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0)
2023(8785)
2022(7587)
2021(7223)
2020(6422)
2019(14828)
2018(14483)
2017(28037)
2016(14483)
2015(16164)
2014(15585)
2013(15240)
2012(13553)
2011(11822)
2010(11628)
2009(10517)
2008(9965)
2007(8434)
2006(7237)
2005(6322)
作者
(36984)
(31000)
(30762)
(29431)
(19844)
(14848)
(14110)
(12042)
(11869)
(10902)
(10575)
(10372)
(9721)
(9629)
(9612)
(9426)
(9189)
(9058)
(9031)
(8988)
(7508)
(7472)
(7266)
(7264)
(7051)
(6898)
(6796)
(6656)
(6150)
(5938)
学科
(58746)
经济(58627)
管理(47654)
(45886)
(40778)
企业(40778)
方法(31006)
数学(27844)
数学方法(27417)
(20523)
(15181)
财务(15135)
财务管理(15106)
企业财务(14535)
中国(13808)
(13744)
业经(11981)
(11494)
地方(10008)
(9535)
(9532)
贸易(9524)
理论(9447)
(9280)
农业(9101)
技术(8847)
(8589)
(8385)
(8028)
(8023)
机构
大学(192551)
学院(190186)
管理(81007)
(79549)
经济(78126)
理学(70597)
理学院(69987)
管理学(68744)
管理学院(68380)
研究(54926)
中国(44236)
(39090)
(38595)
财经(31466)
科学(30811)
(28834)
中心(28323)
(27939)
业大(25643)
经济学(24500)
(24403)
(24294)
财经大学(23889)
北京(23546)
(23016)
师范(22698)
经济学院(22203)
商学(22067)
商学院(21892)
(21827)
基金
项目(133937)
科学(107752)
基金(100762)
研究(98398)
(86320)
国家(85632)
科学基金(76639)
社会(64341)
社会科(61222)
社会科学(61209)
基金项目(53682)
(50943)
自然(50690)
自然科(49457)
自然科学(49440)
自然科学基金(48557)
教育(47253)
(42697)
资助(41125)
编号(38554)
(30851)
成果(30274)
重点(29744)
(28362)
教育部(27611)
国家社会(27103)
(27077)
人文(26931)
大学(26877)
创新(26477)
期刊
(79473)
经济(79473)
研究(53113)
(33967)
中国(33844)
管理(33102)
学报(25313)
科学(24244)
大学(21139)
(20338)
技术(20202)
学学(19655)
教育(19422)
(17648)
金融(17648)
财经(15806)
(13454)
农业(13425)
经济研究(12723)
业经(12608)
财会(10958)
问题(10617)
会计(9673)
理论(9358)
技术经济(9197)
图书(9058)
(8728)
统计(8706)
(8664)
实践(8538)
共检索到274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田利辉  王可第  
有效传递公司质量的信号是解决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基本途径。中国证券市场于2010年3月正式放松卖空管制,放大了高质量公司被低估的不良后果,强化了高质量公司通过发送信号将其与低质量公司区别开来的动机。本文利用这一自然实验,分析了我国企业慈善捐赠的"信号传递动机"。研究发现,放松卖空管制显著提高了可卖空公司的慈善捐赠水平,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结果依然成立。将样本按照信号传递能力和信号传递需求分组分析发现,对于融资约束程度越宽松、盈利能力越强、面临产品竞争越激烈、信息不对称越严重、股权越分散的上市公司放松卖空管制的慈善捐赠效应越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公司的确运用慈善捐赠作为信号工具应对卖空冲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梦茹  余冬根  
本文主要考察慈善捐赠与债务融资的关系,并以"八项规定"作为准自然实验的处理,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慈善捐赠与债务融资整体上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在"八项规定"实施后上述关系不再显著,慈善捐赠的功能性有所降低;通过准自然实验研究,发现"八项规定"实施前后国有企业在债务融资方面出现了下降,且与非国有企业相比这种下降的净效应是显著的;而慈善捐赠则并未出现显著的负向净效应。本文结论对于企业经营者的捐赠决策以及"八项规定"效果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建华  周林莹  
利用“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提供的准自然实验情境,以2012~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慈善捐赠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显著提升了企业慈善捐赠水平,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资本市场开放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来影响企业慈善捐赠水平。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慈善捐赠水平的正向影响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大规模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中。研究结论可为新时期推进资本市场深层次对外开放、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供参考。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娟  潘秀丽  
慈善捐赠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形式,用以帮助其获取声誉,推动构建或维持良好的政商关系。研究以2008~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印象管理"理论,考察了慈善捐赠对审计师出具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慈善捐赠水平和慈善捐赠倾向越高,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低。进一步的检验表明,相较于盈余管理程度较低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较高的上市公司更有动机通过慈善捐赠降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出具的概率;相较于前一年盈利的上市公司,前一年亏损的上市公司更有动机通过慈善捐赠影响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该研究丰富了审计意见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有助于深入理解公司慈善捐赠行为的动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容  张凯  曹斌  
利用CFPS2018的微观调查数据,在我国共同富裕目标下系统性分析了个人慈善捐赠的代际传递。研究发现:个人慈善捐赠显著存在代际传递,总体而言,母亲对子女的边际影响更大;亲子互动和父母社会资源在慈善捐赠代际传递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不同群体的代际传递程度不同,女儿、独生子女、小学及以下和大学及以上子女、城市户籍子女的慈善捐赠代际传递程度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父母捐赠行为的不同是代际传递失败的可能原因,并且不捐赠行为更可能发生向下传递;互联网等其他信息渠道与代际效应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怡欣   池赋炜   林奕皓  
本文以2009—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金税三期工程构建准自然实验,研究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企业慈善捐赠的影响。结果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显著降低了本地企业慈善捐赠水平,表现为更多地挤出了企业利己性捐赠,对利他性捐赠有一定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税收征管数字化通过弱化政治关联和降低代理成本,间接地降低了企业慈善捐赠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税收征管数字化的上述影响在民营、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管理者短视水平较高的企业中更加显著。本文从税收征管角度为解释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内在动机提供了新视角,为实现共同富裕视阈下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升民   李沛伦   杨彩婷  
税收征管数字化是税收征管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典型事件,已有文献对税收征管数字化在企业层面的治理效应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鲜有成果分析其对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2008~2020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的微观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企业慈善捐赠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显示,税收征管数字化显著提高了企业慈善捐赠规模,在进行平行趋势、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更换被解释变量、剔除部分样本、安慰剂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究其原因,税收征管数字化提高了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促进了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和企业享受比例,从而提高了企业慈善捐赠规模。拓展性分析显示,当企业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企业为非国有企业,以及在2014年之后的年份,税收征管数字化促进企业慈善捐赠的效应更为显著。建议深入推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强化税收征管对企业慈善捐赠的规范和引导,同时注重发挥税收大数据“以数治税”优势,促进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及时精准地匹配到每一户适用企业,助力企业更好实施慈善捐赠。
[期刊] 预测  [作者] 伍健  高勇强  辛明磊  
制度理论和组织学者认为,企业所处的环境显著影响其战略和行为。然而,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企业的市场战略与行为,缺乏对企业社会行为特别是慈善战略与行为的分析。本研究中,我们考察了企业所处的政治环境特别是政府角色对企业慈善行为的影响。来自2008年我国民营企业调查数据的证据表明:政府资源分配与行政管理绩效会显著降低我国民营企业慈善捐赠意愿和捐赠水平;而企业的政治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政府资源分配对民营企业慈善捐赠水平的影响,企业的广告投入则能减轻政府资源分配对民营企业慈善捐赠意愿和捐赠水平的影响。本研究提升了人们对企业慈善捐赠中政府作用的理解,并暗示我国民营企业对慈善捐赠的工具化使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晨  傅丽菡  郑宝红  
基于2010—2015年间存续的深沪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从企业捐赠与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的互动影响视角出发,探讨上市公司慈善捐赠是出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还是企业或其管理层谋取私利的工具。研究发现:企业慈善捐赠水平与应计盈余管理程度存在正向的互动关系,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存在负向的互动关系。按产权性质和股权集中度区分检验后发现,各类企业的捐赠私利性均较明显,且民营企业捐赠私利性强于国有企业,股权分散企业捐赠私利性强于股权高度集中企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叶青  赵良玉  刘思辰  
本文利用2013年中组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下称"禁令")引发的上市公司"官员独董"辞职潮这一自然实验,来探讨离退休官员到上市公司担任独立董事的"政商旋转门"现象这一问题。研究发现:第一,与一般独董辞职相比,官员独董因禁令辞职导致公司市值在公告日前后5天下跌超过2%;第二,负面市场反应随着官员政治级别提高而增大;第三,公司既有的政治关系,无论是国企背景还是高管政治关系,都不足以抵消官员独董辞职带来的市值下跌;第四,官员独董的价值至少部分来源于给公司带来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公共资源;第五,无论监督还是咨询,官员独董的表现均不优于(甚至差于)一般独董。综合...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从刚   许荣   李东旭   周文川  
尽管公司基于风险管理动机开展慈善捐赠得到已有文献和现实案例的支持,但慈善捐赠的具体决策过程特别是与其他风险管理工具之间的互动机制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将慈善捐赠与正式保险合约-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下简称董责险)联系起来,考察企业如何在这两类风险管理机制之间统筹安排。基于2003—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控制自选择偏差,研究发现:第一,购买董责险的公司慈善捐赠水平显著更低,即董责险对慈善捐赠存在替代效应;第二,当诉讼风险更高或者在重污染行业,由于此时慈善捐赠的风险管理动机更强,因而董责险对慈善捐赠的替代效应更加显著。而慈善捐赠的“政治献金”和“信号发送”等“非保险”动机会弱化董责险对慈善捐赠的替代效应;第三,董责险与慈善捐赠还存在促进公司价值提升上的替代效应,进一步印证了公司进行风险管理决策时对董责险和慈善捐赠进行权衡替代,并最终提升企业价值的理论假说。本文对打开风险管理动机下慈善捐赠决策过程的黑箱,理解企业如何在风险管理实践中从战略角度进行企业社会责任规划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郑筱婷  钱艳萍  
慈善事业的起点始于人们无私的捐赠,如何提高慈善事业募捐效果?要回答此问题,先要在理论上解释人为什么捐赠,进而研究影响和决定人们慈善参与率和捐赠数量的主要因素。本文详细评述了过去三十年来国内外关于捐赠动机和捐赠行为的研究。早期的研究强调理论模型的构建和分析,一般认为人们因为利他动机捐赠,兼有温情效应、社会地位、社会压力等自利动机。最近十多年来,研究者更关注影响捐赠者捐赠的具体因素,大量应用随机实验的方法,研究募捐的方法、配套的募捐规则、捐赠人的特征和社会偏好等因素对慈善行为的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志坚  薛永基  
慈善捐赠行为对企业品牌资产的影响机理是一个理论难题,也是实务界关心的现实问题。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理论认知,以大学生和高校后勤职工为对象,考察了不同类型慈善捐赠行为对企业品牌资产的影响,并分析了感知风险的调节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反应性-一般群体"类和"先行性-特定群体"类慈善捐赠行为能够提升品牌忠诚;四类慈善捐赠行为均对品牌知晓和品牌形象产生了正面影响;感知风险在慈善捐赠行为和企业品牌资产之间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袁娅  
同是捐赠行为,同一个事件、不同企业、不同时间点,其对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差异很大。而且同是捐赠行为,同一个企业、不同事件、不同时间点,其对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也是非常不同的。从2000年开始,中国公益慈善迅速发展,获得了社会民众的热心关注与大力支持,公益捐助总额也在逐级攀升。企业通过慈善捐赠行为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但利益相关方是否认可这种行为的初衷或者结果呢?换句话说,这种履责行为是否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社会责任绩效呢?慈善捐赠行为与企业社会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袁娅  
同是捐赠行为,同一个事件、不同企业、不同时间点,其对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差异很大。而且同是捐赠行为,同一个企业、不同事件、不同时间点,其对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也是非常不同的。从2000年开始,中国公益慈善迅速发展,获得了社会民众的热心关注与大力支持,公益捐助总额也在逐级攀升。企业通过慈善捐赠行为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但利益相关方是否认可这种行为的初衷或者结果呢?换句话说,这种履责行为是否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社会责任绩效呢?慈善捐赠行为与企业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