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09)
2023(6259)
2022(5093)
2021(4981)
2020(4230)
2019(9858)
2018(9756)
2017(19724)
2016(10719)
2015(12377)
2014(12199)
2013(11629)
2012(10441)
2011(9239)
2010(9574)
2009(8865)
2008(8853)
2007(7999)
2006(6958)
2005(6247)
作者
(29064)
(24012)
(23835)
(22786)
(15528)
(11379)
(10955)
(9240)
(8999)
(8618)
(8270)
(7988)
(7674)
(7577)
(7355)
(7334)
(7215)
(7140)
(6976)
(6860)
(5942)
(5914)
(5862)
(5559)
(5432)
(5355)
(5219)
(5161)
(4834)
(4677)
学科
(43165)
经济(43110)
管理(36291)
(35276)
(32508)
企业(32508)
方法(24427)
数学(21745)
数学方法(21230)
(15386)
(12043)
财务(12008)
财务管理(11984)
企业财务(11528)
(9544)
中国(9476)
业经(9172)
(8795)
理论(8581)
(7489)
(6787)
(6736)
(6589)
贸易(6584)
(6511)
(6392)
技术(6312)
地方(6096)
(5907)
金融(5905)
机构
学院(149729)
大学(148821)
管理(61503)
(57876)
经济(56677)
理学(53676)
理学院(53184)
管理学(52063)
管理学院(51808)
研究(44626)
中国(34625)
(30859)
(29007)
科学(26155)
财经(23260)
(21703)
(21086)
(20929)
中心(20928)
业大(19707)
研究所(19496)
北京(19491)
(18818)
(18458)
师范(18286)
财经大学(17484)
(17390)
经济学(16937)
商学(16649)
商学院(16502)
基金
项目(99269)
科学(78888)
研究(72895)
基金(72174)
(62194)
国家(61730)
科学基金(54305)
社会(45982)
社会科(43676)
社会科学(43663)
(38800)
基金项目(37544)
自然(35684)
教育(35528)
自然科(34929)
自然科学(34925)
自然科学基金(34269)
(32673)
资助(30782)
编号(30119)
成果(25040)
重点(22436)
(22233)
(20924)
课题(20820)
(19660)
创新(19548)
教育部(19506)
项目编号(19253)
科研(19002)
期刊
(60071)
经济(60071)
研究(40861)
中国(26856)
(25003)
管理(23671)
学报(19949)
科学(19008)
教育(17773)
(16781)
大学(15989)
学学(15038)
技术(14570)
(12523)
金融(12523)
农业(11712)
财经(11224)
经济研究(10059)
业经(9691)
(9450)
统计(9425)
财会(8751)
(8640)
决策(7793)
问题(7309)
技术经济(7264)
会计(7181)
(6927)
(6918)
商业(6729)
共检索到213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明辉  
近年来,围绕不同公司治理模式的趋同问题,国内外学者展开了广泛而激烈的争论。一部分学者从制度竞争的角度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将趋同于一种效率较高的模式;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公司治理的演进具有路径依赖特征,制度互补性和政治寻租等原因将使得公司治理全球趋同难以实现。这两种观点各有道理,但均不全面。从现实来看,全球公司治理将会发生一定程度上的趋同,但路径依赖、制度互补性等原因,决定这一趋同只能是相对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马连福  
公司治理不仅成为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架构,而且是企业增强竞争力和提高经营绩效的必要条件,对于公司治理模式的最优选择又是公司治理理论的热点之一,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上两种典型的英美和德日公司治理模式不断现露出其不足之处,公司治理的相应变革方向也呈现为相互补充的趋同化,其结果对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和企业的竞争力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就公司治理模式趋同化的诱因、迹象以及带来的影响做初步探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作伟  田也壮  
不同国家公司治理模式不仅决定于该国资本市场发育程度角度,可能最主要决定于其传统文化价值和国家政治制度。公司治理机制设计必须基于“私权力”价值观念和与“私权力”价值观念相对应权力制度传统,同时提倡和追求“公权力”价值和相应的制度机制,以实现公司的“联合性”和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清  严清华  
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经历了从古典的私人股东主导型到投资者主导型的演变过程。以美英为代表的外部监控模式和以德日为代表的内部监控模式是现代公司治理的两种典型的模式。以美国的机构投资者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的深入参与在推动了公司治理领域的投资人资本主义的同时,也促进了公司治理的良性发展,给其他国家的公司治理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劲松  张璐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尽管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实现了实质性趋同,但仍存在目标定位、质量和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认识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对会计国际趋同的规范性研究,本文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模式,在此模式下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应遵循的原则及实施路径,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长春  
自2000年英国通过《金融服务与市场法》决定由金融服务管理局(FSA)全面承担对金融行业的监管职能后,这种由一个机构监管整个金融业或至少金融业的两大类别的一体化监管模式近几年获得了很大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发清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外部市场控制为主体的外部治理模式——英美模式,所推崇是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另一类是以内部控制为主的内部治理模式——德日模式,所推崇的是多边共同治理模式。在通过这两种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能够使我们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推动我国公司治理模式更加趋于科学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葛开明  
基于不同的法律、市场和经济制度,西方国家的公司治理形成了市场主导型的英美模式和银行机构主导型的德日模式。本文比较了两种模式在指导思想、治理目标、治理主角、治理结构、控制手段和激励方式方面的显著的差异,并讨论了当前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的主要的问题,提出了强化监督、制衡机制;完善市场环境等措施。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许闲  
国际上对保险合同会计计量模式采用递延匹配法或者是资产负债法一直存在着争议。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国家选择了递延匹配原则的会计计量模式,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我国为代表的保险合同会计制度采用的是资产负债法原则。本文在对递延匹配法和资产负债法两种会计理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当前采用的保险合同会计计量模式的现状、相关特征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并且结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关于保险合同会计发展趋势提出我国在国际会计趋同背景下未来保险合同会计发展的若干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梅伟惠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组织模式演化可以划分为酝酿期(1997-2002年)、多样化探索期(2002-2015年)和聚合期(2015年至现在)三个阶段。根据组织制度理论,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组织模式趋同主要受到资源依赖与追求合法性的强制性同形、目标模糊和技术不确定性下的模仿性同形、规范性与专业性不足导致低水平同形三个机制的影响。我国需要从拓展资源来源渠道、扩大学科渗透和促进规范发展三个角度消解创业教育组织模式的趋同倾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明辉  
20世纪末,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公司治理立法和实务方面均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其结果是,以英、美为代表的市场控制模式和以德、日为代表的内部控制模式显现出一定程度的趋同。但是,公司治理变迁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和制度互补性特征,不同公司治理模式在发生一定程度的趋同的同时,仍表现出较强的持久性。这表明,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不可能完全趋同,而将出现一种趋同与持久性并存的局面。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田冠军  
本文以公司治理国际化趋同为逻辑起点,构建以公司治理目标为导向的公司治理运行机制概念模型,深入探讨了美国金融危机所暴露出来的治理模式缺陷,最后在建立公司治理过程运行框架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在国际趋同中如何建立公司治理纠偏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肖奎  
国际上主流的公司治理模式包括股权分散的英美模式和集中控股的大陆模式,这两种模式在股权结构、融资体系、目标价值和监督机制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源于公司治理模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政治环境、历史初始条件、文化价值以及投资者权益法律保护等因素。两种模式都是与其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相适应的一种有效制度安排。从演进趋势上看,公司治理在世界范围内呈现趋同倾向,但只是相对趋同而非绝对趋同,公司治理的形式趋同滞后于功能趋同,而现实中趋同将长期滞后于法理上的趋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