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69)
- 2023(7853)
- 2022(6900)
- 2021(6505)
- 2020(5916)
- 2019(13775)
- 2018(14007)
- 2017(26434)
- 2016(15133)
- 2015(17693)
- 2014(18043)
- 2013(18194)
- 2012(17173)
- 2011(15392)
- 2010(15877)
- 2009(15196)
- 2008(15827)
- 2007(14853)
- 2006(13006)
- 2005(11744)
- 学科
- 济(59001)
- 经济(58936)
- 管理(51831)
- 业(44567)
- 企(38398)
- 企业(38398)
- 方法(29206)
- 数学(24794)
- 数学方法(24497)
- 财(19671)
- 农(16043)
- 学(15548)
- 中国(15108)
- 制(13238)
- 务(12541)
- 财务(12502)
- 财务管理(12457)
- 业经(11973)
- 和(11772)
- 企业财务(11724)
- 地方(11101)
- 理论(10977)
- 贸(10793)
- 贸易(10788)
- 易(10469)
- 农业(10252)
- 银(10111)
- 银行(10078)
- 策(9434)
- 行(9404)
- 机构
- 大学(225021)
- 学院(221846)
- 管理(85845)
- 济(85302)
- 经济(83061)
- 研究(73785)
- 理学(71287)
- 理学院(70445)
- 管理学(69165)
- 管理学院(68707)
- 中国(59304)
- 京(49251)
- 科学(48483)
- 财(43072)
- 农(41589)
- 所(39753)
- 江(36512)
- 研究所(35904)
- 中心(35523)
- 业大(34521)
- 农业(33067)
- 财经(32605)
- 北京(31153)
- 范(29492)
- 经(29362)
- 师范(29133)
- 州(29059)
- 经济学(25706)
- 院(25684)
- 省(25181)
- 基金
- 项目(138486)
- 科学(105707)
- 研究(98748)
- 基金(97917)
- 家(85846)
- 国家(85117)
- 科学基金(71121)
- 社会(59437)
- 社会科(56012)
- 社会科学(55986)
- 省(54318)
- 基金项目(51827)
- 自然(47032)
- 划(45896)
- 自然科(45785)
- 自然科学(45764)
- 教育(45633)
- 自然科学基金(44940)
- 编号(41911)
- 资助(41426)
- 成果(35731)
- 重点(31060)
- 部(30460)
- 发(29049)
- 课题(28166)
- 创(27416)
- 科研(27055)
- 计划(25927)
- 大学(25819)
- 创新(25721)
- 期刊
- 济(99363)
- 经济(99363)
- 研究(62039)
- 中国(48106)
- 学报(39814)
- 财(37754)
- 农(36837)
- 科学(34301)
- 管理(32605)
- 大学(28646)
- 学学(26561)
- 农业(24265)
- 教育(23532)
- 融(20357)
- 金融(20357)
- 技术(19956)
- 图书(16977)
- 财经(16839)
- 业(15276)
- 业经(15006)
- 经(14523)
- 经济研究(14503)
- 问题(13128)
- 书馆(12409)
- 图书馆(12409)
- 版(12297)
- 技术经济(11791)
- 资源(11613)
- 理论(11097)
- 财会(10802)
共检索到345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能发 蔡绍洪
为避免每个牧民只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不顾及完全利己行为对他人带来的影响,致使公共草地过度放牧,最终导致每个牧民都得不偿失的"公地悲剧"现象,将Marco和Morgan的轻微利他博弈均衡理念植入公地悲剧模型之中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每个牧民均表现出轻微利他的有限理性行为,则每个牧民都受益;当牧民轻微利他的程度不一致时,利他程度弱些的牧民比利他程度强些的牧民相对利润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蒋天文 樊志宏
江河提供了非常丰富的“非排它性”资源服务,因此容易陷入“公地悲剧”。历史上对长江、黄河等江河所提供的多维度要素资源价值理论认识上的滞后及误区,是引发此类江河向“公地悲剧”演变的基础性原因。现行的江河管理体制不能有效地协调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资源行为及利益关系,从而诱发了地方等主体对江河资源的不相容使用和过度进入,而成为加速推进这一演变进程的制度性根源。在这一体制下,地方在与中央的博弈中,谋求当期地方收益的最大化;地方之间的财政逆向转移与升职竞争博弈,加剧了地方的行为扭曲;部门之间的边界模糊与势力竞争博弈,诱发了部门的行为扭曲。只有创立新的江河管理体制,才能规范地方等主体的行...
关键词:
生态服务 公地悲剧 制度 博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湛志伟
传统经济学通过对符合个体最优的n个家庭羊的总饲养量与符合社会帕累托最优的总饲养量 ,进行简单的静态比较 ,得出了公地被过度放牧的结论。这一分析忽视了农户在决定羊的饲养量时 ,彼此之间存在的相互约束和牵制机制 ,因而“公地悲剧”的结论是片面的。构建一个由A、B两个代表性家庭组成的博弈模型 ,从博弈论的角度 ,充分考虑农户间行为的相互约束和牵制 ,引进关联博弈的思想和可信的以牙还牙的策略 ,从而可得出与“公地悲剧”截然不同的结论 :在一定的条件下 ,农户们自觉限制羊的饲养量 ,是一个内生的博弈规则 ,它能够自实施 ,成为人们的共同信念 ,“公地悲剧”不再必然产生。
关键词:
“公地悲剧” 内生博弈规则 自实施 制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湛志伟
传统经济学得出的“公地悲剧”的结论是片面的。需要从博弈论的角度 ,充分考虑农户间行为的相互约束和牵制。一定的条件下 ,农户们自觉限制羊的饲养量 ,是一个内生的博弈规则 ,它能够自实施 ,成为人们的共同信念 ,“公地悲剧”必然不再产生。
关键词:
“公地悲剧” 内生博弈规则 自实施 制度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洁 张奋勤
反公地悲剧是指当每个权利人都行使排他权,从而使所有的权利人都无法行使使用权时,公有资源利用不足或闲置浪费的现象。在公共管理领域,如果提供某项公共产品的职能被分割给多个平行的政府部门,那么只要有一个部门行使否决权或这些部门之间的合作程度不够,也会产生公共产品不能提供或供给不足的反公地悲剧。此类悲剧在中国的出现主要是由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行政审批不规范造成的。减少政府部门平行管理造成的反公地悲剧,措施之一是精简合并职能相近、业务相似的政府部门,推行大部制改革,同时按照权力制衡的原则规范政府行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09年10月12日,诺贝尔基金会宣布,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印第安纳州大学经济学及公共和环境事务学教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家奥利姆·E·威廉森,以表彰他们对经济管理行为的卓越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仁安 黄轶芳
博弈中往往会出现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使得公共资源产权界定不清,社会资源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必须对“公共地悲剧”进行博弈分析,运用博弈理论中的Nash均衡和反应函数讨论公共资源低效率配置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这样才能说明环境资源保护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
博弈 那什均衡 环境产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静锋
公地的悲剧指出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大量存在的有关社会协调的问题。个体理性和社会理性的矛盾冲突是公地的悲剧存在的理论前提,公地的悲剧是理性人假设必然结果。放宽完全自利的理性人假设,个体存在的公平偏好所具有的道德考量能够避免公地的悲剧,通过参与人的相互协调而达到社会和个人最优的帕累托最优的结果。道德是市场经济良好运行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金火 陈秀琼
鉴于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的社会公益性,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更看重的其社会文化教育福利等多方面的非经济功能,普遍采取免收门票和低门票的做法。而我国最近却引发世界遗产地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涨价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人们呼吁国家对全部公共资源类景区实行免费开放或低门票,真正实现资源的公共性质。本文从旅游者角度对我国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资源过度使用问题进行博弈论分析,深入阐述旅游者之间的博弈策略,对旅游者的不当行为进行解释。本文认为我国要对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进行免费开放实行公共权利是有一定困难的,要实现正和博弈是很难的,如不加以有效约束,最终会酿造“公共悲剧”。所以,目前国内大部分民众和学者呼吁我国应与国际接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晓峰
“反公地悲剧”是与“公地悲剧”对应的一个经济学概念 ,“悲剧”的产生也与产权的界定有关。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并日益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 ,很多领域都由于产权的支离破碎而带有明显的“公地”特性 ,也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反公地悲剧”。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 ,应当积极探索新的模式重新整合产权 ,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避免“反公地悲剧”的重演。
关键词:
产权 反公地悲剧 国有资产管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彦东 李相合
"公地悲剧"是由于产权范围的不明确或空缺使公共物品过度使用的现象。"反公地悲剧"是和"公地悲剧"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由于产权分离特性所引起的公共物品被闲置而造成的浪费。笔者运用"反公地悲剧"理论对高校的公共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反公地悲剧"现象进行分析,并从中国高校的实际出发,提出实现高校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对策,以减少发生在高校这块"公地"上的"悲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红斌 庄三舵
"反公地悲剧"是公共资源由于产权的支离破碎而未被充分利用的现象,公立高职学院的实训资源也存在"反公地悲剧"现象。通过整合资源产权、优化资源配置、改革管理模式、实施信息化管理、实行绩效考评、强化队伍管理,可以有效避免实训资源陷入"反公地悲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三勋 王宏武 李智强
运用“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的理论,分析了高校校办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难、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难和企业经济效益提高难等现象的根源,指出了校办产业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新型产业管理体制、加强资产委托管理及完善学校产业投入撤出机制等校办产业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阳晓伟 杨春学
"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在产权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公地悲剧是一种由于排他性产权缺失或太弱造成竞用性资源被过度使用的悲剧;而反公地悲剧则是指资源或产权过度分割以致破碎化,导致资源排他性过强,进而造成资源使用不足的悲剧,它在产权结构上与公地悲剧存在明显区别。虽然在数理模型上可以推导出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对称的结论,但是该结论在实验经济学领域存在较大争议——在两种不同博弈情境下,被试者具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社会心理学反应,结果导致反公地悲剧造成的福利损失比公地悲剧更加严重。
关键词:
公地悲剧 反公地悲剧 公平 效率 对称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