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08)
2023(16342)
2022(13787)
2021(12474)
2020(10853)
2019(24337)
2018(23798)
2017(45510)
2016(24728)
2015(27508)
2014(27311)
2013(27096)
2012(24891)
2011(22509)
2010(22291)
2009(20717)
2008(20026)
2007(17735)
2006(15354)
2005(13416)
作者
(73267)
(61698)
(61406)
(58273)
(38969)
(29672)
(27997)
(24215)
(23210)
(21451)
(20954)
(20503)
(19523)
(19254)
(19109)
(18927)
(18739)
(18237)
(17704)
(17644)
(15324)
(14956)
(14918)
(14085)
(14050)
(13775)
(13465)
(13362)
(12470)
(12212)
学科
(119025)
经济(118919)
管理(72463)
(66706)
(54444)
企业(54444)
方法(51355)
数学(45986)
数学方法(45462)
(27765)
(27161)
中国(26037)
地方(25451)
(24109)
业经(22523)
(19101)
贸易(19096)
农业(18606)
(18504)
(18211)
(16940)
财务(16894)
财务管理(16853)
环境(16766)
企业财务(15982)
(15724)
地方经济(15482)
技术(15116)
理论(14484)
(14483)
机构
大学(357258)
学院(356671)
(154160)
经济(151219)
管理(139245)
理学(121652)
研究(121114)
理学院(120268)
管理学(118088)
管理学院(117415)
中国(89267)
科学(76347)
(73130)
(67450)
(64081)
(61711)
研究所(56577)
业大(56514)
中心(56144)
财经(54537)
(52069)
农业(50848)
(49549)
经济学(48100)
北京(44825)
(44235)
师范(43645)
(43511)
经济学院(43321)
(40904)
基金
项目(247747)
科学(195225)
基金(182605)
研究(172178)
(161914)
国家(160673)
科学基金(137576)
社会(112174)
社会科(106477)
社会科学(106448)
基金项目(96882)
(96813)
自然(91377)
自然科(89300)
自然科学(89273)
自然科学基金(87699)
(81992)
教育(78620)
资助(74385)
编号(66772)
重点(56441)
(54359)
(53542)
成果(52533)
(51540)
科研(48819)
创新(48345)
国家社会(47439)
计划(47085)
教育部(46265)
期刊
(163730)
经济(163730)
研究(97649)
中国(61828)
学报(61095)
(55844)
科学(54406)
(53757)
管理(49328)
大学(45058)
学学(43306)
农业(37449)
技术(30601)
经济研究(27942)
(27705)
金融(27705)
财经(27111)
教育(26710)
业经(24941)
(23343)
问题(21484)
(20103)
统计(19927)
技术经济(19178)
(18202)
(17577)
(16713)
商业(16474)
科技(16413)
资源(16332)
共检索到510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付景涛  倪星  
珠海市开展的"万人评议政府"活动持续了9年,属于开放的主观型绩效评估,主要目的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检验这种开放的主观型绩效评估效果的文献非常少。本文在回顾绩效评估的直接实践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经济增长、公共服务质量以及开放的主观型绩效评估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按照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要求收集了珠海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GDP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假设检验。发现绩效评估活动的开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虽然短期效果并不显著,但是长期效果显著。探索绩效评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既有助于本文理解绩效评估的长期实践效果,又可以在公共管理的分析框架下增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以及绩效...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赵莉  刘毕贝  
近年来,“互联网+”与公共服务融合成为提升公共服务整体效能、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的重要途径,其核心是通过对公共部门大数据的挖掘和利用,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种手段,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这就需要进一步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完善公共服务多元参与的共建共治机制,提升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鹍  
随着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不断推进,煤炭资源的战略地位明显提高。本文首先研究了新疆煤炭价格与经济增长的变动情况,并对两者互动性进行分析,然后对新疆煤炭价格与GDP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在此基础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期较为准确地描述两者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提出优化新疆煤炭价格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志仪  赵小克  刘那日苏  
笔者根据甘肃省1978年~2010年的数据,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探讨了甘肃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内甘肃省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显著推动了经济增长,金融中介效率却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下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斌  
文章基于改革开放后中国财政分权实践的历史素材,发现中国存在一个持续向地方分权的趋势,但由于实践中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文章提出这种分权实践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时滞效应的假说,基于1978-2009年全国层面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研究的确证实了这一假说。的研究为认识中国财政分权改革经济增长效应的表现方式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滕建州  梁琪  
依据时序列分析界定的随机收敛和β收敛,本文研究了1952~2003年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和27个省份的相对实际人均产出增长动态。分析发现:一方面,中国东部地区随机收敛于其补偿差异均衡水平,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则随机发散,但后两个地区间具有共同随机趋势。另一方面,27个省份中有23个随机收敛于其各自的补偿差异均衡水平,有11个省份在最后一次冲击后呈现β收敛。比较分析进一步发现在第二次冲击后呈现越来越穷态势的5个省份从国家的改革开放中受益相对较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吕海霞  
本文构建了以工业制成品和初级品出口的相对比重衡量的贸易结构指标,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回归分析,发现我国贸易结构和经济增长间存在正相关的单向因果关系,贸易结构每提高1个单位,实际GDP增长率提高0.01个单位,而经济增长对贸易结构的影响没有得到实证支持。因此,我国应加快贸易增长方式转变,逐步调整和优化贸易结构,进一步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件值。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妍妍  
笔者利用2000年~2013年文化产品进出口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文化产品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文化产品进口和文化产品出口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因,且文化产品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滞后效应;但经济增长对文化产品贸易影响不显著。我国应积极发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文化创新产业,促进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鼓励中小企业进入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品"走出去"步伐,通过打造特色文化,提高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亚超  
金融与经济历来相伴而生,其相关理论研究更是日趋成熟。文章采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首次对湖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全面、真实的反映二者间的相互联系,为湖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政策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且就平衡区域发展而言,更具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倪超  王颖  
战略人才对于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使用1978-2011年的数据,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回归分析,定量分析了我国的战略人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出结论: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并且1978-2011年物质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77.2%;普通劳动者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并且在样本考察期内,普通劳动者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29.3%;战略人才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并且在样本考察期内,战略人才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且战略人才可以渗透到其他两个变量中,对它们产生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雪萍  李丹青  
文章利用索罗模型对1978~2009年中部地区的产出和资本、劳动、全要素生产率(TFP)三者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回归,得出了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各要素的增长率和贡献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1978~2009年间中部地区产出的大部分贡献来源于资本,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比较小。因为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所以中部地区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实现集约型增长,实现"中部崛起"。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俊  孙蕾  
国内学术界对预算内教育支出规模增长的评价以静态分析为主,其缺点是难以反映在时间序列上教育支出规模与GDP的动态关系。本文以VAR模型作为基本分析框架,通过参数分析、脉冲反应和方差分解,从动态角度说明预算内教育支出规模与GDP在长期趋势上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效果,借此说明GDP增长对预算内教育支出增长的冲击形态、冲击方向、冲击程度和冲击持续时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杜丽永  蔡志坚  
基于1952-2009年间的GDP数据,采用最近发展起来的随机收敛和β收敛检验方法,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演进趋势。如果考虑结构突变,在断点之后的时期内有近半数省份呈现随机收敛和β收敛证据,并且当断点内生时β收敛的证据更为充分。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多数省份具有相同的增长路径,形成各自的"俱乐部"。幸运的是,东部省份近年来高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的程度有所缓解;而中部不少省份也逐渐缩小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西部地区则有半数省份具有相同的增长路径,部分省份近年来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的差距也有逐渐缩小的趋势,表明2000年以来的区域协调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预期目标。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梁军  
不断发展的经济增长理论揭示了教育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教育也逐步被纳入到经济增长模型之中。利用1980~2006年中国的教育发展和国内生产总值等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在对所研究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关系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向量自回归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了教育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30年来的教育发展确实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在肯定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为中国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汪曦  张智敏  
本文从有效人力资本的视角出发,利用湖北省1978~2010年经济与教育方面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各级教育对经济发展实际影响的差异特征。在ADF检验的基础上,采用协整检验、VEC模型以及方差分解技术对各级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和动态影响进行了描述与解读。研究发现:有效人力资本对湖北省经济增长发挥了有限的促进作用,其具体影响在不同层级的有效人力资本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要更好地发挥有效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一是要促进有效人力资本的深度开发,二是要提升高水平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