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88)
2023(14611)
2022(12311)
2021(11392)
2020(9830)
2019(21935)
2018(21369)
2017(41362)
2016(22017)
2015(23955)
2014(22759)
2013(22111)
2012(19721)
2011(17395)
2010(16883)
2009(15416)
2008(14977)
2007(12799)
2006(10605)
2005(8890)
作者
(59140)
(49639)
(49345)
(46604)
(31535)
(23861)
(22301)
(19337)
(18720)
(17153)
(16623)
(16617)
(15481)
(15464)
(15172)
(15158)
(14829)
(14788)
(14270)
(14194)
(12053)
(12022)
(11626)
(11278)
(11237)
(11002)
(10828)
(10590)
(9811)
(9760)
学科
(83476)
经济(83382)
(74646)
管理(70866)
(63430)
企业(63430)
方法(45572)
数学(40982)
数学方法(40564)
(28789)
中国(22271)
(20722)
财务(20689)
财务管理(20652)
(20197)
企业财务(19845)
技术(19119)
业经(18795)
(17330)
(15991)
贸易(15982)
(15614)
(15096)
银行(15057)
(14172)
(13951)
金融(13950)
农业(13783)
技术管理(13596)
(13493)
机构
大学(295297)
学院(294997)
管理(124319)
(124024)
经济(121971)
理学(109404)
理学院(108385)
管理学(106622)
管理学院(106081)
研究(87318)
中国(70177)
(59304)
(58006)
科学(52659)
财经(48618)
(47152)
业大(44984)
(44677)
中心(42792)
(40963)
(40905)
经济学(39028)
研究所(37420)
农业(37411)
财经大学(36994)
经济学院(35695)
商学(35166)
商学院(34859)
北京(34847)
经济管理(32968)
基金
项目(212491)
科学(170497)
基金(160028)
研究(148470)
(140628)
国家(139510)
科学基金(122758)
社会(99455)
社会科(94709)
社会科学(94688)
基金项目(85825)
(82468)
自然(82254)
自然科(80615)
自然科学(80593)
自然科学基金(79255)
(69499)
教育(68975)
资助(64386)
编号(56099)
(49881)
(47473)
重点(47166)
创新(45908)
(43273)
国家社会(42436)
科研(41992)
成果(41729)
教育部(41654)
人文(40856)
期刊
(118047)
经济(118047)
研究(78958)
中国(49998)
(48191)
学报(46734)
管理(46475)
科学(42969)
(39868)
大学(36138)
学学(34792)
(30635)
金融(30635)
农业(26767)
技术(24843)
财经(23781)
教育(21419)
经济研究(20603)
(20236)
业经(19567)
(15483)
问题(15455)
科技(15341)
技术经济(15057)
统计(14829)
(14825)
财会(14790)
(13969)
商业(13719)
理论(13621)
共检索到407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陆静  邱于航  秦大超  
本文基于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探究了中国资本市场环境下公司创新投入对股票特质风险的影响及其机制,尤其是投资者异质信念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公司创新信息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公司创新投入显著增加了股票的特质风险,投资者异质信念在两者间起到中介作用,创新信息环境通过投资者异质信念这一中介机制负向调节了创新投入对股票特质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激励和引导分析师充分发挥信息中介作用,将有助于投资者正确评估公司创新投入价值而形成一致意见,进而降低创新投入对股票特质风险的影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陆静  邱于航  秦大超  
本文基于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探究了中国资本市场环境下公司创新投入对股票特质风险的影响及其机制,尤其是投资者异质信念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公司创新信息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公司创新投入显著增加了股票的特质风险,投资者异质信念在两者间起到中介作用,创新信息环境通过投资者异质信念这一中介机制负向调节了创新投入对股票特质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激励和引导分析师充分发挥信息中介作用,将有助于投资者正确评估公司创新投入价值而形成一致意见,进而降低创新投入对股票特质风险的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廖志高  杨林京  
以2013~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引入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绩效因素,考察并购商誉对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1)并购商誉会显著降低创新投入水平;(2)并购商誉对创新投入水平的负向影响,仅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国有企业中则表现为正向影响;(3)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绩效在并购商誉与创新投入的关系中,扮演了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毅  黄福华  
引入积极情绪、供给需求匹配作为中间变量,建立支持型组织责任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支持型组织责任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其效用受到供给需求匹配的调节;人际支持完全通过个体积极情绪来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组织支持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部分受到个体积极情绪的中介;积极情绪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受到供给需求匹配的调节,研究结论有效地解释了以往研究的分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康其东  
以1999—2021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探讨技术引进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创新赶超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技术引进能够显著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增长;创新赶超正向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增长;创新赶超在技术引进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增长之间发挥正向中介作用。进一步引入公平程度、市场化程度与政府效率作为调节变量检验发现,三者均可正向调节技术引进与创新赶超的关系以及创新赶超的中介作用;伴随公平程度、市场化程度与政府效率不断提升,其中介调节作用逐渐减弱。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康其东  
以1999—2021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探讨技术引进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创新赶超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技术引进能够显著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增长;创新赶超正向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增长;创新赶超在技术引进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增长之间发挥正向中介作用。进一步引入公平程度、市场化程度与政府效率作为调节变量检验发现,三者均可正向调节技术引进与创新赶超的关系以及创新赶超的中介作用;伴随公平程度、市场化程度与政府效率不断提升,其中介调节作用逐渐减弱。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艳  高良谋  
以皮格马利翁理论为基础,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以探讨用户创新期望如何影响员工创新行为,以及员工创造力角色认同和个人认同在其中的作用。基于服务外包行业一手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用户创新期望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造力角色认同在其中起到了的部分中介作用。个人认同正向调节用户创新期望与创造力角色认同之间的关系,还进一步调节用户创新期望通过创造力角色认同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整个中介机制。对于个人认同水平高的员工来说,用户创新期望的作用在整个中介过程中更为明显。本研究将员工创新的社会情境因素拓展到了组织外部的用户层面,丰富了对员工创新情境的研究和认识,是对当前创新研究的有益补充。同时,从用户角度探究期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也拓展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员工创新领域的研究范围。通过对员工创造力角色认同中介效应和个人认同调节作用的验证,本研究补充并拓展了皮格马利翁理论。本文研究发现有利于充分了解用户创新期望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为运用期望效应激发员工创新行为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佟星  任浩  
双元领导能较好地满足复杂创新过程中的差异化需求,但对双元领导与创新过程的匹配机制尚缺乏深入研究。针对双元领导这一领导行为理论的新发展,基于社会认知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45个知识团队的领导-下属配对数据,构建并检验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结果表明,双元领导能显著正向预测团队双元能力构建;团队心理安全在双元领导与团队双元能力之间发挥有中介的调节作用。与团队心理安全较高时,双元领导对团队双元能力的正向影响更强;团队心理安全的调节作用通过团队反思这一中介路径实现。团队心理安全较高时,双元领导通过团队反思对团队双元能力的正向影响更强。研究结论拓展了双元领导及团队双元能力构建相关研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余浩  刘文浩  陈崇  
在高度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下,提高创新能力成为高技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方向。既有关于不同认知层面与行为或绩效关系的研究,忽视了对动态环境下团队认知交互作用机制的思考。从认知视角出发,探讨了动态能力在高管团队认知交互与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动态环境对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以及动态环境对上述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以长三角地区335家IT企业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①高管团队认知交互与创新绩效有正相关关系;②动态能力在高管团队认知交互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③环境动态性对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④环境动态性强化了上述中介作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田富俊  谢杰辉  
在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探索农村居民食品安全风险感知对于完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和强化政府食品安全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风险社会放大理论,利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2021年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s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层次回归模型,实证检验虚拟社群参与对农村居民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是否参与虚拟社群相比于参与程度的大小,更显著放大了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直接效应0.2734),农村居民在参与虚拟社群后,其食品安全风险感知水平上升为“不太安全”和“很不安全”的概率会提高4.05%和0.86%,且在女性、非党员群体和富裕及以上水平家庭中更为显著。(2)政治信任发挥一定的遮掩效应(间接效应-0.6673,遮掩效应占比30.69%),能够有效弱化虚拟社群参与对农村居民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的放大作用。(3)政府治理绩效感知对直接效应起到放大作用,而高水平的政府治理绩效感知对中介效应后半段路径起到弱化作用。文章丰富了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风险交流行为影响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的经验证据,将政治信任和政府治理绩效感知一同纳入模型并考虑其关联性,为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据此,应该强化互联网食品安全信息监管,引导虚拟社群风险交流,创新政府食品安全治理绩效公开方式,提高农村居民政治信任。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花冯涛  徐飞  
很少有文献从企业外部环境视角分析公司特质风险的形成机制。本文以2000-2015年的深沪A股为研究对象,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分析环境不确定性对公司特质风险的作用。研究认为,环境不确定性导致现金流波动上升及会计信息质量下降,进而对公司特质风险产生正向推动作用;股权制衡度的提升改善公司治理机制,降低了现金流波动和会计信息质量的中介效应,抑制环境不确定性对公司特质风险的作用。研究从经营环境视角分析了公司特质风险的成因,其研究价值在于,不仅回答了环境不确定性作为系统风险因素影响公司特质风险的作用机理,还回答了股权制衡度是否对不确定性和特质风险相关性产生作用的问题。另外,研究让我们对系统风险与特质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有了新的认识。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涛  
运用单指数模型,借助E-View统计软件,计算出了云南上市公司的系统性风险指标β系数,并据此对云南上市公司股票的系统性风险进行实证分析,找出云南上市公司的基本特点,并指出云南上市公司的发展方向及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对策。本研究结果对于投资者投资决策、监管部门管理决策和股票市场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林  刘红  石焕焕  
协同创新项目在高质量发展理念下有了新的发展要求,体现出更多精细化的管理趋势。风险管理与知识管理在协同创新全过程中均很重要,而其对项目绩效的作用机制并未被充分研究。本研究细化风险类型,从知识管理的视角,探究了不同类型的风险与协同创新项目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层次的知识管理能力在“风险-项目绩效”间的作用路径,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层次回归分析(HRM)以188个协同创新项目数据为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社会系统风险、技术系统风险和项目管理风险对协同创新项目绩效均有负向影响,同时,文化层次、技术层次和结构层次的知识管理能力依次可以削弱社会系统风险、技术系统风险和项目管理风险对项目绩效的不利影响。最后综合研究结论,针对协同创新项目高质量管理的实践需求,提出了树立精细化的管理理念、运用全面系统化的管理策略、形成均衡化的管理格局三点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清民  孙雪  
针对高管特质在企业中的创新激励问题,本文从高管特质(特征与异质性)、风险偏好方面入手,结合不同科技类和所有制样本资料,探索其对企业的创新激励作用。实证结果显示:高管特质中的年龄、任期和教育水平有显著创新激励作用,尤其是在高科技类或非国有类企业中更明显;与已有文献不同的是:专业异质性在非科技和非国企中创新激励作用显著,任期异质性导致公司风险加剧,年龄异质性则有利于分散创新风险。公司运营中,企业创新激励和高管风险偏好呈非线性关系,而且在适中的风险偏好区间内,创新激励有一定刚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克星  李珺  
将农业创新投入分为农业企业内部创新投入和地方政府农业创新投入,选取2008—2017年A股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不同类型的农业创新投入对农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企业内部创新投入对农业企业绩效的作用不显著,而地方政府农业创新投入对农业公司绩效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因此,现阶段农业企业的创新投入仍需以政府农业创新投入为主,农业企业内部创新投入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引导和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