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49)
- 2023(13107)
- 2022(11030)
- 2021(10449)
- 2020(8791)
- 2019(20309)
- 2018(20145)
- 2017(37963)
- 2016(20568)
- 2015(23118)
- 2014(22740)
- 2013(22564)
- 2012(20961)
- 2011(19411)
- 2010(19726)
- 2009(18658)
- 2008(18609)
- 2007(16717)
- 2006(15273)
- 2005(14388)
- 学科
- 济(80510)
- 经济(80383)
- 管理(60713)
- 业(53822)
- 企(45040)
- 企业(45040)
- 方法(30439)
- 中国(27823)
- 数学(25154)
- 数学方法(24826)
- 财(24357)
- 制(23204)
- 农(22488)
- 学(18975)
- 业经(18611)
- 贸(16834)
- 贸易(16818)
- 体(16527)
- 易(16456)
- 理论(15596)
- 银(15439)
- 银行(15402)
- 融(14919)
- 金融(14915)
- 行(14873)
- 农业(14259)
- 体制(13674)
- 和(13085)
- 务(12575)
- 策(12532)
- 机构
- 大学(300157)
- 学院(291844)
- 济(125548)
- 经济(123081)
- 研究(109564)
- 管理(105156)
- 理学(88397)
- 理学院(87327)
- 管理学(85925)
- 管理学院(85355)
- 中国(85114)
- 京(66161)
- 财(64009)
- 科学(62505)
- 所(56279)
- 研究所(50266)
- 财经(48538)
- 中心(47561)
- 农(47075)
- 江(45715)
- 经(44192)
- 北京(42995)
- 范(40660)
- 经济学(40314)
- 师范(40226)
- 业大(38886)
- 院(38883)
- 农业(36687)
- 财经大学(36039)
- 经济学院(35829)
- 基金
- 项目(182440)
- 科学(143591)
- 研究(136057)
- 基金(133708)
- 家(117762)
- 国家(116809)
- 科学基金(98201)
- 社会(87836)
- 社会科(83187)
- 社会科学(83163)
- 基金项目(68613)
- 省(66701)
- 教育(63714)
- 自然(60854)
- 自然科(59452)
- 自然科学(59430)
- 划(58539)
- 自然科学基金(58420)
- 资助(55318)
- 编号(54089)
- 成果(48308)
- 部(42814)
- 重点(42222)
- 课题(38972)
- 发(38896)
- 制(38368)
- 创(37919)
- 国家社会(37814)
- 教育部(37224)
- 性(35866)
共检索到477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永钦 丁菊红
本文对近年来研究公共部门内部激励机制的理论文献做了一个述评,讨论了它们对中国经济转型的意义,并指出了将来的研究方向。本文首先刻画了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一些特征性事实,如多任务性、委托人的异质性、弱的显性激励等等;进而结合现有文献更具体地分析了公共部门激励机制的特征,理论的解释以及替代的激励机制。作为理论的一个应用,本文还从公共部门激励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分权式改革的动力机制及其代价。
关键词:
公共部门 激励机制 经济转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枫
国家的发展与公共部门行政效率的提高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而行政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否有效。在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使公共部门提高行政效率的最重要途径。本文对公共部门和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相关概念做理论综述,阐述了公共部门激励机制的特征,详细分析了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缺陷,介绍了国外先进的公共部门激励机制的经验,并结合国内的现状与国外的先进机制,针对我国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提出相关的优化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
公共部门 人力资源 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陆梦龙 苏忠秦
无论是关系主导型还是市场主导型经济体,相互依赖的政商关系均是重要的政治经济现象,它对企业绩效和企业行为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以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激励机制为核心,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视角回顾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梳理了政治关联的激励效果、激励动机和激励渠道,回答了政治关联激励机制的两个重要问题:为何有的企业并不热衷于构建政治关联?为何有的企业尽管未能从中获益仍继续维持和构建政治关联?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提出和分析政治关联的激励悖论,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少杰
一、引言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具有关键性的重要作用。技术创新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如何激励技术创新,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促使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中国也是世界各国在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与先进的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这个问题对于技术和经济都很落后的中国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因而问题的解决也就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庆龙 聂兴凯
政府部门内部控制建设是当前我国内部控制建设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国内外政府部门内部控制述评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立法、与企业内部控制框架协调、正确界定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目标、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等几点建议。
关键词:
政府部门 内部控制 述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铮
我国改革的逻辑是地方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三大主体激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我国并不是新的话题,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高速增长正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果,其核心是构建地方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激励机制,发挥各类角色在经济建设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了以商品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历程,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改革政策极大释放了压抑已久的个体激励。首先,从1980年起,中央逐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华芳 党兴华
我国传统的银行管理人激励方法是根据银行最终实现的收益决定对管理人的奖励,一般是线性的。本文通过对这种线性激励契约的剖析,发现由于银行管理人的有限责任以及企业软约束的存在,银行的预期收益与风险水平呈倒U字的二次关系,因此线性激励契约只会使管理人过度冒险,而无益于银行的预期收益。因此,本文构建了修正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非线性激励契约:对管理人的奖励计划不再是连续的,而是提供一个有限的奖励范围以避免银行管理人的过度冒险;只有当银行管理人选择的风险水平不超过最优风险水平时,他才可以拿到与其努力水平相等的奖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华 醴静 和亚利
文章从政策供给与需求的政企交互视角出发,系统梳理财税政策创新激励机制及政策效应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创新激励财税政策的有效实施是政企互动的结果,因此研究政策的激励机制与效果需要关注创新主体的特质;从政策供给角度出发检验政策效应,企业创新的执行力是重要标准;从政策需求视角出发,探究企业对财税政策的感知、判断、决策与执行,能够直接洞察企业响应政策的动因及效果。在当前创新激励财税政策改革不断探索并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基于中国情境和企业特质的相关研究值得持续开展。
关键词:
财税政策 企业创新 激励机制 政策效应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仲光
文献情报工作的激励机制与劳动供给行为李仲光Abstract:Thedistortedexvitationmechanismatthemomenthasledtoadownswingthestaff'sinitiativeforworkindocume...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严玲
针对政府投资代建制项目中拥有项目控制权的代建人有效激励不足,提出了一个运用项目治理理论构建的代建人有效激励机制。笔者在对代建制项目的项目所有权配置中难题的分析和破解基础上,指出了狭义项目所有权概念,明确了企业型代建人的项目控制权必须与项目剩余索取权对应是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前提。研究结果表明:以报酬激励和风险分担为主的内部激励和以声誉机制、市场选择机制为主的外部激励机制能很好地保证代建人的责权利统一,并且上述激励机制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冠一 陈雅男
当前的保险代理激励机制有效促进了保险代理人的展业积极性,但无法避免前期高佣金带来的保险代理人短期行为。从业务实践的角度来看延长约期从而抑制保险代理人的短期行为是必要的,但延长约期后又不利于激励代理人。已有的保险代理研究没有关注约期问题,运用激励理论建立起的保险代理激励机制的长期模型可将约期对保险代理激励的影响引入分析框架,该模型以及由它得到的一系列技术性结论,可以为保险代理激励机制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关键词:
保险代理 激励机制 委托-代理模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贵宁 符淑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部门的办事效率虽然有所提高,但总体状况尚不容乐观。横向上与国外同行业间存在着较大差距,纵向上与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不相协调。究其缘由,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的不合理是导致这一状况的关键因素,故而构建其人力资源开发的科学机制是有效提升我国公共部门办事效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公共部门 人力开发 动力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起宏 李双燕 万迪昉
将隐性激励方式引入合谋理论研究,建立了公共部门组织的政府—监察者—执行单位间的三层委托代理模型,重点考察了声誉机制和监督强度对合谋合约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监察者和执行单位越关注自身声誉,子合同转移支付效率就越低,合谋越不容易发生;而外部监督强度越高,合谋被发现的概率越高,合谋越不容易发生。
关键词:
合谋 声誉 监督 公共部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小玄 赵农
本文从中国公共部门(主要是提供私人品的公共部门)实际存在的问题出发,研究了其中存在的政府失灵,揭示了其根源在于政府目标的错位,在于缺乏公共需求对于公共供给的决定机制和信息互动反馈机制。由此导致了以政府目标为基础的公共部门的边界经常是模糊不清的。因此,我们从理论上提出了社会效益目标最优化所决定的公共部门边界的基本命题,以此作为评价政府行为是否合理的依据。由于公共品与私人品的边界不清还必然导致混合公共部门的价格扭曲,在合理界定两者的前提下,通过不同约束条件和不同范围内的放开行业准入,引进多元化的竞争方式,能够增加公共供给和缓解供给不足,形成合理价格的均衡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奕
一、引入社会保障个人所得税激励措施。社会保障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实经济利益,而纳税人是否自行申报、纳税多少本质就是为了得到社会保障,因此,将社保作为一种激励措施引入个税,将个人缴纳个税的多少与社保有效性挂钩是可行的。一方面,由于涉及纳税人的切实利益,还将对"经济人"本性的个税纳税人产生不可估量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还可补充目前社保基金的不足,给国家扩大社保资金提供一条新思路,为国家个税和社保的深化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信用等级 激励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