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73)
2023(10429)
2022(9146)
2021(8562)
2020(7600)
2019(17522)
2018(17617)
2017(34482)
2016(19098)
2015(21932)
2014(22093)
2013(21759)
2012(20524)
2011(18541)
2010(18878)
2009(18005)
2008(18701)
2007(17292)
2006(15088)
2005(13898)
作者
(55679)
(47253)
(47077)
(44895)
(30099)
(22695)
(21538)
(18170)
(17608)
(16974)
(15961)
(15879)
(15028)
(15006)
(14957)
(14559)
(14514)
(13929)
(13841)
(13656)
(11734)
(11603)
(11409)
(10699)
(10648)
(10617)
(10567)
(10544)
(9494)
(9395)
学科
(77854)
经济(77719)
管理(67181)
(63699)
(55184)
企业(55184)
方法(38407)
数学(33507)
数学方法(33158)
(29995)
(21823)
(20895)
财务(20853)
(20828)
财务管理(20810)
企业财务(19958)
中国(18088)
业经(16512)
(15465)
(14984)
(13874)
贸易(13866)
农业(13525)
(13499)
(13441)
银行(13404)
(12604)
(12582)
金融(12576)
体制(12491)
机构
大学(285125)
学院(281585)
(115398)
经济(112886)
管理(109729)
理学(94200)
理学院(93223)
管理学(91653)
管理学院(91130)
研究(90591)
中国(71752)
(60243)
(59413)
科学(53838)
财经(46856)
(46841)
(46598)
(43488)
中心(42856)
(42406)
研究所(41472)
业大(40602)
北京(37411)
农业(36833)
经济学(35444)
财经大学(34766)
(34288)
(34144)
师范(33901)
经济学院(31960)
基金
项目(178063)
科学(140458)
基金(131401)
研究(128638)
(113594)
国家(112652)
科学基金(97108)
社会(82291)
社会科(77945)
社会科学(77920)
基金项目(69888)
(68281)
自然(63654)
自然科(62199)
自然科学(62182)
自然科学基金(61154)
教育(60358)
(57585)
资助(54666)
编号(52303)
成果(44388)
(41148)
重点(39688)
(36792)
(36386)
教育部(35690)
(35639)
课题(35038)
科研(34519)
人文(34433)
期刊
(129197)
经济(129197)
研究(82414)
中国(56317)
(52455)
学报(44564)
(42814)
管理(41267)
科学(40089)
大学(34116)
学学(32269)
(29440)
金融(29440)
农业(27861)
教育(26816)
财经(24832)
技术(23206)
(21107)
业经(19789)
经济研究(19662)
问题(17169)
(15078)
财会(15044)
(14476)
理论(14299)
(14103)
技术经济(13987)
会计(13605)
统计(12939)
实践(12754)
共检索到425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屠巧平  刘爱菊  
本文基于公司并购动机理论,揭示了我国控股股东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指出了市场制度缺陷较大和法律对投资者保护较弱,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单位成本越低,控制权私人收益发生率越高,结果导致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并购行为被扭曲,低效率的并购频繁发生。提出规范和制衡控股股东行为应从市场制度缺陷入手,从相应的法律制度规则设立入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卉  
本文基于2004-2020年针对负面传闻的上市公司澄清公告样本,探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澄清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提高了澄清的详细性、技术性和合规性,提升了澄清公告信息质量,改善了公司的澄清信息披露行为。此发现在控制传闻类型,采取倾向得分匹配、Heckman两阶段模型或工具变量法之后仍然稳健。当控制权转移风险较大,即市场股价下行压力较大或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较高时,股权质押对澄清信息披露的影响更为显著。异质性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媒体关注等公司治理机制有利于股权质押对澄清信息披露改善作用的发挥;股权质押改善澄清信息披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交易日发布的澄清公告中。进一步研究表明,澄清公告的信息质量对其市场反应产生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交易日发布的澄清公告中。并且,股权质押背景下澄清公告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还能有效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结果说明,为降低控制权转移风险,控股股东将促使企业主动改善澄清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爱蓓  
股份公司控制股东由于直接或者间接地对股份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或者经理层的人员有影响和调遣的作用,在公司的决策和经营活动中往往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对控制股东权利进行适当的限制以防止其侵害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一直是有关各方关注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上市公司控制股东几种行为倾向及其制度根源的分析,就对股份公司控制股东的权利制约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海燕  
本文以2005-2010年民营上市为样本,对控股股东控制权收益的制约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控制股东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度较高,控股股东对控制权私有收益有较大的寻利动力和空间。民营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对控制权私有收益没有发挥有效监管作用。民营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提高股东大会出席率和依据公司规模提高控股股东现金流的投入比例,实现对控股股东私有收益的有效监督。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浩  陈瀚斌  雍红艳  
运用2010-2019年A股公司数据,本文从事前和事后系统考察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控制权转移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事前来看,控制权转移风险越大,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可能性越小;从事后来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通过削弱控股股东的“自救”能力,加剧股价下跌压力,增加其他股东减持公司股票的可能性等路径造成上市公司更容易被举牌、控制权更容易变更。国有产权性质和牛市周期会减弱上述经济后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小华  
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法,以2012—2016年发生控股股东控制权转移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控制权转移前和转移后一年的业绩变化,探索控制权转移的效率问题。结果发现,全流通后,控股股东控制权转移在短期内对公司的财务绩效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但作用不明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小华  
由于在资本市场中的特殊地位,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控制权转移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控制权转移对利益相关者和上市公司本身有何影响,中外文献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总体来看,控股股东控制权转移可能引起管理层变动,管理层也会采取措施迎合或者防御控制权转移;控制权转移过程中可能出现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由于选取样本不同,研究对控制权转移对上市公司股价、成交量的影响,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的结论不统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庆  马连福  高塬  
股权质押使控股股东面临控制权转移风险,其有动机进行市值管理。本文以2011—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股权质押情境下控股股东是否存在调整广告投入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后,公司广告投入水平显著提高,说明股权质押情境下控股股东会通过策略性地增加广告投入进行信息管理,而非通过削减广告投入进行向上盈余管理,证实广告具有短期股票回报效应;控制权转移风险较大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广告投入的正向影响更明显,说明股权质押情境下控股股东增加广告投入是出于缓解控制权转移风险的动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散户规模较大和产品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企业,广告更容易吸引投资者注意力,此时控股股东增加广告投入的动机更强,该行为短期内可以提振股价,但没有起到改善经营业绩的作用,且加剧了股价波动。本文为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的联系提供了证据,且对相关部门加强上市公司广告费用监管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吴敬琏  
公司治理机制呼唤股权结构的改革,一股独大的现象滋生出控股股东擅权独断,甚至把上市公司当作自己的“提款机”。规范控股股东的行为成为上市公司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和保证国企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在公司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起相互制衡的关系?请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家吴敬琏的专题文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权琳  
控股股东攫取控制权私人收益、侵害小股东利益会降低公司价值。本文针对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下对中小股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规范大股东行为、保护小股东利益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为降低公司控制权转移下中小股东利益侵害的程度,提供了政策设计参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贺建刚  孙铮  李增泉  
近年来,中国证监会不断强化监管,制约上市公司借助关联交易输送利益,完善公司治理被认为是可行的途径。然而,已有研究文献似乎并未支持这样的论点,关联交易也没有得到明显缓解。为此,本文基于一种新的视角,对控股股东行为不受约束予以解释。在本文研究中,我们将公司治理内化于监管政策框架,视为管制目标实现的制度执行机制,分析了产品市场结构因素对公司治理机制约束关联交易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尽管市场监管环境日趋严格,但由于企业集团建构与内部交易市场的刚性结构,致使关联交易普遍缺乏供给和需求弹性,限制了公司治理的制度执行效率,即使公司治理结构在内容和形式上基本健全,控股股东行为可能并不因此得到有效约束。五粮液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秀华  郭绍俊  
已有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超额控制权与公司价值呈负相关关系。本文考察了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在制约控股股东侵害行为,进而缓解控股股东的超额控制权与公司价值的负相关关系的作用。结果显示,独立董事比例越大,独立董事人数越多,在制约控股股东侵占问题上越有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组独立董事制约控股股东侵害行为效果显著,而非国有组效果则不明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玉罡  傅豪  
文章以2000-2008年进行了劣质收购的730个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控制权是否再度发生转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进行劣质收购后其控制权发生转移的概率越低。当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盈利能力强、杠杆高、成长性好但营运能力差、规模小的公司更容易发生控制权转移;当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流动比率差、杠杆高的劣质收购公司更容易发生控制权转移。这说明控制权市场的作用因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高低而有所不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铭山  王春伟  黄世海  
本文建立了投资支出与股票收益关系的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在我国企业中投资支出与股票收益之间存在着负向关系,而且当样本公司处于国有控股期间时,这种负向关系比较显著;当公司控制权转移后,这种负向关系的显著性相对下降。同时,本文还发现,其负向关系显著性下降的原因在于国有控股公司控制权转移前后现金流量比例和负债比例在公司治理效率发挥作用的不同。本文的研究证实了我国国有控股公司控制权的转让是卓有成效的,同时也说明了国有控股公司控制权转移后投资绩效提高的原因,即公司控制权转移通过改善公司治理效率降低了代理成本。本文从新的视角为国有控股公司控制权转移对绩效的影响提供了重要证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昆玉  王跃堂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是否具有改善经营绩效的功能?本文以1997~2000年在A股市场发生控制权转移的153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总资产收益率扣减行业均值后,作为绩效衡量基准,选择控制权转移前2年至后3年共6年作为时间窗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在控制权转移后的3年或4年里,样本公司的经营绩效得到了改善;有偿转让型的控制权转移绩效优于无偿划拨型;部分转移型的控制权转移绩效与全部转移型无显著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