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81)
2023(11082)
2022(9752)
2021(9190)
2020(7651)
2019(17866)
2018(17709)
2017(34237)
2016(18905)
2015(21272)
2014(21226)
2013(21132)
2012(19324)
2011(17478)
2010(17280)
2009(15633)
2008(15038)
2007(13009)
2006(11349)
2005(9798)
作者
(56269)
(46259)
(46073)
(43856)
(29745)
(22279)
(20891)
(18358)
(17929)
(16492)
(16025)
(15556)
(14798)
(14523)
(14472)
(14296)
(14037)
(13949)
(13287)
(13153)
(11711)
(11223)
(11157)
(10648)
(10371)
(10341)
(10295)
(10134)
(9351)
(9264)
学科
(72688)
经济(72599)
管理(51956)
(47200)
(39216)
企业(39216)
方法(34259)
数学(29658)
数学方法(29295)
中国(21970)
(18249)
(18016)
(16572)
地方(16137)
业经(15356)
理论(13153)
农业(12273)
(11959)
环境(11897)
(11752)
贸易(11747)
(11662)
(11335)
教育(11169)
技术(11149)
(10374)
财务(10316)
财务管理(10296)
(10109)
企业财务(9758)
机构
大学(268396)
学院(263614)
管理(104871)
(98408)
经济(95938)
研究(91989)
理学(91547)
理学院(90381)
管理学(88650)
管理学院(88177)
中国(64490)
科学(60888)
(59089)
(46838)
(45413)
研究所(43242)
业大(42880)
(42791)
中心(40470)
(37626)
(37488)
北京(37442)
师范(37214)
农业(36053)
财经(35027)
(34020)
(31958)
(30950)
师范大学(30580)
技术(28888)
基金
项目(189256)
科学(148109)
基金(136867)
研究(134708)
(121031)
国家(120011)
科学基金(102294)
社会(82741)
社会科(78192)
社会科学(78167)
(73649)
基金项目(73506)
自然(69358)
自然科(67743)
自然科学(67725)
自然科学基金(66492)
(63589)
教育(62035)
资助(56533)
编号(54450)
成果(44146)
重点(42525)
(41088)
(40107)
(38819)
课题(38200)
科研(36450)
创新(36190)
计划(35517)
教育部(34758)
期刊
(104682)
经济(104682)
研究(78697)
中国(48839)
学报(46666)
科学(42590)
(40214)
管理(37362)
大学(34440)
教育(33981)
学学(32228)
(30136)
农业(28385)
技术(22553)
(18520)
金融(18520)
业经(16471)
经济研究(16283)
财经(16245)
图书(15298)
问题(15147)
(14332)
(13743)
科技(13674)
理论(13122)
业大(12434)
(12418)
实践(12240)
(12240)
现代(12144)
共检索到376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中会  蔺秀云  方晓义  
本研究采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公办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中的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公办学校的各种学校因素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中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两个阶段都有积极促进作用,除学校安置因素外,流动儿童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同样影响家长对两类学校的选择,也影响着流动儿童在两类学校的城市适应。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晓巍  邹泓  王莉  
以北京市4所打工子弟学校和3所接收流动儿童的公立混合学校的1146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问题行为问卷、师生关系问卷、学业行为问卷考察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特点,并比较打工校与公立校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状况的差异。结果发现:(1)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在外化问题行为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师生关系、学业行为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2)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存在年级与学校类型的交互作用。(3)聚类分析发现,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分为三种类型:和谐型、一般型、高危型,分别占27.9%、48.1%、24.0%。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类型校际差异显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冯玲  
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与之俱来的庞大的流动少年群体的义务教育问题也日渐严重与紧迫。本文通过对无锡市流动人口的调查和案例分析 ,探讨了流动人口中普及义务教育的现状、打工子弟学校存在的空间和原因 ,以及在流动少年中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和政策等方面的制约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雁  殷俊益  雷雳  
为了探讨生活技能教育对打工子弟学校小学生的学校适应是否有促进作用,本研究选取北京市一所打工子弟小学三、四年级共128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三、四年级各一个班为实验组;各另一班为对照组,进行生活技能教育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生活技能教育能够显著提升打工子弟学校小学生的学校适应,并表现在同辈交往能力及行为控制能力的显著提升;自表能力及任务取向方面的正向影响,由此看来,生活技能教育对打工子弟小学生学校适应的促进有效。鉴于此,应提倡打工子弟学校开展生活技能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佳伟  徐瑛  
家庭教育是流动人口家庭化城乡迁移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聚焦就读于民办打工子弟学校的随迁子女家庭,采用质性研究的策略,以对234户家庭的大范围入户调查为基础,试图探寻这部分群体在城乡流动中的家庭教育适应策略的建构过程。通过对典型个案的分析和呈现,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承担主体呈现多元特征;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呈现趋向城市化与内卷化相交织的特征;同时,流动人口入学政策也是影响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适应策略的重要因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熊泰松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为了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民办打工子弟学校应运而生,打工子弟学校中的教师群体也在逐年增加,但他们的生活工作状况和实际需求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第一,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们感受到的主要压力是物质性压力,其次是职业发展和社会期望的压力;第二,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的社会支持网中非亲属的支持比亲属支持占有更重要的位置;而在非亲属支持中,最为重要的是同事支持,其次是好友支持;第三,其支持网功能集中于情感支持和信息建议支持两类,而其中的物质类实用支持则非常欠缺。最后,通过探讨打工子弟学校教师面临的生存压力和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结合社会工作专业视角提出了解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现存的问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陶红梅  许燕  张小方  顾莉莉  洪金侠  
本研究采用王极盛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北京 4 15名打工子弟学校初中生和 2 30名公立学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差异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 :1)打工子弟学校初中生中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 ,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情绪不平衡、适应不良和人际关系紧张敏感 ;2 )打工子弟学校初中生与公立学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打工子弟心理健康水平较不理想 ,且不及公立学校初中生 ,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海路  张旭东  降初卓玛  
应用教育人类学田野工作的方法,进入北京市XZ小学考察维吾尔族随迁子女的人际交往与其文化适应策略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师生和谐交往有利于维吾尔族随迁子女更好地实现"整合"的文化适应策略;同伴友好交往是维吾尔族随迁子女实现文化适应"整合"策略的必要途径;日常化的亲子交往有利于维吾尔族随迁子女保持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使其避免选择"同化"或"边缘化"的适应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从今年9月起,北京市城六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始享受教科书免费待遇,学校不得以任何名目向学生收取涉及教材的一切费用。这标志着北京市小学和初中阶段所有学生将不用再交书本费。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敏  
针对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阅读问题,以湖州吴兴区民工子弟学校为例,调查并分析学生阅读特点及影响学生阅读障碍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探索激活民工子弟学校学生阅读兴趣的对策,就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培养民工子弟学校学生阅读兴趣的长效机制提出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侯靖方  方展画   林莉  
1999年初 ,全国首所由流入地政府举办的民工子弟学校在杭州市成立 ,此后杭州又相继成立了三所公办和一所民办的民工子弟学校 ,逐步形成了杭州市以市区公立中小学为“主渠道”、公办性质的民工子弟学校为“次渠道”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格局。本报告在多次深入这些民工子弟学校调研的基础上 ,总结了杭州市公办民工子弟学校的经验 ,提出了在全省推广杭州市解决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经验及做法的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中会  石雪玉  
为探讨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和学校适应量表作为研究工具,调查了北京公立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共613名流动儿童。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受性别、年级、来京时长、就读学校因素影响。流动儿童问题行为与学校适应存在显著负相关,且学校适应的5个维度不同程度上对问题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熊春文  刘慧娟  
流动儿童尤其是农民工子弟的教育问题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学议题。近年有学者从反学校文化的视角出发开展了颇有意义的探索,但是这些以探索"子弟们"自主性或能动性为出发点的经验研究,最终均以消解农民工子弟反学校文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为基本结论。通过对一所农民工子弟校各个年级学生实际流动的动态考察,本文发现农民工子弟校的反学校文化有一个逐渐生成的过程,即从"制度性自我选择"逐渐过渡到"制度性自我放弃"的演化过程。学校往往包含着制度性自我选择与自我放弃的双重奏,而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本文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揭示了农民工子弟反学校文化的真实性及其力量,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民工子弟学校文化的社会意义进行了诠释,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亚民  俞根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大中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及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质量问题关系到普及义务教育的巩固和提高,必须予以重视。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中会  童辉杰  程萌  
为了探讨流动儿童社会认同对其学校适应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流动儿童社会认同问卷和流动儿童学校适应量表,对北京市三所小学的911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相关、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流动儿童社会认同与其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女生好于男生、高年龄组好于低年龄组、公立学校好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社会认同及其各个因子与学校适应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社会认同对学校适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