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42)
- 2023(14065)
- 2022(12247)
- 2021(11250)
- 2020(9514)
- 2019(21770)
- 2018(21214)
- 2017(41443)
- 2016(22716)
- 2015(25266)
- 2014(24985)
- 2013(24772)
- 2012(22321)
- 2011(20148)
- 2010(19769)
- 2009(18270)
- 2008(17886)
- 2007(15744)
- 2006(13707)
- 2005(11897)
- 学科
- 济(87463)
- 经济(87366)
- 管理(68691)
- 业(67767)
- 企(58040)
- 企业(58040)
- 方法(43988)
- 数学(38286)
- 数学方法(37939)
- 财(25697)
- 农(22511)
- 中国(21148)
- 学(19993)
- 业经(19874)
- 务(18699)
- 财务(18640)
- 财务管理(18617)
- 企业财务(17790)
- 贸(17215)
- 贸易(17204)
- 易(16664)
- 制(16307)
- 地方(15564)
- 农业(15004)
- 理论(14670)
- 技术(14376)
- 和(13802)
- 环境(13751)
- 银(13545)
- 银行(13476)
- 机构
- 大学(325630)
- 学院(323110)
- 管理(130661)
- 济(126135)
- 经济(123490)
- 理学(114448)
- 理学院(113214)
- 管理学(111317)
- 管理学院(110749)
- 研究(105508)
- 中国(79080)
- 京(68668)
- 科学(67897)
- 农(58394)
- 财(57326)
- 业大(53558)
- 所(53551)
- 研究所(49200)
- 中心(48008)
- 财经(47291)
- 农业(46230)
- 江(45228)
- 经(43127)
- 北京(42835)
- 范(40238)
- 师范(39730)
- 院(37880)
- 经济学(37346)
- 州(36955)
- 财经大学(35528)
- 基金
- 项目(227739)
- 科学(177991)
- 基金(166276)
- 研究(159756)
- 家(147317)
- 国家(146119)
- 科学基金(125069)
- 社会(100628)
- 社会科(95403)
- 社会科学(95376)
- 基金项目(89543)
- 省(88644)
- 自然(84836)
- 自然科(82863)
- 自然科学(82838)
- 自然科学基金(81395)
- 划(75379)
- 教育(73279)
- 资助(68198)
- 编号(63802)
- 重点(50871)
- 成果(50008)
- 部(49859)
- 创(47605)
- 发(47153)
- 科研(44366)
- 创新(44364)
- 课题(43104)
- 计划(42876)
- 教育部(42396)
- 期刊
- 济(131320)
- 经济(131320)
- 研究(90497)
- 学报(58604)
- 中国(55040)
- 农(51048)
- 科学(50866)
- 管理(46436)
- 财(44363)
- 大学(43180)
- 学学(41120)
- 农业(35080)
- 教育(30638)
- 融(28820)
- 金融(28820)
- 技术(24920)
- 财经(23381)
- 业经(22132)
- 经济研究(21341)
- 经(19769)
- 业(18507)
- 问题(17155)
- 科技(16558)
- 理论(16331)
- 版(15926)
- 业大(15503)
- 图书(15467)
- 技术经济(15316)
- 实践(14976)
- 践(14976)
共检索到455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亚平
本文在Merton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公司债2012年1月-2016年4月的面板数据,对信用利差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Merton模型估值和Merton模型因素对信用利差回归实证,分析了可能影响中国信用利差的其他因素。本文将这些因素归纳为宏观经济因素、利率因素、货币政策因素、股票市场因素和制度性因素等,并将这些因素纳入模型再次进行了实证。实证表明,公司价值对中国公司债信用利差的解释有限,对信用利差的影响具有复杂性,中国公司债信用利差更多受到其他市场因素的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亚平
本文在Merton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公司债2012年1月-2016年4月的面板数据,对信用利差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Merton模型估值和Merton模型因素对信用利差回归实证,分析了可能影响中国信用利差的其他因素。本文将这些因素归纳为宏观经济因素、利率因素、货币政策因素、股票市场因素和制度性因素等,并将这些因素纳入模型再次进行了实证。实证表明,公司价值对中国公司债信用利差的解释有限,对信用利差的影响具有复杂性,中国公司债信用利差更多受到其他市场因素的影响。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合怡 贝政新
基于Longstaff和Schwartz的公司债定价模型,从信用风险度量的角度对我国中期票据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表明:股票市场波动率、无风险利率、利率期限结构的斜率等结构化模型变量对中期票据信用利差产生显著的影响,但基于低频数据的流动性衡量指标在模型中不显著。引入宏观、发行主体和债券构成要素等因子后的回归结果表明:产出指标、债券评级与信用利差负相关;债券新增供给量、久期及发行主体的权益乘数与中期票据的信用利差正相关。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晏艳阳 刘鹏飞
基于2011-2013年52家公司债券的月度面板数据,从宏观层面和公司特性层面两个角度研究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表明,宏观层面上,GDP增长率、投资者信心指数和无风险利率对公司债信用利差影响为负,GDP增长波动率和国债即期利率斜率对公司债信用利差影响为正。公司特性上,现金流波动率、股票收益波动率和财务杠杆率对公司债信用利差影响为正,公司规模和资产收益率对公司债信用利差影响为负。整体上,相较于宏观因素,公司特性因素对债券信用利差解释程度较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标 王晰 孙晓林
从宏观经济、企业特征和发行结构三个层面,研究了中期票据发行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通过Shapley值分解发现,企业特征和发行结构对中期票据信用利差的影响较大,而在单个因素中,信用评级、国企背景、企业规模和无风险利率四个因素对中期票据信用利差的影响较大。该结果表明,在中期票据发行利差的形成过程中,具有较高信用评级的大型国有企业能够在市场中以较低的成本融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定俊 罗亮
近年来,信用债违约事件频发,国有企业发行的企业债虽有较高评级但信用状况不容乐观,在2020年较多企业债发生违约后,企业债风险引发各方关注。以2010—2014年上市交易的企业债2015—2019年的月度数据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KMV模型、主成分分析法、Nelson-Siegel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和面板固定效应估计法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逐步研究风险因素与风险交织对企业债信用利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违约风险在企业债信用利差贡献较低且不显著,利率风险相较于流动性风险在企业债信用利差贡献度更高。风险交织在企业债信用利差中显著存在,其中,以即期利率表示的利率风险与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的交互作用对企业债信用利差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违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交互作用对企业债信用利差虽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
关键词:
企业债 利率风险 流动性风险 违约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谢世清 张梦鸽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本文考察了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资金流动性、股市行情、利率债利率、产业债信用利差对城投债整体信用利差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1)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货币市场利率不会影响城投债整体的信用利差;(2)城投债整体信用利差与股票市场指数负相关,且城投债信用等级越低,负相关性越强;(3)城投债整体信用利差与利率债利率正相关,利率债与城投债之间存在替代效应,且城投债信用等级越高,这种替代效应越强;(4)城投债整体信用利差与产业债信用利差正相关,产业债与城投债之间存在很强的替代效应,且城投债信用等级越低,这种替代效应越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茂军 李婷婷 叶志锋
借助公司债的结构化定价理论和多元回归方法,研究中国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机理。利用Merton的结构化模型剖析了公司债信用利差的理论影响机理。进一步,以无风险利率、收益率曲线斜率、流动性、剩余期限、到期收益率波动率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检验中国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无风险利率、收益率曲线斜率对公司债信用利差影响显著,流动性因素对公司债利差解释能力较弱。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赵晓琴 万迪昉
本文以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债券特征和公司特征的角度考察了债券发行票面利差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当公司发行的债券具有债券评级等级高、融资规模较大、债券付息方式更加灵活、种类为短期融资券的特征,以及发债公司具有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和公司规模较大的企业特征时,发债公司可获得有利的发行票面利差,节约融资成本;(2)发债公司的主体评级对债券票面利差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方向与理论分析相反;(3)持股比例变化带来的公司治理效应不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票面利差形成有非线性U型影响。
关键词:
票面利差 短期融资券 中期票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静 方兆本
本文基于信用风险结构化模型的理论体系,采用面板数据技术研究了2007年7月~2010年9月期间中国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决定因素。结果显示,无风险利率的期限结构、发债公司股票历史波动率、宏观行业、金融市场以及债券流动性对中国公司债信用利差具有显著的解释力。同国外成熟市场相比,公司资本结构(财务杠杆率)和股票历史波动率对中国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不足。此外,这些理论因素在时间序列变化上的解释力同个体之间变化的解释力相比较好,而信用评级中仍包含结构化模型理论因素之外的解释信息。
关键词:
信用利差 结构化模型 杠杆率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杨辉 韩冬
互换利差(Swap spread)是利率互换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国内相关研究仍属空白的情况下,本文首次对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的互换利差的变动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互换利差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融资成本、流动性、违约风险因素、利率预期、曲线期限特征因素等。不同基准的利率互换利差影响因素不同,且短期和中长期互换利差影响因素也不相同。另外还发现,不同基准的互换之间、互换与现券之间的定价经常存在扭曲现象,实务中存在较大的套利机会。
关键词:
互换利差 流动性风险 利率预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涂志勇 雎岚 周璐
选取在深交所和上交所发行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作为研究样本,从宏观经济、债券因素以及企业资质三个层面,对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宏观经济指标和债项指标对信用利差存在显著影响,而企业资质对信用利差的影响则并不显著。鉴于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市场刚刚起步,定价机制尚不完善,信用利差更多反映发行时的宏观系统性风险,而未能体现发行企业的个体风险差异。
关键词:
中小企业私募债 信用利差 企业资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郑玉仙
本文以信用利差分解理论为基础,结合债券评级信息,基于市场实际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公司债券市场信用利差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预期违约损失在税后信用利差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无风险利率的期限结构、流动性风险因子、宏观经济指标等因子都对信用利差有较显著的解释力。
关键词:
公司债券 信用利差 信用评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亚军 王树进
文章利用中债指数数据研究了宏观因素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不区分商业周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无风险利率、债券净供给、股市收益率以及股市波动率对信用利差的影响与基于结构模型的预期结果不完全一致;而在进一步区分商业周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与信用利差负相关,但未预期到的高通胀与信用利差正相关;结构模型关于无风险利率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负相关的影响只在扩张阶段时适用;债券净供给只对高等级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有影响;股市收益率和股市波动率对信用利差的影响具有正负两面性,具体因债券等级不同而异。
关键词:
信用利差 宏观因素 商业周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欧阳资生 姚聪
借助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从指数层面对3年期、10年期、20年期及三个年限下AAA、AA+、AA级企业债券信用利差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建模。实证分析表明,信用利差与其影响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无风险利率、债券收益率曲线斜率与信用利差间均呈负相关,股票历史波动率、货币市场流动性、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发电量、沪深300指数单个指标对信用利差的影响为正,企业债交易额对信用利差影响不显著。信用利差对于自身的短期波动有一定的调整力,使得偏离程度减小,这一量化指标有利于对债市信用风险进行理性分析与预测。
关键词:
信用利差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