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85)
2023(14591)
2022(12309)
2021(11765)
2020(10037)
2019(23171)
2018(22768)
2017(43370)
2016(23226)
2015(26479)
2014(25911)
2013(25725)
2012(23407)
2011(20908)
2010(20597)
2009(19267)
2008(19218)
2007(16828)
2006(14608)
2005(13222)
作者
(61595)
(51552)
(51207)
(48891)
(32948)
(24303)
(23497)
(19950)
(19608)
(18205)
(17500)
(17495)
(16365)
(16138)
(16048)
(15954)
(15319)
(14890)
(14822)
(14788)
(12619)
(12314)
(12205)
(11692)
(11675)
(11492)
(11401)
(11074)
(10212)
(9953)
学科
(96212)
经济(96074)
管理(84047)
(75345)
(65906)
企业(65906)
方法(48446)
数学(43152)
数学方法(42760)
(34247)
中国(26180)
(25752)
(23254)
财务(23197)
财务管理(23142)
(22947)
企业财务(22108)
业经(20813)
(19010)
银行(19001)
(18698)
贸易(18685)
(18312)
(17970)
(17529)
(17325)
金融(17322)
(15347)
体制(14929)
农业(14883)
机构
大学(325394)
学院(321212)
(143976)
经济(141400)
管理(133831)
理学(114232)
理学院(113159)
管理学(111768)
管理学院(111112)
研究(101666)
中国(85995)
(72676)
(67158)
财经(56867)
科学(54523)
(52116)
中心(48763)
(47826)
(46542)
经济学(45653)
财经大学(42870)
研究所(42550)
北京(42299)
(42175)
经济学院(41197)
业大(40674)
(37010)
商学(36791)
(36679)
商学院(36456)
基金
项目(212022)
科学(170906)
基金(160768)
研究(157774)
(137660)
国家(136599)
科学基金(120353)
社会(105490)
社会科(100400)
社会科学(100378)
基金项目(84203)
(77862)
自然(76053)
自然科(74369)
自然科学(74353)
自然科学基金(73107)
教育(73050)
资助(66323)
(66240)
编号(61571)
(50158)
成果(50142)
重点(46849)
国家社会(45419)
(44955)
(44748)
教育部(44629)
(43171)
人文(42997)
创新(42037)
期刊
(152080)
经济(152080)
研究(96409)
中国(63254)
(61604)
管理(53849)
科学(41865)
学报(41045)
(36965)
(36734)
金融(36734)
大学(33966)
学学(32051)
财经(29537)
技术(28265)
教育(26885)
(25263)
农业(24820)
经济研究(24649)
业经(21736)
问题(19820)
(18023)
财会(17136)
会计(16446)
世界(16218)
国际(16184)
(15945)
技术经济(15935)
理论(15668)
统计(15395)
共检索到485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向锐  李琪琦  
以中国上市公司2004~2007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本文对公司所有权、管理控制权与高管报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公司所有权性质、前三大股东所有权集中度与高管报酬显著负相关,外资股、两职合一与高管报酬显著正相关。但是,在国有上市公司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两职合一以及内部董事比例对高管报酬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毛世平  吴敬学  
本文以2004—2005年A股涉农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金字塔结构对终极控制人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金字塔结构对涉农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所有权和控制权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单链条金字塔结构,涉农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通过多链条金字塔结构控制上市公司拥有较高的控制权和较低的所有权,并且两权分离程度较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冯旭南  李心愉  
本文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终极所有权和控制权结构。和国际学术研究存在较大差异,终极控制人往往通过金字塔结构控制上市公司,但其所有权和控制权并不分离,我们称其为"金字塔结构之谜",政府作为终极控制人时,这一现象尤其明显。本文还发现,终极控制人拥有的所有权平均为33%,远远高于CDL(2000)东亚经济体的样本均值。此外,家族作为终极控制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已占较大比例,大大高于早期的样本;和其它东亚经济体相类似,家族倾向于以较少的现金流量权获得较多的控制权,与政府作为终极控制人存在较大差异。终极控制人性质对所有权和控制权结构的分布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鹏  周黎安  
本文从最终控制人的角度,根据2001-2004年中国A股市场数据,研究了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即所有权)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有负的“侵占效应”,现金流权则有正的“激励效应”;控制权的“侵占效应”强于现金流权的“激励效应”;随着两者分离程度的增加,公司绩效将下降,并体现出递增的边际效应。本文进一步从资金占用的角度验证了控股股东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这两种效应。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肖作平  
本文结合中国制度背景,以包含2004-2008年间可获得连续相关信息的1076家在深、沪上市的非金融公司组成的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总共5380个观察值),在控制相关变量的条件下,应用一系列GLS实证检验终极控制股东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政府干预如何影响资本结构选择,以及终极控制股东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与资本结构选择之间关系如何受政府干预的影响。研究发现,(1)终极控制股东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与债务水平显著负相关;(2)政府干预与债务水平显著正相关;(3)终极控制股东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与债务水平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受政府干预的影响而变弱,政府的干预使得债务资本供给方(尤其是银行等金融机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克敏  王志超  
本文基于代理理论分析框架,应用LISREL模型,深入分析高管报酬与盈余管理行为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高管控制权对高管报酬诱发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报酬与盈余管理正相关。然而,在引入高管控制权影响条件下,即当总经理来自控股股东单位或兼任董事长时,高管控制权的增加提高了高管报酬水平,但却降低了高管报酬诱发盈余管理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当高管控制权缺乏监督和制衡时,公司激励约束机制失效,导致总经理寻租空间增大,由此,相对抑制了高管报酬诱发盈余管理的程度,即在追求个人报酬最大化的动因下,反而减少了高管选择风险和成本都比较高的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常亚波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近年来受到资本市场上各类投资者、监管部门的密切关注。本文利用Tobit模型对我国上证A股上市公司2009—2012年分红状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高管货币薪酬、股权薪酬与公司现金分红之间并非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说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并非越高越好,而是应当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明显高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与现金分红水平无关,高管更看重公司的长远发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学勇  张雷妮  陈欢  钟弥嘉  
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的全流通时代,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正全方位形成。本文选取全流通条件下沪深两市61家上市公司共63起大宗股权转让交易为研究样本,在以10%为控制权基准的情况下,采用大宗股权溢价法估算出全流通时代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控制权价值为3.28%。进一步研究发现:控制权价值与转让比例、公司业绩、两权分离度呈正相关关系,与独立董事比例反向变动,而且外资增持的公司控制权价值较高,外资减持的公司控制权价值较低。最后,本文对产生股权转让溢价的过度支付假说和信息优先假说进行检验,没有发现支持这两种假说的证据,同时,基于期权定价理论对样本中限售股价格进行调整,进一步证实了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价值的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甄红线  史永东  
La Porta et al.(1999)通过追溯控制链来鉴别终极所有者的研究范武是研究所有权结构方法论上的新进展。本文以直接所有权研究方法和La Porta et al.(1999)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为中国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建立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结构高度集中。境内法人直接控制了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国家和境内自然人更多地通过境内法人对上市公司实施间接控制.从而成为上市公司最重要的终极所有者,上市公司的终极所有权结构与直接所有权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论反映出我国现有股本类型的分类方式存在弊端、中小投资者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以及上市公司内部公司治理机制薄弱等问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仲鸣  
基于大小股东代理理论,本文分析了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现金流权对我国企业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的影响。检验结果发现,在民营企业,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度越大,投资不足现象越严重,并且,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越低,这种代理问题对投资效率的负效应表现得越明显;进一步检验发现,较高的现金持有偏好是终极控制人影响企业投资不足的可能机制。但以上结论在国有企业并不成立。本文从终极控制人视角拓展转型国家的投资理论,也从投资视角为理解产权效率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预测  [作者] 陈亮  
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加强对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监控,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改善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本文收集2006~2010年我国A股ST上市公司的各种交易状态及其变化的数据,利用可操纵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的一个替代变量,实证研究了盈余管理与ST上市公司之间的经验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为避免被指定为ST,在ST前后年采取不同的盈余管理行为;私营公司与国有公司在盈余管理行为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低管制行业的公司比高管制行业的公司进行了更多的盈余管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石水平  
"壳"资源的稀缺性使得上市公司成为众多企业争夺的对象,但控制权争夺后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屡见不鲜。传统的支持和掏空理论认为这是"两权分离"下的代理成本令大股东有意侵占上市公司,以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但这难以解释中国的现象。所有权和控制权的相互关系是剖析股东行为,研究公司治理的核心。本文对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后的超控制权与大股东利益侵占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研究表明,(1)控制权转移后的董事变更比例、高级管理人员变更比例和控股股东在目标公司董事会中所占的席位比例与大股东利益侵占都显著呈正相关;(2)大股东利益侵占与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正相关;(3)大股东利益侵占与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负相关;(4)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艾健明  
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过度投资行为,信息不对称并不是主要原因,控制权收益才是关键所在。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出发,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融资偏好下过度投资行为普遍发生的形成机制,进而分析股权融资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的成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忠  李学伟  
本文分析了在目前我国实施MBO的上市公司中,核心管理层作为控制性股东,利用金字塔型的控股结构,使其对上市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之间形成一定程度的分离,为侵害少数股东利益和形成管理层盘踞效应提供了可能性。与此同时,在核心管理层及其他成员之外,缺乏一个以专业收购公司为核心的收购联合体参与收购主体公司的融资过程,从而无法实现对管理层的有效约束与监督。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詹学斯  施加尧  
公司控制权是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和风险承担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从控制权的角度实证检验了控制权差异对上市公司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风险承担水平相对较低,而以家族控股的上市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则较高。控股权的变更会使上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发生变化。同时,国有控股权上市公司的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也相对更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