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64)
- 2023(13388)
- 2022(11297)
- 2021(10281)
- 2020(8754)
- 2019(19738)
- 2018(19149)
- 2017(37705)
- 2016(20081)
- 2015(21919)
- 2014(21390)
- 2013(20900)
- 2012(18615)
- 2011(16252)
- 2010(15700)
- 2009(14276)
- 2008(13738)
- 2007(11561)
- 2006(9491)
- 2005(7878)
- 学科
- 济(81783)
- 经济(81702)
- 业(62334)
- 管理(61896)
- 企(52723)
- 企业(52723)
- 方法(44669)
- 数学(40511)
- 数学方法(40047)
- 财(26238)
- 农(19499)
- 务(19059)
- 财务(19026)
- 财务管理(18998)
- 企业财务(18254)
- 中国(17875)
- 业经(17063)
- 学(15853)
- 贸(15278)
- 贸易(15273)
- 易(14925)
- 制(13806)
- 农业(13620)
- 技术(13116)
- 地方(12973)
- 环境(11699)
- 银(11158)
- 银行(11112)
- 理论(11064)
- 划(11012)
- 机构
- 大学(276049)
- 学院(275539)
- 济(115434)
- 经济(113590)
- 管理(111413)
- 理学(99334)
- 理学院(98348)
- 管理学(96574)
- 管理学院(96078)
- 研究(85447)
- 中国(63388)
- 京(54300)
- 科学(53705)
- 财(52374)
- 农(48822)
- 业大(45200)
- 财经(43833)
- 所(41488)
- 经(40345)
- 中心(40280)
- 农业(39000)
- 研究所(38427)
- 江(37132)
- 经济学(36722)
- 经济学院(33651)
- 财经大学(33397)
- 北京(32135)
- 范(31671)
- 商学(31430)
- 院(31283)
- 基金
- 项目(202787)
- 科学(161481)
- 基金(153027)
- 研究(138584)
- 家(136210)
- 国家(135163)
- 科学基金(117192)
- 社会(92772)
- 社会科(88325)
- 社会科学(88305)
- 基金项目(81667)
- 自然(79163)
- 省(77942)
- 自然科(77480)
- 自然科学(77457)
- 自然科学基金(76126)
- 划(66294)
- 教育(64446)
- 资助(62110)
- 编号(51548)
- 重点(45867)
- 部(45460)
- 创(43008)
- 发(41761)
- 科研(40626)
- 创新(40287)
- 国家社会(40037)
- 教育部(39335)
- 计划(38759)
- 成果(38689)
- 期刊
- 济(107208)
- 经济(107208)
- 研究(68994)
- 学报(49061)
- 财(43332)
- 科学(43151)
- 中国(41797)
- 农(41043)
- 管理(39533)
- 大学(37034)
- 学学(35983)
- 农业(27833)
- 技术(22101)
- 财经(21674)
- 融(21336)
- 金融(21336)
- 经济研究(19305)
- 教育(18676)
- 经(18525)
- 业经(17575)
- 业(15501)
- 问题(14810)
- 版(14421)
- 统计(14299)
- 财会(13680)
- 策(13571)
- 技术经济(13206)
- 科技(12979)
- 业大(12850)
- 商业(12602)
共检索到367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婷
在探讨公司增长与价值增值之间非线性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2001~200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得到公司增长与价值增值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根据公司增长有效性分组,发现高速增长引发价值毁损的公司超过四成。此外,投资机会能够提高价值对增长的敏感性,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资本市场在甄别公司增长有效性上判断力增强。建议公司对产业扩张速度实施有效管理,借有效增长模式实现公司价值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
公司增长 公司价值 非线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肖红叶 罗建朋 李腊生
经济增长质量的显示性判断肖红叶罗建朋李腊生回顾建国四十多年我国经济增长的情况,不难发现其增长速度一直处在高数量上。1953~1996年,我国国民收入增长率超过16%的年份就有20个,占44年的45.45%。如果说我国经济增长一直保持高速度对于迅速增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亦军
本文针对前一时期理论界普遍认为的中国经济出现了过热和通货膨胀的苗头, 在对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和投资增速过快这三种经济现象进行理论阐述的基础上, 提出自己的判断, 并对抑制结构性投资过热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投资 结构 判断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友才 李顺 牛晓童
本文在测算2001—2019年我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基础上,利用PSTR模型分析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出非线性特征:当汇率较低时汇率贬值的促进作用较弱,而当汇率较高时该作用较强。(2)实际有效汇率贬值通过国际贸易、FDI和居民消费三种主要渠道影响经济增长,其中,国际贸易和居民消费发挥正向中介效应,而FDI表现为负向效应。且相较于低汇率水平而言,高汇率水平下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强,而FDI和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较弱。(3)从区域差异性来看,汇率贬值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强于中西部地区;从具体影响渠道来看,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国际贸易在汇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中具有更强的中介效应,而FDI和消费的中介效应则较弱。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朝明 靳景玉 杨玉明
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特征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非均衡,并由此导致区域增长极的孕育和形成。区域增长极从全国来看,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已具雏形;从西部来看,则有可能在川渝地区或成都和重庆形成。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增长极形成的条件最终取决于区域内的投资环境和产业部门的竞争力。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龚刚敏
近十年来国内外机构与学者对我国GDP统计数据不断提出质疑,本文对不同质疑者与该领域众多学者的讨论背景及手段与方法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试图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国家的经济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单个经济指标对经济总量的解释力十分有限,不能因部分经济指标之间的不一致简单得出我国经济总量统计有误的结论;二是我国目前的统计技术与信息渠道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提高统计质量是影响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迫切任务。
关键词:
国民经济核算 经济增长率 统计质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秋生
1992年以来,随着中央一系列加速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出台和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34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但在经济高速增长中也伴随着一些不稳定因素。有的同志据此认为经济已经出现过热。由于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尽一致,因此结论也就迥然不同。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捷 王世宏
企业增长模式通常可以分为内涵式增长模式和外延式增长模式。企业通过有效运用自有资本实现的较高增长,称为内涵式增长;企业依赖追加投资方式实现的收入及利润增长,称为外延式增长。利润增长是否真正为股东创造价值,取决于利润的增长方式。本文分别从三个角度运用财务指标判断企业的利润增长模式,并举例说明对内涵式增长的上市公司的投资能够使投资者获得更多的回报。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延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晶
采用时变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分析了不同投入要素在不同经济增长阶段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以及影响经济在不同区制之间跃迁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在三类经济增速区间内,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最强,在推动经济从中速增长向高速增长转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提高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匹配度,使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流动与产业集聚和城市化发展一致、与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配合;渐进式转型有利于平滑增长路径,降低向高收入均衡收敛的临界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琨 滕建州 石凯
文章采用非线性STAR单位根检验和有放回的残差抽样Bootstrap方法研究1952-2010年间中国28个省份的相对实际人均GDP的增长动态,考察中国省际经济收敛性,并进一步将收敛细化为长期收敛和过程收敛。实证结果表明: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中国省际人均产出缺口,绝大多数具有非线性时序特征。并且过半数省份的人均产出序列处于非线性过程收敛中。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优智
采用1985—2015年中国的相关数据,基于平滑转换回归(STR)模型,分别研究了三种类型的专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结果显示:非线性LSTR1模型适用于刻画发明专利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非线性LSTR2模型适用于刻画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发明专利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而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其中实用新型专利的抑制效应相对更为明显,说明中国在这两个专利层面存在较为明显的专利"泡沫"现象。
关键词:
专利产出 经济增长 STR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国刚 左鹏 陈思文 李利亭
把握影响碳排放的关键因素,分析碳排放区域差异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寻求减排区域实施路径,对于我国发展绿色经济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基于当前中国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现状,提出"经济增长对碳排放影响非线性"的假设,针对1999—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基于修正后的STIRPAT模型进行了面板门限估计及检验。主要结论如下:GDP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单门限效应,GDP增长速度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双门限效应,根据估计结果划分出六个象限,划分出我国不同地区所处象限,并对碳排放区域差异的形成原因给予了深层次解释。最后,提出应因地制宜地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贺俊 胡玲玲 唐述毅
本文首先构建一个包含人口年龄结构的内生增长模型,得到均衡状态下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框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少儿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U型关系、老年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型关系。然后对1989-2017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单位根检验发现少儿比率、老年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伪回归,考虑可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发现少儿比率、老年比率和经济增长均存在正向空间相关性,说明可以采用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估计,为了选择合适的模型,分别进行LM检验、HAUSMAN检验、WALD检验和LR检验,得出空间杜宾随机效应模型最合适,研究发现本地区少儿比率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U型,本地区老年比率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为倒U型,同时本地区少儿比率和老年比率也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