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04)
2023(14509)
2022(11937)
2021(10745)
2020(8898)
2019(20009)
2018(19557)
2017(37962)
2016(19976)
2015(22158)
2014(21759)
2013(21675)
2012(20078)
2011(17785)
2010(18503)
2009(17605)
2008(18028)
2007(16624)
2006(15041)
2005(14051)
作者
(55915)
(46843)
(46524)
(43622)
(29904)
(22034)
(20871)
(17867)
(17639)
(16878)
(15684)
(15481)
(15150)
(14761)
(14474)
(14129)
(13834)
(13490)
(13268)
(13109)
(11586)
(11333)
(11278)
(10691)
(10442)
(10439)
(10427)
(10223)
(9241)
(9203)
学科
(101499)
经济(101395)
(97419)
(89766)
企业(89766)
管理(81244)
方法(38130)
业经(33397)
(32782)
数学(28477)
数学方法(28317)
(28021)
中国(26870)
(25609)
财务(25585)
财务管理(25555)
企业财务(24441)
地方(24207)
技术(22648)
农业(20264)
(19772)
理论(17738)
(17016)
(16405)
(15867)
(15467)
金融(15467)
(15426)
产业(15410)
(15404)
机构
学院(296232)
大学(288955)
(133724)
经济(131462)
管理(123313)
理学(105037)
理学院(104093)
管理学(103027)
管理学院(102452)
研究(93955)
中国(76185)
(63994)
(60497)
科学(50668)
财经(49633)
(46308)
(45775)
(44799)
中心(42136)
(40490)
研究所(40237)
经济学(39918)
北京(38694)
(37062)
财经大学(36457)
商学(36339)
商学院(36031)
经济学院(35829)
业大(35805)
(34783)
基金
项目(181999)
科学(147931)
研究(139869)
基金(133602)
(112382)
国家(111310)
科学基金(99821)
社会(93373)
社会科(88892)
社会科学(88876)
(73300)
基金项目(70243)
教育(62432)
自然(61215)
自然科(59892)
自然科学(59881)
自然科学基金(58940)
(58464)
编号(55387)
资助(53476)
(44516)
(44324)
成果(44028)
创新(40375)
(40368)
重点(40096)
(40008)
国家社会(38447)
课题(38437)
发展(37434)
期刊
(160142)
经济(160142)
研究(93246)
中国(61191)
管理(55304)
(54802)
(39061)
科学(35775)
学报(32595)
(32264)
金融(32264)
教育(29258)
技术(29213)
业经(28707)
大学(26982)
农业(26813)
财经(25902)
学学(25496)
经济研究(25137)
(22521)
问题(20370)
技术经济(18711)
(17005)
商业(16448)
(16443)
现代(15916)
财会(15743)
世界(15459)
国际(14872)
经济管理(14864)
共检索到465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娆   张玥   郭晓旭  
产业链与创新链之间的耦合关系在学术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基于2008—2022年中国公司创业投资(以下简称“CVC”)数据集,探讨CVC在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耦合发展中的作用。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各省份产业链创新链(以下简称“双链”)耦合的时空演进分布发现,“双链”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呈现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的态势。实证检验显示,CVC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吸引人才集聚、优化产业结构对“双链”耦合发展产生正向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CVC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当流入资金存量和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门槛时,CVC促链耦合功能逐渐显现,且随着资金体量的增加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CVC的赋能作用将更加突出。同时,CVC促进“双链”耦合的作用存在地理区位的异质性,相对于中西部地区,这一影响在东部地区更显著。为此,建议在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加大对CVC的支持力度,科学发挥CVC的正向作用;鼓励跨区域创业投资,促进不同区域间协同发展;重视企业的作用,推动创新要素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双链”高效耦合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荣  
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耦合是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科技界及相关政策机构密切关注的课题。以要素为切入点,提出从要素视角促进“双链”耦合的理论逻辑及运行机制,探讨破解阻碍“双链”耦合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虎  张毅  
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产业链现代化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任务,那么数字经济如何赋能产业链现代化?为了回答这一现实命题,本文从理论层面梳理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产业链现代化的内在影响机制,在科学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多种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推动产业链现代化,该结论经过内生性检验、“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作为准自然实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促进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水平提升间接推动产业链现代化;第三,数字经济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只有当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水平达到一定门槛,数字经济发展对于产业链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才逐渐显现,且随着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水平的不断提升,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更加突出。本文研究有助于揭示数字经济对于产业链现代化的作用机制,可以为利用数字经济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晓兰  黄伟熔  
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以企业为主体的全球产业链创新链整体呈现系统性、耦合性、全面性的融合趋势,多元化、本土化、区域化的发展趋势,以及重投入与高产出的同步增强趋势。面对原始创新不足、技术“卡脖子”突出、长效机制亟待完善等现实问题,我国应以促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基本要求,以推动迈向价值链高端为目标选择,以重塑国际竞争优势为重点方向,以积蓄长远发展动力为核心关键。应改革体制机制,构筑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生态;完善基础条件,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跨越发展;坚持以企业为核心,深化产业链创新链融通效果;聚焦固链强链,强化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韧性。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攻关解决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技术自主可控;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被列为“五大理念”之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部门层面,无论是省级层面还是省以下各级层面,在贯彻落实中都要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此背景下,云南省基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康养资源,成立云南省健康产业发展集团,在全国率先创新性发展康养旅游产业,提出建设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和健康生活目的地,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绿色发展方式和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面旗帜,助力“健康中国”发展战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英武   郑江淮   王嘉杰   冉征   张睿  
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能优化双链协同性和开放性,增强比较优势和创新链韧性,使得创新更容易发生,产业链分工更加紧密。双链融合内在驱动力主要得益于创新基础能力的强化、产业内创新与产业间创新的广泛开展。从创新基础能力、产业内创新网络、产业间创新网络3个维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产业数据和技术专利数据对中国及部分OECD国家的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我国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指数水平近30年来实现大幅提升,目前与日本相当,高于韩国及OECD平均水平,但落后于美国和德国,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与全球领先水平相比仍有差距,双链融合发展存在不容忽视的风险。为此,需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重点领域,不断完善高端要素体系,夯实双链融合基础能力,促进产业间融合创新和地区间互补创新。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梁雯  司俊芳  
自2008年比特币问世以来,作为底层核心基础的区块链技术受到各国政界、产业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从金融领域不断外延至教育、供应链、物流等领域。本文通过对区块链定义及研究范畴等基础知识的梳理,探究区块链与物流之间在主体、交易机制、智能合约以及数据库4个方面的创新耦合关系,分析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对物流快递业的积极影响,从安全、效率、资源、博弈和三角悖论5个方面提出区块链技术存在的弊端,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以完善区块链物流的耦合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梁树广  张芃芃  臧文嘉  
本文基于2010—2019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分析制造业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以下简称“三链”)的耦合协调度,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我国制造业“三链”协同发展的内在机制和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制造业“三链”耦合协调发展态势维稳向好,但地区间差异较大;(2)产业链与创新链之间存在互促互进、协同升级的耦合互动关系;(3)资金链良性运转可以显著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优化升级。最后,文章从减小地区间差异、保障资金链稳定运行、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互相衔接、推动“三链”耦合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朱建民   张慧妹  
耦合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的内在动力。基于全球价值链(GVC)协调视角,选取2017-2022年制造业时序数据,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超效率SBM模型和多元回归等方法,探讨产业韧性、绿色创新对制造业耦合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已逐渐从初级协调进入中高级协调发展阶段;产业韧性、绿色创新对制造业耦合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贸易摩擦强化产业韧性与制造业耦合发展关系;突发疫情冲击阻碍制造业耦合发展过程。研究结果有利于丰富制造业耦合发展量化测度和前因研究,为制造业耦合发展及创新治理提供依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梁树广  臧文嘉  张芃芃  冯倩倩  
厘清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三链”耦合的机制与路径,有利于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激活与之配套的资金链,提升“三链”耦合的稳定性。本文首先界定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以及“三链”耦合的内涵和结构,分析“三链”耦合的传导机制、动力机制、协同机制和保障机制,然后从耦合共生单元、耦合共生连接、耦合共生界面和耦合共生环境四个维度探讨“三链”耦合共生系统,并分析“三链”耦合的困境,最后提出通过数字技术、政产学研金服用共同体、链长制和科技服务体系实现“三链”耦合的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梁树广  张芃芃  臧文嘉  
构建山东省制造业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2—2019年山东省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制造业“三链”的水平和耦合协调度,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探究影响制造业“三链”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发现,2012—2018年山东省制造业“三链”耦合协调度值逐渐上升,但在2019年明显回落;总体上看,“三链”耦合协调水平处于磨合阶段,但省内16个地级市的耦合协调水平分布并不均衡,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特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梁树广  张芃芃  臧文嘉  
基于2010—202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我国制造业产业链与创新链耦合协调度并进行时空演进分析,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影响双链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2010—2021年,我国制造业双链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上升的发展态势,但区域分布不均衡,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2)我国制造业双链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设施水平和人口集聚程度可以促进双链协调发展,但产业结构升级和环境规制对双链协调发展存在抑制作用。最后,从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搭建要素共享平台和构建综合交通枢纽集群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文范  栾培新  
按照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能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开发能力强的特点。对基础研究按照产业链部署科学创新教育首先要尊重基础研究创新的规律。按照产业链部署产业创新链实施产业创新教育是打造科技生产力的关键一步。
关键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卢雨婷   郑琳琳  
基于产业链与技术创新耦合的整体性和动态性特征,设定耦合的效果评价标准,并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评价中国制造业产业链与技术创新的耦合效果。研究发现,多数制造业的产业链关联推动技术创新的效应为成本效应,产业链之间关联发展不利于技术创新成果积累;同时,技术创新驱动制造业产业链关联成效较好的是能源产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余产业链关联的技术创新推力不足。在此基础上,围绕强化产业链整合能力、提升产业链创新性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卢雨婷   郑琳琳  
基于产业链与技术创新耦合的整体性和动态性特征,设定耦合的效果评价标准,并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评价中国制造业产业链与技术创新的耦合效果。研究发现,多数制造业的产业链关联推动技术创新的效应为成本效应,产业链之间关联发展不利于技术创新成果积累;同时,技术创新驱动制造业产业链关联成效较好的是能源产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余产业链关联的技术创新推力不足。在此基础上,围绕强化产业链整合能力、提升产业链创新性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