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30)
- 2023(16206)
- 2022(13980)
- 2021(12962)
- 2020(10805)
- 2019(24790)
- 2018(24544)
- 2017(48174)
- 2016(25843)
- 2015(28947)
- 2014(28745)
- 2013(28670)
- 2012(26760)
- 2011(24215)
- 2010(24208)
- 2009(22311)
- 2008(21926)
- 2007(19584)
- 2006(17375)
- 2005(15777)
- 学科
- 济(110681)
- 经济(110562)
- 业(78002)
- 管理(77334)
- 企(63592)
- 企业(63592)
- 方法(49953)
- 数学(43632)
- 数学方法(43276)
- 中国(32499)
- 财(30878)
- 农(28582)
- 地方(26242)
- 业经(24722)
- 制(22408)
- 银(21624)
- 银行(21584)
- 务(20828)
- 财务(20761)
- 财务管理(20717)
- 行(20533)
- 学(20518)
- 融(20284)
- 金融(20283)
- 企业财务(19854)
- 贸(19604)
- 贸易(19586)
- 农业(19580)
- 易(18919)
- 环境(17476)
- 机构
- 大学(367932)
- 学院(366024)
- 济(151643)
- 经济(148437)
- 管理(147823)
- 理学(127032)
- 理学院(125688)
- 管理学(123811)
- 管理学院(123141)
- 研究(122059)
- 中国(97886)
- 京(78574)
- 财(73786)
- 科学(72658)
- 所(60754)
- 财经(58408)
- 农(56499)
- 中心(56385)
- 研究所(54684)
- 江(53889)
- 经(53218)
- 业大(51500)
- 北京(50304)
- 范(46825)
- 师范(46393)
- 经济学(46081)
- 院(44349)
- 州(44233)
- 财经大学(43753)
- 农业(43708)
- 基金
- 项目(244811)
- 科学(193641)
- 研究(180455)
- 基金(179212)
- 家(154420)
- 国家(153105)
- 科学基金(133041)
- 社会(115376)
- 社会科(109495)
- 社会科学(109472)
- 基金项目(94990)
- 省(94489)
- 自然(85926)
- 自然科(83925)
- 自然科学(83908)
- 自然科学基金(82437)
- 教育(82426)
- 划(79320)
- 资助(74944)
- 编号(73117)
- 成果(59027)
- 部(54916)
- 发(54330)
- 重点(54081)
- 创(50643)
- 课题(49994)
- 教育部(47734)
- 国家社会(47330)
- 创新(47215)
- 人文(46800)
- 期刊
- 济(166492)
- 经济(166492)
- 研究(113834)
- 中国(72090)
- 财(56132)
- 管理(54628)
- 学报(53846)
- 农(51058)
- 科学(50203)
- 融(44110)
- 金融(44110)
- 大学(41447)
- 学学(39070)
- 教育(38504)
- 农业(35076)
- 技术(30638)
- 财经(28809)
- 业经(27302)
- 经济研究(26740)
- 经(24463)
- 问题(21373)
- 理论(19067)
- 业(18288)
- 技术经济(17958)
- 图书(17771)
- 实践(17348)
- 践(17348)
- 商业(16658)
- 现代(16567)
- 贸(16529)
共检索到552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春强 鲍群 盛明泉
近期债券市场连续爆发违约事件诱发金融风险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违约事件不仅给投资者造成了财产损失,而且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也构成了直接的冲击和潜在的影响。本文选取2015—2017年中国债券市场违约和发债定价信息探讨了债券违约的信用风险传染效应。研究发现,公司发债前,行业内若出现债券违约事件,则发债定价水平会显著提高。这表明,违约引发的信用风险经行业传染后在一级市场具有定价效应。而且,当违约事件特征表现为次数多、距离发债时间近或更多地由外部经济环境恶化所导致时,公司发债定价水平也会更高;此外,违约公司中非国有控股公司占比以及与发债公司同省份的公司占比均与债券发行定价正相关。进一步地,相对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债券违约风险传染效应更强烈;同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传染效应也比非产能过剩行业更为突出。本文基于公司发债视角和行业维度实证检验了债券违约的风险传染效应,不仅有助于充实债券违约经济后果的研究框架,而且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债券定价的影响机理类文献。
关键词:
公司债券违约 信用风险传染 债券发行定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宇建 马蕊
债券违约不仅会对违约企业自身产生影响,还可能会对同行业的其他企业产生影响。本文选取2014-2018年发生实质性债券违约的企业的首次违约事件,探究违约事件对同行业其他企业股价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违约事件会对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的股票异常回报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相对行业集中度较高的行业,在行业集中度较低的行业中传染效应更加显著;行业财务杠杆率较高的行业传染效应,比行业财务杠杆率较低的行业更加显著;违约金额越大,传染效应越显著。
关键词:
债券违约 传染效应 竞争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丽萍 赵丽萍 张紫璇
文章基于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背景,以2013年到2015年在上交所公开发行公司债的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利用OLS法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公司债违约风险的角度分析资产负债率与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信用利差和公司规模与发行债券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信用评级和利息保障倍数与发行债券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实证回归研究结果表明:在政府进一步完善对发债公司信用评级程序的基础上,我国非金融类公司应通过拓宽融资渠道、约束资金用途提高自身负债信息的透
关键词:
违约风险 去杠杆 公司债券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英富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公司债券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重要的金融工具。因此,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已经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要因素。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度量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三类主要方法:信用评级法、数理模型法和保险思想法。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发展债券市场提高公司债券违约风险度量技术的基本思路是重点利用信用评级方法,积极开发数理模型方法,创造条件利用保险思想模型。
关键词:
公司债券 违约风险 信用评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大楷 王鹏
本文以2007年至2013年6月在沪、深两市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为样本,基于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两类模型,研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对于公司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都与信用利差显著相关,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公司债券的信用利差越大;另外,债券发行方的资产规模和产权性质对于信用利差的影响也十分显著。这些发现有助于规范公司债券的发行监管,提高一级市场的定价效率,从而促进公司债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昌阳 尹玉刚 刘亚辉
伴随"走出去"程度的加深,中国跨国企业的东道国风险敞口越来越大,这将如何影响跨国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海外子公司的国家分布,利用国际国家风险指数(ICRG),刻画中国上市跨国企业的东道国风险暴露及其对公司债券发行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东道国风险上升将显著提高中国上市跨国企业发行债券时的信用利差,表明企业付出了更多融资成本以补偿债券投资者对企业海外业务高风险的担忧。从风险分拆来看,东道国政治、经济和金融风险上升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显著提高信用利差。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具有国有背景、海外经营经验丰富以及东道国与中国关系越"近",越有助于调节东道国风险对债券发行利差的负面影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吴涛 文梦悦 贺立龙
本文基于2014年1月-2020年9月公司债市场信用违约与一级市场信用利差省级月度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公司债违约风险传染效应。发现:(1)公司债违约风险在公司债市场内部传染并产生结构化定价效应,区域商业银行投债机制、政府兜底机制是重要的风险中介传导机制;(2)不同类型、信用等级、区域的公司债发行价格不同程度地受违约风险事件影响;(3)公司债违约事件所具有的特征也会影响公司债市场发行价格体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韦茜 李立平 董哲
近几年债券信用风险有从中小公司向大公司蔓延趋势。本文采用KMV模型,选取大公司作为样本,分为低债券信用风险组、高债券信用风险组16家公司来研究债券信用风险问题。研究的时间跨度为2013、2014两年,选取无风险利率、总资产及增长率、股权价值及变化率、0.5的违约点等为参数,应用Matlab软件计算得出违约距离。结论显示,无论是从组别分析,还是从单个公司分析KMV模型均有良好的风险预测功能。鉴于风险频发,政策上应提前预测债券信用风险,打破对公司债券"刚性兑付"的传统。
关键词:
公司债券 信用风险 KMV模型 违约距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星 潘亚舒
文章应用双参数威布尔分布推广了指数分布条件下的Schonbucher违约传染模型,并引入了信任度调整系数。最后分析了不同信息条件下公司的生存概率与违约危险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晓琴 万迪昉 付雷鸣
以2007年1月~2010年6月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政治关联对公司新增债务融资规模和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政治关联有利于公司获得更高水平的融资规模,而且这种便利性在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融资中都有体现。不同于以往研究,当以增量法刻画债务期限结构,并以债券种类代表公司新增债务期限时,研究发现政治关联公司更可能以短期融资券融资,而不是中期票据。
关键词:
政治关联 短期融资券 中期票据 债务结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冷奥琳 张俊瑞 邢光远
截止2011年12月30日我国上市公司提供的担保余额超过7千亿元人民币,2007-2011年超过半数的上市公司提供或存在担保业务。目前研究关注担保对提供担保公司价值的影响,却忽视了违约风险在担保公司与被担保人间的风险转移是影响企业价值的根本原因。本文基于我国发行债券上市公司2007-2011年财务数据、对外担保情况以及公司债交易数据,测算对外担保对上市公司债券利差(公司债券与国债间到期收益率的差异)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效果,揭示了提供担保业务对公司违约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风险防范措施完备的情境下公司提供担保业务并不会增加公司的违约风险;当公司最终控制人为国家时,存在对外担保风险管理不足或者利益...
关键词:
对外担保 担保人 违约风险 利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霍雨佳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公司债券已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要因素。文章将财务预警理论与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度量相结合,运用多元判别分析方法,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对公司债券违约进行预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公司债券 违约风险 财务比率 财务预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晏艳阳 刘鹏飞 闫慧茹
本文以2007—2013年中国A股公司中发行了企业债券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破产而形成的社会成本对公司债券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所承担的破产社会成本越大,所发行的公司债券信用风险会越小。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和地区失业率的减少,破产社会成本对公司债券信用风险的影响程度会变弱。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龚仰树 辛明磊
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债券市场上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文章考察信息披露质量是否可以降低公司信息不对称性,进而降低企业的债券融资成本。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公司,债券融资成本较低;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效应在民营企业中更明显。结果表明,较高的信息披露质量有利于减少债券直接融资市场上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降低公司融资成本,进而提高了资金的配置效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柯宇立
本文通过阐述公司债风险识别的必要性和公司债在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从金融审计视角,基于债券发行人企业性质结合地方政府债务率和债券发行人财务指标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司债券 金融审计 债券发行人 风险识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