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39)
2023(8479)
2022(6940)
2021(6490)
2020(5117)
2019(11565)
2018(11179)
2017(21723)
2016(11677)
2015(13078)
2014(12929)
2013(12550)
2012(11311)
2011(10166)
2010(10396)
2009(10063)
2008(10391)
2007(9448)
2006(8474)
2005(8017)
作者
(31318)
(26442)
(26339)
(25146)
(16905)
(12543)
(11752)
(9983)
(9976)
(9474)
(9015)
(8849)
(8384)
(8382)
(8371)
(8087)
(7728)
(7723)
(7665)
(7518)
(6634)
(6325)
(6280)
(6041)
(5966)
(5956)
(5862)
(5698)
(5190)
(5011)
学科
管理(47865)
(47748)
经济(47650)
(43114)
(40361)
企业(40361)
(21821)
方法(19561)
(16161)
(15964)
财务(15942)
财务管理(15916)
数学(15902)
数学方法(15750)
企业财务(15386)
业经(12876)
中国(11890)
(11813)
(11455)
体制(10322)
理论(9192)
(9007)
银行(9002)
(8632)
金融(8629)
(8500)
(8299)
(8224)
技术(7461)
农业(7360)
机构
大学(170800)
学院(170275)
(72166)
经济(70696)
管理(66698)
理学(57118)
理学院(56618)
管理学(55965)
管理学院(55643)
研究(52317)
中国(42367)
(41282)
(34709)
财经(31687)
(28678)
科学(27360)
(25626)
(24677)
中心(23948)
财经大学(23745)
经济学(23028)
北京(21857)
研究所(21473)
经济学院(20596)
(20137)
(20055)
师范(19888)
商学(19816)
(19791)
商学院(19652)
基金
项目(106555)
科学(86030)
研究(82391)
基金(79614)
(67005)
国家(66445)
科学基金(58819)
社会(55130)
社会科(52288)
社会科学(52280)
基金项目(41547)
(40619)
教育(38741)
自然(35836)
自然科(34984)
自然科学(34976)
自然科学基金(34416)
(33783)
编号(33149)
资助(31716)
成果(28512)
(27334)
(25188)
重点(23898)
(23003)
课题(22998)
国家社会(22924)
(22820)
教育部(22786)
人文(22082)
期刊
(83952)
经济(83952)
研究(53818)
(37084)
中国(34363)
管理(27590)
学报(21522)
科学(20736)
(19383)
(19221)
金融(19221)
教育(18571)
大学(18000)
财经(17310)
学学(17038)
(14737)
技术(13466)
经济研究(12949)
业经(12837)
农业(12349)
财会(10714)
问题(10679)
会计(10119)
(8625)
理论(8466)
现代(7931)
(7770)
实践(7398)
(7398)
技术经济(7360)
共检索到261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辉  何玉梅  
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往往会利用控制权溢价为自己谋求私利,从而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在运用2002-2006年的样本数据,对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隐性利益水平所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转让溢价与转让比例呈正相关,与转让溢价水平与净资产收益率、现金比率、流通股数和公司规模均呈负相关。同时,随着转让比例的上升,一开始溢价比例会增加,当转让比例增大达到一定程度时,溢价比就会随之下降。用法律或制度安排保护中小股东以及或者形成较为分散的股权结构对于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更为有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斌  赵彩云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问题是现代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问题。控制权转移定价是学术界比较关注的问题,而控制权转移溢价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并购双方的利益大小。基于控制权转移溢价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文章选择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文章研究我国深市和沪市2005年~2009年5年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并通过分析目标公司的相关特征,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统计得出影响控制权转移溢价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和目标公司规模与控制权转移溢价显著负相关。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洪正  袁齐  
债务融资作为中国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其融资成本关乎企业的发展。利用2000~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以控制权转移为目的的股权转让数据,构建回归模型研究控制权转移过程中高控制权溢价对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控制权溢价提升了企业未来年度的融资成本,同时中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的高两权分离度会放大其述影响,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处于良好的外部法律和信息环境中的企业可以缓解高控制权溢价引致的债务融资成本的提升。建议监管当局应当关注具有高两权分离度的上市公司,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积极推动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离法和诉讼制度,降低中小股东维权成本。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强  邹高峰  
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转让交易中控制权交易与小额股权交易在转让价格上的差异,对上市公司控制权价值进行定量分析表明,上市公司控制权价值约为17.4%左右,与国际平均水平接近。根据控制权价值的影响因素分析,这种控制权价值主要来自上市公司本身具有的壳价值。非流通股股权转让的溢价水平与转让比例、流通股比例、总资产规模和净资产收益率负相关,与流通股规模、资产负债率、转让后的控股比例和每股现金量正相关;而流通股规模与控制权价值正相关,流通股比例和上市公司的总资产规模与控制权价值溢价负相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贇  
本文通过模型分析了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对并购溢价的影响,并利用我国私人控股上市公司并购交易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并购溢价与公司控股股东拥有的控制权成正向关系,而与其拥有的现金流权成反向关系;控制权比率与现金流权比率差异越大,并购交易的溢价越高。同时,在控股股东控制权比率和现金流权比率相分离的情况下,并购溢价水平与并购交易支付对价中的股权支付比率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在我国股票市场上,由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的上市公司所发起的并购交易,如果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则交易溢价水平相对较高,而是否构成关联交易却对并购溢价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亚莉  李静静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的数据,对大小非解禁后大股东减持的股权转让溢价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观察与测度。研究发现大小非解禁后大股东均通过减持获取股权转让溢价,但控股股东的减持获利水平显著高于非控股股东,减持成为我国控制权私有收益的一种新途径。实证研究显示,控股股东的股权转让溢价受控制权程度、股权制衡度、股权性质和公司资产管理效率的影响。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程度与股权转让溢价正相关,股权制衡度与股权转让溢价负相关,经营绩效与控股股东的股权转让溢价负相关。本文建议加强对非国有控股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转让行为的监管,并积极推动第二至第五大股东对控股股东的制衡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瑜如  刘珊  
协议转让方式下的控制权转移以定价灵活、成本低廉等优势在具有控制权转让需求的企业中备受欢迎,由于该过程并不具备公开性及透明性,进一步导致控制权溢价现象频繁发生。信息披露作为连接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的纽带,对降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及改善市场信息环境具有显著作用。基于此,文章着眼于信息披露对控制权溢价的影响,以实际案例为依托,深入探讨协议转让过程中信息披露对控制权溢价水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从信息披露和控制权溢价两方面给予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郑志刚  吴新春  梁昕雯  
本文关注的基本问题是:新控股股东是否会为了补偿所支付的高控制权溢价而在未来进行更多的"隧道挖掘"行为。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研究发现:当年为获得控制性股份支付的控制权溢价越高,控股股东未来"隧道挖掘"行为越严重,企业其后的长期绩效表现也越差。高控制权溢价不仅是获得控制性股份的投资者对未来"隧道挖掘"行为的"理性预期结果"和控制权私人收益"理论存在"的证据,同时也是影响未来"隧道挖掘"行为的因素之一。本文为度量控制权私人收益所依据的理性预期理论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支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红卫  
在现行法律制度环境下,民办高校控制权私利是民办高校举办者和创办者获取投资回报的主要途径和方式。通过实际案例研究表明:民办高校举办者和创办者在学校不同发展阶段中获取控制权私利的途径和方式有所不同,主要有:法人财产虚置、转移现金、转移利润、转移资产和转让控制权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照云  黎军民  
企业控制权配置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和关键。企业控制权配置的制度安排取决于其基础;而企业控制权配置状态又内生出各自不同的问题,使得企业控制权配置不能达到最优企业控制权安排;为了达到最优企业控制权安排,从规范的角度分析,就必须按照资源对企业的贡献程度来对企业控制权进行配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安琪  王啟亮  
IASB于2014年发布了新的收入准则——IFRS15《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该准则改革了现有的收入确认模型,正式确立了控制权转移的收入确认模型。按照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的既定战略,财政部借鉴IFRS15,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订了2006年发布的收入准则,于2017年7月5日正式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修订)》(新CAS14),新CAS14同IFRS15一样采用了控制权转移的收入确认模型。文章以此为背景,探讨新的控制权转移收入确认模型的理论基础,为广大会计工作者更好地理解新收入准则抛砖引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于成永  邵巍  
企业价值评估中控制权溢价与折价调整相对复杂且缺乏经验数据。文章整合了并购交易溢价、评估溢价等理论观点,构建了并购溢价率评估模型,推演了控制权作用;在此基础上,运用重大资产重组样本检验发现,控制权性质、制衡度以及管理层持股显著影响并购交易溢价和评估溢价,控制权转让比例与溢价关系不显著。因而,传统的控制权溢价与折价调整需要更多证据。根据控制权性质、制衡度、管理层持股对溢价影响的理论与证据,评估师可以在评估实践中充分考虑控制权这些维度的影响,以提升评估质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乔薇  李瑞敏  
本文采用2001-2006年发生的407起上市公司大宗股权协议转让数据,研究了实际控制人性质、股权性质变更和控制权转让方式对转让溢价的影响,发现政府作为目标公司实际控制人,具有与非政府实际控制人所不同的"掏空"方式;政府实际控制人将控制权转让给不具有政府背景的并购方时,更倾向于收取较高的转让溢价;在政府普遍干预控制权市场的制度背景下,异地出让控制权带有明显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并购方收购目标公司的溢价越高,内幕交易越严重,宣告日前的累计超额收益成为大股东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最终实现形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