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22)
- 2023(6655)
- 2022(5833)
- 2021(5559)
- 2020(4896)
- 2019(11827)
- 2018(11863)
- 2017(23197)
- 2016(12934)
- 2015(14931)
- 2014(14866)
- 2013(14401)
- 2012(12971)
- 2011(11576)
- 2010(12017)
- 2009(11227)
- 2008(11381)
- 2007(10126)
- 2006(8956)
- 2005(7847)
- 学科
- 济(53109)
- 经济(53044)
- 业(43900)
- 管理(43530)
- 企(40295)
- 企业(40295)
- 方法(30433)
- 数学(27002)
- 数学方法(26429)
- 财(18761)
- 务(15493)
- 财务(15454)
- 财务管理(15427)
- 企业财务(14869)
- 农(11496)
- 学(11064)
- 业经(10901)
- 理论(10625)
- 中国(10550)
- 制(9447)
- 和(8294)
- 技术(7762)
- 农业(7753)
- 地方(7640)
- 划(7499)
- 贸(7456)
- 贸易(7450)
- 环境(7255)
- 易(7218)
- 策(6994)
- 机构
- 大学(186176)
- 学院(186154)
- 管理(75267)
- 济(69719)
- 经济(68206)
- 理学(65799)
- 理学院(65108)
- 管理学(63469)
- 管理学院(63157)
- 研究(57397)
- 中国(43404)
- 京(39324)
- 科学(37315)
- 财(33895)
- 所(29792)
- 农(29039)
- 业大(27999)
- 财经(27490)
- 江(27430)
- 研究所(27128)
- 中心(25943)
- 经(24921)
- 北京(24678)
- 范(23865)
- 师范(23610)
- 农业(22757)
- 州(21763)
- 院(20970)
- 财经大学(20570)
- 经济学(19977)
- 基金
- 项目(125710)
- 科学(99170)
- 基金(91284)
- 研究(88465)
- 家(80297)
- 国家(79692)
- 科学基金(68829)
- 社会(54499)
- 社会科(51598)
- 社会科学(51580)
- 省(50001)
- 基金项目(47998)
- 自然(47583)
- 自然科(46522)
- 自然科学(46509)
- 自然科学基金(45671)
- 教育(43101)
- 划(42605)
- 资助(39435)
- 编号(35661)
- 重点(28885)
- 成果(28874)
- 部(28009)
- 创(25983)
- 发(25224)
- 课题(25218)
- 科研(24595)
- 创新(24195)
- 计划(23926)
- 教育部(23895)
共检索到263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王丽南
一、股利折现模型与剩余收益模型比较分析(一)股利折现模型该模型是Miller和Modigliani1961年提出的公司价值评估经典模型。Miller和Modigliani认为,投资者购买股票时期望得到两种形式的现金流量,一种是持股期间的现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世飞
由于会计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已经难于真实地反映公司的实际状况。文章首先指出了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在公司价值评估中的不足,然后分析了三大报表与公司价值评估的关系,最后从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的相互关系角度剖析了剩余收益模型的基本定价原理,证明了剩余收益模型在公司价值评估中的科学合理性。
关键词:
剩余收益模型 公司价值评估 会计报表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欧阳励励
本文以沪深300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2003-2005年度期间以剩余收益模型为基础的股票内在价值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并对模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净资产、会计收益,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股票内在价值能够解释更多的股价波动,但并未超过净资产和会计收益的联合解释力,表明市场对价值创造的认识不强。从分年度研究结果来看,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股票内在价值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逐年增加,可以看出价值投资理念在不断增强。进一步对影响模型应用的因素分析还发现,会计方法对模型的应用有影响,市场对净资产账
关键词:
价值评估 剩余收益模型 盈利预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锋 刘澄 聂鑫
如何确定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是解决当前资本市场诸多问题的关键问题。从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的理论框架及其演变形式出发,在论述EVA估价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创建了相应的评估模型,并将经济利润EVA估价法与现行的传统估价法进行了比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光辉 龚玉策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将剩余收益估价模型与股利折现模型、折现现金流量模型和经济增加值模型这些主流价值评估模型进行比较,发现剩余收益估价模型较其他主流价值评估模型更具优势。
关键词:
剩余收益估价模型 股利折现模型 EVA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娜 黄辉
资产评估机构在对公司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基本采用成本法和收益法,而收益法评估中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是使用最多,也是最成熟的。国外的文献研究发现剩余收益模型评估具有较强的股价解释力,那么在我国剩余收益模型是否同样有效值得探讨。本文在比较分析两个模型的基础上,以青岛海尔公司价值评估为例进行检验,发现剩余收益模型评估的企业价值更接近股票市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宇宏
一、引言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如火如荼,以国有银行上市、信用社及中小银行的改造为主体,越来越关注股东价值是一个重要改变。所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便成为了管理体系的核心,这对我国的银行业来说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考虑到商业银行作为企业的特殊性,不管是在国内还是评估体系相对较完善的国外,商业银行一直是业界公认为较难评估的企业类型之一。商业银行的业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吕英巧 王富炜
文章通过对当前主流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局限性和剩余收益模型的优越性进行分析,采用中小板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运用剩余收益模型对剩余收益和净资产与股价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得出剩余收益模型对于股票价值有较强的解释力,将企业价值评估由理论推向了实证。
关键词:
企业价值评估 剩余收益模型 中小板企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鹿翠 沈函廷
本文以OhlsOn(1995)模型为基础,以2003~2013年的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改进传统剩余收益模型中的无限求和项为有限求和项,在不改变变量构成的前提下,对影响剩余收益的非会计信息因素进行了量化,分别采用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市盈率与净资产增长率的比值作为替代变量。在实证分析中,对线性信息动态化假设以及剩余收益模型有效性进行检验。随后,以市场价格与企业价值评估值的比值为依据,对剩余收益模型产生的估值偏差做进一步研究,试图利用市盈率指标剔除市场投机泡沫,对估值偏差变量进行调整,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洪 何丹
剩余收益价值模型是充分利用现有的会计信息,以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和预期剩余收益的现值来计算上市公司股票内在价值的方法。通过分析基于剩余收益价值理论的权益资本成本计量的4种模型,我们认为:依据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和基于剩余收益价值模型计算的权益资本成本是资本成本计量理论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
盈利预测 剩余收益价值模型 权益资本成本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谭三艳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剩余收益的涵义,对剩余收益估价模型进行了数学推导,并剖析该模型目前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三个难题,最后提出通过改进后的杠杆财务分析体系预测剩余收益和以市净率为基础对剩余收益模型进行变形这两种途径可以解决以上难题,进而提高剩余收益估价模型评估的准确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冰清 庞立中
目前广泛应用于评估寿险公司价值的方法是基于内含价值的估价模型。内含价值评估法认为寿险公司的评估价值等于现有内含价值加未来新业务价值,这与当前在一般企业价值评估中最为流行的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具有很大相似性。本文首先对一般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和寿险公司价值评估模型进行综述;然后基于剩余收益角度,分析了目前寿险公司广泛使用的内含价值评估法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修正的内含价值评估模型;最后以中国人寿为例,证实修正的内含价值评估模型较原内含价值评估模型对公司价值更具解释力。
关键词:
寿险公司 价值评估 剩余收益 内含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保刚 王丽南
Ohlson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定位了会计信息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将会计数据融入企业价值的评估中,日益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文从Ohlson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前期成果、模型提出、拓展以及对模型的实证检验角度进行陈述,试图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思路,以供以后的研究参考。
关键词:
剩余收益 企业价值 净剩余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廖俭
使用经典的剩余收益估值模型计算公司内在价值,时常会低估公司的价值,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该模型没有考虑公司拥有的实物期权的价值。公司内在价值除了未来剩余收益贴现和之外,还应包括各种潜在的实物期权的价值。因此考虑了实物期权的价值后能否改善剩余收益模型的解释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以沪深300的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选取了每个公司都具备的持有期权价值算入公司内在价值中,并用两个财务指标代表公司增长期权,结果表明含有或者考虑实物期权的剩余收益模型计算出的公司内在价值比起传统普通剩余收益模型计算出的公司内在价值对
关键词:
公司价值 剩余收益模型 实物期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廖俭
使用经典的剩余收益估值模型计算公司内在价值,时常会低估公司的价值,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该模型没有考虑公司拥有的实物期权的价值。公司内在价值除了未来剩余收益贴现和之外,还应包括各种潜在的实物期权的价值。因此考虑了实物期权的价值后能否改善剩余收益模型的解释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以沪深300的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选取了每个公司都具备的持有期权价值算入公司内在价值中,并用两个财务指标代表公司增长期权,结果表明含有或者考虑实物期权的剩余收益模型计算出的公司内在价值比起传统普通剩余收益模型计算出的公司内在价值对公司股价的解释力要强些,从而证实了实物期权对改进剩余收益模型方面的价值和可能性,为未来更深入的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
公司价值 剩余收益模型 实物期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