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60)
2023(7697)
2022(6258)
2021(6261)
2020(5027)
2019(11378)
2018(11671)
2017(19387)
2016(12445)
2015(14149)
2014(14780)
2013(13368)
2012(12287)
2011(11248)
2010(11663)
2009(10194)
2008(10339)
2007(9673)
2006(8541)
2005(7861)
作者
(32676)
(26859)
(26801)
(25869)
(17292)
(13134)
(12534)
(10441)
(10345)
(10245)
(9204)
(9118)
(8898)
(8679)
(8556)
(8469)
(8202)
(8074)
(8003)
(7706)
(7120)
(6859)
(6569)
(6455)
(6382)
(6273)
(5980)
(5894)
(5635)
(5551)
学科
(30412)
经济(30374)
管理(29933)
(23257)
教育(21901)
(19033)
企业(19033)
中国(17035)
理论(12156)
方法(12035)
(11250)
教学(10413)
(10141)
数学(9751)
数学方法(9544)
(8897)
(7906)
(7008)
业经(6920)
技术(6882)
(6719)
(6456)
财务(6437)
财务管理(6412)
学校(6229)
地方(6130)
企业财务(6060)
研究(6021)
农业(5981)
(5921)
机构
大学(163220)
学院(158199)
研究(56014)
管理(47594)
(46828)
经济(45145)
理学(39517)
理学院(38869)
管理学(37750)
管理学院(37412)
(37102)
中国(36593)
科学(35414)
(34188)
师范(33961)
教育(33854)
(29217)
(27678)
师范大学(27230)
研究所(26216)
(25907)
中心(24583)
北京(24403)
(23886)
技术(23108)
(22596)
业大(21272)
职业(20560)
(20371)
财经(19834)
基金
项目(97321)
研究(79706)
科学(75491)
基金(63408)
(54728)
国家(54075)
教育(46741)
科学基金(44465)
社会(44376)
社会科(41566)
社会科学(41552)
(40569)
编号(36774)
(35837)
成果(34580)
基金项目(32279)
课题(29592)
自然(27410)
自然科(26635)
自然科学(26626)
自然科学基金(26150)
资助(26118)
(25544)
重点(23662)
(23263)
(22811)
项目编号(22280)
(21547)
规划(21538)
教育部(19947)
期刊
教育(61926)
研究(57285)
(55784)
经济(55784)
中国(48146)
学报(26703)
(22395)
科学(21255)
(21079)
大学(20604)
技术(17788)
管理(17543)
学学(16468)
职业(15864)
图书(14572)
农业(14344)
(12059)
金融(12059)
书馆(11006)
图书馆(11006)
财经(10139)
技术教育(10028)
职业技术(10028)
职业技术教育(10028)
(9887)
论坛(9887)
业经(9076)
(8995)
(8790)
高等(8786)
共检索到259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秦惠民  陈立鹏  胡林龙  
“独立学院是在长期公办机制条件下国家机制和社会市场机制相结合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一种顺势选择。它既是中国特殊国情背景下特殊时期顺应高等教育急剧扩展的特有产物,又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合乎逻辑的一种特殊形式。“独立学院”的法人性质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存在着争论。独立学院是民办非企业法人、事业法人,还是公益性企业法人,不仅关系到正确适用法律、有效管理及其规范发展,还关系到“独立学院”的发展趋向及其能否最终脱离母体而发展成为真正的独立学院。笔者就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种意见进行了探讨,着重分析了独立学院是公益性企业法人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以期抛砖引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希  
高校人事制度变迁导致公立高校与教师法律关系性质的转变。教师法律地位由"国家干部"的公职属性向市场契约化转变,并同时具有私法上"劳动者"的双重特性。法律地位决定了教师教育活动中权利配置与义务履行的实际状态,也明确了教师权利救济的有效途径。基于此,社会法作为第三法域结合了"公法"与"私法"的属性,并融合了高校教师法律地位双重特质。本文尝试以社会法理念为视角,将公立高校教师界定为"特殊劳动者",通过教师法律地位遵循的基本原则、利益观、权利观及人事争议立法调整模式进行厘清与解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秦惠民  
高等学校研究生院在我国经历了一个自上而下的创办和发展过程。其法律地位也经历了一个由最高立法机构批准立项、由最高行政机关审批设置并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依据行政职权严格控制,到作为一种内部组织机构由高等学校依法“自主确定”的演变过程。《高教法》颁布后,并没有立刻改变人们的固有观念、思维定势以及自动规范相应的政府行为,研究生院法律地位悄然变化的巨大落差,导致了工作中的新问题并引起了人们心理的不适应和政府行为的不协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邵学峰  梁志元  
通过对东三省2004~2014年二三产业增加值、资本存量、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四项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分析的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对国有建设用地投入与经济增长关联性进行分析,发现东三省尤其是吉林省长期以来的土地供应和土地财政制度逐步降低了土地的使用效率,进而降低了资本使用效率,导致国有建设用地投入和二三产业经济增长出现了负相关。说明东三省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具有可持续性,转变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到了关键节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申素平  
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是我国教育立法对学校类型的基本分类。独立二级学院由于举办主体及经费来源不同,分别应具有公办学校或民办学校的法律地位,并与政府构成不同的法律关系,接受政府相应的管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魏训鹏  费坚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其法人地位的确立和属性的明确对于独立学院实施依法办学,协调各方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秀娜  
旅游行业管理走向法治化是旅游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作为第一部综合性的旅游行业管理法,旅游法如何界定旅游服务和旅游经营者的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邱新国  
我国法律体系中尚未明确期货结算机构(期货交易所)的中央对手方法律定位。理论上对期货结算机构在期货结算中的法律地位问题存在分歧,主要有"期货合同结算担保方说"和"期货合同主体说"两种观点。通过比较分析境外主要期货市场关于其期货结算机构法律地位的规定,以及境外关于中央对手方制度的法律基础——合同更新和公开要约制度,得出关于我国期货交易所在结算中法律定位问题的结论和建议,即我国期货立法不宜引入中央对手方概念和确立期货结算机构在结算中的中央对手方法律地位,应否定期货结算机构的期货合同主体地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立鹏  杨阳  
大学章程是大学依法治校、规范自身管理的基本依据,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大学办学具体而个性化的纲领性指南。以软法理论为指导,大学章程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需建立科学的章程制定机制、协商对话机制、监督机制和修改机制,以加强大学章程的实施效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乐道  
社会审计的法律地位及其发展趋势的探讨黄乐道国家审计是代表国家实施审计监督,社会审计是接受社会公众委托进行社会咨询服务。我国的现行审计体系中,是以国家审计为主,社会审计为补充,这种审计体系是建立在单一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之上的。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明辉  
对于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 ,会计界和法律界存在不同的认识。在西方 ,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权威性并不完全为法庭所认可。但是 ,独立审计准则体现了现时条件下审计的公认水平 ,应当作为注册会计师注意义务的判断标准。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严格遵循了审计准则 ,应当免责。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萍  
本文认为我国在税法理论和税法实践方面,与发达国家纳税人法律地位相比,仍没有摆脱强调税务机关权力多于纳税人权利,强调纳税人义务多于对税务机关执法制约的现象,形成人们观念上的失误,认为纳税人和征税主体在法律地位上本是不平等的。这种认识扭曲了纳税人应有的法律地位。文章通过对我国纳税人法律地位现状的原因剖析,对如何正确认识和确保纳税人的法律地位提出看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慕亚平  沈虹  
跨国公司发展已经经历了130年的历史,世界上无数专家学者从事着跨国公司研究。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对跨国公司亦越来越重视。法学界也习惯地赋予其较高的法律地位,许多学者主张跨国公司是国际法主体,有的学者则认为是国内法主体,而大多数学者主张其为国际经济法主体。若认真从法学角度加以考虑,便会发现目前法学界对于“跨国公司”这个来自经济学的概念并没有融合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长秋  马彦  
在生物产业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之引擎的背景下,人类遗传资源的经济价值与战略意义日益显现,急需要立法加以保护。目前,在人类遗传资源地位的界定方面,学术界主要存在"非物说"与"为物说"两种学说,实际上,人类遗传资源是一种介于人与物之间且其人格意义大于物质意义的人格体。在现有国际法律文件中,人类遗传资源被界定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与遗产,但这种界定是在象征意义上而言的。实际上,国家与个人都对人类遗传资源享有相应权利,而这些权利也都需要立法予以保护。目前,中国对于人类遗传资源的法律保护还存在显见不足,需要采取相应对策予以完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国清  
本文从税制的外延性和内涵性角度,对税制建设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作者指出:要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税制,必须总结历史经验,深化税制改革,在规范税制外延性建设的同时,注重走完善税制内涵,增强税收功能的道路,通过合理配置税制要素,加强税收征收管理,健全税收管理体制,实现税制的规范化。建立以内涵性建设为主的税制新格局,将是今后税制改革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