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32)
- 2023(7223)
- 2022(6147)
- 2021(5674)
- 2020(4704)
- 2019(10568)
- 2018(10479)
- 2017(20331)
- 2016(11097)
- 2015(12478)
- 2014(12552)
- 2013(12295)
- 2012(11355)
- 2011(10284)
- 2010(10550)
- 2009(10244)
- 2008(10716)
- 2007(9756)
- 2006(8729)
- 2005(8364)
- 学科
- 管理(47386)
- 济(44396)
- 经济(44291)
- 业(42987)
- 企(41127)
- 企业(41127)
- 财(22282)
- 方法(18848)
- 务(16637)
- 财务(16605)
- 财务管理(16578)
- 企业财务(16026)
- 制(15882)
- 数学(14845)
- 数学方法(14693)
- 体(11571)
- 业经(11535)
- 中国(10615)
- 体制(10140)
- 理论(9488)
- 农(9414)
- 学(9339)
- 银(8772)
- 银行(8766)
- 融(8464)
- 金融(8462)
- 行(8259)
- 划(8059)
- 和(7200)
- 策(7119)
- 机构
- 大学(167691)
- 学院(164142)
- 济(69554)
- 经济(68101)
- 管理(65646)
- 理学(56168)
- 理学院(55650)
- 管理学(54992)
- 管理学院(54683)
- 研究(50698)
- 中国(41854)
- 财(40440)
- 京(34732)
- 财经(30800)
- 经(27895)
- 科学(26394)
- 江(24913)
- 所(24602)
- 财经大学(23098)
- 中心(22851)
- 北京(22109)
- 经济学(21725)
- 研究所(21243)
- 范(19406)
- 商学(19342)
- 经济学院(19311)
- 师范(19254)
- 州(19252)
- 商学院(19178)
- 农(19174)
- 基金
- 项目(98398)
- 科学(79214)
- 研究(74673)
- 基金(74521)
- 家(62690)
- 国家(62193)
- 科学基金(55114)
- 社会(50001)
- 社会科(47391)
- 社会科学(47382)
- 基金项目(39186)
- 省(36195)
- 教育(35049)
- 自然(34520)
- 自然科(33691)
- 自然科学(33682)
- 自然科学基金(33162)
- 划(30469)
- 资助(30095)
- 编号(29870)
- 成果(26302)
- 制(25483)
- 部(23830)
- 重点(21777)
- 教育部(21572)
- 性(20848)
- 人文(20796)
- 创(20701)
- 国家社会(20684)
- 课题(19962)
共检索到256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铮
传统意义上的控制权收益主要是指股权分散时公司经理和投资者之间的代理问题。但进入上世纪90 年代,人们发现公司所有权结构从全球范围内看都是比较集中的,由此引发的代理冲突及其控制权收益就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如何衡量控制权收益,并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的约束和控制都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
控制权收益 渠道输送 法律保护 监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文忻 胡涛
1958年,莫迪利安尼和米勒(Modigliani andMiller)发表了著名的MM定理。该定理指出,如果不存在税收和信息不对称,那么企业的价值与它的资本结构无关。显然,该定理只适用于满足上述严格假定的理想的经济社会,而在现实的经济社会中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义辉 黄国良
大股东利用其控制权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根源于大股东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而导致的大股东与中小股东长远利益的背离,可以用控制权私人收益来度量控制权利益侵占程度,对控制性股东的监督强度、控制性股东持股期限以及控制性股东未来收益的贴现因子等影响控制权利益侵占程度。
关键词:
控制权 利益侵占 私人收益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常 陈杰 赵懿清
本文系统回顾了终极控制权与资本结构、终极控制权与资本成本、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探究三者间的逻辑关系及对企业价值的共同影响,梳理了该领域的研究脉络,并对主要发现和结论进行总结和评论。文献研究表明,基于中国资本市场,资本成本与终极控制人控制权比例、现金流权比例、两权偏离度相关,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相互影响。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思索有关理论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可能取向。
关键词:
终极控制权 资本结构 资本成本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贾明 张喆 万迪昉
所有权集中的治理结构使得内部人和外部人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引入控制权私人收益概念则可以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存在收益独占性问题以及资本结构、公司治理影响到谁占有什么收益等问题。本研究围绕以控制权私人收益为切入点的文献资料从概念定义、度量方法以及相关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文献回顾,以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本研究发现现有研究存在对控制权私人收益概念界定不清,度量方法不够准确,研究不够深入等问题。最后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控制权私人收益 大股东控制 内部人控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董丽萍
大股东利用控制权攫取私有收益的行为往往会给上市公司造成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它不仅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影响了企业的融资效果,而且会影响资本市场的有序发展。因此,研究控制权私有收益问题对于改善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控制权私有收益测量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并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提出了该课题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控制权私有收益 测量方法 测量模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窦炜 刘星
本文以控制权私有收益为切入点,沿着所有权集中和大股东出现的原因,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实现途径和度量方法等相关研究,大股东控制对控制权配置、公司财务决策等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思路展开文献回顾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控制权私有收益 大股东控制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向冠春 李胜坤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研究了控制权收益对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在存在控制权收益的情况下,公司对不同的融资方式存在偏好,当控制权收益大干取得此收益的成本时,公司偏好外部融资,且在股东的监督弱于债权人的监督下,公司偏好于股权融资。
关键词:
控制权收益 资本结构 融资选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艾健明
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过度投资行为,信息不对称并不是主要原因,控制权收益才是关键所在。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出发,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融资偏好下过度投资行为普遍发生的形成机制,进而分析股权融资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的成因。
关键词:
所有权结构 控制权收益 过度投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建明
在证券市场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股权的高度集中使控制权问题更加明显。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在全流通情况下,一些新的公司治理问题将逐步显现。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人收益问题为研究对象,以2008年~2011年间发生的80起涉及控制权转移的协议转让交易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股权转让比例、变更后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独立董事比例、公司规模、代理问题以及财务杠杆对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权私人收益与股权转让比例正相关,与变更股权后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负相关。控制权私人收益与股权集中度正相关,与股权制衡度负相关。控制权私人收益与两职合一正相关,与独立董事比例负相关。控制权私...
关键词:
控股股东 控制权转移 控制权私人收益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冬梅 庄新田
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侵害问题是公司治理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测算控制权私人收益可以间接了解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程度。本文将控股股东的类型分为国家股、国有法人股、法人股和个人持股,分别测算了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私人收益。研究发现:(1)国有法人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最高,私人控股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次之。(2)在国有股中,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国有股比例对控制权私有收益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国家控股公司更倾向于采取在职消费等隐蔽方式攫取控制权私人收益。(3)在私有股份中,股权集中度和制衡度与控制权私人收益成反比但作用有限,这种现象在个人控股公司中更为普遍。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控制权私有收益正相关...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军 杜凤君
控制权私人收益问题伴随公司法人制度的产生而出现,并日益成为公司治理上的一个难题。国外有关控制权私人收益的探讨和立法规则很少针对国有公司,因而国外的理论和经验用于分析中国的国有公司往往难以获得令人信服的结论。围绕着中国国有公司控制权私人收益问题,出现了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却产生了内部人控制、激励机制加剧控制权私人收益、否认控制权私人收益将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这三个逻辑上的悖论,从而在理念和现实两个方面都导致中国国有公司的治理困局。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正视中国国有公司在价值目标和市场地位等方面的独特秉性,立法上对因内部人控制而产生的控制权私人收益问题则不能有丝毫的迁就。
关键词:
国有公司 控制权私人收益 内部人控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香梅 袁玉娟 戴志敏
文章在考察控制权私有收益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基础上,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控股股东对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追求会引起非效率投资;公司治理机制对非效率投资具有显著的治理效果。具体而言:股权集中度越高,控制权私有收益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越大,企业越易发生非效率投资;股权制衡和独立董事人数的增加,有助于降低控制权私有收益导致的过度投资;高管薪酬能显著缓解控制权私有收益对投资不足的影响。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控制权私有收益 非效率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