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45)
- 2023(3183)
- 2022(2409)
- 2021(2393)
- 2020(1997)
- 2019(4405)
- 2018(4235)
- 2017(7741)
- 2016(4452)
- 2015(5129)
- 2014(5239)
- 2013(5266)
- 2012(4991)
- 2011(4140)
- 2010(4314)
- 2009(3942)
- 2008(4278)
- 2007(3975)
- 2006(3402)
- 2005(2696)
- 学科
- 财(19870)
- 管理(18134)
- 济(13189)
- 经济(13178)
- 财政(12142)
- 业(11210)
- 企(9790)
- 企业(9790)
- 政(9670)
- 中国(7495)
- 务(7426)
- 财务(7412)
- 财务管理(7371)
- 企业财务(7052)
- 地方(5845)
- 制(5441)
- 农(5326)
- 制度(4453)
- 度(4453)
- 策(4321)
- 及其(4277)
- 方法(4070)
- 政策(3949)
- 方针(3944)
- 工作(3856)
- 述(3787)
- 阐(3787)
- 阐述(3787)
- 方针政策(3734)
- 体(3678)
- 机构
- 大学(52765)
- 学院(52104)
- 财(20140)
- 管理(19002)
- 济(18739)
- 经济(18164)
- 研究(17541)
- 理学(15261)
- 理学院(15084)
- 管理学(14915)
- 管理学院(14789)
- 中国(14184)
- 京(11609)
- 财经(10972)
- 经(9837)
- 科学(9766)
- 江(9764)
- 财政(8672)
- 中心(8452)
- 所(8399)
- 财经大学(7717)
- 政(7608)
- 省(7599)
- 北京(7494)
- 州(7480)
- 范(7337)
- 师范(7281)
- 研究所(6832)
- 院(6689)
- 农(6201)
共检索到98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姜宏青
随着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非营利组织的不断发展,公共资金的管理问题倍受社会公众关注,也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但是,从教育层面来说,高等学校关于公共部门理财学科的建设比较滞后,存在理论交叉、课程互相取代和不完整的状况。本文从公共部门理财学科的兴起历程研究公共部门不同理财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提出高校相关专业应当在背景学科、基础学科和核心学科三个层面设置公共部门理财类课程,以完善公共部门理财学科的课程体系,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服务。
关键词:
公共部门 理财学科 资金运动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曾莲
新公共管理是目前世界各国公共管理改革的方向,而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对公共部门极其重要。本文借鉴新公共管理思想,对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 公共部门 财务管理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军
公共部门的经营效率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个理论与实践难题。本文作者分别从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公共部门的经营效率进行了国际比较,另外,作者还结合我国的实际,探讨了深化公共部门改革的基本原则。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巴蒂阿尔·阿里夫 邓雅勤
一直以来,"谁来监督审计机关?"是一个引起广泛讨论的热点话题。当我们把眼光转向国外,看到了对于这个问题的另外一种回答,即邀请其他国家审计机关进行同业互查。本文以印尼审计委员会的经验为基础,对同业互查及其与公共部门审计质量的关系进行探讨,希望能够给我们带来参考和启迪。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喻开志 陈翔
促进就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本文构建包含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的两部门模型,以此分析消费对非公共部门就业的影响,发现经济空间溢出效应的提高会放大消费对非公共部门就业的作用;公共部门的影响会改变总需求的转移路径,使得消费增加后非公共部门就业量减少。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2000—2015年中国各省的非公共部门就业数据实证发现,整体上,公共部门的影响不明显,省份间的经济空间溢出效应显著,消费增加对私营部门就业量有拉动作用;东、中、西三大地带在公共部门的影响和经济空间溢出效应上差异较大。政府应该根据不同区域中消费影响非公共部门就业的差异情况,因地制宜地实施公共部门管理策略和消费促进策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储德银 韩一多 张同斌
文章基于财政分权与公共部门效率间关系在我国仍未引起足够重视以及国外相关研究尚不成熟的现实背景,首先从理论层面构建财政分权与公共部门效率之间倒"U"形关系的理论框架;然后在构建财政分权组合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三种组合指标预测方法和Shannon-Spearman方法对中国式财政分权水平重新进行测度;并将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解为技术效率指数与技术进步指数,以医疗卫生部门为例,采取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全面测度我国地方政府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三种效率指数;最后选择以财政分权作为门限变量建立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之间是否存在倒"U"形关系。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心怡
本文以2004~2017年中国30个省的公共部门投入和产出数据为样本,基于Bootstrap的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方法,测算地方公共部门2004~2017年以及各个连续时间段的公共服务生产率、效率和技术的变动情况。进而通过构建Tobit回归模型,检验财政分权对地方义务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就业服务和基本民生公共服务的效率提高或实施技术创新意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除了医疗卫生服务外,财政分权对地方其他基本民生公共服务的生产率变动和技术进步指数均为显著负相关,分权程度越高的地区,地方公共部门推行技术创新的意愿越低,其公共服务生产技术退步的可能性就越大,且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生产率具有不利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高志勇
在市场经济中,通常将作为市场主体的私人、家庭、企业及其他经营机构统称为私人部门,将为公民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维护市场持续稳定运行的政府及其公共服务机构统称为公共部门。公共部门财务管理是指经济资源由私人部门进入公共部门,并由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卓华
"互联网+"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各个领域的融合,并能够推进不同领域的创新,"互联网+政务"是政府等公共部门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公共部门的政务创新,这种政务创新的实现则取决于互联网上的公共人力资源——屏幕官僚。通过对屏幕官僚的研究发现,他们依然是公共政策的执行者,具有虚拟和现实的特征与影响,其组织认同决定着他们在"互联网+政务"中的作用。因此,在对"互联网+政务"公共人力资源建设时,需要从组织认同的角度去考虑,以激发和保持屏幕官僚的积极性、自律性,进而实现"互联网+政务"的目标和价值。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卓华
"互联网+"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各个领域的融合,并能够推进不同领域的创新,"互联网+政务"是政府等公共部门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公共部门的政务创新,这种政务创新的实现则取决于互联网上的公共人力资源——屏幕官僚。通过对屏幕官僚的研究发现,他们依然是公共政策的执行者,具有虚拟和现实的特征与影响,其组织认同决定着他们在"互联网+政务"中的作用。因此,在对"互联网+政务"公共人力资源建设时,需要从组织认同的角度去考虑,以激发和保持屏幕官僚的积极性、自律性,进而实现"互联网+政务"的目标和价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尹志超 甘犁
基于CHNS数据,本文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对我国公共部门和非公共部门的工资差异进行了估计。研究发现在1989年到1997年样本中,公共部门的工资比非公共部门低2.90%,但是在2000年到2006年样本中,公共部门的工资显著高于非公共部门,工资差异达到13.48%,而且差异呈扩大趋势。研究还发现不同的公共部门之间工资也存在较大差异:国有事业单位工资显著高于政府机关,差异达到8.22%。此外,公共部门教育、经验的回报低于非公共部门,工资的性别差异小于非公共部门。本文揭示了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体系的新特征,同时也为未来收入分配体系的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公共部门 非公共部门 工资差异 收入分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义博
基于社会阶层动态演化理论,本文提出了部门收入差异阶段性假说。随后利用CHNS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该假说。结果表明,第一阶段(1989—1997年),在较高的收入层次上,非公共部门比公共部门具有明显的收入优势,并且这一收入优势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非公共部门的教育回报率也更高;第二阶段(2000—2009年),在中低收入分位数上,公共部门比非公共部门表现出明显的收入优势。在较高的收入分位数上,非公共部门不再具有收入优势。在较高的教育水平上,两大部门的教育回报率接近。同时,两个阶段中在较低和较高收入分位数上表现出的部门收入差异主要源自部门特征因素。实证研究支持了阶段性假说,为我国收入分配结构性调...
关键词:
公共部门 非公共部门 收入差异 阶段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海峰 谢颖
改革之初,我国的财政收入只有3000多亿元,国家希望通过财政收入的增加来解决公共服务的矛盾与问题。到2006年,我国财政收入已经达到3.9万亿元,但公共服务供求矛盾甚至比以前更加突出。这表明公共服务领域的问题,根源并不在于没有提供公共服务的经济能力,而在于缺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于国旺
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摆脱严重的财政困境,新西兰公共部门一直极度重视提升绩效,由原来只注重投入控制转变为关注产出绩效,由此确立的新公共管理框架也强调更明确的目标及责任划分、更大的管理自由度以及对结果的受托责任,并且需要利益相关者信任的良好的绩效衡量机制(Treasury,200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