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60)
2023(14364)
2022(12594)
2021(11801)
2020(9821)
2019(22977)
2018(22856)
2017(44038)
2016(24203)
2015(27368)
2014(27503)
2013(27507)
2012(25333)
2011(22678)
2010(22975)
2009(21173)
2008(20994)
2007(18844)
2006(17069)
2005(15534)
作者
(70364)
(57961)
(57853)
(54711)
(37204)
(27645)
(26342)
(22815)
(22090)
(21079)
(19829)
(19632)
(18704)
(18532)
(17999)
(17848)
(17209)
(17206)
(16618)
(16594)
(14588)
(14496)
(14073)
(13242)
(13117)
(13112)
(12932)
(12872)
(11741)
(11447)
学科
(101744)
经济(101639)
管理(78964)
(76383)
(64813)
企业(64813)
方法(42775)
数学(36001)
数学方法(35654)
(29729)
中国(28375)
(27340)
地方(26040)
业经(24085)
(20767)
财务(20688)
财务管理(20647)
(20475)
(20279)
企业财务(19677)
农业(19022)
(17342)
银行(17298)
(16775)
理论(16665)
(16592)
贸易(16575)
(16369)
(15976)
技术(15531)
机构
大学(340312)
学院(339790)
管理(138461)
(135417)
经济(132274)
理学(117058)
理学院(115744)
研究(114285)
管理学(114043)
管理学院(113388)
中国(89520)
(74830)
科学(69935)
(65833)
(57973)
(53759)
中心(52285)
(52278)
研究所(52108)
财经(50737)
业大(48702)
北京(48118)
(46000)
(45000)
师范(44577)
(42933)
农业(41487)
(41421)
经济学(38891)
财经大学(37593)
基金
项目(221600)
科学(173626)
研究(164035)
基金(159047)
(137707)
国家(136473)
科学基金(117527)
社会(101516)
社会科(96217)
社会科学(96193)
(86946)
基金项目(84948)
自然(76490)
教育(74969)
自然科(74679)
自然科学(74666)
自然科学基金(73335)
(72681)
编号(67929)
资助(66035)
成果(55689)
(50011)
重点(49196)
(48501)
课题(46749)
(45776)
创新(42587)
科研(42036)
项目编号(41944)
教育部(41668)
期刊
(160170)
经济(160170)
研究(105327)
中国(71526)
管理(56366)
(53281)
学报(50885)
(49327)
科学(48202)
教育(39815)
大学(38815)
学学(36206)
(34373)
金融(34373)
农业(33881)
技术(30839)
业经(26910)
财经(25030)
经济研究(24263)
(21296)
问题(20191)
图书(19694)
(19241)
技术经济(17307)
理论(17158)
现代(16517)
科技(15939)
实践(15585)
(15585)
商业(15540)
共检索到527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开伟  韩传模  李晓雄  
本文选取2001~2007年沪深两市已实施增发新股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公司增发过程中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增发过程中进行了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操作,而增发后的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也是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的操作,而不仅仅是由于应计利润盈余管理的转回。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朝晖  丛丽莉  
盈余管理的研究主流侧重于披露盈余管理,而忽视基于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文章在对国内外真实盈余管理文献进行回顾及评述的基础上,以中国A股微利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暂时性促销、过量生产以及减少酌量性费用开支这三种经营活动中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对微利企业异常经营现金流量、异常产品总成本、异常酌量性费用的分析,验证了微利公司经营活动中基于保盈动机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晓亮  王鑫  
本文以2013年进行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2013当年及前两年盈余管理对公司2014年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当年及前一年,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进行了盈余管理,管理层实施了向上的盈余操纵;同时,增发当年的盈余管理使公司之后一年的业绩上升,而增发前一年的没有产生影响。这一发现将可以为政府加强对定向增发公司的监督提供参考,同时丰富完善现有的研究成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梅  许凤玉  
以我国2014-2016年的制造业A股定向增发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修正的Jones模型中加入总资产报酬率来衡量应计盈余管理,采用异常现金流、异常生产成本、异常酌量费用三个指标衡量真实盈余管理,考察公司规模对定向增发前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同时存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且两者显著正相关;公司规模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都显著正相关。提出的建议包括: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监管机制,完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以有效抑制定向增发前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克敏  刘博  
Stein(1989)和Shivakumar(2000)研究了公司应对投资者打折的盈余管理策略;Fan(2007)研究了公司区别于低质量冒充公司的盈余管理策略。基于此,本文认为,公司间业绩差异会影响公司应对低质量公司冒充及投资者打折的盈余管理策略。针对中国上市公司公开增发业绩门槛变化,本文研究发现,公司公开增发前确实通过可操控应计向上盈余管理,且随着业绩门槛提高公司间业绩差异缩小,公司应对低质量公司冒充的盈余管理激励减弱,进而应对投资者打折的盈余管理水平下降,反之亦然。本文研究表明,高业绩门槛因传递公开增发公司间业绩差异缩小的信息而具有抑制公司盈余管理作用,即高业绩门槛可以筛选高质量公开增发公...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俞静  徐霞  
本文针对定向增发的不同发行对象,将上市公司分为大股东组和机构投资者组,分别研究两组的盈余管理行为和定价效率。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组在定向增发前偏向于正向盈余管理,并且机构投资者组首个交易日的折价率显著高于大股东组,说明针对大股东的定向增发会计盈余被操纵的机会小,具有更高的定价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志花  金莲花  
现代公司制度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而处于企业内部的管理者又在信息方面具有优势,管理者可能为了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有动机、有能力进行盈余管理。本文以2003-2007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从监督和激励的角度出发,以股权集中度、董事会独立性、监事会规模、高管薪酬等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代理值,借鉴Roychowdhury真实盈余管理的评价模型分析了公司治理机制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有利于抑制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福胜  吉姗姗  程富  
本文对比分析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对我国上市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都会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且应计盈余管理对公司短期经营业绩的负面影响更大,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负面影响更大;公司管理层会使用应计盈余管理或真实盈余管理来满足"盈余阈值";满足"盈余阈值"的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具有显著负效应,而满足"盈余阈值"的应计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具有显著正效应;仅通过应计盈余管理满足"盈余阈值"的公司比仅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满足"盈余阈值"的公司具有更优的未来经营业绩。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利益相关者对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的理解。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嘉兴  齐鲁光  
2006年和2008年证监会出台政策对增发新股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现金分红均提出要求。以此为背景的实证研究发现,出于迎合政策中的双重增发条件目的,上市公司获取增发资格过程中为减少现金分红而实施了调减利润的盈余管理,而在增发当年和增发下一年存在调增业绩的盈余管理,并运用了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双重增发条件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目的和行为的转化应引起投资者、分析师、审计师及政策制定部门的重视。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孙雪梅  
本文首先通过均值检验方法验证了定向增发前至股份锁定期终止前这期间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性与方式问题;然后分析定向增发过程中所采取的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定向增发后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定向增发新股公司采用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这两种盈余管理方式来操控企业盈余。(2)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主要是对增发后企业的短期绩效产生负面影响,而相比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企业绩效的负面影响更严重,且时间更长。结合研究结果,本文还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充分发挥定向增发的积极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茂超  干胜道  
文章以1998年~2008年间增发过新股的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考察对象,对其基于增发动机的盈余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不论是从全部样本来看,还是从区分公开增发与非公开增发的部分样本来看,中国上市公司在增发新股的前三年及增发当年均存在显著异于零的向下盈余管理(调低利润)。这是一种更隐蔽的侵蚀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值得引起广大投资者的充分关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孙雪梅  
本文首先通过均值检验方法验证了定向增发前至股份锁定期终止前这期间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性与方式问题;然后分析定向增发过程中所采取的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定向增发后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定向增发新股公司采用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这两种盈余管理方式来操控企业盈余。(2)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主要是对增发后企业的短期绩效产生负面影响,而相比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企业绩效的负面影响更严重,且时间更长。结合研究结果,本文还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充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虹  林钟高  彭圆圆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8-2014年重大资产重组事件为研究样本,从并购重组特定视角分析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决策的盈余管理行为及其对财务绩效与市场反应的经济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并购前的盈余管理受到并购融资方式的影响,与非定向增发融资相比,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融资实施并购前倾向于进行负向盈余管理,尤其在面向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定向增发时更为明显。进一步从市场反应与财务绩效角度研究发现,定向增发对象以及并购前盈余管理对并购财富效应无显著影响,但是定向增发融资方式对上市公司未来财务绩效的改进有显著正面影响,并购财务绩效改进与盈余管理负相关,尤其是面向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定向增发对上市公司财务绩效改进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章卫东  刘珍秀  孙一帆  
文章采用大股东与小股东代理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公开增发新股与定向增发新股中的盈余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由于大股东在股权再融资中存在获取私人利益的动机,上市公司在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前都存在盈余管理现象,但公开增发新股前进行的是正的盈余管理,而定向增发新股前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与定向增发新股的类型有关。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晓溪  刘静  王克敏  
本文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增发前分类转移与由此产生的核心盈余异象。研究发现,针对增发公司业绩门槛法规变化,公司公开增发前分类转移增强,可操控应计盈余管理减弱,核心盈余持续性下降,核心盈余异象增强。研究表明,公开增发业绩门槛变化使公司偏好以分类转移方式虚增核心盈余,从而改变核心盈余结构,引起核心盈余持续性下降,进一步造成投资者高估公司未来价值,导致核心盈余异象。本文不仅发展了盈余管理与盈余异象研究,还充实了不同盈余管理方式成本收益权衡的研究。同时,本文丰富了分类转移动机研究,且本文结论有助于投资者对增发公司正确估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