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55)
- 2023(11225)
- 2022(9895)
- 2021(9373)
- 2020(7860)
- 2019(18246)
- 2018(18422)
- 2017(36491)
- 2016(19671)
- 2015(22275)
- 2014(22265)
- 2013(22144)
- 2012(20067)
- 2011(18066)
- 2010(18011)
- 2009(16601)
- 2008(16121)
- 2007(14325)
- 2006(12725)
- 2005(11008)
- 学科
- 济(80375)
- 经济(80282)
- 业(68517)
- 管理(57138)
- 企(47903)
- 企业(47903)
- 农(47087)
- 方法(36150)
- 数学(31508)
- 农业(31385)
- 数学方法(31212)
- 业经(22345)
- 财(22022)
- 中国(19237)
- 制(16128)
- 地方(16086)
- 学(15474)
- 务(15376)
- 财务(15319)
- 财务管理(15294)
- 企业财务(14660)
- 贸(13032)
- 贸易(13024)
- 技术(12801)
- 易(12693)
- 体(11967)
- 策(11967)
- 理论(11926)
- 发(11619)
- 和(11617)
- 机构
- 学院(278979)
- 大学(277030)
- 管理(118433)
- 济(111301)
- 经济(108964)
- 理学(103882)
- 理学院(102904)
- 管理学(101386)
- 管理学院(100907)
- 研究(87806)
- 中国(67510)
- 农(61526)
- 京(57929)
- 科学(54641)
- 财(48524)
- 业大(48088)
- 农业(47031)
- 所(43461)
- 中心(41396)
- 研究所(39504)
- 财经(39487)
- 江(39414)
- 经(36144)
- 北京(35941)
- 范(35107)
- 师范(34842)
- 经济管理(33073)
- 州(32320)
- 院(30739)
- 经济学(30629)
- 基金
- 项目(194005)
- 科学(152850)
- 研究(144426)
- 基金(141436)
- 家(121851)
- 国家(120745)
- 科学基金(104894)
- 社会(90416)
- 社会科(85245)
- 社会科学(85223)
- 基金项目(76918)
- 省(76203)
- 自然(68521)
- 自然科(66884)
- 自然科学(66871)
- 自然科学基金(65683)
- 教育(64329)
- 划(62707)
- 编号(61383)
- 资助(57187)
- 成果(48629)
- 部(43222)
- 重点(42006)
- 发(41072)
- 创(40261)
- 课题(39358)
- 创新(37349)
- 科研(36882)
- 人文(36874)
- 教育部(36826)
- 期刊
- 济(124041)
- 经济(124041)
- 研究(78082)
- 农(63856)
- 中国(50025)
- 农业(43520)
- 学报(43462)
- 科学(40627)
- 管理(38653)
- 财(35765)
- 大学(33809)
- 学学(32115)
- 教育(26557)
- 业经(26209)
- 融(25836)
- 金融(25836)
- 技术(22799)
- 业(20152)
- 财经(18141)
- 问题(17309)
- 经济研究(16577)
- 经(15111)
- 版(14687)
- 理论(14384)
- 图书(14323)
- 农业经济(14201)
- 农村(13917)
- 村(13917)
- 技术经济(13700)
- 科技(13673)
共检索到397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春勋 鲁强 周军
由于新古典契约受制于第三方规制,关系型契约的双方规制成为公司与农户交易关系的有效治理方式之一,而关系型契约的治理需要信任、互惠等治理手段。假设公司能够观测农户行为的结果,并通过农户行为结果来推测农户选择某种行为的动机或意图;在构建选择集比较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公司与农户互惠信任契约基本模型,分析公司和农户的最优策略,结果表明:当农户努力水平的提高能够使公司选择集中最优收益水平增加(或降低农户选择集中的最劣收益水平)时,公司的最优反应是提高总收益中农户分享的比例(比如通过提高农产品等级的方式);如果能够预期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蔡荣 虢佳花 祁春节
运用交易费用经济学、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以"公司+农户"这一组织形式中的契约关系为研究对象,根据抵押品模型,构建了一个"公司+农户"契约选择模型,来讨论"公司+农户"经营组织不同契约类型选择及其效率,并提出改进思路及政策含义。
关键词:
“公司+农户” 契约选择 交易效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洪名勇 尚名扬
农户在选择农地流转契约时,会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契约。信任是农户选择契约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信任程度随着亲缘、血缘和地缘等关系不同而有较大差异。随着信任程度的上升,选择口头契约的意愿越大,选择书面契约的愿意越小。双方如果要维持良好的流转关系,必须履行已达成的口头契约,否则就会失去再次合作的机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信任 契约选择 口头契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汪沙 刘乔
本文以小规模专业化农户为分析对象,探讨了其特有的资产专用性结构可能引发的缔约后机会主义行为,着重分析了在松散型、半紧密型、紧密型三种类型的"公司+农户"契约规制下小规模专业化农户参与商品契约的稳定性,认为针对不同的资产专用性结构匹配不同的契约规制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契约的违约风险,然而低水平的商品契约仍然不利于"公司+农户"产业化形式的长期发展,并提出了未来这一契约形式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
小规模 专业化 契约 稳定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欧阳昌民
由于信息不对称、组织分散、资金技术劣势和政府干预偏向等原因,农户在与公司的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其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这直接导致了"公司+农户"契约关系的不稳定性。决定合同价格的最主要因素是农户参与项目的机会成本及其组织化程度。因此,建议一方面应不断促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形成龙头公司之间的良性竞争机制,改变"龙头"垄断的局面;另一方面应积极建立各类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户谈判能力,改变农户"一家一户"面对公司的状况,真正提高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关键词:
公司+农户 契约设计 价格形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鹏
近年来线上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取得了快速发展,银电合作已成为企业业务开展的主要模式。文章以农产品电子订单质押为例,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银行与B2B平台间的激励契约设计问题,并依据B2B平台互惠性偏好因素构建了委托代理模型,最后得出B2B平台努力水平与银行收益较传统模型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考虑互惠性偏好情况下,B2B平台偏好行为越强,其努力水平提升程度就越高,银行收益只在有效集范围内增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彬
本文在综述非完全契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订单农业契约非完全性成因及其引致的违约风险,并由此提出违约风险的根源来自契约的非完全性,而规范契约应是防范违约风险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农业契约 非完全契约 违约风险 规范契约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徐忠爱
公司和农户间契约自我实施的关键是相互进行专用性投资,或类似于专用性投资的契约安排。有效的契约设计手段可以拓展契约自我实施的范围。在缔约实践中,公司与农户可以通过抵押(质押)条款、关系专用性投资等有效的契约设计安排,使得契约最大范围的自我实施、缔约效率得到提高和契约关系得到较为平稳的发展。
关键词:
专用性投资 契约设计 自我实施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凤华 张德鹏 陈春峰
基于公平偏好理论的互惠公平,从创新顾客的互惠偏好程度、激励契约类型与激励效果的关系入手,构建创新顾客参与企业创新活动的激励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和分析,探讨激励契约的外部性和互惠关系对于激励效果的影响;此外,进一步分析如何联合经济激励和心理激励,降低企业获得创新顾客高努力投入的成本;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模型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当创新顾客之间出现互惠关系时,最优激励契约取决于创新顾客心理偏好与风险态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当创新顾客的风险规避程度较低时,最优激励契约为相对绩效契约;当创新顾客的风险规避程度较高时,最优激励契约为团队报酬契约。
关键词:
互惠公平 创新顾客 心理激励 激励契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强国 李宁
本文从资产专用性的角度对公司与农户之间信用关系进行了理论和案例分析,进而得出对于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契约关系,应该根据不同的资产专用性选择不同的治理机制,以提高交易双方的信用水平。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企业 农户 治理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克敏 郭锦墉
商品契约制是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户与中介组织最主要的联结方式,但农户的违约行为严重影响到这种合作模式的发展,如此高的违约率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的进程。因此,对农户违约行为的研究对促进该种模式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商品契约 农户 违约行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洁 祁春节
笔者以"公司+农户"这一组织形式中的契约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交易成本理论来探讨影响企业与农户对契约选择的因素,并构建模型对这些因素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交易的不确定性、治理成本和双方的权力安排等对企业与农户间契约选择起决定性作用。由此获得的启示是,应建立契约的保障机制来降低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并通过建立长期的信誉与合作,使农户和企业保持利益上的协调一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志坚 吴健辉 贾仁安
在“公司+农户”组织模式中,公司与农户的合作关系是一个长期的契约关系,但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公司与农户之间经常发生相互违约行为。本文以委托——代理和进化博弈理论为基础,讨论了公司与农户之间演化博弈的各种情况,分析了公司与农户违约行为的根源与规避这种行为的保障机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忠爱
关系性产权是一种特别的产权属性或类别。它基于、但不从属于权利性产权,是权利性产权派生出来的非经济性权利或社会关系权利。这种权利是交易双方为了创造和合理分配更大的经济租金、减少租金消散,而在长期关系互动中形成的无形产权,其载体是长期互动关系。对这种关系性产权进行合理界定是公司和农户契约关系稳定性的基础。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忠爱
产权的界定是契约的基本内容,契约效率体现为对产权的界定是否合理。经典的产权理论和契约理论对组织的形态和交易的边界进行了解释。通过对经典产权理论的全面回顾,对公司和农户契约关系的效率基础——产权属性的界定及其对自我实施契约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到的基本结论是,公司和农户契约的效率基础是产权属性界定的合理程度及其契约的可自我实施程度。
关键词:
公司 农户 自我实施 产权属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