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81)
- 2023(17835)
- 2022(15472)
- 2021(14760)
- 2020(12549)
- 2019(29490)
- 2018(29172)
- 2017(55891)
- 2016(30293)
- 2015(34597)
- 2014(34545)
- 2013(34209)
- 2012(31522)
- 2011(28484)
- 2010(28240)
- 2009(26270)
- 2008(26038)
- 2007(22778)
- 2006(19549)
- 2005(17296)
- 学科
- 济(123670)
- 经济(123526)
- 管理(89957)
- 业(87453)
- 企(73843)
- 企业(73843)
- 方法(60918)
- 数学(53712)
- 数学方法(53037)
- 财(35134)
- 中国(32493)
- 农(31952)
- 学(26227)
- 业经(26040)
- 务(24083)
- 财务(24001)
- 财务管理(23956)
- 贸(23710)
- 贸易(23700)
- 制(23080)
- 易(23048)
- 企业财务(22831)
- 地方(22540)
- 农业(21199)
- 和(19201)
- 理论(19036)
- 环境(18363)
- 技术(18134)
- 银(17905)
- 银行(17845)
- 机构
- 大学(437225)
- 学院(433518)
- 济(176477)
- 经济(172768)
- 管理(172271)
- 理学(149864)
- 理学院(148195)
- 管理学(145551)
- 管理学院(144761)
- 研究(144634)
- 中国(109214)
- 京(93060)
- 科学(89562)
- 财(80268)
- 所(72683)
- 农(70259)
- 研究所(66392)
- 中心(65780)
- 财经(65232)
- 业大(65202)
- 江(61092)
- 经(59473)
- 北京(58985)
- 范(55752)
- 农业(55416)
- 师范(55197)
- 经济学(53277)
- 院(52586)
- 州(49534)
- 财经大学(48790)
- 基金
- 项目(295993)
- 科学(232609)
- 基金(216561)
- 研究(213110)
- 家(188977)
- 国家(187459)
- 科学基金(161102)
- 社会(134122)
- 社会科(127168)
- 社会科学(127134)
- 基金项目(114906)
- 省(113606)
- 自然(106615)
- 自然科(104176)
- 自然科学(104147)
- 自然科学基金(102277)
- 教育(98382)
- 划(96588)
- 资助(90730)
- 编号(86345)
- 成果(69669)
- 部(66126)
- 重点(65984)
- 发(61636)
- 创(60783)
- 课题(58686)
- 科研(57292)
- 创新(56751)
- 教育部(56702)
- 大学(55810)
- 期刊
- 济(185579)
- 经济(185579)
- 研究(124517)
- 中国(77557)
- 学报(69855)
- 科学(63656)
- 财(63587)
- 农(62807)
- 管理(61567)
- 大学(52743)
- 学学(49670)
- 农业(43552)
- 教育(43152)
- 技术(37181)
- 融(35419)
- 金融(35419)
- 财经(31721)
- 经济研究(30392)
- 业经(29592)
- 经(27059)
- 问题(24463)
- 业(23678)
- 图书(21663)
- 技术经济(21241)
- 版(20577)
- 理论(20373)
- 统计(20298)
- 贸(20182)
- 科技(19787)
- 资源(19147)
共检索到623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甄红线 王玺 史永东
本文采用中国A股市场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断点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上市公司实际报告业绩在股权激励计划预定的业绩目标处聚集的现象,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存在明显的业绩条件"踩线"达标现象,即实际报告业绩刚刚达到股权激励方案要求的业绩条件,并且基于目标棘轮效应和管理者参考点偏好效应两方面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文还发现,随着行权限制的变化,短期权益激励能够抑制目标棘轮效应,长期权益激励能够增强目标棘轮效应和管理者参考点偏好效应,而且,管理者操纵报告业绩的行为具有连续性。本文首次验证了管理者参考点偏好效应能够解释管理者向上操纵业绩而产生的业绩聚集现象,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推进了公司股权激励的研究进展。本文研究结论支持2016年正式出台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制定原则,也为政策制定者和上市公司如何进一步完善股权激励制度建设与方案设计提供了新的治理思路和决策依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振华 冯琼诗 林大庞
股权激励是解决公司代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CFO角度探讨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效应,对于完善我国公司的治理结构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文以2005年-2008年间1336-157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CFO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内在关系,结果发现,CFO权益薪酬占总薪酬比例与公司业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公司的资产净收益率和资产报酬率均在通过股权激励计划之后显著提高,表明CFO股权激励具有正向公司治理效应。
关键词:
CFO股权激励 公司业绩 公司治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斌 孙月静
在保持公司特征同质性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民营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主成分构建对经营者的约束水平。综合考虑约束水平对股权激励的影响,细分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激励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同时结合经营者激励约束的数学模型分析认为:国内民营上市公司对经营者的股权激励能发挥激励效果,但激励强度有待加强;对经营者的股权激励与约束水平能彼此增强各自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但实证结果并不显著。
关键词:
经营者 股权激励 约束水平 激励约束模型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潘亚岚 丁淑洪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管理层股权激励这一政策,但其激励效果尚不确定。本文选取2002年~2006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研究。一、文献回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蔡旺春 李光明
本文采用断点回归设计(RDD)的研究方法,选取证券市场亏损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考察我国证监会特别处理制度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特别处理制度会导致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下降,并损害上市公司下一期的盈利水平;公司治理水平的变化不是ST公司业绩下降的影响因素;ST公司融资受限导致其业绩下降。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处理制度,从而提高ST公司业绩。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尚煜
以上市公司产权性质差异为视角,研究了国有控股公司和非国有控股公司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偏好,股权激励的实施与公司业绩相关性问题。运用因子分析、Logistic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等方法,研究表明上市公司产权特征不同,股权激励模式选择偏好会受到影响,进而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也不相同;相同股权激励模式下,国有绝对控股上市公司与国有相对控股上市公司的激励效果也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
产权性质 股权激励偏好 企业业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易文丰 龚思益
文章以2013—2017年沪深A股347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OLS回归法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业绩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实施股权激励可以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内部控制质量是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影响的中介变量,三者之间存在局部中介效应。本文研究结果为上市公司今后实施股权激励,有效利用内部控制质量的中介效用,提高公司业绩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永兰
文章以我国2016年沪深两市352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控制上市公司规模、行业类别和实际控制人经济性质等变量的前提下,研究管理层薪酬激励、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对我国上市公司业绩有显著影响,但解释程度较低,管理层平均薪酬和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与公司资产收益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第二,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资产收益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可见,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薪酬激励方面,不仅要提高管理层团队的薪酬水平,还要缩小管理层内部的薪酬差距;在股权激励方面,应重点选择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既要发挥长期激励效果,又要有助于提升管理层持股比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盛明泉 蒋伟
实施股权激励的目的在于提高公司业绩,目前我国也有很多上市公司已经实施了股权激励,其实际效果又如何?本文使用我国实施了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2006~2008年的数据资料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激励的高级管理人员占高管总数的比例与公司业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目前对高管和核心员工的股权激励强度并没有产生应有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公司治理 公司业绩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刘华 郑军
随着股权激励在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试点,高新技术企业都将股权激励视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重要手段。而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已开始实施股权激励。文章以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09年年报为依据,通过对是否实施股权激励以及股权激励的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的实证研究,发现是否实施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有显著影响,其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呈现一定的区间效应,以期为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及试点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提供相应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春玲 张好圆
文章的研究分两步展开。首先,以2008年以前上市的全部民营企业为样本,研究了公司业绩与激励偏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民营上市企业的公司业绩与激励偏好显著正相关。其次,以2008年以前上市且在2008~2011年间实施了股权激励的民营企业为样本,进一步研究了股权激励力度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加大对管理层的激励力度有助于提高民营上市企业的公司业绩。研究结果为民营上市企业合理选择股权激励方案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付东
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本文选取2006-2011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中包含的激励强度、激励模式、激励有效期三项内容与公司业绩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强度与公司业绩正相关;较弱证据支持非业绩股票模式比业绩股票模式更能提升公司业绩;股权激励有效期与公司业绩不存在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菲
本文以2007-2013年间实施股权激励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公司治理强度下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不考虑公司治理强度的情况下,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在考虑公司治理强度之后,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变得显著,较低的公司治理强度在提升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相关程度方面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较高的公司治理强度能够提升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正相关性。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公司业绩 公司治理强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青华 黄登仕
本文选取了2006~2009年公告实施高管股票期权(ESO)激励的公司为样本,通过与配对组的对比,分析了ESO激励的效果;借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分析了ESO激励及其与高管权力交互作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告ESO激励的公司大多为营利能力较强的公司,实施ESO有助于公司业绩的提高;而公司业绩与公司的资产规模、劳动力报酬的支付等关系密切,同时大多基于上期的盈利惯性;在考虑权力累积量和ESO激励强度的情况下,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公司业绩具有显著的负作用,而在ESO激励力度较小的情况下,高管以此谋私利的动机不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