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39)
2023(3401)
2022(2885)
2021(2937)
2020(2590)
2019(5906)
2018(5853)
2017(11837)
2016(6648)
2015(7833)
2014(7842)
2013(7830)
2012(7606)
2011(6619)
2010(6867)
2009(6842)
2008(7271)
2007(6921)
2006(6217)
2005(5793)
作者
(19625)
(16676)
(16332)
(15399)
(10829)
(8112)
(7608)
(6332)
(6174)
(6150)
(5804)
(5428)
(5361)
(5323)
(5230)
(4985)
(4970)
(4908)
(4904)
(4880)
(4162)
(4091)
(4074)
(3853)
(3787)
(3753)
(3742)
(3473)
(3416)
(3319)
学科
(36347)
(36011)
企业(36011)
管理(31705)
(26802)
经济(26745)
(17307)
方法(15442)
(14993)
财务(14976)
财务管理(14954)
企业财务(14557)
数学(13274)
数学方法(13105)
(10001)
(8182)
体制(7422)
业经(5770)
公司(5569)
(4958)
(4945)
技术(4674)
中国(4604)
(4573)
理论(4383)
(4370)
乡镇(4359)
乡镇企业(4359)
中小(4354)
中小型(4354)
机构
大学(103295)
学院(102095)
管理(41596)
(38736)
经济(37847)
理学(35365)
理学院(35055)
管理学(34499)
管理学院(34315)
研究(28718)
中国(25454)
(23595)
(21818)
财经(18282)
科学(16587)
(16586)
(15792)
(15076)
北京(14185)
中心(13910)
财经大学(13727)
(13653)
业大(12884)
研究所(12798)
(12796)
商学(12623)
商学院(12543)
(11281)
师范(11156)
经济学(10849)
基金
项目(57713)
科学(45320)
基金(43244)
研究(40495)
(36640)
国家(36309)
科学基金(32149)
社会(25520)
社会科(24178)
社会科学(24169)
基金项目(22841)
自然(22458)
自然科(21905)
自然科学(21898)
自然科学基金(21546)
(20974)
资助(19365)
教育(19215)
(17734)
编号(16487)
成果(14442)
(13505)
重点(12263)
教育部(11947)
人文(11607)
(11447)
大学(11360)
项目编号(11205)
(11204)
科研(11195)
期刊
(46545)
经济(46545)
研究(30080)
(24255)
中国(19419)
管理(17631)
学报(15574)
科学(13776)
(13249)
金融(13249)
大学(12197)
(11937)
学学(11566)
财经(10379)
财会(8852)
(8656)
教育(8237)
技术(7991)
会计(7771)
农业(7639)
业经(6732)
经济研究(6622)
通讯(6004)
会通(5989)
问题(5795)
技术经济(5466)
(5320)
(5244)
理论(5109)
国际(4932)
共检索到160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蒋晓萌  
在"资本多数决"为基本原则的公司制度中,中小股东的合法利益经常是得不到保护的。在公司并购过程中,中小股东承担的投资风险将更高,而中小股东又是证券市场繁荣发展的基础,所以对中小股东在并购中予以特殊保护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对建立系统的中小股东利益的综合保护机制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宛秋  赵芳  
要约收购(美国称为 Tender Offer,英国称为Takeover Bid)是指收购方向目标公司的所有股东发出购买要约,表明收购方将以一定的价格在某一有效期内买人全部或一定比例的目标公司股票的收购方式。其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随后因其公平、公开等优点而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朱清贞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企业改革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管理层收购作为股权结构重组方式之一,于1998年从西方引进我国,在2002~2003年间兴起管理层收购热。从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情况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在管理层收购过程中中小股东利益保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凌峰  
广大中小股东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石,但现行制度安排上忽略了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其根源在于上市公司尚未建立市场化的公司治理结构。实证分析表明,上市公司现行治理结构效率低下,最直接后果就是关联交易盛行和大股东占用资金现象严重。采取加快改变股权结构中大股东的主体角色、合理降低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进而变革董事会构成以及建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等措施,将有助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的建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任兰英  
上市公司收购 ,实际上是收购者为一方 ,以目标公司经营管理者为另一方 ,围绕着目标公司控制权展开的一场激烈的争夺战。在这场争夺战中 ,各方当事人的利益相互交叉 ,错综复杂。而在这错综复杂的交易背后 ,往往存在着诸多的不公平 ,牺牲的是目标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因而 ,在上市公司收购中 ,如何在坚持“股东民主”缺席的前提下 ,寻求各方当事人间权力和利益的平衡点 ,以达到保护目标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目的 ,是立法者与执法者“重中之重”的任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郑泰安  
经济发展需要公司分立,公司分立是一种先进的制度安排,公司分立不仅是公司自身的事情,而且关系到进行分立的公司股东、公司职工及债权人等的权益。从股东选择权的角度来审视公司分立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需着重对股东选择权的权利性质,选择权行使的主体范围,选择权行使的方式和期间进行详细界定。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孔宁宁  吴蕾  陈绾墨  
业绩承诺制度广泛应用于我国并购重组实践。基于业绩承诺实施流程不同阶段呈现的特征,构建业绩承诺实施风险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分析框架,并以雅百特为例,考察了业绩承诺潜在风险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影响的作用机制和经济后果。研究发现:签约阶段呈现"高承诺与高估值并存"的特征,估值体系紊乱和事前监管失效可能导致中小股东利益难以受到切实保护;履约期间呈现"低兑现"和"精准达标"的特征,存在大股东通过盈余管理、财务造假或质押限售股规避补偿风险的现象,加之相关法律条款缺位以及失诺成本极低,会使中小股东利益受到损害。研究结论对于探索业绩承诺的潜在风险及其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影响机理,优化业绩承诺多元目标契约设计,建立并购重组估值调整机制,强化信息披露和中介机构监管,完善业绩承诺相关法规具有政策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乔文湘  
目前,关于上市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措施与立法已有很多,但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中该如何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却无法可循。这就使得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中存在中小股东权益被随意侵害的现象,这与法律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目的不符,也不利于我国建立完善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文章通过案例引申出的相关问题,探讨如何保护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中中小股东的权益,以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向艺  卞江  
股东利益保护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有效保护更是公司制度公平与效率的前提。本文探讨了公司治理结构中市场主导型权力配置机制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方面的缺陷,比较分析了异议股东股份价值评估权制度与股东派生诉讼两种主要的中小股东司法救济手段之功效,指出异议股东股份价值评估权制度是一种更为有效的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手段。最后,就我国公司立法引入该制度进行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耿  范运  
股权分置改革涉及到包括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在内的诸多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由于现实中复杂利益分配关系的客观存在,参与人有不同的行为取向,而流通股股东处于博弈力量明显较弱的一方。为了充分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需要管理层适当介入,为股改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市场环境。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吴灵辉  陈之涛  
本文论述了股东代表诉讼和集团诉讼方式,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作用及其缺陷,在肯定我国新《公司法》明确提出股东代表诉讼的重大意义下,提出应该积极引进集团诉讼,使股东代表诉讼和集团诉讼相结合,完善证券市场民事诉讼机制,从而更好得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庆  
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问题,利用合成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效果较弱。要提高独立董事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必须在产权改革和股权改革的基础上,加强独立董事市场的建设,并提高独立董事行权的能力和意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郝英慧  姜小鹏  
公司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保护,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现行《公司法》确立了对中小股东的民事赔偿制度和股东对公司经营管理行为的有效监督制度,并在实体上和程序上加以规范。但在保护中小股东的相关制度、权利救济等方面仍有不足,需进一步完善,真正形成切实有效的法律保护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