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07)
- 2023(19090)
- 2022(16129)
- 2021(15176)
- 2020(12859)
- 2019(29125)
- 2018(28519)
- 2017(54143)
- 2016(29385)
- 2015(32633)
- 2014(31525)
- 2013(31162)
- 2012(28753)
- 2011(25817)
- 2010(25907)
- 2009(23885)
- 2008(23730)
- 2007(20653)
- 2006(18157)
- 2005(16081)
- 学科
- 济(117096)
- 经济(116964)
- 业(90212)
- 管理(89232)
- 企(75893)
- 企业(75893)
- 方法(54380)
- 数学(47756)
- 数学方法(47169)
- 财(34836)
- 中国(33195)
- 农(31276)
- 业经(25934)
- 贸(24777)
- 贸易(24763)
- 易(24203)
- 技术(24096)
- 制(22741)
- 务(22734)
- 财务(22681)
- 财务管理(22637)
- 学(22602)
- 企业财务(21663)
- 农业(21140)
- 地方(20154)
- 银(19386)
- 银行(19327)
- 融(18773)
- 金融(18770)
- 行(18435)
- 机构
- 大学(416496)
- 学院(413337)
- 济(176078)
- 经济(172946)
- 管理(161933)
- 研究(143040)
- 理学(140532)
- 理学院(139037)
- 管理学(136729)
- 管理学院(135949)
- 中国(108309)
- 京(87165)
- 科学(85571)
- 财(81330)
- 所(71717)
- 农(69831)
- 研究所(65390)
- 财经(65258)
- 中心(64500)
- 业大(61501)
- 江(60098)
- 经(59707)
- 农业(55244)
- 北京(54821)
- 经济学(54481)
- 范(52262)
- 师范(51624)
- 院(51486)
- 经济学院(49295)
- 财经大学(48867)
- 基金
- 项目(280781)
- 科学(222850)
- 基金(207503)
- 研究(200601)
- 家(183257)
- 国家(181802)
- 科学基金(155869)
- 社会(130542)
- 社会科(124063)
- 社会科学(124033)
- 基金项目(108842)
- 省(107207)
- 自然(102041)
- 自然科(99866)
- 自然科学(99834)
- 自然科学基金(98141)
- 教育(93272)
- 划(92106)
- 资助(85514)
- 编号(77811)
- 重点(63632)
- 部(63558)
- 成果(62909)
- 创(62211)
- 发(59824)
- 创新(57670)
- 国家社会(55284)
- 教育部(54744)
- 课题(54377)
- 科研(54156)
- 期刊
- 济(184746)
- 经济(184746)
- 研究(121173)
- 中国(78076)
- 学报(66625)
- 财(63183)
- 管理(62481)
- 科学(62352)
- 农(61807)
- 大学(50968)
- 学学(48010)
- 农业(42578)
- 教育(42449)
- 融(39417)
- 金融(39417)
- 技术(36274)
- 财经(32132)
- 经济研究(31629)
- 业经(28384)
- 经(27641)
- 业(24801)
- 问题(24143)
- 贸(23242)
- 国际(21895)
- 技术经济(21436)
- 科技(20508)
- 世界(20411)
- 统计(19733)
- 版(19680)
- 策(18849)
共检索到610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肖虹
本文检验证明,公司融资决策与技术创新投资决策不仅具有近期战略效应,而且相互间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技术创新投资决策中存在着杠杆掠夺行为影响。同时,该战略效应及杠杆掠夺行为影响在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以及不同成长性公司间并不存在一致的相关关系。上述结果反映了不同经济环境特点及自主创新比重等因素的影响,对指导全球化竞争下的中国公司技术创新投资决策和创造有利于公司提高技术创新竞争能力的政策环境,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长征 方卉
基于公司治理行为视角,聚焦控制股东掠夺行为与股价崩盘风险关系问题,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探析控制股东剥夺行为是否为股价崩盘风险的"推手",研究公司治理行为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控制股东掠夺行为会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上升而减弱,但不管大股东持股比例如何,第二至第三大股东都有较强的掠夺动机;股价崩盘风险受控制股东掠夺行为直接作用不显著,其风险主要来自于股票市场作用,但控制股东掠夺行为显著加大了公司的成长性风险和财务风险,且二者风险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具有显著性,表明控制股东掠夺风险会间接传染至股价崩盘,揭示出这种间接的风险作用使控制股东更易隐藏占款背后的"掏空"动机。
关键词:
控制股东 掠夺行为 掏空 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储溢泉
高并购溢价一直是理论界和监管层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上市公司高并购溢价为例,深入分析了并购交易中锚定价格的动机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支付对价与并购标的业绩承诺现值之间的差额是融资购买股权的费用,并不是并购标的未来现金流的折现。这主要是上市公司利用信息不对称将融资购买股权的费用直接锚定在股价中,引导外部投资者看好此次并购,最终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减持掠夺了中小股东的利益。本文给监管层的政策建议是要规范并购重组中的定价问题,并详细披露相关的信息,以降低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关键词:
并购 融资购买股权 价格锚定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赞 姜英伟
买方势力对上游厂商创新的影响研究,近年来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利用2008-2016年中国9个行业共247家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买方势力对上游厂商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买方势力对上游厂商技术创新的影响与卖方势力相关,卖方势力显著正向调节买方势力与厂商创新的关系。平均而言,买方势力对厂商的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一结论在调试样本、更换变量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买方势力对上游厂商技术创新的影响因厂商初始创新水平、所在城市发展水平、自身规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表现为初始创新水平越高、城市发展水平越高、规模越小,买方势力对上游厂商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
关键词:
买方势力 卖方势力 技术创新 调节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龙晓旋 邢韬 骆琳
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各类专利与授权数据,对比研究社保基金与个人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社保基金持股显著增加了企业专利数量,且对创新含量高的发明专利影响更为明显,改善了专利质量;而对个人投资者持股的影响不明显。分样本检验揭示:社保持股对企业创新的积极影响集中体现于非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行业,而个人投资者持股对非国有企业的创新产生了实质伤害。研究表明,社保基金较长的投资视野与积极的监督管理已在优化企业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散户"追逐热点、跟风炒作的投资风格不利于激励企业创新。因此,未来应持续推进社保资金入市、逐步引导个人投资者退出市场,有助于更好地发挥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帮扶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罡 朱卫东 孙慧倩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检验政府补助对企业投资方向的影响,从而考察政府补助的政策效应。实证结果显示,政府补助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正向作用,对企业对外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则具有负向作用;地区经济增长业绩显著影响了政府补助对企业投资方向的作用,经济增长速度低的地区,上述政府补助对企业投资方向的影响更显著;相比于中央控股企业,政府补助对地方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的投资方向影响更显著。这些研究表明,政府补助成为地方政府"促投资、谋增长"的一种手段,政府补助促使企业"优先选择"对经济增长拉动明显的固定资产投资,而相对削减企业的对外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结果可能导致固定资产投资过度和...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政府补助 投资方向 政府干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晓荣 杨丰肃
代理理论认为CEO权力会对企业产生负面效应,即表现为"掠夺之手";现代管家理论认为CEO权力会对企业产生正面效应,即表现为"扶持之手"。本文从企业技术创新角度,以2010~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发现CEO权力与企业技术创新呈正向关系,即表现为"扶持之手",而这种关系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与非国有企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进一步检验发现,CEO权力能显著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同样这种效应更多地体现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与非国有企业中。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晓荣 杨丰肃
代理理论认为CEO权力会对企业产生负面效应,即表现为"掠夺之手";现代管家理论认为CEO权力会对企业产生正面效应,即表现为"扶持之手"。本文从企业技术创新角度,以2010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发现CEO权力与企业技术创新呈正向关系,即表现为"扶持之手",而这种关系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与非国有企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进一步检验发现,CEO权力能显著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同样这种效应更多地体现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与非国有企业中。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林素燕 赖逸璇
本文以2010~2016年1002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按照公司注册地将样本公司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对比检验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比较其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在不分地区的情况下,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及其性质、第二至第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对董监高的激励都能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区分地区后,各地区企业董监高薪酬总额对技术创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股东和董事会因素对东部和西部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差异较大,且其对于中部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技术创新 研发支出 区域差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东阳 郑磊 袁秀秀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化已成为各国企业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实现成长壮大的重要选择。本文以2008—2016年沪深A股142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了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企业吸收能力和投资区位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对国际化程度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投资区位显著影响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对发达国家投资更能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本研究为企业利用国际化经营提升创新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吕萍 郭晨曦
文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对欧盟主要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从所有权结构、董事会结构和管理层激励三方面研究了治理结构对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决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国有股比例较高、监事会规模较大的企业更有可能选择绿地投资;高管报酬总额比例较高的企业更有可能选择并购;独立董事比例较高的企业更有可能选择合资。此外,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企业更倾向于并购或合资;高管持股比例较高的企业更倾向于绿地投资或合资;而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对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没有显著影响。文章对于如何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凯轩 袁潮清
光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而技术创新能力更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的关键所在。本文以29家光伏上市企业2011~2017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探索金融支持、技术创新以及企业绩效三者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光伏企业的绩效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在金融支持的三种路径中,银行信贷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产出,从而正向影响企业的绩效。政府补助不利于光伏企业绩效的提升,但是政府补助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进而能部分遮掩政府补助对企业绩效的负面效应。股权融资对光伏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不显著,技术创新也未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勇 周勤
实物期权理论为评价技术创新项目投资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但是由于没有准确的数据,因此决策的效果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基于此,文章结合模糊集合理论和BS模型,提出评价技术创新项目投资的模糊数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并给出应用该模型的步骤,最后,数值案例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实际商业环境中的适用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焯华 秦佳良
将实物期权的价值评估方式运用到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资决策中,充分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并建立决策原则,一方面扩展了实物期权在技术创新项目评估价值中的应用,另一方面解决了企业是进行自主技术创新还是外购技术的难题。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投资决策 实物期权 不确定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苑泽明 史方 金宇
选取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公司通过研发操纵获取政府创新补助的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公司前一期的研发操纵程度越大,其在后一期所获得的创新补助越多。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降低研发操纵获取的创新补助,而所在地的法制环境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研发操纵 创新补助 法制环境 内部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