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29)
2023(7799)
2022(6574)
2021(5862)
2020(4995)
2019(10884)
2018(10871)
2017(20602)
2016(11374)
2015(13239)
2014(13279)
2013(13015)
2012(12423)
2011(11497)
2010(11726)
2009(10955)
2008(10716)
2007(9980)
2006(9142)
2005(8527)
作者
(35342)
(29818)
(29682)
(28402)
(19189)
(14172)
(13528)
(11646)
(11346)
(10648)
(10350)
(9927)
(9820)
(9784)
(9688)
(9106)
(8814)
(8678)
(8491)
(8429)
(7783)
(7406)
(7372)
(6985)
(6699)
(6614)
(6541)
(6356)
(6043)
(6002)
学科
(66213)
经济(66143)
管理(36131)
(32062)
(28320)
企业(28320)
方法(20759)
数学(18172)
数学方法(18062)
(17964)
地方(17195)
(14180)
中国(13785)
(12896)
财务(12875)
财务管理(12851)
企业财务(12473)
(12371)
地方经济(12328)
业经(11726)
(11152)
(11008)
(8797)
金融(8789)
(8409)
银行(8390)
(8033)
(7911)
理论(7844)
环境(7807)
机构
学院(171336)
大学(170313)
(76765)
经济(75130)
研究(65146)
管理(60102)
中国(50808)
理学(50405)
理学院(49793)
管理学(48918)
管理学院(48601)
科学(38558)
(38084)
(36340)
(34731)
研究所(31195)
财经(29187)
中心(28869)
(28579)
(27124)
(26394)
经济学(24194)
北京(23461)
(23334)
业大(23085)
农业(22290)
(21656)
财经大学(21474)
经济学院(21374)
师范(21371)
基金
项目(105749)
科学(82203)
研究(76261)
基金(75802)
(66864)
国家(66312)
科学基金(55602)
社会(48413)
社会科(45798)
社会科学(45787)
(41277)
基金项目(39513)
自然(35423)
(34828)
教育(34698)
自然科(34511)
自然科学(34499)
自然科学基金(33865)
资助(31758)
编号(30082)
成果(25818)
重点(24802)
(23749)
(23386)
课题(22224)
(21039)
(20206)
科研(20091)
国家社会(19984)
创新(19833)
期刊
(95577)
经济(95577)
研究(56167)
中国(36260)
(32269)
学报(28106)
(25419)
管理(24648)
科学(24547)
大学(20785)
学学(19969)
(18851)
金融(18851)
农业(16776)
经济研究(16413)
教育(16170)
财经(16077)
技术(14652)
(13851)
业经(12820)
问题(11676)
技术经济(9085)
(9052)
世界(9024)
(8887)
统计(8806)
国际(8541)
财会(8167)
经济管理(7776)
会计(7615)
共检索到276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解文增  王安兴  
本文实证研究了公司个体特征和宏观经济变量对公司债利差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司债利差与杠杆比率、资产回报率、公司债的换手率和零交易天数比率以及利率曲线斜率显著正相关,而与公司资产规模和利率水平显著负相关;高信用等级公司债利差与上证综合指数收益波动率显著负相关,而低信用等级公司债利差与股票超额收益波动率显著正相关;实际消费增速上升,公司债利差倾向下降。货币供给增速和物价水平上升倾向导致公司债利差下降。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谢赤  
采用能有效地将期限结构数据中的时间序列和截面信息结合起来的成组数据方法 ,并借助于 Kalman过滤器通地假性最大可能性对模型的系数进行估值并提炼出隐含的状态变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小刚  
在多个结构突变的检测方法中,常用的序贯检测不能同时检测到所有突变点,在实时监测中存在缺陷。文章通过潜在状态变量将对多个结构突变的检测转换为多个潜在状态的检测,基于不可逆的隐马尔可夫链方法对多个未知结构突变进行估计,同时得到多结构突变点的个数和位置估计。利用该方法对中国五省市的实证表明:五省市通胀率在历史时期上表现出五个明显的变化特征,存在三个突变点,分别发生在2006Q4、2008Q1和2013Q3。引起突变的原因在于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内部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姚红宇  施展  
本文选取我国信用债2014-2017年全样本数据,采用时间风险模型方法实证研究了传统财务指标、公司特征以及地方环境指标对信用债券违约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传统财务预测模型无法很好解释我国债券违约状况。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企业属性指标与地方经济环境指标建立了新的债券违约预测模型,并对其预测能力进行了检验和对比,发现离散风险模型拥有更好的预测能力和准确性。离散风险模型反映了违约风险随时间变化的特征,能够更好地匹配债券面板数据。伴随我国债券市场研究样本的扩大,利用离散风险模型能更为精准的对我国债券违约风险进行预测。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朱焱  孙淑伟  
近些年来,我国公司债市场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新通道。融资成本是上市公司及债权人最关注的融资因素之一。本文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债利差数据检验了货币政策和会计信息环境对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降低公司债券的利差;会计信息质量可以提高发行人的信息透明度,降低公司债利差,即融资成本的降低。进一步,按照股权性质将发行人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实证结果表明国有企业以政府信用作为背书,其发行的公司债券的利差对货币政策和会计信息质量并不敏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凤莲  
近几年,我国公司债市场发展迅速。本文首先分析了合理确定我国公司债利率的必要性,提出我国公司债利率的确定应遵循风险定价主导模式。其次,强调发债公司应依据利率定价模型给出利率预设区间,投资者依据该模型按各自估计的风险确定要求的利率。最后,建议改革公司债现行发行方式、完善公司信用评审机制及培育债券市场,发挥市场定价功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茂军  李婷婷  叶志锋  
借助公司债的结构化定价理论和多元回归方法,研究中国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机理。利用Merton的结构化模型剖析了公司债信用利差的理论影响机理。进一步,以无风险利率、收益率曲线斜率、流动性、剩余期限、到期收益率波动率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检验中国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无风险利率、收益率曲线斜率对公司债信用利差影响显著,流动性因素对公司债利差解释能力较弱。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韩信钊  
人无论其长幼 ,学习与辅导都是必不可少的 ,终身学习是人的本质属性。对于不同的学习者来说 ,有各不相同的学习状态。不善于学习的人要落伍。运用心理学理论对个体学习活动进行深入指导和研究 ,无疑具有重大价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菁华  
由于可转换债券的交易特征难以确定,所以可转换债券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就成为会计的难题之一。本文在对前期文献中的可转换债券交易特征不同解释的基础上,对可转换债券交易特征进行了重新诠释,从而为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创造条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雄元  高开娟  
客户集中度既有收益效应又有风险效应,二级市场公司债投资者如何解读进而影响债券信用利差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我国2007-2014年二级市场公司债数据的研究发现:(1)客户集中度提高了债券信用利差,说明总体而言客户集中度对债券投资者具有风险效应;(2)客户关系风险或商业信用风险较高时,客户集中度更容易被解读为风险,发债公司自身风险会放大客户集中度的风险效应;(3)客户集中度越高,企业未来收入风险与现金流风险越高,说明客户集中度对债券投资者而言确实是一种风险。本文首次探讨债券投资者对客户集中度的解读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施燕平  刘娥平  
文章选取2007-2016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产权性质考察企业风险承担对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债券发行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与债券信用利差呈显著的正向关系,企业风险承担在产权性质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通过影响风险承担的这个潜在中介传导路径,国有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具有更低的信用利差。这从债券契约视角丰富了企业风险承担的经济后果研究,为企业投融资决策的互动性提供了新的研究空间,并从产权性质方面积累了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经验证据,为有效识别公司债券定价机制提供了参考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燕嘉  
随着我国公司债市场管制进一步放松,我国公司债市场近几年成长迅猛。公司债市场对企业减少融资成本,改善资本结构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沪深上市公司2008至2019年发行的公司债为样本,从客户与环境的角度研究公司债信用利差问题。研究发现,客户集中度能够显著提高公司债信用利差,即客户集中度与公司债信用利差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环境不确定性高时,客户集中度反而与公司债信用利差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赵静  方兆本  
根据我国股票市场和公司债市场流动性溢出效应的特点,构建了包含债券和股票市场内部和外部流动性冲击的公司债结构化定价模型,以分析债券和股票市场内部和外部流动性冲击对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基于模型对2008-01-01~2016-12-31期间沪、深两市的公司债交易数据和相应公司股票交易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债券和股票市场内部和外部流动性冲击下,债券和股票的流动性对于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均符合模型的预期,并且对于较低信用级别和短期期限的债券信用利差影响更为显著,从而证实了所提出的理论模型的合理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钟廷勇  孙芳城  
本文利用2010—2017年中国公司债券季度数据,实证研究了成本粘性对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成本粘性显著增加了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且成本粘性越高,债券信用利差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债券剩余期限和市场竞争对成本粘性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之间的关系存在负向的调节作用,债券剩余期限越长、市场竞争越激烈,成本粘性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就越弱。本研究为外部信息使用者预测公司债券信用风险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拓宽成本粘性经济后果的研究思路,研究发现有利于指导管理层积极加强成本管理,降低债券信用利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宝臣  马志茹  苏云鹏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公司债券流动性风险测度指标,引入M-Copula函数和Markov机制转换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公司债券的流动性风险与信用利差的关系。结果表明,M-Copula函数与Markov机制转换模型的实证结果一致。具体如下:公司债券的流动性风险对信用利差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过程;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非对称尾部相关性,其中上尾相关性较高,即熊市时期流动性风险和信用利差同时增大的概率高于牛市时期,且熊市时期流动性风险对信用利差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其他时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