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02)
2023(4096)
2022(3302)
2021(3306)
2020(2751)
2019(6062)
2018(5592)
2017(11192)
2016(6122)
2015(6836)
2014(6714)
2013(6617)
2012(6236)
2011(5214)
2010(5457)
2009(5051)
2008(5328)
2007(4718)
2006(4166)
2005(3757)
作者
(15040)
(12415)
(12359)
(12307)
(7918)
(5810)
(5794)
(4806)
(4708)
(4555)
(4244)
(4241)
(4201)
(4149)
(3832)
(3695)
(3607)
(3504)
(3502)
(3399)
(3089)
(3085)
(2905)
(2852)
(2849)
(2837)
(2787)
(2676)
(2557)
(2474)
学科
管理(26576)
(24311)
(21582)
经济(21556)
(20100)
(17673)
企业(17673)
财政(14287)
(11663)
(9669)
财务(9665)
财务管理(9617)
企业财务(9264)
(8598)
(8176)
(8036)
国家(8010)
方法(7717)
中国(7370)
地方(7139)
数学(6575)
数学方法(6533)
(6429)
工作(6054)
体制(5586)
(5284)
制度(5283)
(5079)
(5049)
业经(4952)
机构
大学(80073)
学院(79427)
(33128)
经济(32446)
管理(32082)
(28511)
理学(27505)
理学院(27256)
管理学(27049)
管理学院(26860)
研究(25720)
中国(20517)
财经(17650)
(15990)
(15798)
科学(13489)
财经大学(12887)
(12624)
(12206)
中心(11974)
经济学(10956)
财政(10605)
研究所(10247)
(9917)
北京(9880)
经济学院(9809)
(9658)
(9457)
(9395)
(9335)
基金
项目(50059)
研究(39603)
科学(39561)
基金(37207)
(31374)
国家(31104)
社会(27205)
科学基金(26961)
社会科(25675)
社会科学(25668)
基金项目(19199)
(18294)
教育(17500)
编号(16128)
成果(15128)
自然(14990)
(14986)
自然科(14629)
自然科学(14626)
资助(14506)
自然科学基金(14366)
(11988)
国家社会(11814)
(11603)
(11278)
重点(10951)
教育部(10852)
课题(10741)
项目编号(10604)
人文(10372)
期刊
(40320)
经济(40320)
(28870)
研究(28355)
中国(17488)
管理(10649)
学报(10639)
财经(9763)
(9740)
科学(9455)
大学(9005)
学学(8633)
(8315)
(8239)
财政(8239)
(7558)
金融(7558)
会计(6986)
财会(6891)
经济研究(6822)
教育(6475)
农业(5993)
问题(5255)
业经(5105)
图书(4936)
通讯(4695)
会通(4685)
(4646)
技术(4484)
(4016)
共检索到128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戚功生  林万龙  邱日艳  
中国财政向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迅速增长,但是,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县级政府提供农村公共服务时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作者在对调研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后认为,农村公共服务的囚徒困境是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据此,文中提出了在增加农村公共服务投入的同时,增加新的制度选项实施制衡的财政治理思路,并以调研中收集的一个案例验证了这个思路的治理效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志育  
笔者认为,要构筑县级公共财政框架,必须着重解决以下几个突出问题:1.思想认识问题。在县级公共财政改革中.有两种片面认识:一是公共财政支出改革是由单位分权向财政集中转变,如取消单位账户、实行集中统一核算,又回到供给制的老路上,是改革的倒退。二是县级财政是“吃饭”财政,财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白景明  
关于建立公共财政的探讨,可以说理论先于实践。90年代中期就有人撰写文章,说中国财政改革的目标模式是搞公共财政。但以往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概念之争上,还没有深入到怎样建立公共财政体系。 目前实践在发展,客观要求理论界逐步深化对公共财政的研究,当务之急是要考虑从何处入手把公共财政体系的框架搭起来。 安徽省县级公共财政支出改革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改革卓有成效。我们要搞公共财政,那么究竟从什么地方入手,该怎么办,是否需要有从点到面的试验阶段。在这方面,安徽的改革确实给人以启发,对全国如何构建公共财政体系都有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翠娥  
本文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县级财政与行政运行过程中的基本问题,提出了以财政创新推动公共行政体制的构建,要处理好三对关系,即:“源”和“流”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重点和一般关系,并就如何通过财政改革构建县级公共行政体制,提出了一些具体想法,作出了一些尝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从1999年开始,安徽省五河县组织实施了以“收支直达、财务统管”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财政支出改革,调动了全县上下聚财理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规范了财政支出管理,调整了支出结构,强化了财政职能,实现了增收节支,优化了资源配置,理顺了分配关系,促进了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实践证明,实施公共财政支出改革是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落实“三保”目标的有效途径,是解决财权分散,强化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建民  
改革开放以来,枝江市财政收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迅速增长,其中在90年代年均增长17.5%,但是在财政收入与支出的管理上,在财政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上,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困难。主要表现为“五难”:一是部门的预算外收入归集难,流失在收费部门和收费单位手中。二是财政支出监督难,一些行政事业性单位乱支、乱补、乱收费的现象时有发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宁静  
本文基于我国2000~2005年间县级面板数据,从财政自给能力角度出发,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改革在促进我国县级财政解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表明,财政收支分权在县级财政解困中的作用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财政收入分权水平提高有助于增强县级财政的自给能力,实现县级财政解困;财政支出分权水平提高则会显著加剧县级财政困难程度。2002年所得税分享制度改革以来,财政收支分权的不对称性作用明显减弱。另外,近年来我国推行的政府治理结构改革,包括撤乡并镇改革和省直管县体制创新,在增强县级财政自给能力和改善财政状况方面并没有取得明显成效,其中省直管县体制创新反而不利于县级财政自给能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佑才  
悉闻安徽省财政厅、财政部科研所、中国经济时报社、五河县共同召开安徽省县级公共财政支出改革会议。近年来,安徽省财政厅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中央和财政部关于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的决策部署,积极转换思路,全力推进财政支出改革作了大量具有开拓性、创造性的工作,尤其是开展县级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的试点,找准了改革的方向,抓住了改革的关键,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受到了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部里的高度评价。这是安徽省财政厅大胆开拓、勇于创新的结果。今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十五计划的第一年,是全民实施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作好今年的财政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伏瞻  
今年年初,国家制定了“十五”规划,各省也制定了自己的规划,完成“十五”规划目标,对于实现我国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从当前财政改革和发展来看,开这个研讨会很有必要。 第一,从1994年以来,财政体制改革基本上以收入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随着1994年财政体制框架的确立和随后这些年的改革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商五一  梅方权  
我国农业科技投入总量长期偏低,投入强度显著低于国际水平。本文对农业科技投入理论进行了研究,认为加大我国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既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政府完善公共财政支出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孟天广  杨明  
善治是中国政府的执政要务,政治信任反映着公民对政府治理的认可和支持。文章利用2008年中国公民意识调查及政府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政府治理绩效的主观和客观维度对政治信任的影响。研究发现,公民对政府在经济增长、民生福利、纯公共产品领域治理绩效的回顾性和前瞻性积极评价都正相关于政治信任;纯公共产品提供的主观评价对政治信任的影响大于经济增长和民生福利。县级政府的客观治理绩效对政治信任有重要影响,在高人均福利支出、低基尼系数和低失业率的县级单位,政治信任更高,而人均GDP反而微弱地负作用于政治信任。因此,尽管经济增长仍然是政治信任的重要来源,但民生福利和纯公共产品正赶上并超越经济增长,成为公民提供政治信...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华锋  
县级政府公共性的秉持与追求,是化解地方社会矛盾、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县域社会,基于政府价值和责任的要求,县域善治的理念整合了公共利益、公共服务和公民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弥合了社会责任和公共责任的缝隙,凸显着公共性的诉求。在协商民主和多元主义的诱导下,通过参与性社会的构建、科学的行政赋权和多元协同治理的复合改造,将有助于纠正政府公共性的偏差,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县域社会的协同效用,实践县域社会协同治理的构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汉屏  章成  
一、我国公共财政的特点及转型期的任务 我国公共财政除了具有市场经济国家公共财政的一般特征外,如提供公共品或劳务、矫正外部效应、维持有序竞争、针对非价值性物品进行社会性规制、调节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还具有自己的特点。(1)政府不仅要矫正市场失灵,还要弥补市场残缺,培育和完善市场,促使经济在日臻成熟的市场中持续增长。(2)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公共支出财力有限,政府提供的均等化财政服务的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春玲  
我国政府职能是由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共同行使的。自实施体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占整个国家财政支出的份额有了大幅度提高;地方政府的资源配置功能和中观调控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公共财政决策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必须规范我国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提高我国地方政府履行公共财政职能的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