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07)
- 2023(11730)
- 2022(10508)
- 2021(9809)
- 2020(8297)
- 2019(19469)
- 2018(19151)
- 2017(38380)
- 2016(20409)
- 2015(22995)
- 2014(22943)
- 2013(22986)
- 2012(20984)
- 2011(18674)
- 2010(18495)
- 2009(16884)
- 2008(16472)
- 2007(14278)
- 2006(12498)
- 2005(10899)
- 学科
- 济(85663)
- 经济(85571)
- 管理(60832)
- 业(60063)
- 企(50920)
- 企业(50920)
- 方法(45117)
- 数学(39481)
- 数学方法(39172)
- 财(24420)
- 贸(24184)
- 贸易(24171)
- 易(23433)
- 农(20632)
- 中国(19751)
- 业经(17522)
- 地方(17259)
- 务(16985)
- 财务(16928)
- 财务管理(16900)
- 学(16403)
- 企业财务(16052)
- 制(15313)
- 农业(13942)
- 理论(13546)
- 技术(12663)
- 和(12573)
- 环境(12087)
- 融(11424)
- 金融(11423)
- 机构
- 大学(292559)
- 学院(289238)
- 济(121514)
- 管理(119228)
- 经济(119054)
- 理学(104481)
- 理学院(103453)
- 管理学(101888)
- 管理学院(101393)
- 研究(92404)
- 中国(67475)
- 京(60976)
- 财(54917)
- 科学(54741)
- 财经(45090)
- 所(44983)
- 农(41672)
- 业大(41574)
- 中心(41381)
- 经(41196)
- 研究所(40824)
- 江(40136)
- 北京(38232)
- 经济学(36872)
- 范(35863)
- 师范(35548)
- 院(34049)
- 财经大学(33844)
- 经济学院(33716)
- 州(32739)
- 基金
- 项目(200580)
- 科学(158090)
- 基金(147477)
- 研究(147362)
- 家(127268)
- 国家(126252)
- 科学基金(109475)
- 社会(93558)
- 社会科(88913)
- 社会科学(88893)
- 基金项目(78827)
- 省(76760)
- 自然(71561)
- 自然科(69891)
- 自然科学(69876)
- 自然科学基金(68648)
- 教育(67583)
- 划(64409)
- 资助(61952)
- 编号(59727)
- 成果(47851)
- 部(45421)
- 重点(44201)
- 发(41723)
- 创(41582)
- 课题(40021)
- 教育部(39606)
- 人文(38959)
- 科研(38788)
- 创新(38712)
- 期刊
- 济(125909)
- 经济(125909)
- 研究(85410)
- 中国(48802)
- 学报(43332)
- 管理(42421)
- 财(41747)
- 科学(39330)
- 农(36003)
- 大学(33323)
- 学学(31469)
- 教育(28349)
- 农业(25569)
- 融(23388)
- 金融(23388)
- 技术(23364)
- 财经(21784)
- 经济研究(21449)
- 业经(19823)
- 经(18414)
- 贸(17989)
- 问题(17271)
- 国际(15088)
- 理论(14513)
- 图书(14132)
- 技术经济(13985)
- 商业(13664)
- 业(13303)
- 实践(13213)
- 践(13213)
共检索到411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程惠芳 张孔宇 余杨
在跨国公司内生增长模型中引入了公司内贸易,并以美国非银行跨国公司为样本,分别对1993、1997、2000和2001年美国非银行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和跨国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公司内贸易与跨国公司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董有德
一、引 言 内生增长理论,又称“新增长理论”(Arrow,1962;Romer,1986;Lucas,1988;Grossman andHelpman,1991)使经济发展理论重新焕发生机。这种新理论将一些诱导增长因素,例如干中学、通过教育和培训培养人力资本、R&D、公共物品和基础设施、知识溢出等视为内生变量。所有这些因素都与知识的产生和流动有关。知识可以自我增长并且它是收益递增的,就像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曾国平 刘海霞
本文通过描述产业内贸易的现状,以此说明其在当今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进而分析了产业内贸易的两种重要形成因素——规模经济及产品差异化,并且结合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活跃表现,分析其与产业内贸易的互动作用。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规模经济 产品差异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光耀 刘晓宁 刘鑫
文章借鉴了内生增长模型的核心思想,在领先国——追随国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并利用跨国公司——本土企业模型来分析目前日本跨国公司对山东省直接投资的利与弊。在肯定了日本跨国公司过去十几年间对山东省经济发展做出大量贡献并分析其原因的同时,也指出目前日本跨国公司在山东省的经营仍有诸多需要改进之处,并提出大力引导大型跨国公司来山东省投资,防止出现"集体外逃"事件,在保持东部地区发展的同时注意引导跨国公司去山东省的中西部地区投资,吸引更多的日本R&D投资以及管理层本土化等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钱共鸣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与汇率变动钱共鸣战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跨国公司内部贸易(Intra-firmTrade)的迅猛发展。据统计,美国贸易的近半数是在跨国公司与其海外子公司之间进行的。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得以迅...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伍荣 余慧
随着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产业内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高,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已成为我国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推动因素。因此,由不同类型的直接投资所产生的产业内贸易对我国外贸竞争力的提升作用须予以重视和区分。积极吸收跨国公司的水平直接投资,可推动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由垂直型向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发展,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从而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提升我国的外贸竞争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保庆
文章首先探讨了"一体化"关系的内在机制,随后以中国数据为样本,从历年的国际贸易总额中分离出跨国公司的贸易额数据,建立有约束条件的变量自回归模型(VAR),证明了跨国公司主导下的国际贸易与FDI在中国具有长期的"一体化"关系,但两者在短期内的动态关系却具有明显的正反波动性,最后以此提出了相关的结论和启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唐梁 李京
我国是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运用内部贸易和转移价格,不仅可以减轻纳税负担,减少汇率风险,更可以成为公司规避和利用反倾销的工具。因此,研究跨国公司对华子公司内部贸易与我国反倾销问题的关系对于完善和协调我国当前的外贸、外资政策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分析了在华跨国公司规避进口反倾销、排挤市场竞争、导致出口反倾销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内部贸易 反倾销 反规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钱共鸣
战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一个显著特点是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急剧增长。据统计,美国外贸的近半数是在跨国公司与其海外子公司之间进行的。随着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地位的日趋提高,对其深入研究更显重要。本文以美国为例,重点研究以下三个基本问题: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和美国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比率的关系;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和美国跨国公司与非所属国内外公司的贸易关系;美国非所属国内公司利用美国跨国公司的内部市场(即销售渠道)与其贸易业绩的关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赖明勇 阳小晓
基于新贸易理论与新增长理论 ,重点考察出口贸易如何通过技术外溢效应来影响国内非出口部门的要素生产率 ,从而最终推动经济增长 ,尤其比较了工业制成品出口与初级产品出口、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出口贸易对国内非出口部门的不同技术外溢效应。研究表明我国出口通过技术外溢提高了国内非出口部门的要素生产率 ,但由于出口结构与国内产业结构出现了一定的背离现象 ,因此导致了非出口部门与出口部门之间技术水平的收敛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蕊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研发全球化为表征的技术全球化正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展开,作为拥有世界最大潜在市场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吸引了大量的跨国公司研发投资。本文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活动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并使用计量方法对外资研发与我国工业增长之间的关系加以实证分析。
关键词:
研发投资 研发机构 外资研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葛和平 吴福象
基于协整理论和Borensztein的模型,文章采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对跨国公司R&D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跨国公司R&D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时效相对较长,并且影响力度逐渐减弱。对考虑人力资本的跨国公司R&D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的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后,本文认为在目前跨国公司的R&D投资过程中,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跨国公司R&D投资的引入对国内投资也不存在"挤出效应"。
关键词:
R&D投资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画洋 丘东晓
本文考察了跨国公司的国际转包选择和发展中国家的集群式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我们扩展了Antras和Helpman(2004)的南北贸易模型,在总部服务密集度较高和较低的情况下,分别探讨了产业的多重均衡。本文证明,跨国公司在南方投资或外包从而形成产业集群时,那些相对工资较高的产业,其集群规模也较大,因为集聚效应抵消了较高工资对生产成本的负面影响。在总部密集度较低的产业内,北方可能出现空洞化;在总部密集度较高的产业内,北方的产业规模仍将大于南方,而且跨国公司不会在南方外包。这说明南方的高技术产业需要采取自力更生的政策来进行培育。
关键词:
国际转包 产业集群 集聚效应 多重均衡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晓红 胡小娟
通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跨国公司FDI与我国中间产品贸易的关系,发现跨国公司的FDI与中间产品进口之间存在显著的单向因果关系,结果显示跨国公司FDI每增加1%可带动中间产品进口增长2.3602%。文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跨国公司FDI与我国中间产品进口贸易关系的机理,然后根据模型得出结论。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中间产品贸易 跨国公司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雷权勇
文章运用BP遗传算法研究跨国公司的复合经济增长模式。首先介绍跨国公司的几种复合增长模式,详细给出BP的遗传算法和步骤,最后搜集整理某跨国公司增长的相关数据及资料,结合BP遗传算法对跨国公司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出跨国公司的增长模式为基于投资和创新双驱动的国际化持续高增长模式。
关键词:
BP 遗传算法 跨国公司 复合增长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