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33)
- 2023(4547)
- 2022(3869)
- 2021(3523)
- 2020(3022)
- 2019(6833)
- 2018(6733)
- 2017(13386)
- 2016(7350)
- 2015(8405)
- 2014(8410)
- 2013(8217)
- 2012(7416)
- 2011(6596)
- 2010(6775)
- 2009(6697)
- 2008(6922)
- 2007(6386)
- 2006(5745)
- 2005(5515)
- 学科
- 管理(35115)
- 业(32488)
- 企(30853)
- 企业(30853)
- 济(27509)
- 经济(27428)
- 财(17390)
- 务(13231)
- 财务(13215)
- 财务管理(13192)
- 制(13006)
- 企业财务(12737)
- 方法(11910)
- 数学(10062)
- 数学方法(9999)
- 体(9524)
- 体制(8607)
- 业经(7654)
- 中国(6506)
- 农(6227)
- 银(5812)
- 银行(5807)
- 划(5794)
- 行(5447)
- 融(5413)
- 金融(5411)
- 公司(5402)
- 技术(5096)
- 税(4929)
- 环境(4740)
- 机构
- 大学(108616)
- 学院(107580)
- 济(46366)
- 经济(45430)
- 管理(43558)
- 理学(37277)
- 理学院(36968)
- 管理学(36624)
- 管理学院(36413)
- 研究(32168)
- 财(28154)
- 中国(26707)
- 京(21847)
- 财经(21282)
- 经(19204)
- 江(16666)
- 科学(15955)
- 财经大学(15908)
- 所(15287)
- 中心(14780)
- 经济学(14492)
- 北京(13637)
- 商学(13278)
- 商学院(13182)
- 研究所(13052)
- 经济学院(12960)
- 州(12661)
- 农(12237)
- 业大(12189)
- 院(11639)
- 基金
- 项目(66049)
- 科学(53471)
- 研究(50254)
- 基金(50126)
- 家(41934)
- 国家(41602)
- 科学基金(37270)
- 社会(34049)
- 社会科(32370)
- 社会科学(32366)
- 基金项目(26539)
- 省(24771)
- 教育(23596)
- 自然(23259)
- 自然科(22701)
- 自然科学(22696)
- 自然科学基金(22332)
- 划(20544)
- 资助(20275)
- 编号(19688)
- 制(19513)
- 成果(17221)
- 部(16106)
- 重点(14695)
- 教育部(14622)
- 性(14307)
- 人文(14210)
- 国家社会(14197)
- 创(14176)
- 课题(13527)
共检索到167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夏冰
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的问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先后采取的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等一系列企业改革措施 ,并未使国有企业从困境中走出。公司制是近 2 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历程的逻辑归结。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革目前依然步履艰难 ,主要原因是我们忽视了现代公司制度的两大精髓 :一是明晰的产权主体制度 ,二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内在有效机制。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产权主体 有效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银温泉
德国的公司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股份有限公司,二是有限责任公司。在公司总数中,有限责任公司占绝大多数。例如,在1986年,公司数量为282,671家,其中股份有限公司为2165家,有限责任公司为280,506家,在股份有限公司中,上市公司的数目更少。到1989年末,股份公司有2492家,其中只有649家在1990年年底上市,上市交易仅占1/4左右。 与美、日相比,德国的公司制度(在本文中主要指股份有限公司)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建立双重委员会制度,即存在监事会和董事会;二是强调职工参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非亚 包敬欣
我国公司制度与西方公司制度比较孙非亚,包敬欣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各国企业制度千差万别。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过程、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总有差异,所以企业制度自然或多或少各具特色。我国公司制度的确立,是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我国公司发展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怡 张绪保
在我国,一哄而上的“公司热”伴生的“行政性公司”,其他冒牌公司以及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非规范化等问题,并未因政府发布的一系列清理整顿公司的政策、法规而得以根治;政企职能分离也未因理论上达成共识和多年的强调、呼吁而真正分离;困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产业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我国公司总体运行效果、外不如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公司,内不及私营企业,这种内外均存在着强烈反差的现实,无不令笔者对我国的公司制进行深入的探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鸿莹 王亦君
一人公司的出现对传统公司法理论分别提出社团性、治理结构和有限责任问题的挑战,结合我国立法实践,为完善一人公司的立法,本文提出了完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治理结构、加强规范实质一人公司和完善一人公司资本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一人公司 法人格否认理论 治理结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守中
公司制的核心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权力制衡。我们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 ,不能简单地模拟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而应讲究权力制衡效果。目前国有企业的问题是 :国有股权未能真正落实 ,经营者的聘任和解聘存在偏差 ,还存在着“职工一方面作为主人 ,但另一方面并不是企业所有者”的理论矛盾。笔者认为 ,应将国有股权落实在职工身上 ,当然职工的国有股权是一种特殊股权 ,政府对国有股权的决策有建议权和否决权 ;经营者的选择 ,由职工代表国有股权行使决策权 ;经营者有权聘任和解聘职工 ;职工有权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
关键词:
国企 公司制 改革 创新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宏星
公司制企业的权利是怎样分离的杨宏星本篇论文将要讨论现代企业特别是股份制公司企业里,企业的经营决策权、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是如何从出资者手中转移出来,及其在各企业参与人(出资者、经营者、劳动者)之间的最佳安排与界定问题。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将探...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清泰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范章
实现政企分离要抓住公司制黄范章政企难于分离,是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大难题。公司制提供了政企分离的好形式。公司制,作为社会化生产发展所要求的新的企业制度,一方面其资金来自千百家各类投资者(居民户、金融机构、企业等),不同投资者对投资用途会有不同的意愿;另...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颖健
美国事实公众公司制度用公司规模作为标准衡量公司的公众性,具备一定合理性,但是这一合理性是以公司存在活跃的场外市场、公司股份流动性较强为前提的。在公司股票不存在活跃二级市场的情景下,事实公众公司制度反而成为公司资本形成的障碍。JOBS法案改革了事实公众公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事实公众公司制度对公司资本形成的不利影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股东数量为门槛的事实公众公司制度,但是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使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资本筹集,这就需要我们吸取美国的立法经验对我国事实公众公司制度进行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欧阳元方
“公司制崇近拜”辨析欧阳元方近日与诸多好友闲聊,自然谈到现代企业制度这个"热中之热"的话题。突然听到某友人发话:"现在把公司制说得那么好,那么重要,颇有点公司制崇拜的味道!"语惊四座,即刻哑然。真是"二人向隅,举座不欢"。大家的聊兴降到零点。到底应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俊喜 李建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