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93)
- 2023(11331)
- 2022(9670)
- 2021(9357)
- 2020(7686)
- 2019(17542)
- 2018(16974)
- 2017(31942)
- 2016(17211)
- 2015(19464)
- 2014(18461)
- 2013(17871)
- 2012(16505)
- 2011(15259)
- 2010(15419)
- 2009(14370)
- 2008(13931)
- 2007(12240)
- 2006(11070)
- 2005(10173)
- 学科
- 济(65282)
- 经济(65206)
- 管理(46207)
- 业(41888)
- 企(32301)
- 企业(32301)
- 方法(26055)
- 中国(24419)
- 数学(22992)
- 数学方法(22705)
- 农(21525)
- 贸(20404)
- 贸易(20393)
- 易(20088)
- 财(18342)
- 业经(13919)
- 制(13854)
- 农业(13770)
- 出(13586)
- 策(12652)
- 学(11567)
- 银(11279)
- 银行(11270)
- 教育(11083)
- 行(10989)
- 地方(10983)
- 融(10254)
- 金融(10253)
- 理论(10145)
- 和(9555)
- 机构
- 大学(235445)
- 学院(230836)
- 济(105014)
- 经济(103125)
- 管理(87591)
- 研究(83194)
- 理学(74661)
- 理学院(73858)
- 管理学(72763)
- 管理学院(72308)
- 中国(64150)
- 财(49530)
- 京(49462)
- 科学(44654)
- 所(39706)
- 财经(38422)
- 中心(37075)
- 研究所(35648)
- 经(35245)
- 江(33984)
- 经济学(33910)
- 范(32734)
- 师范(32506)
- 北京(31885)
- 农(31865)
- 经济学院(30531)
- 院(30201)
- 财经大学(28569)
- 业大(27735)
- 州(26838)
- 基金
- 项目(149165)
- 科学(119803)
- 研究(117559)
- 基金(110022)
- 家(93633)
- 国家(92855)
- 科学基金(80052)
- 社会(77498)
- 社会科(73514)
- 社会科学(73502)
- 基金项目(55706)
- 教育(55434)
- 省(54904)
- 编号(48531)
- 划(47151)
- 自然(47098)
- 自然科(46048)
- 自然科学(46038)
- 资助(45540)
- 自然科学基金(45242)
- 成果(42136)
- 部(35472)
- 课题(33999)
- 重点(33486)
- 国家社会(33000)
- 发(32733)
- 教育部(31574)
- 创(31405)
- 大学(31099)
- 性(30743)
共检索到364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彬 涂秋鸿
本文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探讨了大学学术组织决策过程中存在的决策规则、投票活动以及权力制衡等三大困境,对此提出了革新规则、优化过程和平衡权力等三大克服困境的举措。
关键词:
大学学术组织 决策 学术失灵 公共选择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高长
大学组织学习是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为了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保持一致,在实现大学职能的过程中,进行整体创造知识、改善行为和优化体系的过程。大学通过反馈学习、变革学习和深度学习等不同形式的学习对大学的运行机制、组织结构和治理理念产生影响。当前大学组织学习面临思维滞后、主体错位和知识迷思等现实困境,推动大学组织学习的可能之道包括转变观念,注重开放系统的观念;优化体制,推进大学校长职业化;组织重建伦理,赋予组织知识的地位。
关键词:
组织学习 组织知识 学习型大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牟小刚
通识教育既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内在要求,又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支撑。优化通识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关键在于厘清传统通识教育的困境,探索在新时期下通识教育的出路。当前,我国的通识教育存在着四重困境:能力困境、认知困境、规划困境和培养陷阱困境。建立持续教育的培养体系、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采用多样科学的通识教育方法、筹措个性化培养的教学实践是打破传统通识教育四重困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双一流” 通识教育 高等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鑫明
德育工作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核心工作。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存在忽视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缺乏真正的引导和人文关怀以及单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割裂学校与家庭的有机联系等诸多问题。要以"大德育"教育观为指导,构建综合性的德育网络体系,着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培育,注重育人育心的浸润、渗透的德育教育模式探索。
关键词:
大德育 高职院校 困境 德育模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唐世纲
我国大学行政化的困境突出表现为大学管理的行政科层化、大学行政权威的绝对化和学术在大学被边缘化。造成如此困境的深层原因在于我国现代大学与生俱来的行政化色彩、新中国建立后大学的政治化改造、学者的双重所有制和大学的高度复杂化。我国大学行政化改革可以从制定并落实大学法人制度、健全大学教师社会保障体系、推行大学全员聘任制和培育崇尚学术的大学价值观等几个方面着手,探索现代大学管理之道。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国强
吉林财经大学郭天宝教授编著的《中国大豆生产困境与出路研究》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7年11月正式出版。该书是作者在其主持的国家软科学项目(编号:2013GXS4D112)研究成果及其博士毕业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后出版的。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提出之际,国内玉米产能过剩,而大豆生产长期面临困境,有效供给不足与结构性过剩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本书的问世恰逢其时,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角度指出了新时期中国大豆生产的发展思路。作者分4个部分进行阐述:一是对中国大豆生产现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赵世清
数字经济时代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决策算法逐渐实现自动化,在解放人力资源的同时大幅提升了社会效率,推动着数字经济发展。但伴随而来的是算法权力的膨胀,令个体面临信息茧房、算法歧视、隐私泄露等多重威胁,算法为个体制造的权利保护困境近年来逐渐被学者所关注,立法者企图通过构建免自动化决策权以及算法解释权等权利创设路径帮助个体走出困境,但奈何算法技术黑箱的存在以及个体在数字领域的弱势地位的阻碍使行权难度过大,单一的赋权模式终究无法有效应对自动化决策风险。为此,我们亟需建立以事前预防为基点,以算法影响评估制度和算法审计规制细化落实为重点的自动化决策算法监管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庞海芍
目前,以艺术普及教育为己任的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主要存在三个困境,即艺术教育地位不高、机构不健全、体制不顺畅,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美育课程缺乏顶层设计,导致因人而设,杂乱无章,质量不高;艺术活动背离“普及”初衷,陷入应试教育的窠臼。要走出困境,必须充分认识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其规律,科学设计公共艺术课程,同时,要注意将艺术普及教育和艺术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在发展艺术专业的同时带动艺术普及教育。
关键词:
大学美育 艺术教育 困境出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彬 陈丁堂
大学组织面临着有效变革的持续挑战。大学如何回应变革的压力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大学组织变革的困境源于大学组织本身的"技术低效性",而多元目标之间的相互冲突、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分别又是大学组织变革低效的价值根源与体制根源。变革是大学组织的常态,大学作为人类设计和维护的一种文化存在形式,其组织变革走出困境的出路在于"教育家办学",教学过程的"流程再造",重构政府-大学-市场之间的关系,并最终实现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和扩展。
关键词:
大学组织 组织变革 教育理念 制度结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进华
在大数据时代应用大数据技术完善中国公共危机决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比较和案例分析,探讨了大数据时代公共危机决策的演进趋势,总结了中国公共危机决策的基本模式以及其面临的困境。结合美国大数据公共危机决策的实践经验和现有的大数据决策分析框架,构建了中国应对公共危机的大数据决策模式。对公共危机决策而言,大数据技术的引入有利于提升对危机和风险感知的灵敏度,推动公共危机决策实现智能化辅助决策,实现对未来危机的精准预测与物品精准配给,促进公共危机决策的流程再造。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晓阳 张海燕 孔德永
决策失误或者决策不良将会使城市规划丧失方向。规划进入设计操作阶段后会遇到大量具体而细碎的决策问题。本文对目前规划设计期决策所存在的困境进行了反思,分析了影响设计决策科学性的原因,探讨了实现规划设计期科学决策的出路。提出应进一步完善设计决策机制、决策技术方案和决策理论研究,使决策向全面、科学、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设计决策 规划支持系统 城市功能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啸
公共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项重要构成,公共管理的水平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治理能力的高低。新常态下,公共管理事业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和困境,在探索出路的过程中,则必须始终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以深化改革为手段,不断提高公共管理水平与国家治理现实需求的适配性。
关键词:
公共管理 国家治理体系 政府改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彤璞 郭剑雄
关于现代农民本质特征的界定在学界是一个分歧较大的热点问题。以选择集视角对现代农民较之传统农民的本质差异进行高度概括,可以简化对现代农民的识别。我国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信息社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多种就业机会的产生使得现代农民这一职业具有了选择性特征,并以此为研究视角和切入点,探讨现代农民在成长中面临的选择机会、主体选择能力和动因上的困境,而选择机会的拓展、农民主体能力的提高、个人选择动因的增强是现代农民成长的路径。
关键词:
选择集 现代农民 现代农民成长 农业转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孟卫青 黄崴
通识教育嵌入到中国大学教育体系中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缺乏有利于通识教育实施的制度安排一直是通识教育受阻的关键所在。目前,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主要制度性约束因素包括实体性的专业教育制度、零散式的学分管理制度、缺乏科际整合的分布选修制度和纵向分隔式的课程衔接制度。通识教育从普及走向深化的过程中,我国大学要从模仿移植走向本土构建,树立本科通识教育的理念,以建设一套独具特色的校本基础课程体系为核心,探寻一条适合中国大学体制环境的通识教育实施之路。
关键词:
大学 通识教育 制度困境 本土建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立
中国法学教育面临着四大困境:法学教育大而不强,学科设置全而不专,人才培养缺乏广博的知识基础,理论脱离实践。摆脱这四大困境的出路是:法学教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学科设置由全面型向精专型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理论教育和职业实践并重。要及时转变法学教育理念,使法学教育走上正轨,使法学院培养的人才在国内具有适应性,在国际上具有竞争性。
关键词:
法学教育 学科建设 教学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