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37)
2023(5383)
2022(4384)
2021(4081)
2020(3401)
2019(7919)
2018(7380)
2017(15315)
2016(7811)
2015(8768)
2014(8629)
2013(8575)
2012(7667)
2011(6825)
2010(7300)
2009(7382)
2008(6618)
2007(6366)
2006(5845)
2005(5634)
作者
(20309)
(16444)
(16386)
(15555)
(10744)
(7860)
(7682)
(6511)
(6141)
(6083)
(5519)
(5507)
(5359)
(5240)
(5159)
(5148)
(5013)
(4813)
(4713)
(4571)
(4094)
(4072)
(3823)
(3810)
(3737)
(3728)
(3710)
(3587)
(3277)
(3251)
学科
(35766)
(34314)
企业(34314)
(30449)
经济(30417)
管理(29984)
(26966)
银行(26966)
(26239)
金融(26239)
(25831)
(16248)
中国(15564)
(15377)
(14329)
财务(14309)
财务管理(14290)
企业财务(13819)
方法(13419)
数学(11441)
数学方法(11377)
中国金融(11086)
业经(9216)
(8303)
业务(8020)
地方(7997)
体制(7668)
制度(7640)
(7640)
银行制(7047)
机构
学院(106766)
大学(104010)
(47314)
经济(46235)
管理(43987)
理学(37038)
理学院(36762)
中国(36617)
管理学(36466)
管理学院(36253)
研究(29637)
(26740)
(23235)
银行(22436)
(21104)
财经(21061)
(20575)
(19541)
金融(19155)
(18990)
中心(17237)
(16194)
财经大学(15968)
人民(15616)
经济学(14753)
(14509)
国人(14340)
商学(14332)
中国人(14276)
商学院(14227)
基金
项目(61316)
科学(49045)
研究(47650)
基金(45630)
(36979)
国家(36641)
科学基金(33343)
社会(31470)
社会科(30170)
社会科学(30165)
基金项目(23962)
(23642)
教育(21781)
自然(20535)
自然科(20095)
自然科学(20094)
自然科学基金(19787)
编号(19740)
资助(19418)
(19164)
成果(16429)
(14098)
(13881)
(13738)
重点(13505)
项目编号(13429)
人文(13226)
(13126)
课题(13118)
教育部(13080)
期刊
(51667)
经济(51667)
(37741)
金融(37741)
研究(35154)
(23989)
中国(19537)
管理(18960)
财经(11467)
科学(10450)
(9994)
学报(9572)
(9511)
业经(8584)
大学(8375)
经济研究(8336)
学学(8108)
财会(7917)
技术(7765)
理论(7167)
教育(6892)
国际(6606)
实践(6501)
(6501)
会计(6484)
(6342)
问题(5992)
商业(5891)
现代(5756)
中国金融(5563)
共检索到176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方红星  楚有为  
商业信用是企业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不同特征的企业在商业信用融资水平上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本文以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需求与供给双重角度检验了公司战略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战略对商业信用融资有显著影响,相比防御型战略,采取进攻型战略的企业商业信用水平更高。从商业信用的需求角度看,进攻型战略通过加剧公司面临的信贷约束,增加了企业对商业信用的需求;从商业信用的供给角度看,进攻型战略公司通过降低供应商集中程度,增强其相对于供应商的谈判能力,进而从供应商处获得更多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需求与供给达成均衡的结果,而公司战略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影响商业信用水平。战略特征是企业一般特征背后影响商业信用融资更深层次的原因。本文丰富了公司战略和商业信用领域的研究,对企业结合战略特征做出合理融资决策也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朱杰  
以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财务战略定位上的异质性特征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偏离行业平均水平的异质性财务战略显著降低了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能力;收益波动程度增加和通过操纵性应计项目实施的盈余管理程度增强所引发的盈余质量降低,是偏离行业平均水平的异质性财务战略影响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能力的中介路径,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考虑产权性质的调节作用后发现,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加剧了财务战略定位上的异质性特征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能力的负面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国良  谢思维  
加强创新能力和健全商业信用体制是我国“十四五”期间面临的重要课题,企业战略是实现发展目标的路径和手段。本文从从公司战略层面出发,使用我国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结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衡量公司战略的激进程度,探讨战略激进度对公司创新的影响,进一步,将商业信用融资作为中介变量引入其中,分析检验商业信用在两者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战略激进度与公司创新成果显著正相关,且商业信用融资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即战略激进的公司可以通过获得更大规模的商业信用以促进企业的创新。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企业选择合适的战略定位,做出合理的融资决策以及提升创新能力等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波  王满  吉建松  
本文以2004-2015年我国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战略差异与商业信用融资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考察了环境不确定性对战略差异与商业信用融资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战略差异与商业信用融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环境不确定性负向调节了战略差异与商业信用融资的关系,而且环境不确定性的这种调节作用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更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战略信息披露有助于供应商判断下游客户的风险状况,进而做出合理的商业信用供给决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进  杨慧  周方召  
本文以2006—2015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风险角度实证研究企业战略差异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探究市场地位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的战略越偏离行业常规战略,所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越少;而市场地位会缓解企业战略差异对商业信用融资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渠道测试显示,企业战略差异通过提高经营风险与信息风险而减少商业信用融资规模。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战略差异带来风险增加、市场地位带来竞争力增强,两者的相互作用对企业制定供应链融资决策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志强  杜云晗  
以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就商业信用变动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以投资效率损失作为融资约束程度分类标准,对融资约束程度不同公司的商业信用变动的边际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商业信用有利于提高公司价值;融资约束公司的商业信用变动的边际价值小于非融资约束公司;对于融资约束类公司,商业信用变动的边际价值会随着商业信用存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对于非融资约束类公司,商业信用变动的边际价值会随着商业信用存量的增加而减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玉红  
本文选取使用商业信用较为频繁的2013~2015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公司治理中的内部控制为切入点,试图在弥补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寻找出一条有效途径完善公司的融资模式。通过研究发现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对于商业信用融资具有定价作用,内部控制质量通过影响公司商业信用模式,进而引导公司商业信用融资模式的选择,这一依赖路径的剖析具有一定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杰  
“一带一路”倡议在贸易开放与对外投资领域的宏观经济效应备受关注,但既有文献缺乏对“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的微观解释。本文以2012~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2014年起上市公司陆续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上市公司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以后,其商业信用融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机制检验发现,公司内外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业绩稳定性增加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提高,是上市公司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后商业信用融资能力显著提升的路径。进一步研究显示,当公司外部融资条件较差(融资约束程度较高、内部控制质量较差、供应商集中度较低以及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时,“一带一路”倡议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表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在提升公司商业信用融资方面发挥“雪中送炭”的功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芳  
在我国的民营上市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融资约束问题,而良好的商业信用与一定程度的金融关联对企业的融资约束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选择2012-210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市场中的民营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金融关联与商业信用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形式金融关联对商业信用与融资约束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企业通过建立金融关联可以有效缓解融资约束;企业通过构建良好的商业信用可以有效缓解融资约束;金融关联削弱了商业信用与融资约束之间的相关性,其中,银行关联对商业信用与融资约束之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芳  
在我国的民营上市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融资约束问题,而良好的商业信用与一定程度的金融关联对企业的融资约束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选择2012-210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市场中的民营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金融关联与商业信用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形式金融关联对商业信用与融资约束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企业通过建立金融关联可以有效缓解融资约束;企业通过构建良好的商业信用可以有效缓解融资约束;金融关联削弱了商业信用与融资约束之间的相关性,其中,银行关联对商业信用与融资约束之间的调节效应更显著。最后,针对得出的研究结论,本文从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三个层面提出了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相关对策与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红军  孙恺  
文章在需求不确定的环境下,考虑信用额度决策,研究供应链中的制造商向分销商提供商业信用融资的最优策略。分析了商业信用融资模式下,制造商的的生产、定价以及信用额度决策、分销商的订货决策等,并对比分析了有无信用额度限制方案的最优决策。实证研究表明:商业信用模式下,破产保护政策提高了分销商订货的积极性;制造商决策商业信用额度情况下,分销商破产概率显著降低,供应链信用风险减小,并且产品批发价格越低,信用风险控制的效果越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向雯  
本文以作者对广东省境内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问卷调查为基础,实证研究了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融资战略。主要结论是: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合资与独资子公司融资战略不仅不存在显著差别,而且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注重适应中国环境,在华融资的资金成本与价格影响其融资战略,尽量在当地融资,对资金管理实行集权式管理。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杨勇  黄曼丽  宋敏  
本文讨论了银行贷款以及商业信用融资对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影响。通过对1995到2000年间上市公司CEO更换的研究,我们得到两个结论:第一,在经营业绩为负的公司中,银行贷款与强制性CEO更换存在负向关系,而商业信用融资与强制性CEO更换存在正向关系;第二,在盈利能力一般的公司中,商业信用融资与强制性CEO更换仍为正向关系,但银行贷款与强制性CEO更换却不存在明显的关系。以上结果表明,商业信用融资在CEO强制性更换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改善了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而银行贷款却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甚至有负面的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索彦峰  
当前我国社会融资由以间接融资模式为主向以直接融资模式为主的结构变迁趋势不断加快,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愈发明显。本文对当前我国社会融资结构变迁的主要特征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了商业银行推进战略转型的应对策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龚楚英  
文章考虑到商业信用的非同质性,按照类别、到期时间将其分类,分别考察其与过度投资的关系,进而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探讨了产权性质对商业信用与过度投资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商业信用能够抑制企业过度投资;和预收款相比,应付款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更强;相比于一年以上的商业信用,一年以内的商业信用在约束过度投资方面发挥着更大的作用;私有企业中商业信用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更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融资结构、健全市场信用等建议,以期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