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74)
2023(7912)
2022(6634)
2021(5829)
2020(5025)
2019(11351)
2018(10997)
2017(22580)
2016(11705)
2015(12980)
2014(12629)
2013(12785)
2012(12388)
2011(11304)
2010(11435)
2009(10614)
2008(10104)
2007(9030)
2006(8254)
2005(7625)
作者
(31795)
(27015)
(26783)
(25788)
(17576)
(12581)
(12361)
(10325)
(10149)
(9477)
(9398)
(9013)
(8609)
(8539)
(8435)
(8370)
(7900)
(7892)
(7693)
(7276)
(6987)
(6518)
(6379)
(6274)
(6106)
(6040)
(5701)
(5517)
(5429)
(5132)
学科
(81239)
经济(81188)
管理(35023)
方法(32987)
(32106)
数学(30439)
数学方法(30329)
(25035)
企业(25035)
地方(17817)
(16459)
中国(15979)
(13915)
业经(12876)
地方经济(12698)
(11002)
(10373)
贸易(10369)
农业(10176)
(10149)
(9986)
(9881)
金融(9881)
(9321)
财务(9316)
财务管理(9298)
企业财务(8978)
环境(8442)
(8278)
银行(8273)
机构
大学(176694)
学院(173503)
(93054)
经济(91748)
管理(69149)
理学(59787)
研究(59546)
理学院(59245)
管理学(58572)
管理学院(58231)
中国(45522)
(41960)
(34862)
财经(33715)
经济学(32239)
(30739)
科学(29598)
经济学院(29067)
(28212)
中心(27117)
财经大学(25166)
研究所(25065)
(24687)
北京(21838)
(21409)
(20848)
商学(20068)
商学院(19876)
(19738)
业大(19645)
基金
项目(112086)
科学(90274)
基金(85982)
研究(83503)
(73007)
国家(72504)
科学基金(63526)
社会(59736)
社会科(57063)
社会科学(57052)
基金项目(44466)
(40194)
自然(37158)
教育(37042)
自然科(36371)
自然科学(36367)
资助(36127)
自然科学基金(35766)
(33356)
编号(31951)
国家社会(26936)
成果(26670)
(26658)
(24524)
重点(24498)
教育部(24200)
人文(23649)
(22618)
大学(22010)
社科(21768)
期刊
(102618)
经济(102618)
研究(57338)
(32620)
中国(28135)
管理(25839)
学报(21778)
科学(20123)
经济研究(19392)
财经(19076)
(18310)
(18262)
金融(18262)
大学(17698)
学学(16781)
(16442)
技术(14234)
问题(13655)
业经(12579)
农业(12203)
(11631)
统计(11553)
技术经济(11128)
世界(10662)
国际(9983)
(9754)
图书(9715)
决策(9026)
教育(8668)
商业(8532)
共检索到265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颖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盟国家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对这些国家经济增长来源的研究中,前人的研究着重考察了私人投资的重要性。本文运用生产函数法对东盟五国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①。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除了菲律宾之外,其余4个东盟国家公共资本产出弹性显著为正值,表明公共投资对其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菲律宾的公共资本对经济增长则没有显著的影响,公共投资效率低下是造成菲律宾公共资本非生产性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敏纳  
文章在测度2005年中国各省区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中国社会公共服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共服务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是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提高的Granger原因,但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共服务之间还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必须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颖  薄勇健  
本文在测算1990-2005年31个省市的生产性公共资本存量基础上,通过研究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弹性发现:非生产性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公共资本却有利于省区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收敛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包含公共资本和公共支出的结构变量的情况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新古典经济增长收敛趋势。上述结论为政府公共支出的增量规模与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借鉴。最后给出改变目前省区公共支出状况的政策建议,也将是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有效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燕  赵增耀  
投资环境作为FDI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是近几年FDI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在FDI的全球跨国经营活动中,其对于东道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可避免地受到东道国金融环境的影响。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金融市场因素对于FDI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中美两国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由于资本积累效应,FDI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对比美国而言,中国的金融市场未能有效发挥FDI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而美国相对完善的金融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FDI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倪超  
为破解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困境,本文聚焦人力资本,突破就中国而中国的研究视角,选取65个国家1995-2013年的大样本面板数据,研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投资效应,且分地区、分类型测算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确未来中国人力资本优先投资次序,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可借鉴的国际经验。结果表明,对于现阶段中国,首要投资的是健康人力资本,在满足人力资本健康需求之后,加大教育投资,促进人力资本发展,保障人力资本投资效应的发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仁祥  童藤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将金融发展要素分为基于金融结构论的金融中介发展指标及资本市场发展指标,运用1993~2011年的年度数据对我国金融发展的真实水平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协整分析,并建立了反映短期波动的误差修正模型(ECM)。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在长期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中介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资本市场;在短期,我国金融中介及资本市场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宏  
社会资本对理解转轨情境下的当代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十分重要。采用中国东、中和西部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中国转轨时期不同制度水平下社会资本、金融发展及其联合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正规金融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社会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则具有显著的负影响。社会资本与正规金融发展的联合效应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有利于经济增长,但非正规金融与社会资本的联合效应则不利于经济增长,并且制度越完善,这种负面效应越明显。因此,在深化制度改革和金融发展的同时,应注重社会资本结构优化和平衡,规范非正规金融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玲凛  
文章以我国西部12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协整方程、ECM模型等计量模型,考察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政府公共投资对西部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及其时空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公共投资的增加对西部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其短期作用不如长期效应显著;受各地区经济结构以及投资结构的影响,公共投资的产出弹性存在地区差异,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下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海星  
本文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际数据,运用内生增长理论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公共物质资本投资、公共人力资本投资及R&D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了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发现:三种公共投资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经济增长效应,并且其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也不相同。公共物质资本投资主要是通过资本积累效应拉动经济增长,而公共人力资本投资及研发投资则是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及外部性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并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三种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及驱动机制又有所不同。针对实证结果得出结论及政策建议,进而为优化我国公共投资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何燕  
在Lucas(1988)模型基础上引入金融资本建立内生经济增长分析框架,研究分析表征区域股票市场发展的两个变量(股权资本和股东权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重点强调对"内生性"问题的分析。借助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经济增长动力的地区差异十分明显,股权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鹏  李方犁  吴功亮  
文章采用面板联立方程实证模型(SEM)对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借助Stata计量软件,以中国23大城市群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将城市群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与理论推导基本吻合:中国城市群中,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间存在相互促进关系。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促进经济的增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翔  
文章放宽了国外对闲暇研究的假设条件,突出考虑闲暇时间对人力资本形成的作用和对技术进步的外部性,将闲暇时间引入增长模型研究了闲暇与增长的动态关系,并对中国1981~2003年的经济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健康的闲暇活动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工业化阶段居民较低的闲暇偏好会拉低经济增长率,因此总体上闲暇时间对我国经济增长展现出微小的负作用。为此文章提出,应在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的同时,合理安排契合本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公休假制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宏恩  
在东亚金融危机背景下,东盟与中国经济合作的动机主要是扩大对中国的出口和本地区的外资流入,其中后者的实现以前者为重要条件。本文为此建立了3个计量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东盟宪章》等文件的生效将会有利于东盟与中国的合作,中国在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中应该采取有区别的灵活的政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春虹  
经验证据表明:我国GDP对税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税收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不会明显偏离均衡状态,税收与经济税源之间保持着合理的关系。从经济增长率最大角度,我国最优宏观税率应该是20%左右。税收应该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宏观税率的提高要与经济增长适度,说明了“拉弗”曲线在我国的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建民  杨文培  杨力  
文章采用4步法,对1990~2011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碳排放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基于三者之间协整关系的研究,建立了经济增长—能源消费—碳排放之间关系的传导效应关系,其传导关系为:1:1.5177:1.5722,即经济每增长1%,能源消费增长1.5177%,碳排放增长1.572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