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18)
- 2023(12010)
- 2022(10272)
- 2021(9914)
- 2020(8866)
- 2019(20771)
- 2018(20628)
- 2017(39918)
- 2016(21931)
- 2015(25256)
- 2014(25565)
- 2013(25417)
- 2012(23348)
- 2011(20681)
- 2010(20534)
- 2009(19159)
- 2008(19677)
- 2007(17586)
- 2006(15008)
- 2005(13460)
- 学科
- 济(86264)
- 经济(86165)
- 管理(79764)
- 业(73444)
- 企(65634)
- 企业(65634)
- 方法(46227)
- 财(42017)
- 数学(39831)
- 数学方法(39345)
- 务(25866)
- 财务(25798)
- 财务管理(25731)
- 企业财务(24603)
- 中国(21150)
- 农(20845)
- 制(19550)
- 业经(18895)
- 学(17578)
- 理论(15838)
- 地方(15316)
- 贸(14708)
- 贸易(14702)
- 和(14608)
- 财政(14321)
- 易(14288)
- 银(14066)
- 银行(14039)
- 策(13970)
- 农业(13492)
- 机构
- 大学(310513)
- 学院(306565)
- 管理(128442)
- 济(124299)
- 经济(121673)
- 理学(109622)
- 理学院(108524)
- 管理学(106915)
- 管理学院(106287)
- 研究(93270)
- 中国(75345)
- 财(69404)
- 京(64440)
- 科学(55989)
- 财经(51283)
- 经(46500)
- 所(46463)
- 江(46381)
- 中心(46088)
- 农(45375)
- 业大(42945)
- 研究所(41445)
- 北京(40209)
- 财经大学(38168)
- 经济学(37464)
- 范(37160)
- 师范(36752)
- 州(36686)
- 农业(35656)
- 经济学院(34011)
- 基金
- 项目(199964)
- 科学(157685)
- 基金(147022)
- 研究(145528)
- 家(126602)
- 国家(125562)
- 科学基金(109514)
- 社会(91578)
- 社会科(86906)
- 社会科学(86878)
- 基金项目(78456)
- 省(76812)
- 自然(72449)
- 自然科(70806)
- 自然科学(70787)
- 自然科学基金(69550)
- 教育(68180)
- 划(64860)
- 资助(61270)
- 编号(59985)
- 成果(49435)
- 部(45551)
- 重点(44254)
- 创(41409)
- 发(40379)
- 教育部(39660)
- 科研(39568)
- 课题(39027)
- 创新(38684)
- 人文(38649)
- 期刊
- 济(133070)
- 经济(133070)
- 研究(87502)
- 财(63375)
- 中国(58394)
- 管理(48403)
- 学报(45061)
- 科学(40420)
- 农(37802)
- 大学(34354)
- 学学(31982)
- 技术(27791)
- 教育(27723)
- 融(27702)
- 金融(27702)
- 财经(25637)
- 农业(25151)
- 经(21822)
- 经济研究(21124)
- 业经(19920)
- 财会(19682)
- 图书(19067)
- 会计(18108)
- 问题(17110)
- 业(15927)
- 理论(15862)
- 技术经济(15631)
- 统计(15135)
- 版(14458)
- 实践(14270)
共检索到458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程睿 林锦梅
本文比较业绩预告、年报、财务重述的披露内容、时间选择及市场效应,在年度报告信息披露制度整体框架下分析公司的信息披露管理行为。研究发现,财务重述的弱市场反应规律已被上市公司利用以在较长时期内对年度报告信息的披露进行安排;恶意披露管理公司先在预告或年报披露不实好消息而后重述,或者蓄意逐步释放坏消息,知情者据此获取超常收益,进行市场剥夺。将业绩预告、年报、财务重述有机联系,从更长时期系统地分析、甄别与监管公司的恶意披露管理行为成为必要。
关键词:
信息披露管理 业绩预告 财务重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德容 李胜男
财务披露管理行为是公司委托代理关系下的衍生行为,对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财务披露管理逐渐上升为公司在战略层面考虑的内容。文章利用事件研究法考察了以年度业绩预告为代表的财务披露管理行为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检验了财务披露管理的有效性。研究表明,企业可以通过对向外公布的财务信息进行有策略的权衡和管理,利用财务披露行为产生的市场反应和经济后果实现自我服务意图和企业价值最大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乔旭东 胡博萍
以上市公司强制性信息披露水平、自愿性信息披露以及总体信息披露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为基础,建立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指数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试图找出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的结构特征,从而为改进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提供最直接的证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年度报告 信息披露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拓亚芬 李洪 罗贞
重要性是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重要原则,重要性标准的确定是实务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上市公司2023年报为研究对象,结合监管部门关于重要性披露的新要求,梳理了财务报告相关事项重要性标准披露的范围和实际披露情况,分析了重要性标准的确定方法,包括绝对金额标准、相对金额标准、绝对金额与相对金额标准结合和定性标准,以及不同方法下的具体量化标准,根据重要性标准披露情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重要性原则运用不充分、基准选择不当、金额确定不合理等,最后从提高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质量角度,就恰当运用重要性原则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亚超 罗昆 王玉法
以沪深证券交易所2014-2022年发放的财务报告问询函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实证检验上市公司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对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会减少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当问询函内容越详细、问题数量越多时,对减少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的作用便越显著;第二,问询函涉及现金、负债、会计政策、估值、利润调整、合规、担保和诉讼类等事项的词汇比例越高,其对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的影响便越显著;第三,上市公司收到问询函后减少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会损害公司的短期和长期经营业绩;第四,上市公司收到问询函将降低同地区其他公司的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这种震慑效应在非核心城市更加显著。上述研究结论为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问询函制度的治理有效性提供了经验证据,监管部门和证券交易所有必要进一步优化问询函的制度设计和监管实践,充分发挥其对上市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效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毛丽娟 李碧芬
管理者出于契约动机、自我服务动机和成本动机目的,而对年报披露的过程进行控制,甚至会设计一套长期的披露管理策略,从而影响他人的决策。本文从企业年报披露的长期视角出发,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有关年报及时性、财务重述与披露管理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为投资者及相关监管部门有效识别企业恶意披露管理行为提供借鉴与启发。
关键词:
年报披露 及时性 财务重述 披露管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莫似影 张长江
本文从年份、行业和内容三个方面对我国重污染行业844家上市公司2004~2013年财务年报中披露的环境绩效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整体披露水平逐年提高,截至2013年底已有94.42%的样本公司年报中包含了环境绩效信息;但行业间差异较大,轻工业企业中除酿造行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的公司披露比例皆在80%以上,而重工业企业中只有23.08%的公司进行了环境绩效信息披露;同时上市公司偏好披露定性信息,即使披露定量信息也以积极性内容为主,披露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的比例不足2%,披露政府环保补助信息的公司在2013年占到60.78%。对此,国家相关部门迫切需要加快完善环境绩效信息披露体系,加强环保监管,以达到保...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书怀
运用事件研究法对2007—2009年深沪两市A股年报业绩预告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分析,从一个侧面检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实施效果。实证结果显示,信息公平披露规则的效果并不明显,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仍然存在。因此,应尽快制订《办法》的配套措施,建立内部知情人定期报告制度;加强自愿预测信息披露的监管,引入信息质量评级制度;积极培育证券分析专业机构,形成基于市场预期的业绩预告比较基准。
关键词:
业绩预告 信息含量 公平披露 事件研究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立彦 伍利娜
上市公司向证券交易所预约年报披露时间并由证交所予以公布,在我国是信息公开化方面新的尝试和举措。实践中,年报预约披露时间未必是实际披露时间,一部分公司会延迟或提前披露年报;所披露年报也未必是公司的年度总结信息,一部分公司会通过“打补丁”,继续对已经披露的年报加以修改。本文通过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变更年报预约披露日的研究发现:为数众多的上市公司对预约披露年报日期的变更存在随意性;推迟披露年报的公司较多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当年不进行利润分配、会计业绩指标表现差。随意更改年报预约披露日不仅是对投资者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损害了交易所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年报公布以后频频打补丁,更是对信息披露监管...
关键词:
年报披露 预约时间 补丁 变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孔敏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核心,财务报表重述是内部控制缺陷识别和认定的重要迹象之一,目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对上述之间关系处理不当。本文以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深市财务报表重述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样本企业财务报表重述具体事项和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财务报表重述上市公司应以财务重述事项作为重要的内部控制缺陷识别迹象的观点,并指出了上市公司应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对外披露充分有效的内部控制信息的对策。
关键词:
财务报表重述 内部控制缺陷 识别 认定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伟 金微微
一、引言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事件的不断出现使上市公司的信誉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早在1992年,COSO委员会就建议,由管理当局或其指定人员定期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同时对外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注册会计师的审核报告。安然事件发生后,美国国会于2002年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开始强制披露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我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发展晚于英美,2006年上交所、深交所分别颁布了《上市公司内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毛志宏 王鹏 季丰
财政部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和《关于执行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做好2009年年报工作的通知》中引入了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同时对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进行了相应调整,并要求上市公司于2009年1月1日起执行。本文将在探讨其他综合收益的实质和具体项目界定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对上市公司2009年年报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情况的分析,总结其他综合收益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此提出建议,以益于提高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披露的信息质量。
关键词:
其他综合收益 列报与披露 上市公司 年报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马晨 程茂勇 张俊瑞
本文检验了财务重述公司的年报披露及时性是否低于未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的年报披露及时性。研究表明财务重述公司的年报披露及时性的确低于非重述公司。此外,本文用重述方向、重述金额、被重述的年度数、重述涉及的差错数以及是否涉及核心账户来衡量财务重述的严重程度,发现及时性会与重述严重程度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较低的年报披露及时性意味着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信息含量,可能会导致股价波动性。财务重述通常伴随着信息风险的增加,能够增强年报披露及时性对股价波动性的负向影响,而且这种关系在负向财务重述中比在正向财务重述总更为明显,表明负向财务重述是恶性的重述,而正向财务重述可能只是管理层的信息供给,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
关键词:
财务重述 及时性 股价波动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董小红 李哲 王放
以2003—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的或有事项信息为研究对象,考察或有事项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或有事项信息披露可以提升企业价值;或有事项信息披露在提升企业价值方面受财务重述行为的严重影响,当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时,或有事项信息披露不但不能提升企业价值,还会导致企业价值降低。从或有事项信息披露角度出发,深化了已有企业价值方面的研究,并为上市公司规范或有事项信息披露和提升企业价值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关键词:
或有事项信息披露 财务重述 企业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