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62)
2023(9847)
2022(7951)
2021(7572)
2020(6344)
2019(14860)
2018(14272)
2017(27010)
2016(14525)
2015(16219)
2014(15738)
2013(15658)
2012(14144)
2011(12658)
2010(12731)
2009(12461)
2008(12936)
2007(11307)
2006(10365)
2005(9932)
作者
(38058)
(31582)
(31547)
(30248)
(20430)
(14944)
(14453)
(12158)
(12077)
(11273)
(10893)
(10682)
(10616)
(10095)
(10087)
(9628)
(9497)
(9386)
(9100)
(8591)
(7946)
(7700)
(7547)
(7335)
(7214)
(7180)
(6922)
(6811)
(6239)
(6223)
学科
(78348)
企业(78348)
(74140)
管理(66435)
(66095)
经济(65984)
(31041)
方法(30483)
(24340)
财务(24325)
财务管理(24300)
企业财务(23284)
数学(22640)
数学方法(22502)
业经(21822)
中国(18386)
(18053)
(14995)
技术(14353)
(13866)
(13842)
体制(13414)
(13184)
(13149)
贸易(13138)
(12968)
企业经济(12449)
理论(12379)
(11861)
经营(11658)
机构
大学(207291)
学院(206469)
(98483)
经济(97115)
管理(85892)
理学(73018)
理学院(72381)
管理学(71787)
管理学院(71344)
研究(69402)
中国(58741)
(50940)
(44146)
财经(39327)
(35964)
科学(34245)
(33394)
经济学(31096)
(30563)
中心(30079)
研究所(29357)
财经大学(29353)
北京(28866)
经济学院(27839)
商学(26387)
商学院(26157)
(24966)
(23513)
(22920)
师范(22784)
基金
项目(125093)
科学(102332)
基金(96403)
研究(95648)
(82174)
国家(81468)
科学基金(72280)
社会(66238)
社会科(62967)
社会科学(62948)
基金项目(49505)
(43965)
自然(43937)
教育(43887)
自然科(43045)
自然科学(43035)
自然科学基金(42394)
资助(39413)
(37365)
编号(36359)
成果(30606)
(30517)
国家社会(29048)
重点(27829)
(27718)
教育部(27615)
(26640)
中国(26581)
人文(26334)
(26267)
期刊
(112156)
经济(112156)
研究(69220)
(47040)
中国(43452)
管理(40103)
科学(26149)
学报(23348)
(21978)
金融(21978)
财经(21649)
教育(19981)
大学(19808)
经济研究(19248)
技术(19074)
(18764)
(18724)
学学(18363)
业经(15342)
(14946)
问题(13982)
财会(13727)
国际(13472)
会计(13151)
世界(13000)
技术经济(12543)
农业(12211)
经济管理(10543)
现代(10210)
(9675)
共检索到330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清泰  
中国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是中国微观经济的要害,这一问题涉及政府职能、金融体制、社会保障体制,以及资本市场的发育等领域。中国改革有一个难解的扣,就是如何在保留一定国有成分的情况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并使公司治理有效,并妥善处理政府———国家所有权人———公司之间的关系。作者结合世行报告,分析了解开这一扣的政策选择和制度安排。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海明  邵立忠  何运信  
一、“债权转股权”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1.国企改革进入重大的抉择阶段。资料显示,中国国企的效益自八十年代后期连年滑坡,亏损不断上升。国企改革已刻不容缓。而国企改革必须是包括:一是对国企历史遗留问题的清理。主要包括对国企原有的人、财、物的遗留问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贾名清  
随着我国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司治理机制已成为其核心问题。现阶段我国公司治理机制尚存在诸如产权主体“缺位”、政府干预过多及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等问题。由此,加快市场化建设、股权结构分散化等成为完善我国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吕有晨  
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的中心任务,然而怎样才能推动改革深化,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应在完善宏观经济环境上下功夫,有的则认为应在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上作文章,而我认为,解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廷求  
随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国企改革目标的确立 ,公司治理问题也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本文界定了公司治理与公司治理结构在概念上的区别 ,分析了“外部治理主线论”和“内部治理主线论”两种不同的国企改革思路 ,并提出在公司治理的范围内进行国企改革的总体设想。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魏家福  
完善国有出资人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建立有效治理结构的关键环节。本文认为,完善国有出资人制度要从作为国有出资人代表的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载体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以及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控股、参股经营的国有资产具体经营企业三个层次上进行制度建设。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周明庆  
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国企内部审计应明确中心任务 ,积极参与企业改制相关业务审计 ,积极参与对外扩张重组业务审计 ,及时开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和内部管理审计 ,开展审计业务时必须灵活配置人力。组织形式应灵活务实。人员素质要双到位。质量由专家把关 ,报告交集体审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倪金节  
近日,上海公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20条改革措施,核心的改革逻辑是从管国企到管国资,从国资股权独大到发展混合所有制,从行政式指派任命到市场化选人用人。应该说,这些改革的逻辑与三中全会的《决定》精神相一致,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简政放权为主线的去行政化改革打开了全新的一片天地。如果这20条能够得力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吕江林  
本文从考察当前我国企业的投资行为入手,揭示并论证了企业当利率上升时投资需求亦增加的反常投资行为。通过对总需求AD与总供给As关系的模型分析,揭示了我国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均衡、总需求恒大于总供给的基本态势,论证了需求膨胀与物价上涨呈螺旋推进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得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是我国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的结论,并进而提出了以利率到位为近期治理通胀关键环节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宏淼  
四十多年来渐进推进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很大成绩。从最初的市场化探索、其后的公司化转型及规范化监管进入到多元化治理阶段,中国特色的国有公司治理表现为五方面的典型化特征:混改背景下国企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多样性,分类改革下国资管控模式的差异性,授权放权改革下国企监管和微观激励机制的灵活性,加强党的领导背景下国企内部治理的复合性,共治模式下多主体参与国企决策及监督的广泛性。展望未来,国企公司治理仍存在不少问题,面临着诸多挑战,应继续沿着市场化方向和公司化道路深化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结合“竞争中性”原则,兼顾规范和效率、业绩与责任,从而实现国有企业的“良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明泽  李忠海  
以下放或扩大管理自主权、财务自主权为主线,我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实现了从"管工厂"到"管企业"、"管企业"到"管资产"、"管资产"到"管资本"的三次转型或跨越,如今形成产权关系基本明晰、政企关系相对简单、管理框架基本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的国资管理格局。但由于长期以来的"一股独大"和外部监督乏力,国有企业仍存在因治理结构和机制不完善所带来的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内部人控制、预算软约束和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未来国有企业改革,应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契机,有步骤地建立国有股权流动机制,引进具有大宗股份的积极股东,打造集权分权适度、决策程序独立、监督机制有效、激励模式健全的公司治理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枝茂  
一、现实与理论的反差国有企业实现公司化改造,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解决国企痼疾的一条有效途径。然而现实的改制操作却远远出乎设计者的初衷。国企改制的实质是什么?公司化的核心是什么?规范化的公司制企业如何运作?不很清楚,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改制“怪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天  
公司治理、国企改革与制度建设本文曾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研讨会”(1997年5月)及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年会(洛杉矶,1997年8月)上宣读。本文的部分内容是以作者与李山博士发表于《亚洲华尔街日报》(1997年7月18日)上的文章为基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华  
在两权分离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将企业的评价和对经理人员的约束和奖惩由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来完成。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和国企改革的重点是为了有效选择和监督经理。产权改革和建立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两种改革思路,都是为了创造有效的竞争,达到合理选择和监督经理的目的。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国有企业改革可从退出竞争性行业、剥离政策性负担、全面分权三个方面展开。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黄华  
在宏观层面,培育成熟的市场环境,在中观层面,提高国有产权委托代理的有效性,在微观层面,改进公司治理结构,在辅助配套层面,健全社会保障体制。近年来,中国国企发展总体是不错的,如资产从2002年的8.9万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02万亿元,净利润从2632亿元增加到2.47万亿元,上缴税收也从2927亿元增加到3.78万亿元。但是,国企改革尚在过程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