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05)
- 2023(8822)
- 2022(7350)
- 2021(6631)
- 2020(5632)
- 2019(12669)
- 2018(12216)
- 2017(24437)
- 2016(12977)
- 2015(14525)
- 2014(14497)
- 2013(14250)
- 2012(13058)
- 2011(11748)
- 2010(11857)
- 2009(11466)
- 2008(11751)
- 2007(10963)
- 2006(9700)
- 2005(9289)
- 学科
- 济(53577)
- 经济(53472)
- 管理(52674)
- 业(50954)
- 企(45080)
- 企业(45080)
- 方法(25642)
- 财(25132)
- 数学(22651)
- 数学方法(22527)
- 制(19708)
- 务(18347)
- 财务(18329)
- 财务管理(18292)
- 企业财务(17656)
- 中国(14622)
- 银(14341)
- 银行(14333)
- 行(13506)
- 融(13116)
- 金融(13114)
- 体(12854)
- 业经(12423)
- 农(11770)
- 体制(11282)
- 险(11218)
- 保险(11127)
- 贸(9649)
- 贸易(9638)
- 易(9392)
- 机构
- 大学(192687)
- 学院(190810)
- 济(87150)
- 经济(85475)
- 管理(78321)
- 理学(66362)
- 理学院(65820)
- 管理学(65116)
- 管理学院(64747)
- 研究(58456)
- 中国(54177)
- 财(50655)
- 财经(38913)
- 京(38652)
- 经(35402)
- 财经大学(29462)
- 科学(29324)
- 江(28888)
- 中心(28706)
- 经济学(28565)
- 所(28105)
- 经济学院(25817)
- 农(24697)
- 北京(24407)
- 研究所(24263)
- 商学(23413)
- 商学院(23207)
- 业大(22570)
- 融(22553)
- 州(22455)
- 基金
- 项目(119689)
- 科学(97149)
- 基金(92943)
- 研究(87527)
- 家(78876)
- 国家(78305)
- 科学基金(70091)
- 社会(60687)
- 社会科(57847)
- 社会科学(57833)
- 基金项目(48789)
- 自然(44793)
- 自然科(43834)
- 自然科学(43823)
- 省(43797)
- 自然科学基金(43128)
- 教育(40010)
- 资助(38616)
- 划(36666)
- 编号(32958)
- 制(29608)
- 部(28792)
- 成果(26911)
- 国家社会(26219)
- 重点(26194)
- 教育部(25967)
- 创(25147)
- 人文(25110)
- 性(23913)
- 创新(23702)
共检索到298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吴涛 文梦悦 贺立龙
本文基于2014年1月-2020年9月公司债市场信用违约与一级市场信用利差省级月度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公司债违约风险传染效应。发现:(1)公司债违约风险在公司债市场内部传染并产生结构化定价效应,区域商业银行投债机制、政府兜底机制是重要的风险中介传导机制;(2)不同类型、信用等级、区域的公司债发行价格不同程度地受违约风险事件影响;(3)公司债违约事件所具有的特征也会影响公司债市场发行价格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星 潘亚舒
文章应用双参数威布尔分布推广了指数分布条件下的Schonbucher违约传染模型,并引入了信任度调整系数。最后分析了不同信息条件下公司的生存概率与违约危险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春强 鲍群 盛明泉
近期债券市场连续爆发违约事件诱发金融风险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违约事件不仅给投资者造成了财产损失,而且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也构成了直接的冲击和潜在的影响。本文选取2015—2017年中国债券市场违约和发债定价信息探讨了债券违约的信用风险传染效应。研究发现,公司发债前,行业内若出现债券违约事件,则发债定价水平会显著提高。这表明,违约引发的信用风险经行业传染后在一级市场具有定价效应。而且,当违约事件特征表现为次数多、距离发债时间近或更多地由外部经济环境恶化所导致时,公司发债定价水平也会更高;此外,违约公司中非国有控股公司占比以及与发债公司同省份的公司占比均与债券发行定价正相关。进一步地,相对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债券违约风险传染效应更强烈;同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传染效应也比非产能过剩行业更为突出。本文基于公司发债视角和行业维度实证检验了债券违约的风险传染效应,不仅有助于充实债券违约经济后果的研究框架,而且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债券定价的影响机理类文献。
关键词:
公司债券违约 信用风险传染 债券发行定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倩 T.Hartmannwendels
在信用组合中,企业的违约是相互随机依赖的。除了来自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即因果传染;还有一种影响来自于企业间的直接相互关系,我们称其为信用违约传染。在目前,席卷全球的次贷风暴,就是一个信用风险传染的实例。到目前为止,人们尝试了从不同角度为违约传染建模,特别是从简约模型角度出发。本文从结构模型角度出发,为信用违约传染建模。并在此模型基础上,分析其对信用衍生品定价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彦锟
文章在BA无标度网络和JY信用违约风险传染模型的基础上,使用信用违约风险传染规模和传染速度来度量信用违约风险的传染效应,对不同网络规模、平均连接概率和免疫策略下的传染效应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网络规模对信用违约风险传染相对速度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对传染的相对规模影响不显著;平均连接概率的增加对传染效应的影响显著为正;相较于随机免疫策略,对少部分网络中关键节点的目标免疫能够很好地减小信用违约风险传染效应,增强整个经济网络的稳健型。
关键词:
信用违约风险传染 无标度网络 风险管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宁博 潘越 陈秋平 肖金利
信用债违约事件不仅让投资者损失惨重,还可能通过信用风险传染对非违约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本文发现,在市场出现信用债违约后,同城市的非违约民营企业会进行更多向上的真实盈余管理,不过类似的影响在同行业非违约企业中并不明显。机理分析显示,信用债违约事件导致当地企业融资约束增大是非违约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动机,特别是偿付能力更弱或融资需求更大的非违约企业将进行更多的盈余管理;并且还发现,向上的盈余管理有效缓解了信用债违约对非违约企业融资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地,盈利可疑或者负面事件缠身的非违约企业会进行更多的盈余管理;此外,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经济规模更大的地区,非违约企业受信用债违约的影响相对更小。
关键词:
信用债违约 信用风险传染 盈余管理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储溢泉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末,我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达到114.32万亿元,其中信用债规模38.70万亿元,占比33.85%。自2014年"11超日债"违约以来,信用债市场债券违约数量和违约规模逐年上升;预计未来信用债违约可能呈现常态化趋势。本文分析了我国信用债市场违约现状和特征,并指出了可能的原因,最后从信用债投资和市场监管两个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供监管层和投资者参考。
关键词:
信用债 债券违约 风险应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庭强 石丽丽 杨青浩
2020年永煤债券违约导致市场上大量的信用债券价格下跌,同时影响了多只债券的正常发行,引发了债券市场的震荡,使得债券违约风险传染问题再次受到关注。通过文献解析和理论推演的方法,剖析企业信用关联超网络结构及其特征,从交叉持股、企业集团信用关联、企业间信贷担保和供应链关系等四个方面阐释企业信用关联超网络下债券违约风险形成机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从投资者情绪、信息不对称、企业财务风险三个角度解析企业信用关联超网络下债券违约风险的传染机制。
关键词:
信用关联 超网络 债券违约 风险传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衍
债券市场信用风险逐步加深是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行和企业盈利下滑及其现金流恶化的新常态,从信用风险演化的趋势看,违约事件由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开始向大型企业、国有企业蔓延。这既是前期风险进一步释放的要求,也是债券市场发展和改革的必经阶段。在信用风险上升以及违约常态化的环境下,信用风险缓释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倩 张圣忠
首先分析了违约风险传染的双向性特征,以及违约风险在企业间、产业间传染的路径,然后从引发企业违约的根源入手,剖析了供应链关联企业间违约传染的原因,最后分别提出了合作伙伴违约风险传染与供应链整体违约风险建模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供应链风险 违约传染 传染路径 传染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圣忠 庞春媛 李倩
本文提出了一个由风险源、风险载体以及风险接收者等要素组成的供应链违约风险传染分析框架,分析了供应链违约风险的形成及传染机理,以资金、信息、人员、技术、契约等作为载体,系统总结了供应链违约风险传染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供应链风险管理 违约风险传染 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倩 王煦逸
本文试图对几种有代表性的模型进行比较,来分析由于建模方式的不同,而导致的对信用期权定价和对冲的结果的不同。如果将违约风险传染考虑进去,类似德隆帝国崩溃的事件,或许就能避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单双 毕秋香 胡挺
信用债违约不完全依赖于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投资者无从得知企业兑付意愿,且我国市场信息披露与违约追偿机制尚不完全,市场价格与外部评级反应延迟,投资者信息认知不同,因此对违约判断存在异质信念。针对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市场的信用债违约风险模型,将Giesecke(2006)中关于企业违约阈值预期的均匀分布假设拓展到一般的Beta分布,通过Beta分布的方差刻画投资者异质信念的强度,并给出条件违约概率和信用价差的一般解析表达式。数值分析指出,投资者异质信念对短中期信用债影响较大,异质信念越高,信用利差越大;在接近违约时,异质信念会造成违约风险预期的低估。通过我国市场真实信用案例的实证检验,模型可以较早预警信用事件,且精度优于已有信用风险量化模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陶沙 贡平邺
作为企业重要的融资来源渠道,负债筹资不仅能给所有者带来"杠杆效应",还可快速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然而由于部分企业过度负债使得企业面临着严重的债务违约风险,影响企业的顺利运营与发展,因此有效治理债务违约风险显得尤为关键。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的免疫系统,是影响债务违约风险的重要内部因素。基于此,文章以具有债务违约风险的上市企业为例,深入分析其债务违约风险发生的内部控制缺陷,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债务违约风险治理措施,期望对其他企业治理债务违约风险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债务违约风险 风险治理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赵微 刘玉涛 周勇
市场中的金融资产作为一个整体,往往具有相当复杂的相依风险。本文对信用风险违约的相依性进行研究,提出一种传染效应下违约预报模型,运用加权平均的极大似然方法获得违约强度的估计。并通过对2004年至2008年美国银行业、汽车业和房地产业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三大行业间存在着明显的违约风险传染的结论。
关键词:
违约风险 加权平均 极大似然 违约强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