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95)
- 2023(10909)
- 2022(9452)
- 2021(8662)
- 2020(7610)
- 2019(17566)
- 2018(17560)
- 2017(33975)
- 2016(18968)
- 2015(21884)
- 2014(22328)
- 2013(21909)
- 2012(20401)
- 2011(18338)
- 2010(18727)
- 2009(17744)
- 2008(17895)
- 2007(16641)
- 2006(14358)
- 2005(13211)
- 学科
- 济(74602)
- 经济(74468)
- 管理(63963)
- 业(60850)
- 企(52896)
- 企业(52896)
- 方法(35332)
- 数学(30590)
- 数学方法(30311)
- 财(28105)
- 制(21296)
- 农(20504)
- 务(19352)
- 财务(19303)
- 财务管理(19257)
- 中国(18920)
- 企业财务(18396)
- 业经(16695)
- 学(15500)
- 体(15461)
- 银(13399)
- 银行(13363)
- 地方(13017)
- 理论(12953)
- 农业(12912)
- 贸(12898)
- 贸易(12893)
- 行(12616)
- 易(12514)
- 融(12468)
- 机构
- 大学(277322)
- 学院(276623)
- 济(111587)
- 经济(109019)
- 管理(105630)
- 理学(90293)
- 研究(89983)
- 理学院(89361)
- 管理学(87882)
- 管理学院(87377)
- 中国(70375)
- 京(58441)
- 财(57640)
- 科学(54228)
- 农(47758)
- 所(46371)
- 财经(44538)
- 江(43602)
- 中心(42324)
- 研究所(41482)
- 业大(41171)
- 经(40206)
- 农业(37549)
- 北京(36727)
- 范(34267)
- 经济学(33979)
- 州(33872)
- 师范(33848)
- 财经大学(32854)
- 院(32103)
- 基金
- 项目(177672)
- 科学(139017)
- 研究(130521)
- 基金(127869)
- 家(110759)
- 国家(109823)
- 科学基金(93762)
- 社会(81635)
- 社会科(77261)
- 社会科学(77238)
- 省(70363)
- 基金项目(67826)
- 教育(61640)
- 自然(60392)
- 自然科(58956)
- 划(58943)
- 自然科学(58937)
- 自然科学基金(57935)
- 编号(54044)
- 资助(52589)
- 成果(45569)
- 部(40455)
- 重点(40108)
- 课题(37837)
- 创(36984)
- 发(36885)
- 制(36479)
- 教育部(34725)
- 创新(34656)
- 科研(34109)
- 期刊
- 济(125547)
- 经济(125547)
- 研究(80776)
- 中国(58393)
- 财(50136)
- 学报(44121)
- 农(43240)
- 管理(39098)
- 科学(38773)
- 大学(33468)
- 学学(31594)
- 教育(31058)
- 农业(28361)
- 融(27245)
- 金融(27245)
- 技术(24767)
- 财经(23194)
- 业经(20115)
- 经(19710)
- 经济研究(19277)
- 问题(16637)
- 业(15378)
- 财会(14594)
- 版(14086)
- 技术经济(13754)
- 理论(13438)
- 贸(13208)
- 会计(13194)
- 统计(12404)
- 实践(12030)
共检索到417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兰芬 梁利辉
公司作为担保机构,就应当为善意的担保相对人承担风险,如果对公司担保不加以限制,不从群体利益角度出发,势必会增加公司的经营风险,最终也损害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群体利益。因此,要切实发挥法的平衡调整功能,平衡群体利益关系,尽力避免以牺牲某群体为代价而实现其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发生。
关键词:
公司担保 利益 群体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建伟
在相关法律制约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和资本市场监督体系尚未形成之前,我国《公司法》作出比其他国家(地区)更为严厉的禁止或限制公司为股东、关联公司提供担保的规定,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宁南 蒋少强
对外担保是上市公司的常规性经济活动,但是,近几年来,中国上市公司之间频繁的担保以及担保中的不规范行为,使国内资本市场孕育着巨大的财务风险。目前,中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限制,应着力于信息披露的规范、违规成本的加大和法律法规的完善。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对外担保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函晟
上市公司关联担保作为上市公司的一种经营行为,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具有保障债权实现、促进资金融通的功能,是某些融资方式实现的必要条件。但是,上市公司关联担保对传统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可能导致公司的法人人格被滥用及担保制度的功能异化。因此,必须采取利益衡量的方法,对其作出正确的价值评判,平衡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
关键词:
关联担保 法人人格 利益冲突 利益衡量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马亚军 冯根福
本文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演变特点,实证考察了上市公司担保的行为特征。本文认为,上市公司的担保行为具有保证担保偏好和连续性特征;上市公司通过担保行为承担了本应由银行承担、最终被银行转嫁的对担保贷款风险进行识别和评判的社会职能;上市公司提供担保的行为使上市公司和银行之间同时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相互担保行为使上市公司之间存在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担保行为 相互担保 逆向选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乾宇 马九杰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最大瓶颈在于其缺乏可被一般金融机构认可和接受的抵押、担保物。农业担保公司通过担保机制的作用为农户和涉农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降低了银行的贷款风险,增加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农村资金的供给,能有效缓解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难。但是,农业担保公司担保机制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其担保能力的提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薛菁 侯敬雯
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各方的利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正确认识和处理参与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建立起"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互助合作机制,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切实发挥作用和健康持续发展,而适当的风险分担比例、放大倍数、担保费率、代偿率等指标,既是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参与各方合理分担融资风险的需要,也是均衡各方经济效益的关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宁 李帮义 刘志
本文从产品担保的视角出发,用博弈论的方法对由单一生产商和单一销售商组成的再制造系统进行分析,讨论并比较了由生产商、销售商和整个再制造系统提供产品担保时各方的最优决策。结果表明:最优担保主体的选择取决于各方单位产品担保成本的对比关系,需理性比较制造商、销售商与再制造系统的担保效率,进而确定最优产品担保主体。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再制造 博弈论 产品担保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桥云 钱龙
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金融市场的发展滞后造成其住房难题,主要归因于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本文从政府担保的内在作用机理出发,论证政府担保对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效果,政府担保能有效缓解借款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增加信贷供给。此外,文章具体分析我国采取政府担保机制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伦强
本文阐述了担保公司风险控制体系设计的重要性,分析了担保公司健全风险控制体系须解决的问题,文章重点从若干方面论述了担保公司风险控制体系构建。
关键词:
担保公司 风险控制体系 构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竹林
担保业务是上市公司顺利实现融资的重要手段,但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违规担保问题亦有愈演愈烈之势,给国家和社会造成重大损失,遏制违规担保刻不容缓。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当前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担保问题的现状,接着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分析了违规担保的成因。最后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重点从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角度阐述违规担保的控制对策。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担保 内部控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常丽娟 梁凤
在回顾相关担保理论的基础上,本文以融资担保机构的直接利益相关者(银行和中小企业)为研究视角,通过建模分析了融资担保机构与银行之间的比例担保,中小企业提供的反担保,以及融资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调查监控力度的强弱对其担保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中小企业提供足够的反担保品并且该反担保品价值大于担保责任余额时,加大对企业的调查力度以及增加担保机构的承保比例,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当中小企业提供的反担保品价值不足以抵偿贷款金额本息和时,加大对受保企业的调查力度以及提高承保比例只会加剧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关键词:
担保机构 融资性担保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颖林 赖芨宇 傅梦
在公私合营项目(PPP)中,限制竞争担保作为政府担保的一种形式,分担了投资方可能面临的市场风险。然而,当市场需求超出项目承受能力时,政府则需要通过扩建以满足公众需求而违约。此时,会对投资方做出一定补偿。基于实物期权理论,限制竞争担保是一种看跌期权,具有一定价值。考虑公私双方的风险偏好,对上述期权价值进行分配,为政府设立双方都满意的补偿额度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