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59)
- 2023(10641)
- 2022(9146)
- 2021(8676)
- 2020(7458)
- 2019(17334)
- 2018(16855)
- 2017(33163)
- 2016(17633)
- 2015(19960)
- 2014(19692)
- 2013(19219)
- 2012(17465)
- 2011(15242)
- 2010(15449)
- 2009(14139)
- 2008(13416)
- 2007(11558)
- 2006(9707)
- 2005(8490)
- 学科
- 济(74609)
- 经济(74506)
- 业(57575)
- 管理(57339)
- 企(50274)
- 企业(50274)
- 方法(41643)
- 数学(37241)
- 数学方法(36852)
- 财(24430)
- 中国(17729)
- 农(17539)
- 务(17205)
- 财务(17159)
- 财务管理(17084)
- 企业财务(16408)
- 制(15431)
- 业经(15190)
- 贸(12915)
- 贸易(12901)
- 易(12584)
- 地方(12547)
- 审计(12208)
- 技术(11859)
- 农业(11827)
- 学(11024)
- 融(10780)
- 金融(10779)
- 体(10617)
- 银(10483)
- 机构
- 大学(243247)
- 学院(242694)
- 济(103890)
- 管理(102184)
- 经济(102072)
- 理学(89879)
- 理学院(89042)
- 管理学(87807)
- 管理学院(87319)
- 研究(71204)
- 中国(56839)
- 财(50597)
- 京(49333)
- 财经(41330)
- 科学(39669)
- 经(37826)
- 中心(34594)
- 江(34286)
- 所(32976)
- 经济学(32634)
- 业大(31621)
- 财经大学(31229)
- 农(30888)
- 北京(29722)
- 经济学院(29700)
- 研究所(29337)
- 商学(28751)
- 商学院(28530)
- 范(28237)
- 师范(27979)
- 基金
- 项目(168010)
- 科学(135380)
- 基金(126815)
- 研究(123469)
- 家(108778)
- 国家(107934)
- 科学基金(95616)
- 社会(81395)
- 社会科(77412)
- 社会科学(77392)
- 基金项目(67235)
- 省(63118)
- 自然(62322)
- 自然科(60882)
- 自然科学(60872)
- 自然科学基金(59810)
- 教育(57868)
- 划(53795)
- 资助(52301)
- 编号(49126)
- 部(39207)
- 成果(38560)
- 重点(37674)
- 创(35540)
- 教育部(34857)
- 发(34510)
- 国家社会(34159)
- 人文(33988)
- 创新(33224)
- 科研(33030)
- 期刊
- 济(102801)
- 经济(102801)
- 研究(66813)
- 中国(43495)
- 财(42620)
- 管理(37593)
- 科学(30911)
- 学报(30647)
- 农(25973)
- 大学(25091)
- 学学(23922)
- 融(22269)
- 金融(22269)
- 财经(20812)
- 技术(20785)
- 教育(19027)
- 经(17647)
- 农业(17595)
- 经济研究(17131)
- 业经(16533)
- 问题(13756)
- 财会(13644)
- 会计(11981)
- 统计(11702)
- 贸(11628)
- 技术经济(11444)
- 理论(11424)
- 商业(10988)
- 策(10841)
- 现代(10270)
共检索到342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莎 林东杰 王彦超
公司战略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战略的实施效率和效果已经成为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以2002~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战略变化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战略变化与审计收费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经营风险在公司战略变化与审计收费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最后,从公司治理和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角度进行比较,发现在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及审计师为国际"四大"、国内"十大"的公司中,公司战略变化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更为显著。本研究将战略管理理论和审计理论相结合,拓展和丰富了两个领域的研究,对监管部门、投资者和审计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公司战略 审计收费 文本相似度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雨馨 廖义刚
本文以2009―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并检验了供应商年报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中的风险信息对客户审计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商MD&A中的风险信息越多,客户审计收费越高,且这一关系在供应链合作更紧密、供应商的相对议价能力更强时更加显著;同时,MD&A风险信息主要通过揭示增量风险、增加额外审计投入提高了审计收费。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类型MD&A风险信息的影响存在差异,且该信息有助于减少客户的财务重述与违规行为、提高审计质量。上述结论表明,供应商的“软”信息强化了审计师对客户的风险判断进而影响了审计定价。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凯文
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关系型交易模式对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和信息中介的行为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采用2001—2012年沪深A股全部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文本分析技术从上市公司年报中获取交易网络结构的信息,对关系网络如何影响公司的审计费用和盈余质量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关系网络规模越大,则审计费用越高。尤其对于公司所在省份内部的关系网络和所在行业外部的关系网络,其审计溢价效应更为明显,且发现同一地区和同一行业的关系网络对盈余质量具有正向影响。进一步的横截面分析表明,公司所处的外部信息环境的改善能够增强关系网络对审计费用和盈余质量的正向影响。文章为上市公司的关系网络如何影响事务所的审计活动提供了经验证据,补充了关系型交易模式下审计行为研究的相关文献。
关键词:
关系网络 文本分析 审计费用 盈余质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世刚 鲁逸楠
年报文本信息的披露通常会受到管理层的影响,并产生相应的披露后果。以2004~2017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借助计算机文本信息处理技术,实证检验年报文本信息相似性对审计师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年报文本信息相似性越高,审计师投入的资源越少,感知的信息风险越低,从而要求的收费水平越低;企业内部控制强化了上述影响,但审计师行业专长则弱化了年报文本信息相似性与审计收费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强度。通过机制研究发现:年报文本信息相似性越高,审计师资源投入越少且感知的风险水平越低,具体表现为审计时间投入越少,上市公司信息违规风险越低,越被倾向于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上述研究对加强审计师年报文本信息披露执业关注和审计师执业准则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嘉鑫 张龙平
本文以我国2007—2017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年报作为文本语料,从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视角考察管理层语调操纵对审计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年报文本信息存在异常积极的语调时,为弥补风险溢价审计师会增加审计收费,且上述关系仅在民企和信息不对称较高的企业中显著;事务所行业专长及其品牌知名度会进一步强化异常语调与审计费用的正相关性;当文本信息存在异常积极的语调时,审计师会提高审计质量,以降低审计风险,且这一关系仅在高审计费用溢价的企业中显著。进一步,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审计师会关注到管理层语调操纵行为,并识别出其背后潜在的经营风险问题,出于职业谨慎的考虑,审计师会通过增加审计投入来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低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对年报文本信息的异常语调保持了应有的职业谨慎,并在做出决策时考虑了语调操纵对审计实践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从文本信息视角丰富了审计定价和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还对信息使用者深入认识年报中的语调信息有所裨益。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烁
党的十八大以来,智能制造的发展水平和应用规模大幅提升,对社会生产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以我国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对上市公司年报进行文本分析构建了企业层面“智能制造”衡量指标,并使用美国、意大利两个国家智能制造指数的平均值作为工具变量,运用2SLS回归方法克服内生性后最终发现智能制造显著提高了公司包括生产效率、发展能力以及盈利能力在内的绩效水平。这一影响在劳动力密集度高、低技能劳动力占比高以及民营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有利于为政府制定智能制造相关政策以及企业采用智能制造相关技术提供借鉴依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斌 叶建中 廖莹毅
本文旨在探讨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的各因素。在研究中 ,我们利用Simunic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可能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的相关因素 ,然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 5 90家样本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的规模、经济业务的复杂程度以及上市公司所在地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的主要因素 ,而存货与资产总额之比、长期负债与资产总额之比、盈亏情况、审计任期和事务所规模对审计收费并不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审计收费 影响因素 规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硕 张然 陈思
以2015—2016年沪深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发出的年报问询函为样本,研究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函对上市公司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后,收到年报问询函的上市公司比没有收到年报问询函的上市公司支付了更高的审计费用。进一步对问询函的特征分析发现,企业收到年报问询函中所涵盖问题数量越多、问询次数越多,支付的审计费用也就越高。研究丰富了审计费用与外部监管的相关文献,不仅揭示了审计师在面对客户潜在风险变化时对审计费用的调整模式,同时也证明问询函对审计师的外部监督工作起到了早期的风险预警作用。
关键词:
年报问询函 信息披露监管 审计费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俊瑞 危雁麟 尹兴强 汪方军
近年来,数据资源已成为驱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充分披露数据资源信息十分必要。但企业数据资源的信息披露可能带来潜在的审计风险,并影响审计收费。通过挖掘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资源文本信息,研究发现:企业数据资源信息披露显著提高了审计收费。进一步分析表明,在以下情形下时数据资源信息披露提高审计收费更为显著:管理层与大股东实施信息操纵的倾向更强;企业存在向上的盈余管理行为;企业受到市场参与者更多关注。研究还发现,当期数据资源信息披露频率越高的企业,其下期审计投入越多。研究结论对完善会计、审计准则规范,提升审计机构对企业文本信息运用效率等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数据资源信息披露 审计收费 文本分析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杜剑 徐筱彧 杨杨
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构建了气候风险指标来研究气候风险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对2007年至2020年的3215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实证分析表明,气候风险会导致企业权益资本成本升高,该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机制研究发现,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吸引机构投资者、多元化经营以及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可以缓解气候风险对权益资本成本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转型风险与权益资本成本显著正相关,而物理风险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并不显著;气候风险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在高碳企业与低碳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异。本文进一步拓展了气候风险经济后果的有关文献,就如何应对气候风险以及缓解其对权益资本成本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同时,本文将文本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引入气候风险的度量,丰富了气候风险的定量研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朱茜俣 谭小芬
本文利用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财报数据,采用词频统计的方式定义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程度。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基于PSM-DID检验发现,2014年“两化融合”试点企业在政策出台之后投资效率提升较多。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改善公司治理的内部渠道和提升公司股票信息监督的外部渠道来提高投资效率。数字化转型对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在融资约束更低、年报可读性更低、行业集中度更高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此外,数字化转型还可以增加数字化研发投入和专利数目,提升经营表现。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投资效率 公司治理 股票信息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白俊 李闯 李沙沙
以2010—2018年沪深两市A股全部供应商-客户企业组合为研究对象,检验年报文本信息在供应链上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客户前瞻性信息会影响供应商未来经营不确定性,并对供应商投资行为产生影响。具体而言,客户前瞻性信息质量越低,其供应商投资效率越低:当客户前瞻性信息被高估时会造成过度投资,当客户前瞻性信息被低估时会产生投资不足;且在供应链关系重要性越高、供应链关系专有性越强时,客户前瞻性信息质量对供应商投资效率的影响越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客户所处行业的信息以及私有信息会对客户个体信息形成替代效应,客户所处行业前瞻性信息质量越高、供应链私有信息质量越高时,客户前瞻性信息质量与供应商投资效率相关关系越弱。此外,客户前瞻性信息质量的降低会影响供应商当年及未来盈利能力。研究结论为会计信息通过供应链传导到实体经济这一特殊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为投资者和监管层理解企业非效率投资提供了新视角。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非 黎伟
税收政策是驱动企业发展转型的重要手段。本文借助上市企业年报文本信息(2007—2019年)刻画了企业绿色转型强度,并基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税收激励与上市企业绿色转型的关系与机制。研究发现,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显著驱动了企业绿色转型,并实现了污染减排和绩效提升的双重效果。特别地,该政策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低时期,以及低碳试点城市和国有企业组别中的转型驱动力更为显著。机制检验显示,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能够显著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行为,增强研发和绿色创新动力,改善企业内外部预期,这些都有助于企业绿色转型。拓展检验显示,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在企业绿色转型同群效应的叠加下,对目标企业的绿色转型带来了更大的驱动力,从而展现出了显著的正向溢出效果。本文为理解税收工具的有效性和作用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田高良 薛宇婷 李星
基于债权人视角研究企业前瞻性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即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披露的前瞻性信息是否会影响企业的债务契约。文章以2007—2020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企业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获得的债务期限越长、债务资本成本越低以及债务规模越大,即债权人愿意为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更高的企业提供更为有利的债务契约。这一研究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均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文本可读性较高、文本相似度较低和披露战略信息含量较高的企业中,前瞻性信息披露对债务契约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通过渠道分析发现,前瞻性信息披露通过向市场提供增量信息从而改善了债务契约。研究结果对认可前瞻性信息在资本市场上的价值与功能具有一定意义,也为防范和化解资本市场债务风险提供了依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凡林 郭宇航
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从会计信息质量视角研究业财融合作为财务管理新模式的有效性。选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9年的财务数据,运用Python语言等信息搜索工具对上市公司年报的公开信息进行文本挖掘和分析,识别企业是否采用业财融合以及实现程度,检验公司实施业财融合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研究发现:业财融合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非国有企业,业务复杂度高以及融资约束程度高的企业中,业财融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效果更明显。作用机理检验显示:业财融合的实施不仅可以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信息透明度发挥“信息效应”,还可以通过加强内部监管发挥“监督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