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75)
2023(8102)
2022(7028)
2021(6685)
2020(5504)
2019(12662)
2018(12551)
2017(24341)
2016(13658)
2015(15699)
2014(16145)
2013(15666)
2012(14474)
2011(12867)
2010(13382)
2009(12815)
2008(13341)
2007(12575)
2006(11412)
2005(10998)
作者
(38190)
(31615)
(31596)
(30336)
(20373)
(15239)
(14562)
(12137)
(12008)
(12005)
(10838)
(10804)
(10423)
(10220)
(10191)
(9674)
(9511)
(9292)
(9246)
(9222)
(8101)
(7684)
(7632)
(7428)
(7346)
(7253)
(7112)
(6892)
(6453)
(6184)
学科
管理(53656)
(51191)
经济(51077)
(49093)
(44676)
企业(44676)
(24936)
方法(20250)
(19862)
(18257)
财务(18218)
财务管理(18171)
企业财务(17429)
数学(16839)
数学方法(16607)
中国(14147)
(14026)
(13421)
业经(12953)
(11820)
银行(11811)
体制(11625)
(11155)
(10858)
金融(10855)
理论(9590)
(9146)
贸易(9133)
(8881)
(8832)
机构
学院(197441)
大学(196483)
(81103)
经济(79131)
管理(74754)
研究(62026)
理学(61671)
理学院(61105)
管理学(60234)
管理学院(59870)
中国(54284)
(48310)
(41564)
财经(35943)
(33211)
科学(32324)
(32254)
(31184)
中心(29858)
北京(27116)
财经大学(26520)
(26513)
研究所(26385)
(25675)
经济学(24874)
(23556)
师范(23350)
业大(22742)
经济学院(22175)
(22005)
基金
项目(111560)
科学(87987)
研究(87010)
基金(80838)
(67594)
国家(66972)
科学基金(58674)
社会(54992)
社会科(52009)
社会科学(51998)
(43014)
基金项目(41870)
教育(41585)
编号(36603)
自然(36440)
自然科(35567)
自然科学(35559)
(35274)
自然科学基金(34966)
资助(34083)
成果(32514)
(27637)
(26026)
课题(25819)
重点(24857)
(24669)
教育部(23341)
(23166)
项目编号(22884)
人文(22632)
期刊
(102783)
经济(102783)
研究(67027)
中国(45925)
(44452)
管理(32395)
(28428)
金融(28428)
(24760)
学报(24508)
教育(24321)
科学(23264)
大学(20022)
财经(19845)
学学(18530)
技术(17294)
(16899)
业经(16292)
农业(15351)
经济研究(14790)
问题(13224)
财会(13203)
会计(12354)
(11416)
理论(10994)
国际(10113)
(9743)
实践(9626)
(9626)
现代(9332)
共检索到329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峰  魏明海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娇娆  周运兰  刘晓娆  
控制权之争在现代企业中可谓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涉及到公司各方利益。本文回顾了万科宝能控制权之争的关键细节,指出股权分散、价值被低估、管理层对大股东的选择偏好是导致控制权之争的原因,并从我国公司创业及发展过程中如何设计好股权构架、创业者把握好控股比例和恰当的反收购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娇娆  周运兰  刘晓娆  
控制权之争在现代企业中可谓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涉及到公司各方利益。本文回顾了万科宝能控制权之争的关键细节,指出股权分散、价值被低估、管理层对大股东的选择偏好是导致控制权之争的原因,并从我国公司创业及发展过程中如何设计好股权构架、创业者把握好控股比例和恰当的反收购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华  胡海川  卢颖  
本文以万科"控制权之争"案例为背景,研究了从"股东大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义"公司治理模式重构过程中,控制权配置状态的变化对公司控制权争夺的影响。分析了公司治理模式重构前后控制权争夺动因、路径以及障碍的差异,提出了"董事会中心主义"公司治理模式下管理层控制权维护与股东利益保护的路径和方法。本文研究认为公司治理模式的重构源于股权结构的分散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在公司价值创造中角色的转变。公司控制权配置状态的变化造成了公司控制权的不稳定性,是引发公司控制权争夺的动因。"董事会中心主义"公司治理模式下公司管理层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以及管理层与股东之间和谐共生的利益关系是控制权争夺的主要障碍;进行管理层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构建"双重股权结构"以及实行"合伙人制度"是防范控制权风险的有效手段;对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并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外部董事的监督制约作用是保持公司控制权稳定,保护股东利益的有效措施。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莫冬燕  张颖  
本文通过对万科控制权争夺案例的研究,发现合并财务报表是万科控制权争夺的一个重要原因:合并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越来越被社会公众所重视,合并报表的重要地位可能会导致企业过度重视合并财务报表而进行控制权争夺。基于此,提出了降低合并报表重要性以改善控制权争夺现状的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莫冬燕  张颖  
本文通过对万科控制权争夺案例的研究,发现合并财务报表是万科控制权争夺的一个重要原因:合并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越来越被社会公众所重视,合并报表的重要地位可能会导致企业过度重视合并财务报表而进行控制权争夺。基于此,提出了降低合并报表重要性以改善控制权争夺现状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建国  刘超  
一、万科控制权之争的背景分析万科控制权之争爆发时正直中国金融改革,其内在的多种金融制度短板、公司治理困局等问题被曝光呈现在公众视野。正是由于该案例的典型性质,一定要深入了解其爆发的全盘背景,才能深刻剖析案例意义。(1)宝能集团。作为当事者之一的宝能系是一个资本集团。该集团以宝能集团为中心,成立于2000年,总部设在中国深圳,注册资本为3亿元人民币。从工商注册资料来看,宝能集团只有姚振华一个股东。宝能集团旗下业务涵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静  张海凡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控制权争夺事件时有发生,而近年房地产龙头企业万科也陷入了不断升级的控制权争夺战。万科与宝能系控制权争夺的典型案例启示我们,对于业绩优良、前景向好的上市公司而言,若想不被恶意收购,就要防范于未然,通过制定管理战略,提前建立防火墙,以保护公司的控制权;即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并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反恶意收购策略,有效抵御恶意收购。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静  张海凡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控制权争夺事件时有发生,而近年房地产龙头企业万科也陷入了不断升级的控制权争夺战。万科与宝能系控制权争夺的典型案例启示我们,对于业绩优良、前景向好的上市公司而言,若想不被恶意收购,就要防范于未然,通过制定管理战略,提前建立防火墙,以保护公司的控制权;即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并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反恶意收购策略,有效抵御恶意收购。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2015年底,由于宝能集团动用巨额资金增持地产龙头万科的股权,超过原第一大股东华润,王石等管理层做出强烈反应,引爆了万科的控制权之争,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然而,这个还在进行的公司治理攻防典型案例,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仅是万科管理层与宝能、安邦等的博弈,广大中小股东却似乎成为"被遗忘的人",而这恰恰是万科危机的根源所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冉冉  杜祥彩  
2010年5月11日,黄光裕夫妇利用手中的表决权于国美电器召开的股东周年大会上连投5项否决票,导致委任贝恩投资董事总经理竺稼等3名前任董事为非执行董事的议案未能通过。然而当晚,董事局主席陈晓就临时委任了被股东大会否决的三位董事人选为非执行董事,由此拉开了国美控制权之争的序幕。这一场现实版"商业大戏"的重大看点就在于,持有国美电器股份不足1.5%的董事局主席陈晓是如何能走上决战台,与第一大股东黄光裕相抗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祝红梅  王勇  
委托—代理理论的繁荣使得将公司控制权市场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的新古典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深入人心,从而对公司控制权市场的研究大多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对其作为股票市场配置资源的一种途径的经济功能认识不足。本文分析了新古典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对中国市场的适用性,认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志强  肖善  
公司控制权市场作为一种外部机制对公司管理层发挥约束功能还是有限的,不能把公司控制权市场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唯一选择,只能从解决失灵的董事会和构建有效的公司控制权市场两个方面同时着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东升  王慧铭  苏琦  
以万科管理层同宝能系的股权之争为背景,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从利益冲突与重构视角构建控制权争夺动因、争夺路径与解决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结论表明:机构投资者与企业创始人基于利益差别而产生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是引发控制权争夺行为的根本动因;为了实现对企业的控制,控制权竞争双方往往通过同时动用股权资本与社会资本、争取董事会席位以及借助媒体参与等方式展开激烈争夺;而要想维持对企业的控制,还需要通过利益整合机制不断进行利益增量创造,充分发挥利益因素的激励动力作用。其中,经营绩效改善、股价提升和制度安排是符合激励相容原则且能够维持企业控制权稳定的有效举措。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胡燕  赵越  任韫宜  
上市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以后,由于控制权结构依然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使得控股股东通过自身控制权谋取私利的行为仍然存在,但这一特殊时期的问题尚未引起各界的足够关注。本文拟对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中有关控制权私利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一、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期控制权的基本特征1.控制权呈双层结构框架。上市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之后,最大的风险承担者是债权人。《破产法》将上市公司这一特殊时期的控制权赋予了债权人,债权人通过设立债权人会议和债权人委员会代表债权人的整体利益参与重大事项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