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88)
- 2023(10556)
- 2022(8729)
- 2021(7987)
- 2020(6389)
- 2019(14542)
- 2018(13990)
- 2017(26542)
- 2016(13756)
- 2015(15697)
- 2014(15363)
- 2013(15505)
- 2012(14964)
- 2011(13895)
- 2010(14161)
- 2009(13267)
- 2008(12329)
- 2007(10842)
- 2006(9950)
- 2005(9562)
- 学科
- 济(68072)
- 经济(68012)
- 业(34781)
- 管理(34411)
- 中国(30969)
- 融(26597)
- 金融(26597)
- 企(25374)
- 企业(25374)
- 银(24585)
- 银行(24577)
- 行(24042)
- 方法(21368)
- 地方(21309)
- 数学(19123)
- 农(19083)
- 数学方法(19045)
- 财(15677)
- 制(15467)
- 业经(15327)
- 贸(15123)
- 贸易(15103)
- 易(14725)
- 农业(13140)
- 发(12176)
- 中国金融(11350)
- 地方经济(10895)
- 环境(10382)
- 学(10268)
- 体(9962)
- 机构
- 学院(196446)
- 大学(195867)
- 济(95806)
- 经济(94112)
- 研究(78197)
- 管理(70300)
- 中国(67635)
- 理学(58478)
- 理学院(57758)
- 管理学(57166)
- 管理学院(56772)
- 财(44044)
- 京(43283)
- 科学(41926)
- 所(39182)
- 中心(36063)
- 研究所(35156)
- 财经(33833)
- 经济学(31932)
- 经(30888)
- 农(30172)
- 江(29109)
- 北京(28945)
- 经济学院(28740)
- 院(27747)
- 范(26634)
- 师范(26412)
- 财经大学(25183)
- 州(24358)
- 科学院(23554)
- 基金
- 项目(122994)
- 科学(97805)
- 研究(95237)
- 基金(90050)
- 家(77530)
- 国家(76880)
- 科学基金(65163)
- 社会(63931)
- 社会科(60900)
- 社会科学(60891)
- 基金项目(45970)
- 省(45509)
- 教育(41573)
- 划(38732)
- 编号(37702)
- 资助(37190)
- 自然(36922)
- 自然科(36090)
- 自然科学(36083)
- 自然科学基金(35460)
- 发(33432)
- 成果(31855)
- 部(28399)
- 重点(28231)
- 发展(28140)
- 国家社会(27999)
- 展(27676)
- 课题(26941)
- 中国(26347)
- 创(26017)
共检索到329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秦伟新
金融实践异化、金融结构失衡、金融风险集聚是当前我国金融在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金融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不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公共金融体系迫在眉睫,而金融的公共性研究是其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论述、货币发展的四个阶段、铸币权"分散——集中——统一"的演进史、以及国内外金融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均表明公共性是金融的本质特征。公共金融是中国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国际金融未来的演进方向。为此,第一,要以金融公共性为核心,运用新分析范式,在吸收并借鉴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普惠金融和社会企业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公共金融学术体系;第二,要从金融的公共性视角重新审视和优化金融改革,完善公共金融,促进新时代金融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金融实践体系;第三,中国推动设立的新型国际金融组织要推行以全球公共战略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发展战略,采取兼顾公共战略、公共治理、公共效率及动态调整的经营和服务方式,助力"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参与和引领全球化公共金融体系建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目标在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五年一度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于2017年7月14~15日在北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内容丰富,高屋建瓴。这一重要讲话紧紧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而展开,既论及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又强调了金融工作的"三位一体"任务和四大原则,还明确了金融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目标在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五年一度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于2017年7月1415日在北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内容丰富,高屋建瓴。这一重要讲话紧紧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而展开,既论及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又强调了金融工作的"三位一体"任务和四大原则,还明确了金融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德
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应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与发展,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和制度建设,加强金融调控和监管,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关键词:
金融形势 金融改革 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贝琪兹·阿芒达利兹 乔纳森·默多克 罗煜
微型金融是一个改写我们对银行业认知的崭新理念。微型金融的宗旨是为那些缺乏良好金融选择权利的人群提供金融服务。当前,这一理念正在中国兴起、传播。微型金融的终极目标是扶持企业成长、消除贫困和不平等。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新的市场得以开放,企业家们正寻求各种致富机遇。作为一个整体,中国正从巨大的总财富增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高海红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的20年间,亚洲区域贸易、产业链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一体化也在发展。然而,亚洲国家的储蓄仍主要在区外循环,美元仍是亚洲国家的重要货币锚和融资货币,这使得亚洲区域易受外部金融冲击。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是清迈倡议多边机制的重要使命。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主要国家之间货币政策持续分化的环境下,亚洲国家需要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共建全球金融安全网,提高清迈倡议多边机制救助贷款的适应性、灵活性以及与其他救助资源的协同性,提升东盟和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经济监控职能,建立区域货币基金,确保清迈倡议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高海红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的20年间,亚洲区域贸易、产业链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一体化也在发展。然而,亚洲国家的储蓄仍主要在区外循环,美元仍是亚洲国家的重要货币锚和融资货币,这使得亚洲区域易受外部金融冲击。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是清迈倡议多边机制的重要使命。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主要国家之间货币政策持续分化的环境下,亚洲国家需要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共建全球金融安全网,提高清迈倡议多边机制救助贷款的适应性、灵活性以及与其他救助资源的协同性,提升东盟和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经济监控职能,建立区域货币基金,确保清迈倡议多边机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互补关系,以及建设区域本币债券市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杨胜刚 杨翔
1999年11月4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并于11月13日获克林顿总统的签署而正式生效。这一法案被誉为本届国会通过的最为重要的法律,也是美国在过去半个世界以来最为重要的金融法律。它废除了1993年《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和1956年《银行控股公司法》的部分内容,取消了在金融领域内有关分业经营的限制性规定,允许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相互兼并并且进行综合性金融服务。这不仅会对美国金融制度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将促使国际银行业乃至国际金融体系、金融制度发生重大转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陆磊
引言毛泽东同志在1927年撰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合作社,特别是消费、贩卖、信用三种合作社,确实是农民所需要的。他们买进货物要受商人的剥削,卖出农产要受商人的勒抑,钱米借贷要受重利盘剥者的剥削,他们很迫切地要解决这三个问题。"时距1927年已过80年,中国农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大庆
从世界范围看全球金融业监管模式主要有三种:一体化单一监管模式、双重多元牵头监管模式、分业监管模式。次贷危机是美国选择双重多元牵头监管模式失败的集中体现,而分业监管模式已严重不适应国际金融大环境的发展,因此,一体化单一监管模式是未来全球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方向。它不仅符合国际大环境,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要求,而且符合国际金融业联合监管与合作监管的共同需要。同时,一体化监管模式,经过美国次贷危机的实践验证,利大于弊。
关键词:
发展方向 监管模式 全球金融监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凯
对我国合作金融发展方向的思考王凯伴随着我国金融领域的改革,合作金融这一信用形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据统计,截止到1994年末,全国合作金融机构已近17.5万家,其中农村信用社达4.7万家,城市信用社达5300家,二者存款总额达8035亿元,约占国家各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田正浩
2016年是经济金融发展处于后危机时代的第三个年头。我国的经济是否还能健稳定发展,就要对后危机阶段中国际广义的金融发展形势进行分析,探究后危机时代下经济发展所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旨在找到这一特殊时期下我们国家经济金融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危机时期 经济金融 经济危机 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潘林伟
中国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局面是与金融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法律制度的健全程度等方面均处于较低层次的现状相吻合的,它更多注重的是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和风险的可控性。中国的金融市场与欧美相比,有明显的不同。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