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06)
2023(8755)
2022(7422)
2021(7072)
2020(5811)
2019(13329)
2018(13034)
2017(25522)
2016(13683)
2015(14971)
2014(13936)
2013(13762)
2012(12715)
2011(11017)
2010(11000)
2009(10237)
2008(10195)
2007(8992)
2006(7831)
2005(6955)
作者
(33889)
(28397)
(28057)
(26657)
(18090)
(13465)
(12724)
(10712)
(10522)
(9905)
(9593)
(9437)
(8935)
(8846)
(8626)
(8587)
(8353)
(8352)
(8190)
(7962)
(7092)
(6667)
(6653)
(6603)
(6322)
(6315)
(6239)
(6041)
(5511)
(5401)
学科
(52063)
经济(52017)
(50666)
管理(49329)
(46735)
企业(46735)
方法(23402)
(20754)
数学(20062)
数学方法(19953)
(16157)
财务(16151)
财务管理(16129)
企业财务(15613)
技术(15587)
中国(13720)
业经(13322)
(13053)
(12384)
技术管理(12044)
地方(10895)
理论(9512)
(9506)
(8960)
银行(8950)
(8897)
金融(8895)
产业(8726)
农业(8709)
(8412)
机构
大学(178770)
学院(178485)
(75878)
经济(74434)
管理(73275)
理学(63429)
理学院(62804)
管理学(62061)
管理学院(61700)
研究(54674)
中国(46318)
(39022)
(36451)
财经(30829)
科学(29361)
(28102)
(26427)
中心(26298)
(24893)
经济学(23817)
财经大学(23370)
北京(22514)
研究所(22030)
(22026)
师范(21841)
商学(21775)
商学院(21563)
(21541)
经济学院(21493)
业大(21078)
基金
项目(117859)
科学(95843)
研究(90020)
基金(87432)
(73956)
国家(73334)
科学基金(65776)
社会(60108)
社会科(57094)
社会科学(57081)
基金项目(47191)
(46531)
教育(41681)
自然(41085)
自然科(40166)
自然科学(40162)
自然科学基金(39535)
(38159)
编号(35081)
资助(34164)
(30936)
成果(28733)
创新(27876)
(26712)
重点(26273)
国家社会(24912)
(24525)
课题(24455)
教育部(24040)
人文(23781)
期刊
(82958)
经济(82958)
研究(56157)
中国(36369)
(34264)
管理(29905)
(23119)
金融(23119)
科学(22170)
学报(20899)
教育(18896)
(17539)
大学(17355)
学学(16198)
财经(15972)
技术(15453)
经济研究(13899)
(13725)
业经(12735)
农业(11546)
财会(10703)
问题(10526)
会计(9877)
科技(9728)
技术经济(9567)
现代(8661)
(8154)
商业(7698)
理论(7613)
(7601)
共检索到268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毓雄   汤跃跃  
以货币资本为基础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症结,剖析其缺陷,追寻其变革的轨迹,从而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和设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桂华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及监事会构成,其完善与否对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和提高公司业绩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我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立法缺陷:股东大会没有发挥其对董事会的监督与制衡作用;经理职权法定化,董事与经理权责不明;监事会没有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建议从扩大董事会的职权范围、完善经理人员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及强化监事会的监督力度等方面完善我国的公司立法,以充分发挥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楠  
中国证券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着较大的缺陷 :外部治理机制缺位 ,法人治理结构缺乏规范 ;股东大会流于形式 ;董事会治理机制虚置 ,监事会制度欠缺 ;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经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未被有效激发等。诸多缺陷使得中国证券公司管理无法深化 ,业绩无从提升。为了切实提升中国证券公司绩效 ,提升中国证券市场的市场深度 ,必须创新证券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规范外部治理机制和外部竞争环境 ;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关系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完善并增强监事会功能 ;建立和完善风险监控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 ;实施有效的适合各公司特点的人才激励约束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许加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将企业中的货币资本运动过程概括为一个公式: G—W……P……W’—G’ 这一公式概括了下列内容:(1)货币是生产经营的起点。企业用货币(G)买进设备、原材料、劳动力等商品(W);(2)货币是生产经营的终点。企业买商品,经过生产加工(P),产出有增值的商品(W’),经过市场,实现价值,变为货币(G’);(3)货币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增值,增值表现为终点的货币(G’)大于起点的货币(G),如此周而复始,带动货币资本不断增值;(4)在规定的时间内,终点的货币如果小于起点的货币,企业生产经营将陷入困境,如不扭转,迟早破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亚莉  马晓燕  胡志颖  
一般而言,公司治理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被视为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的两个方面,二者对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具有促进作用。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及主要表现的调查显示,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具有显著的公司治理特征。通过将样本组与对照组进行配比,在控制了经营复杂性、盈利能力和成长性等公司特征后发现,当年才成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以及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公司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更大;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更频繁,重述报告的比例更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璐  
本文通过研究2011年至2015年上市公司中被首次实施特别处理的公司以及与其配对的正常公司样本,探讨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困境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缺陷正向影响财务困境,对于公司治理结构,其中股权制衡度、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现象会正向影响财务困境,而控制人性质、股权集中度、董事会会议频率和高管薪酬与财务困境之间负相关,但是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与财务困境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明显,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则会加强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困境的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忠雪  毛安敏  
本文以2012~2013年深市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及其严重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制衡度、股权集中度、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监事会成员持股比例、两职合一以及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显著负相关;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显著正相关。通过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严重程度的分析,确证了公司治理结构对其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春玲  丁辉  
本文以我国2012-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公司内控缺陷披露和修复情况,以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控制委员会、CEO和CFO变更情况,研究内控缺陷披露和修复同公司治理结构变更之间的关系。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国内研究主要聚焦于内控缺陷及修复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CEO变更之间的关系,而针对公司治理结构变更同内控缺陷及修复之间的关系国内外现有研究尚未取得一致。本文不仅检验了董事会、审计委员会、CEO与内控缺陷和修复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检验了内部控制委员会和CFO变更与内控缺陷修复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庆红  
本文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意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现状、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盲区"三方面,分析影响内部控制缺陷的会计因素、社会因素和公司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基本计算模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一能  
随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和强化,内部控制审计也逐渐成为与财务报表审计地位相当的一项审计业务。然而,这项审计业务在发展之初即面临诸多瓶颈。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现状进行梳理,发现实务中存在审计标准不统一、内部控制缺陷的判断含糊不清、审计对象不确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丁友刚  王永超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核心问题。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2011年内控评价报告为研究对象,从重要性和可能性两个维度考察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定量标准的制定情况,并运用内容分析法从缺陷事件的性质、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的严重程度三个维度考察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定性标准的制定情况。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在制定方面存在着诸多影响内控缺陷信息质量的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总体性的改进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田勇  
本文以2009年深圳股市44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Logit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资产规模、盈利能力与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显著负相关;重大重组与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显著正相关,审计委员会会议次数与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显著负相关,审计委员会规模、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比例与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相关性不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和平  江辉  
本文以2011-2015年中小板苏南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实证发现:苏南中小民营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越高越不容易存在内部控制缺陷;董事会会议次数越多、董事长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越容易存在内部控制缺陷;董事长政治背景、独立董事占比、实际控制人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监事会持股比例、总经理学历等对内部控制缺陷不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和平  江辉  
本文以2011-2015年中小板苏南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实证发现:苏南中小民营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越高越不容易存在内部控制缺陷;董事会会议次数越多、董事长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越容易存在内部控制缺陷;董事长政治背景、独立董事占比、实际控制人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监事会持股比例、总经理学历等对内部控制缺陷不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郝云宏  王从芳  
公司治理在国际上有英美模式、日德模式 两种主要模式,但我国的公司治理不能照搬国外模式。我国有自己的公司治理环境,有自己特殊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国公司治理环境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公司治理现行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方向提出了若干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