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29)
- 2023(9558)
- 2022(8183)
- 2021(7516)
- 2020(6438)
- 2019(14759)
- 2018(14275)
- 2017(27995)
- 2016(15290)
- 2015(17294)
- 2014(17095)
- 2013(17019)
- 2012(15915)
- 2011(14505)
- 2010(14465)
- 2009(13668)
- 2008(13748)
- 2007(12647)
- 2006(10870)
- 2005(9812)
- 学科
- 济(64535)
- 经济(64445)
- 管理(47577)
- 业(47019)
- 企(39466)
- 企业(39466)
- 方法(32902)
- 数学(29248)
- 数学方法(29011)
- 财(21824)
- 农(18003)
- 中国(15438)
- 务(15431)
- 财务(15416)
- 财务管理(15380)
- 企业财务(14762)
- 学(14002)
- 业经(13387)
- 制(13032)
- 贸(12316)
- 贸易(12313)
- 易(11964)
- 农业(11716)
- 地方(11272)
- 环境(9483)
- 和(9478)
- 体(9346)
- 银(9101)
- 理论(9071)
- 银行(9061)
- 机构
- 大学(227062)
- 学院(225411)
- 济(92252)
- 经济(90383)
- 管理(85654)
- 研究(76769)
- 理学(74368)
- 理学院(73575)
- 管理学(72327)
- 管理学院(71938)
- 中国(57724)
- 科学(48192)
- 京(47671)
- 财(43968)
- 农(43338)
- 所(40077)
- 研究所(36499)
- 业大(36457)
- 财经(35296)
- 中心(35289)
- 农业(34581)
- 江(33807)
- 经(32141)
- 北京(29730)
- 经济学(28643)
- 范(28044)
- 师范(27662)
- 院(27591)
- 财经大学(26447)
- 州(26362)
- 基金
- 项目(150610)
- 科学(117591)
- 基金(109864)
- 研究(105815)
- 家(97597)
- 国家(96799)
- 科学基金(81749)
- 社会(67198)
- 社会科(63645)
- 社会科学(63623)
- 省(58602)
- 基金项目(58435)
- 自然(54465)
- 自然科(53188)
- 自然科学(53168)
- 自然科学基金(52249)
- 划(50117)
- 教育(49141)
- 资助(45310)
- 编号(42142)
- 重点(34645)
- 成果(34046)
- 部(34032)
- 发(31928)
- 创(30967)
- 科研(29938)
- 课题(29028)
- 创新(29012)
- 教育部(28888)
- 计划(28555)
共检索到326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勇峰 薛有志
愿景和使命体现了公司的核心价值和理想的发展方向。传统上,人们认为良好的愿景和使命及其描述能够带来卓越绩效的原因是,其有助于公司战略的成功实施。文章改变视角,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愿景和使命及其描述对股东、经理、员工等方面的影响入手,分析了愿景和使命的治理效应,从而以崭新的视角阐释了愿景和使命及其描述能够给企业带来卓越绩效的原因。
关键词:
愿景 使命 公司治理 代理问题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满四
通过对民营上市公司常用的治理机制及治理效应的分析,我们发现:民营上市公司的各种治理机制无论对净资产收益率还是财务综合绩效,都没有太大的解释力,但对托宾Q值却具有极强的解释能力。即使是就托宾Q值而言,股东会议、独立董事规模、两职设置、高管人员薪酬等内部治理机制也没有发挥显著的作用,内部治理机制中的第一大股东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民营上市公司 治理机制 治理效应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兴全
融资结构具有一定的公司治理效应 ,本文在阐述不同融资契约治理效应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治理效应弱化的原因 ,并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 :建立经理人持股激励机制 ;建立有效的偿债保障机制 ;发展企业债券市场 ;培育机构投资者并创造使他们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条件 ;加强银行对企业的监控力度 ;加强经理人的外部约束机制。
关键词:
融资结构 治理 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方媛
一、公司治理与债务治理的关系Berle和Means(1932)首先提出了现代公司的特征是所有和控制权分离,由此引发了研究所有权和控制权结构对公司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子兰 刘万
本文主要讨论了美国以养老基金为代表的股东积极主义效应,这对中国的养老基金如何参与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股东积极主义 养老金积极主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郁露露
互惠性偏好是行为经济学的重要思想之一,它认为在现代经济中,经济个体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一定会存在某种程度的利他动机,传统的"经济人"假设已不能够合理地解释现有各领域的经济行为。文章基于互惠性的视角,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因,并就促进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稳定市场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互惠性偏好 机构投资者 公司治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稳 王东 谢远涛
企业风险治理机制是通过一定的风险治理手段或风险管理策略合理规制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安排和调整,以使企业内的不同利益主体特别是股东(委托人)和管理层(代理人)形成有效的自我约束和激励机制。以管理层激励和风险管理策略为核心的风险治理机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效应是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课题。本文以中国2007~2011年间的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联立方程组控制主要变量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实证检验了风险治理机制中风险管理策略和管理层激励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作用和互补效应。考虑控制人属性的影响,风险管理策略和管理层激励的互补效应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有所差异,表明不同性质企业的风险治理对公司价值...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玉荣
一、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治理效应的实证分析 1.债权融资特点及其治理效应的分析。 中国上市公司的债权融资资料见表1、表2。不同负债比率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见表3。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文飞
经济新常态下区域市场分割带来的空间结构问题需要重视。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2006—2015年空间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效率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效率呈"倒U型"的增长特征;上市公司效率空间效应总体表现为"负向溢出效应";东部地区和国有上市公司效率提升存在市场化、产业结构和利润率"悖论";上市公司效率的空间效应具有非线性异质性特征;上市公司效率空间效应存在市场化空间耦合问题;国有、东部地区及全国上市公司效率空间效应与产业结构具有"倒U型"的空间耦合特征。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新常态 技术效率 空间效应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满四
负债对公司治理发生作用是受一定的环境条件制约的,是依赖于一定环境的。本文在考虑环境因素的情况下,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负债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证明,我国上市公司负债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是弱化或恶化的,并且无论环境如何都是如此,负债融资对公司绩效的负面作用与环境因素无关。
关键词:
负债融资 公司治理效应 环境依赖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锐 贺琛 倪恒旺
文章以2009~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慈善捐赠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慈善捐赠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也即慈善捐赠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相比国有企业,慈善捐赠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已有的关于慈善捐赠后果的相关文献,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公众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捐赠认识的差异。
关键词:
慈善捐赠 声誉 企业社会责任 盈余管理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武立东 张云 何力武
本文以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2002-2004年的面板数据,针对民营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的集团治理现象,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集团治理的各因素对终极控制人行为的综合影响。研究发现,在集团治理条件下,随着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偏离程度的增加,终极控制人采取具有侵占效应的行为的激励越强。而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能够对这一影响起到调节作用,其中,股权结构中的内部股东集团比例增加会强化侵占效应的激励;董事会结构中外部董事比例的增加会抑制终极控制人的侵占效应行为。本文的经验证据表明,在对民营上市公司集团治理结构加强监管的同时,正确认识外部董事的作用、强化董事会的独立性并完善内部机制能够取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杜飞轮 张海鹏
文章在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债务治理效应弱化的原因的基础上,根据产权性质对上市公司进行分类,通过回归分析,分别检验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债务治理效应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债务融资没有起到抑制经理代理成本和提高公司绩效(公司价值)的作用,没有发挥积极的治理功能;相对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债务治理效应较低。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钟海燕 郑长德
东中西三大地带上市公司之间的区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正面效应和负面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与区域经济的关联性会大大加强。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区域差异 区域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