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0)
2023(12450)
2022(10892)
2021(10063)
2020(8395)
2019(19261)
2018(19305)
2017(38313)
2016(20302)
2015(22413)
2014(22399)
2013(22462)
2012(20661)
2011(18695)
2010(18774)
2009(17294)
2008(16429)
2007(14423)
2006(12775)
2005(11265)
作者
(57999)
(48352)
(47990)
(45756)
(30727)
(23061)
(21720)
(19028)
(18284)
(17160)
(16392)
(16339)
(15353)
(15240)
(14880)
(14742)
(14342)
(14028)
(13720)
(13564)
(11911)
(11902)
(11484)
(11018)
(10916)
(10675)
(10545)
(10402)
(9856)
(9279)
学科
(101697)
经济(101610)
管理(58094)
(52014)
(42551)
企业(42551)
方法(40727)
数学(35690)
数学方法(35369)
地方(22949)
中国(22330)
(21990)
(20557)
(20391)
业经(19452)
农业(15139)
(14488)
地方经济(14364)
环境(14073)
(14047)
贸易(14039)
(13825)
理论(13606)
(13512)
技术(12148)
(11767)
金融(11766)
(11722)
财务(11661)
财务管理(11640)
机构
大学(291501)
学院(289147)
(126095)
经济(123541)
管理(117964)
理学(102425)
理学院(101323)
管理学(99793)
管理学院(99265)
研究(98430)
中国(71248)
(61249)
科学(59172)
(55221)
(48701)
财经(44500)
研究所(44361)
中心(43362)
(42271)
业大(41140)
(40869)
(40461)
经济学(38914)
北京(38710)
(37130)
师范(36839)
(35625)
经济学院(34820)
(33169)
财经大学(33099)
基金
项目(198403)
科学(156309)
研究(145931)
基金(145013)
(125425)
国家(124407)
科学基金(107486)
社会(93666)
社会科(88838)
社会科学(88814)
基金项目(77279)
(76378)
自然(68760)
自然科(67153)
自然科学(67143)
自然科学基金(65939)
教育(65386)
(63602)
资助(59651)
编号(59004)
成果(47440)
(43766)
重点(43648)
(42623)
(40625)
课题(39738)
国家社会(38861)
教育部(37917)
创新(37908)
科研(37391)
期刊
(141559)
经济(141559)
研究(89443)
中国(50000)
管理(43331)
学报(43145)
(41177)
科学(40508)
(38051)
大学(32739)
学学(31000)
教育(27413)
农业(26629)
技术(25391)
经济研究(23662)
(22376)
金融(22376)
财经(22242)
业经(20778)
(19083)
问题(17970)
图书(16525)
技术经济(16150)
理论(14516)
科技(13427)
现代(13316)
实践(13026)
(13026)
(12904)
商业(12778)
共检索到422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文娟  王捷  
近年来,政府在公共投资管理领域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功能正在发生变化,由过于追求项目的净收益到更加关注公共物品或服务所能产生的正的外部性的大小。所以,对公共项目特别是大型公共项目评价的方法、指标、标准开始转向加强从宏观视角的考察。公共项目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表现为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两个方面。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乃至未来若干年的情况来看,无论是道路交通等市政基础设施还是公共卫生、文教体育等社会基础设施都在不同程度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即处于长期的供不应求的状况,使其投资的供给效应对长期经济增长的提高推动作用是更为主要和显著。公共项目的供给效应是项目完成后,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逐次转移积累获...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缪仕国  马军伟  
本文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1978-2002年我国公共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文中作者建立了生产函数模型估计了公共资本的产出效应,并在此基础上采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和Johanson检验法估计了公共资本和产出之间的协整关系。结果发现我国公共资本的产出弹性在0.4左右,公共资本与GDP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冉光和  张明玖  张金鑫  
本研究基于中国东部和西部的省级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纠正模型,对东部和西部基本建设支出和科教文卫支出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东部和西部基本建设支出和科教文卫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具有明显差异;西部地区基本建设支出和科教文卫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双向长期因果关系,而无明显的短期因果关系;东部地区基本建设支出和科教文卫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明显的双向长期因果关系,并且科教文卫与经济发展具有双向短期因果关系。因此,在不同的区域条件约束下,公共服务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并无稳定一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的相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美彤  
非税收入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文章从一般公共预算内非税收入的总量和结构两个维度出发,通过构建拉姆齐理论模型,利用汉密尔顿方程和拉格朗日函数求出非税收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最大值点,从而说明非税收入对经济增长具有倒“U”型效应。通过建立关于二次函数的面板数据模型,利用混合效应、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实证求出了非税收入对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值:当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13.29%时,非税收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一般公共预算内非税收入中的专项收入占比为19.65%,行政事业性收入占比1.1%,罚没收入占比58.15%,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占比1.56%以及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占比为16.14%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因此在进行财政的年初预算时,应该充分考虑非税收入总量和结构在财政收入的最优占比问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南旭光  
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积极效应为经济学家普遍认同,但是由于腐败的存在,这一问题变得比较模糊。为了研究公共投资、腐败和经济增长及其相互依赖的关系,我们构建了由关于经济增长、公共投资、腐败和私人投资四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并利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了观测的面板数据。结论是:腐败增加了公共投资的水平,但是只有低腐败水平的国家才能享受到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有效回报,而对于高腐败水平的国家,公共投资的效率因为腐败的存在而降低,以致于公共投资无法拉动经济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美彤  
非税收入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文章从一般公共预算内非税收入的总量和结构两个维度出发,通过构建拉姆齐理论模型,利用汉密尔顿方程和拉格朗日函数求出非税收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最大值点,从而说明非税收入对经济增长具有倒“U”型效应。通过建立关于二次函数的面板数据模型,利用混合效应、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实证求出了非税收入对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值:当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13.29%时,非税收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一般公共预算内非税收入中的专项收入占比为19.65%,行政事业性收入占比1.1%,罚没收入占比58.15%,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占比1.56%以及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占比为16.14%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因此在进行财政的年初预算时,应该充分考虑非税收入总量和结构在财政收入的最优占比问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扬  童春阳  
基于1985—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在分析过去30多年我国农村贫困化演变基础上,构建了经济增长、公共投资和扶贫政策等因素影响减贫成效的计量经济模型,测度了经济增长、公共投资和政策演变的减贫效应。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曾在减轻农村贫困中发挥重大作用,其中农业生产总值增长显著降低了贫困发生率,但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边际递减;在扶贫开发的新阶段,农村地区公共投资更能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同时精准扶贫和社会保障政策也有助于降低贫困发生率,因而未来一段时期内应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贫困发生本质的科学认知,为我国2020年后新一轮减贫政策的制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静静  胡司琪  周京奎  
公共品供给和集聚经济是影响城市增长的两个重要因素。理论部分论证了公共品供给规模和集聚经济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城市增长向集约模式发展,利用1999—2011年我国24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验证理论部分的命题。结果表明:我国的城市空间增长得益于公共品供给规模和集聚经济效应的增加,但具有区域差异性和城市规模差异性;集聚经济对城市增长的影响效应呈倒U型曲线关系,这说明城市增长模式正发生分化。因此,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发展集聚经济,对公共品供给优化配置,实现区域内城市增长的辐射与联动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静静  胡司琪  周京奎  
公共品供给和集聚经济是影响城市增长的两个重要因素。理论部分论证了公共品供给规模和集聚经济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城市增长向集约模式发展,利用1999—2011年我国24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验证理论部分的命题。结果表明:我国的城市空间增长得益于公共品供给规模和集聚经济效应的增加,但具有区域差异性和城市规模差异性;集聚经济对城市增长的影响效应呈倒U型曲线关系,这说明城市增长模式正发生分化。因此,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发展集聚经济,对公共品供给优化配置,实现区域内城市增长的辐射与联动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葛翔宇  叶提芳  李玉华  
文章阐述了随机优化问题的求解步骤;给出了随机增长模型,并利用该模型从理论上研究了政府的公共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影响;选取我国24个省份1986~2012年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政府在科教文卫、社会保障、交通运输等三个方面的公共支出占GDP份额的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在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方面支出份额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在交通运输方面支出份额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齐红倩  庄晓季  
本文在对公共债务对经济增长传导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对1981—2013年中国公共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公共债务对经济增长在长期和短期中皆具有促进作用,但公共债务对经济增长的长期促进作用存在下降的趋势;公共债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低于私人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对此,中国政府应合理调控公共债务规模,提高公共债务的投资效率,有效发挥公共债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立新  张敏  王菲  
文章基于31个省份2006—2015年的数据,使用面板模型分析发现,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具有经济增长效应但存在区域差异。地方财政文化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公共文化机构的数量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弱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收敛效应;公共文化机构的文化产品产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公共文化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高于公共文化机构数量及其产出的经济增长效应。各区域仍需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水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葛翔宇  叶提芳  
文章采用随机增长模型来研究政府的公共开支的增长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文章给出了随机优化问题的理论基础;然后给出了一个随机增长模型,该模型把公共开支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从理论上推导分析公共开支的平均增长和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接着选取我国31个省份1995-2012年间在科教文化、社会福利、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方面的公共支出的平均值和方差为解释变量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表明:这四种类型公共支出的增长和波动可能促进经济增长也可能阻碍经济增长;文章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分析和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馨  
在当前通过增发公债支撑扩张性财政政策保持一定水平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如何从理论与经验的角度深入研究公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是有着积极意义的。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的袁东新作《公共债务与经济增长》,对该问题进行了应有的探索。 本书的分析内容,已不再是传统的或流行的关于公债对于财政赤字、财政负担和财政风险等问题的阐述,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同斌  张敏晗  
本文构建了包括财政负担、公共服务与经济增长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在财政负担较小或适度时,财政支出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而且显著促进了公共服务水平的改善;反之,过高的财政负担使得财政支出对于公共服务的边际贡献逐渐降低,且财政负担上升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持续累积,甚至会降低经济产出水平。进一步地,本文基于全国1966个县级层面数据构建了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分解出财政负担与公共服务、经济增长之间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随着财政负担加大,县级财政负担对经济增长、公共服务的影响由正向的促进作用转变为负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