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76)
- 2023(7243)
- 2022(6363)
- 2021(6030)
- 2020(5204)
- 2019(12651)
- 2018(12564)
- 2017(25029)
- 2016(13705)
- 2015(15922)
- 2014(16169)
- 2013(16206)
- 2012(15165)
- 2011(13803)
- 2010(14150)
- 2009(13416)
- 2008(13863)
- 2007(12971)
- 2006(11175)
- 2005(10180)
- 学科
- 济(62142)
- 经济(62077)
- 业(50327)
- 管理(46737)
- 企(44957)
- 企业(44957)
- 方法(31659)
- 数学(27063)
- 数学方法(26825)
- 财(21146)
- 务(15414)
- 财务(15386)
- 财务管理(15353)
- 农(15296)
- 企业财务(14694)
- 制(14168)
- 中国(13621)
- 业经(13175)
- 学(12189)
- 贸(11745)
- 贸易(11741)
- 易(11379)
- 地方(10857)
- 理论(10746)
- 和(10321)
- 体(10286)
- 农业(10115)
- 银(8824)
- 银行(8804)
- 策(8771)
- 机构
- 大学(210655)
- 学院(209363)
- 济(87574)
- 经济(85721)
- 管理(84058)
- 理学(72666)
- 理学院(71916)
- 管理学(70901)
- 管理学院(70483)
- 研究(65731)
- 中国(50963)
- 京(43593)
- 财(42107)
- 科学(38982)
- 财经(33736)
- 所(33439)
- 农(32212)
- 江(31219)
- 经(30476)
- 中心(30190)
- 研究所(30132)
- 业大(28791)
- 北京(27588)
- 经济学(26490)
- 范(26207)
- 师范(25981)
- 农业(25471)
- 财经大学(25039)
- 州(24999)
- 经济学院(23917)
- 基金
- 项目(130134)
- 科学(102349)
- 研究(95195)
- 基金(94718)
- 家(81150)
- 国家(80463)
- 科学基金(69349)
- 社会(59953)
- 社会科(56807)
- 社会科学(56787)
- 基金项目(50352)
- 省(50349)
- 自然(45235)
- 教育(44988)
- 自然科(44164)
- 自然科学(44150)
- 自然科学基金(43416)
- 划(42616)
- 编号(39943)
- 资助(39736)
- 成果(33153)
- 部(30004)
- 重点(29238)
- 发(27332)
- 创(26787)
- 课题(26726)
- 教育部(26060)
- 人文(25412)
- 科研(25200)
- 创新(24899)
共检索到305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枫
公司收购与反收购战略的博弈理论分析周枫博弈论是研究机智、理性的决策者之间冲突及合作的学问。目前博弈论已广泛应用于经济学领域,并成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把收购公司及其收购对象———目标公司两个经济行为主体看作博弈参加者,运用博弈论研究收购...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春林 朱圆
反收购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成为董事会滥用控制权维持自身支配地位的有力工具,也可以成为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的重要武器。应否赋予董事会反收购决定权不仅要权衡反收购制度自身的利弊,也要考虑全球竞争的态势。在外资并购日益频繁的今天,赋予董事会以适当的反收购决定权,将有助于增强国内企业抵抗外资收购的能力。
关键词:
反收购 公司收购 价值 反收购决定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芬芬
2015年以来,"宝万之争"受广泛热议,引发了市场对敌意收购、杠杆收购、反收购等现象的高度关注。近些年,我国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日益活跃,上市公司收购对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对管理层进行监督、改善公司治理具有积极作用,但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通过梳理收购与反收购活动中七类主要表现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境外经验,在遵循收购价值评判中立的原则下,围绕全部和诚实的信息公开、加强对反收购行为加以原则性规制等方面展开思考。
关键词:
收购 反收购 公司治理 纠纷解决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唐万明
收购方对目标企业实施兼并收购有诸多原因。无论出于何种目的,收购方都希望并购能为股东创造价值,而不是损毁价值。然而,KPMG一项调查统计显示:创造股东价值的并购占17%,30%的并购对股东价值没有明显影响,53%的并购损害了股东价值。因此,准确评估目标公司并购价值、避免并购陷阱是任何收购方必须面临的第一轮挑战,来自并购整合的挑战则在其后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金泉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针对上市公司的收购与兼并活动将进入到活跃的阶段。在市场经济成熟的西方国家,发展起来了许多反收购方法,由于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存在差异,这些反收购方法,有的适用于我国,有的并不适用。本文对常用的反收购方法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作了较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反收购方法 适用性分析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晓
公司反收购是现代公司控制权争夺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虽然有争议,但如果给予必要的法律约束,它对解决优化资源配置问题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反收购措施起源于美国,美国历史上围绕收购与反收购的案例构成了美国反收购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反收购实践展示了多种可能性,其中引人注目的是股东权利计划,又称“毒丸计划”,它已为我国的盛大网络公司对新浪公司的收购所采用,但在法理上股东权利计划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和解释。本文主要针对美国公司反收购实践中的毒丸计划进行研究,从而论证毒丸计划在法律上的有效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冀希
近年来,有关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争议的案例越来越多,部分反收购措施的合法合规性以及法律效力不明确,加剧了上市公司、董事、股东和外部收购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审视反收购措施法律效力的关键在于厘清法律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的边界,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树立股东权益至上的理念,从实质上考量反收购措施的目的和效果,激发反收购措施的积极作用并限制其消极作用,引导上市公司依法合规抵御敌意收购,减少因反收购条款效力不明而导致的权益纠纷。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玉罡 石芳
本文选取A股民营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章程中设置反收购条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反收购条款对并购的影响存在一个作用区间:当并购交易规模达到10%以上时,反收购条款能显著降低目标公司被并购的可能性,这时错列董事会条款将发挥主要的反收购作用;当交易规模低于10%时,反收购条款对并购概率没有显著影响,这时累积投票制能显著促进并购的发生。与国外的研究结果类似,反收购条款对目标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反收购条款的主要作用表现为对管理层的保护。
关键词:
反收购条款 并购概率 公司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军超 匡奕军
文章结合博弈理论和实物期权,对跨国竞价协商与资产收购决策进行动态建模,以便评估跨国并购策略中的协商与收购两阶段的最优策略。该过程评估策略价值包括了每个阶段的等待收购价值与真实并购价值,且提供出一个由本国收购者、跨国企业收购者与本国被收购者三方所组成的数学动态决策模型。模型通过实物期权法同时去求解动态竞争博弈的均衡解。另外,文章也重点研究了混合策略条件下互动竞价协商均衡企业期望价值与潜在策略的企业价值。
关键词:
跨国收购 博弈理论 实物期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晨
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甚完善己阻碍了我国证券收购市场的发展。反过来,收购市场发展缓慢也不利于法人结构中竞争机制的形成,客观上对不合理的法人结构起到屏蔽作用。即便公司因收购而“易主”,随之而来的大多是新一轮更为严重的公司保护主义。这种恶性循环的形成,立法跟不上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倪新防 吕洪涵
敌意收购及反收购策略简述倪新防吕洪涵在西方的产权交易市场上,企业收购一般表现为两种形式:敌意收购和善意收购。敌意收购是指收购者在收购目标公司股权时事先不与目标公司管理者协商,其收购行动虽遭到目标公司反对仍强行收购的行为。近年来,在西方的企业购并浪潮中...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本照 朱志雄
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并购(mergers & acquisitions)市场上风起云涌,随着公司管理层采取积极应对的措施,激起了企业界和学术界许许多多的争论。尽管Manne(1965)等人认为公司控制市场提高了公司的效率和增加了股东的财富,而一些批评者却认为并购有损公司价值。于是,许多受到敌意收购威胁的公司经理纷纷积极采取对策反对敌意收购,甚至在有人发出收购要约之前就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衣曼 郭亦骏
研究反收购策略的选择,可以提高目标公司反收购的成功概率,降低反收购的成本,提高反收购的针对性,实现公司价值及其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目标公司在众多的反收购策略之中,选择"最优"的反收购策略,并据此制定实施方案,需要依据五个方面情况进行科学选择:根据时间阶段选择适时的反收购策略;根据盈利能力强弱选择量力的反收购策略;根据反收购目标选择导向的反收购策略;根据收购人的类型选择精准的反收购策略;根据反收购策略的特点选择定向的反收购策略。
关键词:
目标公司 反收购策略 选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秋文
收购与兼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重要的发展战略。由于其具有协同效应,能使进攻性企业迅速扩张,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实力,分散经营风险,提高经济地位。因此,发达国家购并浪潮自19世纪末以来一浪高于一浪。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公司购并活动不断兴起,并发挥其巨大的作用。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尽管公司购并的方式日益多样化,主要包括现金收购、股票收购、债权收购、综合证券收购和杠杆收购等方式,但从筹资方式看,最基本的方式是现金收购和股票收购两种。所谓现金收购,是指进攻性企业用现金购买目标企业的绝大部分或全部资产而实现的购并。而股票收购是指进攻性企业通过发行新股换取目标企业大部分股票或资产而实现的购...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魏成龙
管理层收购作为股权投资者与经理层一起组成一个收购集团实施杠杆收购的一种企业产权交易与重组行为,不仅带动、推进了并购高潮,而且在企业机制、资本结构、金融活动等多方面产生了影响。本文实例分析了三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对中国优化产权结构和降低企业代理成本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管理层收购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应大力发展证券市场,高度重视投资银行家的作用;另一方面还需在制度上进一步规范,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加强监管,防止在此过程中损害国家、集体和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发生。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上市公司 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