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6)
2023(11313)
2022(9844)
2021(9358)
2020(7865)
2019(18405)
2018(18037)
2017(35709)
2016(19064)
2015(21473)
2014(21306)
2013(21206)
2012(19222)
2011(17119)
2010(17147)
2009(16088)
2008(14658)
2007(12770)
2006(11196)
2005(9808)
作者
(53185)
(43696)
(43482)
(41204)
(27924)
(20968)
(19859)
(17117)
(16694)
(15563)
(15108)
(14534)
(13748)
(13586)
(13524)
(13327)
(12989)
(12950)
(12495)
(12491)
(10729)
(10672)
(10548)
(9879)
(9773)
(9736)
(9665)
(9599)
(8728)
(8521)
学科
(72666)
经济(72580)
(59982)
管理(59084)
(52788)
企业(52788)
方法(35800)
数学(31079)
数学方法(30777)
(26612)
金融(26611)
(24558)
(24512)
银行(24479)
中国(24259)
(23614)
(18569)
财务(18507)
财务管理(18482)
(18120)
企业财务(17767)
业经(17291)
(17204)
地方(16334)
(14731)
理论(13340)
农业(12614)
(12460)
贸易(12446)
(12113)
机构
大学(262960)
学院(261440)
管理(109171)
(103289)
经济(100975)
理学(95117)
理学院(94168)
管理学(92702)
管理学院(92251)
研究(81823)
中国(67566)
(55119)
科学(49459)
(49398)
财经(40182)
(39751)
中心(39332)
(37504)
业大(37376)
(36559)
研究所(36184)
(35898)
北京(34930)
(32373)
师范(32098)
经济学(30648)
(30626)
财经大学(30349)
(29662)
商学(29427)
基金
项目(181301)
科学(142659)
研究(133834)
基金(132320)
(113713)
国家(112738)
科学基金(98248)
社会(83609)
社会科(79376)
社会科学(79356)
基金项目(71453)
(70441)
自然(64666)
自然科(63155)
自然科学(63143)
自然科学基金(62010)
教育(61034)
(58924)
编号(55151)
资助(54841)
成果(44362)
(40156)
重点(39810)
(38088)
(37706)
课题(36730)
创新(35415)
项目编号(35046)
教育部(34955)
科研(34890)
期刊
(107733)
经济(107733)
研究(77164)
中国(45870)
管理(39612)
学报(38780)
(38564)
(36558)
金融(36558)
科学(35884)
(33492)
大学(29650)
学学(27973)
教育(26189)
农业(22927)
技术(21283)
财经(19491)
业经(17308)
经济研究(16957)
(16345)
理论(14829)
实践(13786)
(13786)
图书(13555)
问题(13521)
技术经济(12238)
科技(12168)
现代(12117)
财会(11937)
(11575)
共检索到377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飞  张开宇  王楠  
基于公司市场价值与资本结构不相干模型(MM理论),结合中国实际,考虑公司总经理在董事会和管理层中的身份及其叠加效应,引入了总经理权力指数,建立了公司总经理集权程度与融资方式选择之间的理论模型;运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总经理集权情况与融资方式选择之间的关系。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结果均表明,公司总经理集权程度越高,权力越大,则越倾向于采用股权方式融资。因此,有必要匹配公司权力策略,建立更为纯粹的委托代理关系,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增业   薛敬孝  
不对称信息产生了道德风险。管理者(又称内幕人)为了使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在新项目融资上将偏好内源融资,如果企业被迫进行外源融资,则债务融资强于股权融资,这就是著名的PeckingOrder 理论。然而,在本文的假设条件和博弈分析框架下,对管理者来说,无论是完全信息(对未来完全可知),还是不完全信息(对未来仍面临风险),偏好债务融资的这一命题都无法成立。相反,企业可能更偏好于股权融资。特别是1980年代~1990年代,美国的企业财务报表显示,股权融资相对于债务融资更满足了企业的财务缺口,新兴的中国股市更提供了企业偏好股权融资的证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之帆  
企业资本结构指企业取得的各项长期资金来源的组合和相互关系 ,我国企业的资本结构呈现出重股轻债的倾向 ,特别是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严重偏好股权融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选择融资方式的因素有 :资金成本、企业规模、破产成本、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成本 ,综合权衡上述成本可以得出上市企业融资方式的偏好顺序 ,进而剖析了造成我国企业融资偏好的原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梁彤缨  陈永鑫  陆正华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梅  
按照梅耶斯的"优序融资理论",企业融资顺序应是内部资金优先,债券融资次之,最后才是股权融资。而我国上市公司则出现了"重股权融资、轻债券融资;重短期债券融资、轻长期债权融资"的现象。股权融资偏好存在诸多负面效应,本文通过分析其成因,提出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价值、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及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余剑梅  
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选择融资方式时,应首先考虑内源融资,其次是负债融资,最后考虑发行股票。然而,我国上市公司更偏好股权融资。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为什么不同于成熟理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究竟何在?本文通过对2008~2011年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行为从治理结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解释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平  王文婧  
上市公司的融资问题,尤其是融资偏好和融资成本问题,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争论的焦点之一。一些上市公司完全违背了国外的"啄食顺序理论",在融资过程中过于偏好股权融资。本文研究配股、增发以及可转换债券的发展历程,挖掘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最后给出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永锋  丰琳  
现代企业融资理论和西方发达国家的融资实务分析认为,企业融资存在着所谓的“融资定律”,即上市公司再融资应首选内源融资,也就是留存收益和固定资产折旧,然后才考虑外源融资,其中又以债务融资优先,而把股权融资作为最后的选择。然而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是我国上市公司在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呈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因此,要根据其中的原因和弊端,制定出相应的政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文宏  
配股融资是我国上市公司最重要的再融资手段之一,但是配股融资事实上的低成本,以及经理人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环境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行为得不到约束。使企业偏好配股方式融资却低效率地使用、降低了股市资金配置的效率。在我国股票融资代理成本还很高的情况下,单纯希望通过发行股票上市,降低企业的负债比率,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是在以一种软约束代替另一种软约束,并不能达到目的。发展股票融资的同时,更应加强市场的建设,完善股票市场在改善公司治理方面的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马崇明  
我国上市公司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有悖于西方融资理论和实践,本文从定性与定量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指出了过度股权融资所产生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袁国良  郑江淮  胡志乾  
本文研究的上市公司是指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我国的股份制改革和股票市场的发展是一种典型的政府推动型制度变迁,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一开始就定位于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服务。这种目标定位带来了两个直接的后果,一是目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海鹰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融资模式存在典型区域差异的事实,结合中国融资市场中存在政府强干预特征,本文将制度粘性引入上市公司融资优序的检验中,进而为中国上市公司融资模式中的区域差异特征提供解释。面板Logit模型的经验分析结论表明,正是由于制度粘性,更直接说是区域性的信贷扶持强度差异,导致了中国东部地区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而中西部地区上市公司则表现为债权融资偏好,但这种区域差异具有收敛特征,并最终将统一于先股权后债权的融资优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红霞  
理论与实证研究都表明 ,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本结构 ,企业从不同筹资渠道利用不同筹资方式筹集的资金 ,由于具体来源、方式、期限等的不同 ,形成不同的资本结构。因此 ,应根据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点 ,分析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存在股权融资偏好和企业公司治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凡  
本文以44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应用对数单位模型对影响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内部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盈利能力、股权结构、所得税率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有显著的正影响;非债务避税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有显著的负影响;企业规模、成长性、业绩波动性、资本结构等因素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无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