 自然科学基金(20895)
- 划(18937)
- 编号(18664)
- 资助(18139)
- 成果(15586)
- 部(14634)
- 重点(13739)
- 国家社会(12969)
- 教育部(12825)
- 性(12735)
- 人文(12702)
- 制(12473)
- 创(12322)
- 项目编号(12123)
共检索到144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华
以2001-2013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投资效率作为资源配置效率的代理变量,检验了会计准则变迁是否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考察了公司治理如何影响会计准则变迁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会计准则变迁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越低、独立董事比例越高、董事会开会次数越多以及两职分离和设立审计委员会时,会计准则的执行程度就越高,会计准则变迁越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春奇
资源配置效率是我国经济改革关注的焦点。基于会计准则变革的制度背景,利用2004~2013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视角研究会计准则变革前后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并进一步从产权性质、所在地区域的视角深入剖析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对会计准则变革的反应程度;从投资效率和融资效率两方面解释资源配置效率,结果表明:会计准则变革优化了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投资效率优于融资效率;会计准则变革后,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程度低于非国有企业;会计准则变革改善了区域资源配置效率,东部地区企业资源配置效率高于非东部地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春奇
本文以2004-2013年中国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借鉴Wurgler的资源配置效率模型,实证检验了会计准则变革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从投资效率和融资效率两方面解释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发现,会计准则变革改善了资源配置效率,且投资效率优于融资效率。进一步分行业检验,发现教育业投资效率偏低;采矿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业融资效率较低。本文拓展了资源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的分析视角,丰富了会计准则变革影响效应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会计准则变革 行业异质性 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选民 李忻谕
企业资源配置主要包括投资效率和融资效率,新的会计准则对于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具有重大影响。文章基于会计准则变革背景,以2006—2015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别研究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投资效率和融资效率两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异质性角度出发,将企业产权性质和企业所在区域因素纳入到影响企业资源配置的体系中。结果显示:会计准则变革将会使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但由于企业性质和所处地区不同,呈现出国有性质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程度低于其他企业,东部沿海地区企业资源配置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林 李青 刘兵 曾建丽
文章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计算了2011—2015年中国31个省份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结果表明,中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空间结构变迁呈现三大趋势: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基本表现为向高阶段发展态势,并呈现出"由点至面"的扩散趋势;四大地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之间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差距呈现逐渐缩小趋势,东北地区"领跑"其他三大地区;京津冀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呈现"极化+虹吸"趋势,而长江三角洲则表现出"共振+趋同"趋势。研究进一步表明,纯技术效率对综合效率的影响较规模效率更为显著。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珺
资源配置效率取决于资源的市场化流动,而资源的市场化流动是以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高收益部门为前提的。在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有些学者只看到了市场环境对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影响,忽视了高收益部门对资源流动的引导作用,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看,这是不完整的。改革开放以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存在着高收益主导产业的快速更新替代,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依靠的是我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经济与技术差距创造出的模仿引进空间。当我国进入到创新驱动阶段后,可以从三步来考虑我国深化改革的出发点与路线图:第一步是如何通过改善营商环境来充分动员分散的民间资源;第二步是如何将动员起来的资源更好地引导到创新活动中去;第三步是如何推动创新型企业实现高收益,进而将这些高收益部门转化为新支柱产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于悦
本文在投资者保护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下,分析会计准则变革改善信息效率的路径,以及如何实现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的最终目标。文章以会计准则变革过程中价值理念、政策导向以及核心目标的变化为切入点,探讨财务信息披露的制度保障问题,进而沿"制度变革、企业信息披露行为、资本市场信息环境、投资者价值发现"的影响路径深入分析会计准则变革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提出我国企业、制度制定者和资本市场在适应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过程中能够为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社会资本配置效率所做出的改善和努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朝阳 宋英慧
交易费用的本质是知识不完备的代价,知识不完备的现实表现为信息不对称,会计准则便是保证交易顺利进行、防止租值消散、降低信息不对称的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会计准则变迁是朝着租值与交易费用之间的"楔"最大化走。当会计准则制度安排诱发的交易量超过成本无差别点时,诱致性会计准则制度变迁更有利;反之,强制性会计准则制度变迁更有利。一国的会计准则制度安排是内嵌在一国制度结构中的,会计准则必须与制度结构中的其他制度安排相协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虹 杨丹
本文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2006年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会计准则变迁和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共同作用。结果表明:会计准则的应用仅改变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具体方法如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改为构造债务重组收入,却无法从总体上约束这些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且新会计准则实行后的2007-2009会计年度,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有降低趋势,但对亏损公司调减利润的行为有改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修宗峰
以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首次将股权分置改革与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研究的经验模型相结合,系统地检验了2007年会计准则变迁的经济后果。研究结果表明,新会计准则的变迁使盈余信息含量显著提高,使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显著降低;将股改对价支付水平作为股改前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替代变量后,股改对价支付水平对会计制度变迁后上市公司的盈余信息含量与价值相关性的影响方向截然相反,具体来说,股改对价支付水平越高的上市公司在会计制度变迁后的盈余信息含量显著提高,但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显著降低,前者没有支持有效的公司治理可以作为会计规则执行机制的假说,后者则支持了这一假说。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会计准则变迁 决策有用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盖地
作为财务会计规范的企业会计准则是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会计理论研究一直关注的热点。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结出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已有的研究大多以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对会计准则变迁进行研究,以会计准则需求与供给因素的不变为前提;但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些因素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恰恰是它们的变化,对会计准则的制定产生现实而又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会计准则变迁的新古典经济学分析难以拟合现实世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曾富全
文章通过对中国会计准则、制度变迁历程的梳理,总结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度变迁的特点及九大会计理念变化,包括规则导向观向原则导向观、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经济业务观向交易事项观、历史成本观向公允价值观、营业收益观向全面收益观、静态价值观向动态价值观、完全成本观向制造成本观、法律形式观向经济实质观的变化。理解这九大会计理念变化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新会计准则,提升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
关键词:
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 会计理念 变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革
本文首先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纳入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中,对其变迁的动因、路径及特征给出一种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其次指出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会计制度将要更多地受到国际会计准则的制约,需将世贸组织影响当作独立的一个外生变量,纳入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分析范围之内;对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前景进行展望,认为中国将在世贸组织规则下完成会计转型与制度变迁的历史任务。
关键词:
国际会计准则 制度变迁 渐进式变迁战略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熊剑 蒋基路
本文通过比较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自 1975年以来发布的 5项与外购商誉密切相关的财务会计准则 ,归纳了准则变迁的特点以及背景 ,揭示了准则变迁的深层次原因———商誉会计处理的经济后果 ,而不是对商誉本质认识的突破。进而 ,本文探讨了商誉会计准则混淆了商誉与外购商誉概念的问题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会计误区 ,这也是准则不管如何变迁始终存在问题的根源。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何建国 孙芳城 何雪锋
2010年11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会计学会主办,重庆理工大学、重庆三峡学院承办的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在重庆隆重召开。会议收到论文135篇,来自国内43所院校及杂志社的126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本次学术年会。会议开幕式由重庆三峡学院院长孙芳城教授主持,重庆理工大学校长朱新才教授代表重庆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