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8)
2023(7971)
2022(6713)
2021(6159)
2020(5023)
2019(11046)
2018(11007)
2017(20729)
2016(10571)
2015(11368)
2014(10442)
2013(9973)
2012(8443)
2011(7374)
2010(7457)
2009(7432)
2008(6977)
2007(6335)
2006(5383)
2005(4581)
作者
(25607)
(21468)
(21417)
(19933)
(13558)
(10069)
(9644)
(8017)
(7828)
(7645)
(7068)
(6953)
(6551)
(6550)
(6410)
(6364)
(6341)
(6338)
(6284)
(5984)
(5112)
(4986)
(4918)
(4821)
(4782)
(4696)
(4644)
(4641)
(4133)
(4081)
学科
(48398)
(46058)
企业(46058)
管理(45214)
(35337)
经济(35299)
(16880)
方法(16019)
技术(15214)
(13701)
财务(13684)
财务管理(13667)
企业财务(13172)
数学(13060)
数学方法(12963)
技术管理(12102)
业经(10998)
(10659)
中国(9411)
(8635)
(8312)
体制(7856)
理论(7407)
(6976)
(6803)
贸易(6794)
(6614)
(6131)
(6061)
(5741)
机构
学院(139844)
大学(135375)
管理(60879)
(55950)
经济(54944)
理学(53397)
理学院(53004)
管理学(52399)
管理学院(52130)
研究(36076)
中国(29012)
(27915)
(25943)
财经(22260)
(20297)
(20199)
科学(19687)
商学(18509)
商学院(18333)
中心(17300)
财经大学(16601)
(16413)
经济学(16190)
(16005)
业大(15879)
师范(15859)
(15603)
北京(15566)
经济管理(15057)
技术(14539)
基金
项目(93596)
科学(76906)
研究(72601)
基金(68772)
(57711)
国家(57202)
科学基金(52430)
社会(48309)
社会科(45979)
社会科学(45976)
(38770)
基金项目(36752)
教育(34356)
自然(33033)
自然科(32375)
自然科学(32372)
自然科学基金(31858)
(31207)
编号(29600)
(26761)
资助(25864)
创新(23760)
成果(22807)
重点(20746)
(20372)
(20097)
课题(19975)
(19968)
(19728)
项目编号(19707)
期刊
(61596)
经济(61596)
研究(38889)
管理(26976)
中国(26394)
(25916)
教育(16829)
科学(15723)
学报(14061)
技术(13301)
业经(12276)
大学(11665)
(11588)
金融(11588)
(11578)
财经(11049)
学学(10953)
经济研究(10602)
(9429)
财会(9389)
科技(8863)
会计(8159)
农业(8010)
商业(7809)
技术经济(7750)
问题(6724)
现代(6680)
(6368)
论坛(6368)
(6253)
共检索到199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史和新  
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了实施并购重组并创造新企业价值的机会,我国企业并购重组活动日益频繁。企业并购是一把"双刃剑"。如何避免并购重组中的误区和障碍,增加并购成功率,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这对企业来说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并购重组的理论、价值来源进行分析,并结合案例对并购重组进行了分析,以此来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顾晓敏  孙爱丽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化趋势步步加深,市场竞争日渐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并购重组方式来实现长效发展。并购重组有助于企业实现产权转移、资源优化配置、调整产业结构,进而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目标公司在并购重组后能否实现价值创造是并购重组双赢的关键。本文以"雀巢"并购目标公司"徐福记"为例,多角度分析了目标公司的协同效应和价值创造,为我国企业进行并购战略提供了借鉴,也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参考,促进并购双方的双赢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崔永梅  李瑞  曾德麟  
选取中国五矿与中国中冶并购重组案例为研究对象,剖析并归纳出资源行动视角下并购重组企业的协同价值创造的形成机理及创新路径。通过对中国五矿与中国中冶并购重组的协同价值创造过程进行纵向案例分析,进一步探讨企业如何根据战略定位与组织资源情境进行资源配置和行动选择,剖析并归纳出资源拼凑模式以及资源优化模式下的并购重组企业的协同价值创造的形成机理及创新路径。研究发现:并购重组企业的资源行动受战略定位与组织资源情境协同匹配的作用影响,聚焦于资源拼凑与资源优化两种资源行动选择开展并购整合,分别侧重于内部开发为主的吸纳式整合和内外部开发兼顾的促进式整合,其协同价值创造实现方式经历了业务撬动到平台撬动的转变,最终实现了交易型协同价值创造向集成型协同价值创造的演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善民  陈玉罡  辛宇  
并购是否创造价值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而产业重组与经济安全则是实务界关注的热点。学术论坛的与会代表从外部制度环境、公司内部治理、主并公司本身所处阶段、并购方式、对目标公司的价值评估、对并购的管理能力、并购双方的信息是否对称等多方面探讨了并购创造价值的影响因素。实务论坛的与会代表则从并购的时机、并购标的的选择、并购团队、并购整合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就产业重组与经济安全来看,实务论坛的代表从外资并购对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控制力等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政府应密切关注那些企图全面控制产业链条核心环节的并购。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亮  
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的最基本理论依据是能否创造价值。建立科学合理的评级指标是科学评价并购能否创造价值的关键。EVA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为业绩评价如资本市场估价提供了一座桥梁,但由于其局限性也不能有效地控制部门之间的规模差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我国的上市公司并购从整体上并没有创造价值,应从理论上谨慎对待并购行为,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主动采用EVA指标来进行并购决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舒强兴  郭海芳  
并购活动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以及证券市场的完善有重大意义。而并购绩效的评估仍然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首先运用EVA绩效评估方法并以 2 0 0 0年并购公司为样本 ,研究了并购公司在并购前后的绩效变化 ,发现我国大部分并购活动仍在毁损并购方股东的价值。作者认为 ,我国经济转轨阶段的特殊性以及并购交易的动机和决策机制理论 ,能够解释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剑  于芝麦  
资源的稀缺性导致了市场竞争,并购重组也因此成为近年来企业减少恶性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以2004-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成功完成并购交易的企业为样本,采用TOBINQ值来衡量企业价值,使用处理后的Weiss模型来衡量企业的成本粘性水平。从成本粘性和成本反粘性两个角度出发,探究上市公司在并购交易中的成本粘性和价值提升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成本粘性对并购企业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成本反粘性与并购企业价值创造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成本反粘性的存在不利于并购企业价值的提升;制造业并购公司的成本粘性与价值创造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成本反粘性与价值创造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宁智平  
中国已掀动新一轮并购高潮,成为最具潜力跨国并购市场。本文提出,对并购的研究不应该停留在解释并购的动因、争论并购是否创造价值的层面,并购的本质、并购如何创造价值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泓语  
并购基金是专注于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的基金,其投资手法是,通过收购目标企业股权,获得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然后对其进行一定的重组改造,持有一定时期后再出售。相比较其他风险投资而言,并购基金选择的对象主要是成熟型企业,旨在获取企业的控制权进而在提升企业价值后退出。并购基金作为特殊的并购主体,相对于一般的并购而言,主要不同在于其在并购中担当的角色。首先并购基金是作为一种金融资本存在的,其主要目的是增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林兢  郑楠楠  
当前,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参与设立产业并购基金,希望借助产业资本完善产业链,实现企业价值创造。在此背景下,结合医药上市公司博雅生物案例,探讨"PE+上市公司"型并购基金的价值创造全过程。结果显示,上市公司设立"PE+上市公司"型并购基金能够产生协同效应价值、提高企业价值和财务绩效。但是,上市公司应明确基金设立的投资方向、降低基金参与主体间的利益冲突,注重基金的运作过程并激发并购基金的创新力,以更好地实现价值创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颜晓燕  谢桥英  李正安  
产业并购基金作为一种获取资本的新渠道,不仅解决了融资问题还解决了并购后产业整合的问题,进而实现价值创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PE+上市公司"组合出现在资本市场。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上市公司设立产业并购基金并没有达到最初的目标——创造价值。那么,设立产业并购基金与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到底有什么关系?产业并购基金是否能为上市公司带来真正的价值创造呢?笔者以此为切入点,结合瀚叶股份设立产业并购基金的实际案例,采用比较研究、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瀚叶股份设立产业并购基金前后三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探究产业并购基金与价值创造的关系,得出:设立产业并购基金与价值创造是正相关的。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完善产业并购基金发展的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颜晓燕  谢桥英  李正安  
产业并购基金作为一种获取资本的新渠道,不仅解决了融资问题还解决了并购后产业整合的问题,进而实现价值创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PE+上市公司"组合出现在资本市场。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上市公司设立产业并购基金并没有达到最初的目标——创造价值。那么,设立产业并购基金与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到底有什么关系?产业并购基金是否能为上市公司带来真正的价值创造呢?笔者以此为切入点,结合瀚叶股份设立产业并购基金的实际案例,采用比较研究、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瀚叶股份设立产业并购基金前后三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探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颖  
以2011年至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对我国"上市公司+PE"型并购基金运作模式的价值创造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具有价值创造效应,体现为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能使其股价在短期内表现为超额收益;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对可比公司,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所获得的价值创造效应在更长的期限内并不明显;大股东或高管参股并购基金会减弱并购基金对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效应,而并购基金管理公司/GP承诺出资比例与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效应则呈现正向变动关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长征  张华清  
一、战略并购的动因:一种企业能力论的分析 一般认为,企业并购的根本动因就是利润最大化(梁国勇,1997)。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特定的企业并购追求的具体经济目标可能是迥然不同的,如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市场势力、交易费用、代理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利润最大化动因的各种外在表现形式。但如果进一步考察战略并购的利润最大化来源,即回答如何实现上述目标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时,我们就不能将战略并购的动因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这些“泛化”的动因解释上。 为此,我们必须解决三个基本问题:(1)什么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高汉祥  
本文以企业价值创造这一终极目标为基础,从价值创造的关键驱动要素、企业契约形式和外部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对价值创造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通过对公司治理起源与本质的梳理,指出公司治理模式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企业价值创造目标,提出了价值创造模式指导下的公司治理这一观点。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价值创造这一源头分析了公司治理中的两大争议:公司治理模式的国际差异以及"股东主导"与"利益相关者主导"的公司治理模式之争,指出这些争议的根源在于企业价值创造模式的不同。最后,本文指出,并不存在一种普适性的公司治理模式,公司治理制度的设计安排应该服从于特定的价值创造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