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34)
- 2023(18986)
- 2022(16062)
- 2021(15048)
- 2020(12715)
- 2019(29178)
- 2018(28903)
- 2017(55636)
- 2016(30067)
- 2015(33340)
- 2014(32879)
- 2013(32562)
- 2012(29376)
- 2011(26012)
- 2010(26165)
- 2009(24063)
- 2008(23708)
- 2007(20923)
- 2006(18285)
- 2005(16067)
- 学科
- 济(123899)
- 经济(123772)
- 业(111161)
- 管理(102863)
- 企(100502)
- 企业(100502)
- 方法(59498)
- 数学(49187)
- 数学方法(48425)
- 财(39354)
- 业经(35772)
- 农(34815)
- 中国(29921)
- 务(29323)
- 财务(29243)
- 财务管理(29200)
- 企业财务(27810)
- 技术(24525)
- 农业(24451)
- 理论(23808)
- 制(23112)
- 地方(22722)
- 学(22113)
- 和(21068)
- 贸(20391)
- 贸易(20375)
- 划(19912)
- 易(19756)
- 策(18860)
- 环境(17463)
- 机构
- 学院(420123)
- 大学(417841)
- 管理(174714)
- 济(168937)
- 经济(165519)
- 理学(151642)
- 理学院(150098)
- 管理学(147409)
- 管理学院(146635)
- 研究(129361)
- 中国(99374)
- 京(87515)
- 财(79841)
- 科学(78556)
- 财经(63827)
- 农(63622)
- 所(62646)
- 江(61179)
- 业大(60332)
- 中心(59951)
- 经(58161)
- 研究所(56673)
- 北京(54546)
- 范(52716)
- 师范(52227)
- 经济学(49993)
- 农业(49652)
- 州(49611)
- 财经大学(47512)
- 院(47458)
- 基金
- 项目(285835)
- 科学(227885)
- 研究(210899)
- 基金(209304)
- 家(180608)
- 国家(179041)
- 科学基金(157352)
- 社会(133835)
- 社会科(126989)
- 社会科学(126956)
- 省(112289)
- 基金项目(110887)
- 自然(103093)
- 自然科(100862)
- 自然科学(100841)
- 自然科学基金(99048)
- 教育(98187)
- 划(93352)
- 资助(86285)
- 编号(86060)
- 成果(68395)
- 部(63263)
- 重点(63149)
- 创(62598)
- 发(59834)
- 课题(58270)
- 创新(57796)
- 教育部(55151)
- 国家社会(54869)
- 科研(54585)
- 期刊
- 济(183173)
- 经济(183173)
- 研究(119800)
- 中国(77871)
- 管理(69724)
- 财(65609)
- 学报(59717)
- 农(57393)
- 科学(57266)
- 教育(47171)
- 大学(46951)
- 学学(44367)
- 技术(40819)
- 农业(40040)
- 融(34865)
- 金融(34865)
- 业经(31841)
- 财经(31293)
- 经济研究(28792)
- 经(26836)
- 问题(23455)
- 业(23408)
- 技术经济(23064)
- 科技(20339)
- 财会(20138)
- 现代(19959)
- 统计(19785)
- 图书(19547)
- 商业(19161)
- 理论(19035)
共检索到610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宫舒文 李志刚 张璐
作为一种独特的投资形式,公司创业投资不仅能够帮助平台型企业实现技术创新,而且还能够通过促进平台型企业组织能力开发实现组织创新。通过对海尔集团这一典型案例进行探索性研究,从知识学习视角深入挖掘了公司创业投资如何影响平台型企业动态能力演化的内在规律。研究发现:平台型企业能够借助公司创业投资项目筛选、项目孵化以及项目投资三个阶段中个体与组织层面的不同学习效用,实现“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整合能力”三个动态能力维度交替更迭、持续演进。进一步地,从知识要素角度出发将动态能力演进的实质归结为“经验—知识”的转化过程,将外部经验转变为内部知识,进而构建全新的知识体系,最终实现动态能力的演化。因此应鼓励平台型企业实施创业孵化与投资,发挥平台优势加速组织内部知识流通与转化,以实现动态能力提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秦玮 徐飞
文章在回顾动态能力构成维度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演化的视角,提出了一个动态能力的四维分析框架,并分析了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深入理解企业动态能力的内涵和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演化 动态能力 维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崔瑜 焦豪
在梳理相关文献后构建了基于学习理论的企业动态能力提升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采用解剖典型案例的研究方法,对浙江八达集团进行了解剖。提出了以提升动力、提升基础和提升路径为组成要素的基于学习理论的企业动态能力提升作用机制。
关键词:
代理机制 组织学习 动态能力 提升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焦豪 魏江 崔瑜
企业动态能力是维持、提升和创造动态竞争优势的战略前提。本文以组织学习为中介变量,构建并验证了创业导向与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而总结分析出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与提升路径。在动态能力文献梳理基础上,开发出测量动态能力的4个构面:环境洞察能力、变革更新能力、技术柔性能力与组织柔性能力,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其具备一阶四因素结构。运用实证研究对结构模型进行验证显示,组织学习在创业导向和动态能力之间扮演了中介效应功能,组织学习对动态能力有显著正效应,创业导向各构面对动态能力有不同程度的间接正效应。最后建议企业应在创新与超前行动性氛围下通过组织个体层、群体层与组织层的存量学习和前馈层与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晓红 陈寒松 张腾
知识经济背景下,平台型企业的构建及其创新模式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然而现有研究忽略了从过程视角对于创新模式演化发展的探讨,也未能凸显平台型企业情境的差异性。运用案例研究方法,本文聚焦于两家平台型企业的构建过程,基于动态能力视角,探究平台型企业构建过程中的迭代创新模式演化问题。研究发现:平台型企业构建情境的不同促进形成两条迭代创新模式演化路径;"位势—过程—路径"的动态能力三维分析框架能够有效解析迭代创新"开发—测量—认知"的动态循环过程;迭代创新模式演化也会影响平台型企业的构建以及动态能力价值的实现。本文研究结论对于平台型企业创新模式演化的内在规律及其运营实践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益民 赵志彬 徐猛
动态能力演化是组织与环境的互动匹配过程,注重从微观层面分析动态能力产生与演变机制的现有研究,忽视了动态能力在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宏观环境中不断演化的事实;而基于GVC治理范式的全球价值链升级研究则相对忽略了企业层面能力形成、开发的内生互动过程。本文通过对Sanmina公司的案例研究,揭示了全球价值链升级与重构过程中企业动态能力协同演化的内在机制,并进一步细致刻画了升级不同阶段中动态能力的阶跃过程。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升级过程经历链内右端攀升、链内左端攀升与跨链嵌入升级三个阶段,其分别对应不同阶层的动态能力;动态能力演化是动态能力的阶跃过程,从一阶动态能力阶跃至二阶动态能力,再由二阶动态能力阶跃至三阶动态能力。EMS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背后是一个动态能力协同演化的过程,即动态能力的阶跃支撑了EMS企业的全球价值链链内攀升与跨链嵌入活动,而后者又为企业动态能力的阶跃提供了机会与资源基础。
关键词:
链内攀升 跨链嵌入 动态能力 协同演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温敏瑢 杨芳芳
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催生了企业对动态能力的渴求。文章从创新生态情境切入,以知识需求差异为依据,将创新生态情境分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产业链创新生态系统和平台创新生态系统三种类型,并详细刻画不同情境中,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特点、发展机制和演化规律,研究结果对企业培育动态能力和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有重要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温敏瑢 杨芳芳
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催生了企业对动态能力的渴求。文章从创新生态情境切入,以知识需求差异为依据,将创新生态情境分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产业链创新生态系统和平台创新生态系统三种类型,并详细刻画不同情境中,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特点、发展机制和演化规律,研究结果对企业培育动态能力和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有重要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价值。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彬 卢艳秋 叶英平
[目的/意义]以平台企业外部知识资源为研究基础,构建大数据能力视角下平台企业知识创造模型。[方法/过程]基于知识主题对平台企业知识进行分类,剖析大数据能力内部层级结构并与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试用相匹配构建知识创造模型。[结果/结论]平台企业利用大数据能力完成数据—信息—知识的转化,通过知识筛选与融合实现知识整合,通过知识分析与测评验证知识有效性,从而完成知识创造的整个过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邱国栋
由于组织惰性的存在可能会使企业核心能力成为一种"核心刚性",因此在动态环境中,企业的竞争能力将主要取决于企业竞争能力体系的效率维持和对组织惰性的避免和克服。本文从系统动力的视角出发,分析企业处于动态竞争或动态市场环境中的能力问题,对自我强化的系统结构和动态能力的生成进行了系统思考。
关键词:
动态能力 系统动力 系统思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苏志文
基于并购视角的企业动态能力研究是一个发展迅速的企业动态能力研究新领域,许多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系统梳理并购视角下的企业动态能力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并购前、并购中和并购后三个阶段解析了与并购相关的并购企业动态能力,总结出动态能力在并购过程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了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动态能力演进机制,最后在分析现有研究仍存在的不足后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庞长伟
如何推动企业的商业模式设计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然而,探讨创业企业的动态能力影响商业模式设计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验证,指出创业企业的动态能力包含机会感知能力、机会获取能力、资产重构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四个维度。机会感知能力、机会获取能力和资产重构能力正向影响商业模式设计,而风险控制能力对商业模式设计的影响呈现倒U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雪平
动态能力是不确定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知识管理是提升企业动态能力的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动态能力的概念、内涵与价值,揭示知识是企业动态能力的根本来源,并提出了坚持战略管理的知识导向、注重两类知识的协调发展、注重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注重知识联盟的应用、构建知识创造的动力机制等一系列通过知识管理提升动态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
知识管理 动态能力 战略管理 知识联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昊 刘德佳
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数字化发展已成为推动先进制造企业迈向高端价值链的有效路径。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5—2021年的数据,研究数字化发展对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及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化发展能够促进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创新;企业动态能力在数字化发展与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在企业动态能力与服务创新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而沉淀性冗余资源在企业动态能力与服务创新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以期为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重要依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骁
国内关于决策者个体差异性特征与企业动态能力关系的研究还较少,而正因为创业者的非完全理性,导致创业者是根据自己过往的经验和经历来对客观信息做出主观判断和评估,这里就是以高阶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创业者个人背景特征与企业动态能力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发现,创业者的学历越高、理工科类技术背景越强、职能经验异质性越大、过去创业经历次数越多,则其所创立企业的动态能力就越强,而创业者的年龄与企业动态能力显著负相关。创业者的男女性别差异和过去任职企业数并没有显著影响到企业的动态能力,但作为控制变量之一的"是否国有企业"却对企业动态能力有显著影响,国有企业的动态能力反而相对较低。
关键词:
高阶理论 创业者 背景特征 企业动态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