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87)
2023(2801)
2022(2476)
2021(2491)
2020(2110)
2019(5115)
2018(5077)
2017(9402)
2016(5610)
2015(6721)
2014(7168)
2013(6875)
2012(6082)
2011(5155)
2010(5442)
2009(5070)
2008(5813)
2007(5343)
2006(4677)
2005(4336)
作者
(14852)
(12214)
(11926)
(11485)
(7864)
(5827)
(5739)
(4889)
(4602)
(4597)
(4182)
(3986)
(3983)
(3946)
(3899)
(3778)
(3673)
(3541)
(3447)
(3427)
(3175)
(3143)
(3096)
(3000)
(2923)
(2864)
(2738)
(2529)
(2474)
(2441)
学科
(24928)
管理(24797)
(24465)
企业(24465)
(15671)
(15550)
经济(15516)
(14404)
财务(14395)
财务管理(14362)
企业财务(13604)
方法(7830)
数学(6065)
数学方法(6008)
(5993)
公司(5118)
理论(4745)
(4417)
业经(4327)
会计(3993)
体制(3841)
(3754)
教学(3747)
中国(3697)
(3591)
(3216)
银行(3209)
教育(3134)
(3013)
组织(2991)
机构
学院(76672)
大学(72496)
管理(28049)
(23949)
理学(23190)
经济(23147)
理学院(22998)
管理学(22644)
管理学院(22514)
(20559)
中国(17445)
研究(17381)
(15141)
财经(14477)
(13898)
会计(12963)
(12727)
(11257)
财经大学(10293)
科学(9958)
北京(9673)
(9407)
商学(9387)
商学院(9344)
技术(9323)
中心(9178)
职业(9167)
公司(8737)
(8411)
师范(8307)
基金
项目(37775)
研究(30360)
科学(28100)
基金(24843)
(20069)
国家(19807)
科学基金(17641)
社会(16473)
(15986)
教育(15637)
社会科(15455)
社会科学(15453)
编号(14729)
基金项目(13426)
成果(13290)
(12314)
自然(11771)
自然科(11446)
自然科学(11445)
自然科学基金(11261)
资助(11020)
课题(10030)
(9908)
项目编号(9613)
(8646)
(8499)
(8491)
阶段(8475)
重点(8368)
(8313)
期刊
(31908)
经济(31908)
(25388)
研究(23609)
中国(18371)
会计(14494)
财会(12205)
管理(11274)
教育(11059)
学报(9228)
通讯(8526)
会通(8508)
(8031)
金融(8031)
财经(7468)
大学(7294)
技术(7071)
科学(7017)
(6787)
学学(6707)
(6135)
(5775)
业经(5500)
(5271)
(5204)
(4685)
之友(4557)
经济研究(4330)
月刊(4224)
农业(4160)
共检索到127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安青松  范永武  
为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公司在不断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之外,往往必须对组织结构、资产结构、股本规模实施重大调整。这种重大调整包括扩张型的并购、发行新股,以及收缩型的分立。前者在当前的证券市场屡见不鲜,对会计处理问题已有规范,后者则属于市场创新,对会计处理问题既少有规范,也少见相关文献。本文拟就公司分立会计处理作一初步探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思淼  
出于调整经营战略、提高管理效率、弥补并购决策失误等原因,企业有时候需要将现有企业进行分立。公司分立业务已越加常见,而会计准则对其会计处理规定却未有明确,因此,本文将尝试对准则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归纳,并对公司分立实务中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探讨。一、公司分立的类型公司分立主要是指将一家公司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互独立的法律地位、但又相互不具有直接股权关系的公司,且不存在股权和控制权向被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方文彬  张永珅  杨阳  
个股期权即个股期权合约,是指由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合约买方有权在将来某一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入或者卖出约定标的证券的标准化合约。买方以支付一定数量的期权费(也称权利金)为代价而拥有了这种权利,但不承担必须买进或卖出的义务。卖方则在收取了一定数量的期权费后,在一定期限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宋家兴  
一、企业分立的会计处理探讨企业分立涉及到被分立企业及其股东和分立后企业,分立的会计处理也与三者相关。对于存续的被分立企业及新设的分立企业而言,企业分立根据其意图,有的仅将被分立企业资产进行简单分割,分立后企业的股东构成和股权结构都不发生变化;有的企业分立在对被分立企业资产进行分割后,对分立后企业的股东构成和股权结构做进一步调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志辉  
企业分立是现代企业进行企业重组,调整资产、资本和组织结构,降低管理风险,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管理手段之一。目前,我国尚无具体会计准则来规范企业分立的会计原则和具体处理,实务工作中会计人员只能根据基本准则和其他具体准则,对被分立企业、分立企业及其股东的具体情况逐一分析,通过会计人员的职业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杨晓东  
《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对我国企业设立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准则对于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产品,包括短期债券回购、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金融债和企业债、可转换债、投资性保险产品、证券投资基金、股票等。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李霞  
现行会计专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中级会计实务》中对于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如下:企业以应收票据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贴现,应比照应收债权贴现的核算原则进行处理。一是视同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核算。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将应收账款等应收债权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贴现,如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在贴现的应收债权到期,债务人未按期偿还,申请贴现的企业负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款的责任时,申请贴现的企业应当按照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的核算原则进行会计处理。二是视同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华  杨帅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待遇是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待遇和由用人单位支付的待遇。工伤保险基金由企业或者雇主缴纳,雇员不承担义务。我国的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旺峰  
碳排放权作为企业持有的一项特殊新型资产,理论界对于其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迄今为止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文章认为应当根据企业持有碳排放权的目的和用途,将其确认为不同类型的资产,同时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进行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艳  张瑶  
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应该予以费用化还是资本化,一直是国际会计学界和实务界研究的重要问题。研究开发费用会计处理的适当与否,将会直接影响企业当期的损益,进而会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本文将试图通过对研究开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并对各种处理方法的利弊进行深入地分析,从中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吴继良  
一、资产组的概念及其认定(一)资产组的概念《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应用指南将资产组定义为:"资产组是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资产组应当由创造现金流入的相关资产组成"。这个概念包括三层基本含义:一是资产组由多个资产组成,这多个资产共同创造现金流入;二是认定资产组是以独立产生现金流量为依据,国际会计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顺娣  杨杰  
文章立足于基本会计准则对企业存续分立案例中分立过程和实质进行透彻剖析,对分立事项的争议给出意见,认为相关交易差额应确认为当期损益而不是计入资本公积。同时建议我国应填补会计制度在企业存续分立方面的空白,让类似事项的会计处理有章可循。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郑泰安  李鹏  
公司僵局的司法救济既是实务问题,又有一些理论问题亟待解决。本文试图在目前研究的基础上,对司法救济公司僵局的措施和司法干预的合理性理论予以新的突破。为求救济措施多元化和合理化,比较分析现有的几种方法,以论证公司分立作为公司僵局新司法救济途径的合理性;为求司法干预正当化,分析了很多学者提出但未加详论的股东请求权,希冀完善公司僵局的司法救济制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宝田  
本文从中外财务管理产生与发展的历程入手 ,探讨了中国企业实行财务与会计机构分立制的依据 ,论证了企业设立专职财务机构的必要性 ,并构筑了企业财务与会计体制的基本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