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58)
2023(8809)
2022(7288)
2021(6813)
2020(5596)
2019(12416)
2018(12162)
2017(23244)
2016(12814)
2015(14646)
2014(14443)
2013(14372)
2012(12835)
2011(11190)
2010(11439)
2009(11124)
2008(11699)
2007(10950)
2006(9933)
2005(9399)
作者
(34923)
(29129)
(28852)
(27673)
(18705)
(13722)
(13211)
(11040)
(10906)
(10635)
(9795)
(9778)
(9461)
(9295)
(9264)
(8793)
(8653)
(8609)
(8448)
(8439)
(7197)
(7090)
(6958)
(6674)
(6625)
(6547)
(6484)
(6437)
(5768)
(5477)
学科
管理(59599)
(51405)
(48997)
企业(48997)
(44516)
经济(44415)
(25851)
(19685)
财务(19646)
财务管理(19602)
方法(19232)
企业财务(18827)
(18195)
数学(15370)
数学方法(15240)
业经(13145)
(12165)
中国(11642)
(11449)
体制(10655)
(10593)
银行(10588)
(10135)
(9787)
(9137)
金融(9134)
(8779)
理论(8563)
(7903)
制度(7900)
机构
学院(180125)
大学(179852)
管理(74116)
(72529)
经济(70776)
理学(61245)
理学院(60662)
管理学(60056)
管理学院(59652)
研究(53345)
中国(47432)
(44992)
(37519)
财经(33061)
(29850)
(29358)
科学(27862)
(25857)
中心(25772)
财经大学(24581)
北京(23747)
(23117)
研究所(22098)
经济学(21810)
(21556)
商学(20986)
商学院(20773)
业大(20738)
(19767)
师范(19580)
基金
项目(108027)
科学(86064)
研究(83336)
基金(79442)
(66629)
国家(66041)
科学基金(58582)
社会(54000)
社会科(51199)
社会科学(51185)
(41543)
基金项目(41424)
教育(39000)
自然(36426)
自然科(35547)
自然科学(35540)
自然科学基金(34959)
(34322)
编号(34126)
资助(32294)
成果(29314)
(27352)
(24972)
重点(23805)
课题(23734)
(23171)
(22942)
教育部(22423)
项目编号(22131)
国家社会(22002)
期刊
(89605)
经济(89605)
研究(56831)
(43036)
中国(41937)
管理(33921)
(24875)
金融(24875)
学报(22133)
科学(21786)
(20470)
教育(18854)
大学(18572)
财经(18079)
学学(17434)
技术(16256)
(15292)
财会(13639)
业经(13585)
会计(13138)
农业(12838)
经济研究(12647)
问题(10580)
通讯(9367)
会通(9331)
现代(9215)
(8895)
理论(8845)
技术经济(8664)
(8612)
共检索到293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珊珊  
司法实践中,在同一债券业务中,证券公司可能同时扮演承销商、受托管理人、债券持有人等多种角色,多重身份竞合导致的利益冲突并非一个仅存在于理论上的问题。尽管我国《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通过担保机构及关联方不得担任债券受托管理人的限制性规定和信息披露制度的方式规制其中的利益冲突,但实践效果并不理想。避免利益冲突的信息隔离制度与发生利益冲突时变更受托管理人的制度规定也未能有效规制利益冲突。证券法律规范列举规定受托管理人利益冲突的情形不只是简单的条款取舍和立法技术问题,而是已具有公共产品和法律服务的属性。受托管理人局限于承销商并不妥当,应适当扩大受托管理人的选任范围。同时,应建立受托管理人利益冲突情形下的辞职和解任制度,解决因利益冲突导致无法履职的困境。在债券违约后及违约前的一段时间内,受托管理人存在利益冲突的,除能够证明其忠实地履行了受托管理职责的情形外,受托管理人应当对债券持有人的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春敏  
受托管理人制度是基于债券持有人的分散化和高流动性而创设的,旨在借助专业化、独立性的第三方力量对公开发行债券的公司进行监督。但我国现行制度对受托管理人的角色定位及其相应的制度设计还存在着明显缺陷。我国理论界虽也认可受托管理人与债券持有人、发债公司之间的信托法律关系,具有信托的特点,但司法实践中还存在着认定债券持有人与受托管理人之间为证券托管关系的判例;我国现行的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设计在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上不匹配,主要体现在受托管理人的资质条件、选任解任程序、受托管理费用承担和受托管理人报酬等方面。从美国信托契约法和日本公司法的经验及教训来看,我国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人应当定位为信托法律关系中特殊的受托人,基于受托管理协议而对发债公司进行监督。与此同时,债券持有人权利受保护的程度取决于受托管理人面临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我国公司债券法制完善要着力发挥受托管理人更为积极主动的功能,此次证券法的修改为此提供了契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习龙生  
随着债券融资的不断发展,为加强对公司债券的管理,保障为数众多、类型多样的债券持有人的利益,债券受托管理制度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得以建立和发展。本文对债券受托管理制度进行了理论和制度的国际比较分析,并对如何建立我国的债券受托管理制度提出立法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蒋莎莎  
公司债券受托人制度是英美法系国家通过长期的实践与发展所形成的一套保护债券持有人权益的组织性制度,我国引入受托管理人制度作为持券人组织化保护的手段。在债券市场的"刚性兑付"时期,债权受托管理人长期担任"花瓶"角色,受法律制度、市场环境、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其职能发挥空间有限。如今债券违约频发,对违约风险的化解显然不能再完全依靠政府的隐性担保,打破"刚性兑付"和"政府兜底"是债券市场规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亟待受托管理人发挥债券管理功能。然而,目前我国债券受托人制度价值未能完全实现,这与受托人角色定位不清,职责权限规定不明等原因息息相关。无论是从债券受托人管理制度完善角度出发,还是从债券违约频发时期持券人利益保护的严峻形势来看,都有必要重新定位我国公司债受托管理人的角色,强化受托管理人在信托法构造下的信义义务和职责履行,促进受托人最大程度地为持券人的利益服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洪春  刘沛佩  
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自2007年首次提出以来,对于保护我国债券持有人合法权益、促进债券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发展至今,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效力层级过低、基础法律关系不明确、利益归属存在冲突、权利义务不统一等,表现出与债券市场发展的不相匹配,引发债券市场诸多争议。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与建设,亟需从立法上完善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包括:提高债券受托管理人立法层级,明确其信托基础法律关系,采取多种手段解决债权受托管理与债券持有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保障债券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洪春  刘沛佩  
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自2007年首次提出以来,对于保护我国债券持有人合法权益、促进债券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发展至今,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效力层级过低、基础法律关系不明确、利益归属存在冲突、权利义务不统一等,表现出与债券市场发展的不相匹配,引发债券市场诸多争议。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与建设,亟需从立法上完善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包括:提高债券受托管理人立法层级,明确其信托基础法律关系,采取多种手段解决债权受托管理与债券持有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保障债券持有人各种履职履责行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星德  
利益冲突是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由于利益不一致所产生的冲突,证券投资基金的利益冲突具有多样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对利益冲突的法律规制包括托管人的监督、独立董事制度、基金投资内部控制和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的内部制衡机制和法律禁止、行政规制、强制信息披露和司法救济的外部规制,各种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陷,采取混合机制可取得较好效果。本文最后就我国基金利益冲突的规制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宗儒  
证券投资基金的利益冲突是基金持有人、基金管理人及股东、监管部门、社会公众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本文探讨了基金持有人与基金管理人产生利益冲突的原因,介绍了国际证监会组织有关利益冲突问题的分类,分析了中国基金管理公司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的利益冲突情形,并从明确规制范围、优先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市场竞争、坚持分类监管,坚持重大交易严格审批、坚持公平交易、强制信息披露、坚持激励相容,坚持第三方评价等方面完善对证券投资基金利益冲突的规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怡虹  
公司债债权人通常是不特定的社会公众,缺乏保护自己权利的必要法律知识和财务知识,允许他们个别地行使保护自己的权利,不符合全体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各国公司法都专门设立相应的公司债债权人团体保护制度,以保护公司债债权人的个别利益和全体利益。本文对英美法系国家公司债券受托人制度进行了分析,对借鉴发达国家公司债债权人团体利益保护的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尽快完善我国公司债债权人团体保护的法律制度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博娟  
随着《证券法》明确了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人的法律地位与功能定位,银行间市场也通过自律规则创新,丰富了债务融资工具受托管理人的遴选范围、受托管理职责以及利益防范冲突机制等内容。然而,囿于立法层级的不同,债务融资工具受托管理人与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人存在明显的制度差异,债务融资工具受托管理人仍面临难以适用《证券法》、难以办理抵质押登记、难以办理强制执行公证、并非适格诉讼主体等法律困境,此外有关受托管理制度是信托法律关系还是委托代理法律关系的争论依然存在。究其本质,我国的信托制度仍处于发展阶段,信托业监督管理立法的必要性逐渐显现。应当通过纳入《证券法》适用范围、多部门协作以及修订《信托法》等,优化受托管理人制度,实现金融领域信托关系的统一规范和监督管理。
[期刊] 征信  [作者] 楚建会  
利益冲突被认为是信用评级机构失去中立性和丧失预警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现有的信用评级机构的运行模式来看,利益冲突广泛存在于信用评级机构和评级分析师两个层面。次贷危机发生之后,美国的监管部门不断地修改现有法律,并发布一些监管条例,试图控制利益冲突对评级结果的影响。信用评级机构也通过内部规则和程序治理利益冲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静  谭中明  
信用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行为会影响评级独立性,致使评级结果准确性较差。收费模式偏差、评级机构治理管理存在缺陷,法律责任追究不力、监管不当和市场声誉机制缺乏约束力等是问题的主要原因。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社会制定了许多措施以规制评级利益冲突行为。为达到好的效果,规制策略应具有系统性,涉及修正收费模式、建立法律责任追究机制、加强监管等一系列内容。
[期刊] 征信  [作者] 聂正彦  安小雪  
资信评级在金融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金融危机的爆发再一次证明了资信评级业利益冲突的原因所在。因投资者利益与筹资者利益的对抗、收费模式的变更及松散的外部监管引发了资信评级的利益冲突。利用混合策略博弈模型,分析影响评级业利益冲突的因素后,得出应从监管者和评级机构方面着手,化解资信评级业利益冲突的结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肖海泉  
公司债券的种类繁多,新的券种不断出现,各国债券的种类也不尽相同。这里介绍美国公司债券的主要类型。 1、抵押债券(Mortgage Bonds)。这种债券的债务是用指定的财产来担保的。债券发行后获得的财产也可作为支持债券的抵押物。如果公司有欺诈等行为,债券持有者可以获得这些财产并将它们出卖,以实现对公司债券的要求权。除指定财产外,债券持有者有权对公司未用作抵押的物品提出要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凤翔  陈凤英  
校企合作过程,职业学校、企业、政府等在各自的利益驱动下,呈现"难有为""不想为""无力为"的尴尬状态。本文以共生理论为理论逻辑起点,构建追求共同发展的校企合作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变革校企合作的治理路径——创新复杂性的合作思维、保障合作主体的话语权、搭建对话性的合作平台、建立问责制的合作框架、重视外评估的质量督导应是未来提高校企合作有效治理的应然之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