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77)
- 2023(3315)
- 2022(2863)
- 2021(2672)
- 2020(2233)
- 2019(4970)
- 2018(4921)
- 2017(9568)
- 2016(5175)
- 2015(5766)
- 2014(5705)
- 2013(5677)
- 2012(5391)
- 2011(4937)
- 2010(4927)
- 2009(4628)
- 2008(4527)
- 2007(4271)
- 2006(3953)
- 2005(3354)
- 学科
- 济(23173)
- 经济(23025)
- 管理(12695)
- 业(12320)
- 方法(9557)
- 农(9326)
- 中国(8975)
- 企(8589)
- 企业(8589)
- 地方(7213)
- 农业(6720)
- 数学(6647)
- 数学方法(6584)
- 业经(6138)
- 财(5677)
- 劳(5590)
- 劳动(5573)
- 和(5219)
- 理论(5113)
- 学(5069)
- 制(4260)
- 社会(4144)
- 地方经济(3917)
- 工作(3842)
- 人口(3530)
- 经济理论(3254)
- 企业经济(3098)
- 动力(3025)
- 人事(2953)
- 人事管理(2952)
- 机构
- 大学(74738)
- 学院(73161)
- 济(30862)
- 经济(30219)
- 管理(28108)
- 研究(27243)
- 理学(24203)
- 理学院(23853)
- 管理学(23350)
- 管理学院(23184)
- 中国(19343)
- 科学(16292)
- 京(16139)
- 财(14932)
- 所(13795)
- 研究所(12421)
- 中心(12220)
- 农(11930)
- 财经(11654)
- 范(11448)
- 师范(11377)
- 江(11200)
- 经(10548)
- 经济学(10200)
- 北京(10159)
- 业大(10025)
- 院(9691)
- 师范大学(9326)
- 经济学院(9141)
- 州(8989)
- 基金
- 项目(51249)
- 科学(40827)
- 基金(38203)
- 研究(37987)
- 家(33469)
- 国家(33177)
- 科学基金(28138)
- 社会(27505)
- 社会科(24680)
- 社会科学(24668)
- 基金项目(20176)
- 省(18242)
- 教育(16958)
- 自然(16799)
- 自然科(16426)
- 自然科学(16424)
- 自然科学基金(16146)
- 划(16129)
- 编号(15372)
- 资助(15001)
- 成果(13538)
- 部(11896)
- 国家社会(11459)
- 重点(11457)
- 发(11009)
- 教育部(10303)
- 课题(10121)
- 人文(9892)
- 科研(9703)
- 制(9675)
共检索到114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牛婧 孙思洋 魏修建
公共部门岗位在地区间的有效配置关系到公共服务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社会福利水平的改善。本文构建包含公共部门和劳动力流动的空间一般均衡模型,并利用地市层面数据进行参数校准和估计,量化评估公共部门人员的地区分布对劳动力配置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2005-2018年中国公共部门人员配备越发偏向人口规模较小的地区,造成了社会福利损失。政策模拟结果表明,“一刀切”式地削减公共部门规模效果有限,人员编制在地区间差异化增减的“再配置”政策对福利改善更加重要。最优的“再配置”政策需要分类施策,将更多的公共部门人员配备到人口规模较大、不可贸易部门比重较高的地区,促进劳动力在地区和部门之间的有效配置。
关键词:
公共部门 劳动力市场 空间均衡 社会福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关立新 张广涛 李志宏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在我国市场化和工业化的双重转变过程中成为我们面对的最大难题,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当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呈现出两大突出现象:即国内失业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和国内劳动力市场形成了典型的"二元就业体制"。因此,通过研究借鉴西方国家公共部门就业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对于深化我国"二元就业体制"改革,探讨国有部门就业与非公有制部门就业的关系,对于降低失业率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公共部门就业 二元就业体制 降低失业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士心 赵明
文章在理论分析劳动力跨地迁移影响产业振兴的基础上,借助239个城市劳动力跨地迁移指数与2011—2020年中国产业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劳动力跨地迁移显著推动国内产业振兴,主要是经由提振技术创新投入、助推技术创新外溢以及强化人力资本集聚三项路径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福利水平可以显著提升劳动力跨地迁移对国内产业振兴的积极影响效能。研究立足于人力资本与产业发展视域,明确劳动力跨地迁移与产业振兴的关系,并从劳动要素配置、社会制度保障视角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现实镜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士心 赵明
文章在理论分析劳动力跨地迁移影响产业振兴的基础上,借助239个城市劳动力跨地迁移指数与2011—2020年中国产业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劳动力跨地迁移显著推动国内产业振兴,主要是经由提振技术创新投入、助推技术创新外溢以及强化人力资本集聚三项路径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福利水平可以显著提升劳动力跨地迁移对国内产业振兴的积极影响效能。研究立足于人力资本与产业发展视域,明确劳动力跨地迁移与产业振兴的关系,并从劳动要素配置、社会制度保障视角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现实镜鉴。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利锋
构建基于包含家庭异质性消费偏好与失业的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可用于分析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引起的上行的名义工资刚性以及货币政策机制对于社会福利的影响。名义工资刚性的上升并不必然引起社会福利的恶化,当名义工资刚性程度较低时,名义工资刚性的上升会引起社会福利的改善;并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做出反应的货币政策机制扩大了名义工资刚性对于社会福利的影响。这一结论对于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志国 梁炎
根据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我国存在着公共部门和非公共部门两个不同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该文利用CHNS数据,以转换矩阵计算了两个市场收入流动性的大小及质量,从流动性的角度说明了两个劳动力市场的不同特点:公共部门劳动力市场收入流动性稍低于非公共部门劳动力市场,前者有更加稳定的上升空间;对于非公共部门劳动力市场而言,流动性高于前者,但是这种流动性是向下的,存在着较大的收入相对地位下降的风险。在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情况下,公共部门劳动力市场以自身优势吸引了社会大量的人力资本,不仅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诱因,而且导致人力资源误配置,影响了市场效率的发挥。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分割 收入流动性 公共部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荣旺 王建秀 游云天
基于劳动力个体的公平偏好构建地区劳动力配置效率的理论模型,采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的微观数据与地区数据结合,考察了社会公平感与劳动力配置效率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劳动力个体的社会公平感显著影响地区劳动力配置效率,社会公平感越高,劳动力配置效率越高。机制分析表明,劳动力流动是社会公平感影响地区劳动力配置效率的有效中介渠道,即社会公平感越高的地区越能吸引劳动力流入,进而提升地区劳动力配置效率;地区教育水平和市场化水平均能显著调节社会公平感对劳动力配置效率的影响,即社会公平感对劳动力错配的负效应在教育水平或市场化水平越低的地区越明显。以上结论为劳动力配置效率的研究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证据,也可为提升社会公平感与劳动力配置效率的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利锋
通过扩展Blanchard和Galí(2010)的雇用成本模型,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的异质性雇用成本的NKMP-DSGE模型。外生冲击的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表明,正规部门就业与非正规部门就业对于同一外生冲击具有不同的反应,这意味着考虑不同部门的异质性是合理的。社会福利分析的结果指出,非正规部门的存在尽管通过降低名义价格刚性而改善了社会福利,但通过失业回滞却导致了社会福利的恶化;而且总体而言恶化了社会福利。这一发现为我国当前正在积极推行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考察了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效应。研究发现,不管是长期效应还是短期效应,改革都有利于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怡虹 李峰
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日益注重提质增效,坚持民生优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是转变"物的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的关键。文章通过构建两区域两要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模型,理论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劳动力要素流动的积极效应,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纠正财政性移民导致的劳动力资源无效率流动,提高地方居民的福利水平,有利于区域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对城乡差距具有收敛作用。在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为特征的发展阶段,需要以城乡统筹为契机,改革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二元体制,建立和完善普惠、可及、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姚东旻 樊洛明 林思思
本文通过构建收入决定模型,利用Blinder-Oaxaca分解法将公、私部门收入的差异分解为反事实合理收入差异与反事实收入溢价,通过对反事实收入溢价的分析发现:控制诸如教育水平、性别、职业、工作经验等常规收入决定因素之后,公共部门平均工资和月收入~①与私人部门相比均相对偏低~②;但当引入区域变量时,公私部门的收入情况出现变化——公共部门平均工资与私人部门相比仍相对偏低,但考虑地域因素后的公共部门平均收入高于私人部门。实证表明,我国公、私部门平均工资的地区性差异不大,但公、私部门的平均收入水平差异具有较强的地区差异敏感性,这种显著的地区差异导致对公共部门收入的"一刀切"式简单变革,反而会增大我国公、私部门间收入对于"同工同酬"原则的扭曲。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贵宁 符淑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部门的办事效率虽然有所提高,但总体状况尚不容乐观。横向上与国外同行业间存在着较大差距,纵向上与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不相协调。究其缘由,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的不合理是导致这一状况的关键因素,故而构建其人力资源开发的科学机制是有效提升我国公共部门办事效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公共部门 人力开发 动力机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江帆
《劳动力市场配置论》评介培育劳动力市场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改革内容之一,关系到生产要素市场的成长进程,以及用现代市场方法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的问题。张炳申教授的新著《劳动力市场配置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版),对此进行了系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小兰
劳动力配置与就业战略●曾小兰[四川航空公司成都610012]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一)着力开发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是一个整体,劳动是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这是一种可变的资源。各类人力资源的可变程度是随着人们的开发程度而变化的。开发工作做得越好,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思明
优化我国铁路劳动力资源的配置陈思明铁路运输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而目前我国铁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状态,又加剧了这种瓶颈制约。因此,优化我国铁路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对铁路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当前我国铁路劳动力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广忠
乡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在对宁夏固原县两个乡所进行的实地调查表明,近年来外出就业劳动力规模增长迅速,外出就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当地就业压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外出就业劳动力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所从事工作类型方面都有自己的特征,并且这些结构特征与他们就业的地区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