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43)
- 2023(12537)
- 2022(10631)
- 2021(10038)
- 2020(8505)
- 2019(19197)
- 2018(19180)
- 2017(37258)
- 2016(20135)
- 2015(22877)
- 2014(22347)
- 2013(21940)
- 2012(19787)
- 2011(17683)
- 2010(17795)
- 2009(16062)
- 2008(15480)
- 2007(13622)
- 2006(11954)
- 2005(10330)
- 学科
- 济(80698)
- 经济(80582)
- 业(64229)
- 管理(58110)
- 农(47450)
- 企(43144)
- 企业(43144)
- 方法(34195)
- 农业(31351)
- 数学(30797)
- 数学方法(30375)
- 财(23389)
- 业经(22249)
- 中国(21137)
- 制(20423)
- 地方(15492)
- 体(14782)
- 贸(13389)
- 贸易(13382)
- 易(13110)
- 务(13100)
- 财务(13054)
- 财务管理(13020)
- 技术(13008)
- 银(12473)
- 银行(12455)
- 理论(12443)
- 企业财务(12389)
- 策(12350)
- 学(12320)
- 机构
- 学院(276262)
- 大学(270899)
- 济(117348)
- 经济(115102)
- 管理(109967)
- 理学(95722)
- 理学院(94829)
- 管理学(93280)
- 管理学院(92746)
- 研究(86941)
- 中国(66347)
- 农(58333)
- 财(54970)
- 京(54378)
- 科学(49985)
- 农业(44369)
- 业大(44265)
- 财经(43121)
- 中心(42320)
- 所(41439)
- 江(41299)
- 经(39434)
- 研究所(37177)
- 经济学(35798)
- 范(34139)
- 师范(33823)
- 北京(32797)
- 经济学院(32406)
- 州(31958)
- 财经大学(31901)
- 基金
- 项目(190560)
- 科学(151710)
- 研究(144790)
- 基金(138979)
- 家(119312)
- 国家(118233)
- 科学基金(103257)
- 社会(93690)
- 社会科(88600)
- 社会科学(88579)
- 省(76160)
- 基金项目(73895)
- 教育(67420)
- 自然(64537)
- 自然科(63068)
- 自然科学(63054)
- 划(62177)
- 自然科学基金(61904)
- 编号(60086)
- 资助(55577)
- 成果(47694)
- 部(43633)
- 重点(42710)
- 制(41546)
- 发(41361)
- 创(40698)
- 课题(40617)
- 国家社会(39182)
- 创新(38048)
- 教育部(37975)
- 期刊
- 济(129279)
- 经济(129279)
- 研究(78325)
- 农(61599)
- 中国(56942)
- 财(43237)
- 农业(41666)
- 学报(39012)
- 管理(37702)
- 科学(37234)
- 大学(32027)
- 教育(31257)
- 学学(30534)
- 融(27121)
- 金融(27121)
- 业经(26697)
- 技术(26366)
- 财经(21356)
- 业(19810)
- 问题(18532)
- 经(18320)
- 经济研究(18015)
- 农村(14945)
- 村(14945)
- 版(14459)
- 农业经济(14190)
- 世界(13689)
- 技术经济(12994)
- 经济问题(12960)
- 理论(12282)
共检索到405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锦秀 吴春汶 朱玉蓉
针对当前公共资助农民培训"供需非均衡"问题,本文运用公共产品理论,从政府和农民两个层面剖析其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四川省成都市的调研分析,探究培训均衡机制的选择。
关键词:
公共资助 农民培训 供需非均衡 均衡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廖开妍 杨锦秀 刘昕禹
以四川省成都市812位参训新型职业农民的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模型,并运用熵权TOPSIS评价法对培训效果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经过培训,农民在经营管理与生产技术方面得到的提升较大,而在心理素质与文化素质方面得到的提升较小。将培训效果得分作为因变量,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发现,继续从事农业的意愿、培训内容契合度、干部身份、政府对培训的支持情况4个因素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效果具有显著影响。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要加大政府对培训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热情,并制定更符合农民需求的培训内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燕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良性发展以其内部成员权益的保障和实现为前提和基础。而其成员权的保障,不仅仅是法律对成员权的确认,更重要的是必须建构起成员权救济制度。本文在四川省成都市S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证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农民合作社成员权保障缺失现状,提出了"多位一体"的合作社成员权救济制度构想。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成员权益 救济制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致力于部署建设国家职教高地,优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职业学校教育和培训格局,推进职业教育与产城融合发展、创新发展,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推进公园城市示范区职业教育融合创新发展,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探索经验。
关键词:
成都市 四川省 政策保障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燕
实现农民工向市民角色转型,是顺应农民工意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重大转变。本文结合调研,梳理了成都市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及问题,在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成都市 农民工市民化 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艺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四川省成都市探索建立了以"村民议事会"为核心的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并取得初步成效。但本文认为,必须正视村级治理机制创新实践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通过完善制度设计、构建长效机制、扩大民主参与等措施来深化改革。
关键词:
村级治理 机制创新 议事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明
本文通过对四川成都市农民工劳动纠纷案卷的调查,以第一手数据为素材,表明农民工由于身处异乡,文化不高,生存能力较差,在城镇生存易受的各种侵害相比城镇职工来说,比例要大得多,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对城镇乃至社会的稳定产生消极的影响。文章通过分析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必须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上苦下功夫,通过政府以制度、法规的形式实施,合理地调配各种资源,在完善的法律体制下使农民工在城镇建设中得到充分的社会保障。
关键词:
政府 公共服务 农民工 社会保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禹君 贺灿飞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加快,西部地区特别是成渝城市群成为了拥有两座十强城市的第四增长极。成都的崛起除了龙头企业的助力,与大量中小企业的进驻有很大关系。基于理论和现实情况的分析,本文总结出影响企业迁移至成都周边地区的决策模型。文章通过对8家迁移至四川省成都市周边的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案例分析,验证企业迁移的影响因素和迁移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禹君 贺灿飞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加快,西部地区特别是成渝城市群成为了拥有两座十强城市的第四增长极。成都的崛起除了龙头企业的助力,与大量中小企业的进驻有很大关系。基于理论和现实情况的分析,本文总结出影响企业迁移至成都周边地区的决策模型。文章通过对8家迁移至四川省成都市周边的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案例分析,验证企业迁移的影响因素和迁移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志英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统筹城乡实践中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四川省成都市统筹城乡的实际,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问题入手,对统筹城乡实践中的公共产品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创新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统筹城乡 公共服务 均等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波
本文认为 ,都市农业与城市化双向互动 ,互为补充。都市农业以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可为城市化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解决部分农民的就业。城市化则会促使农业的工业化管理 ,促进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 ,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实现全面小康
关键词:
都市农业 城市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务
农民的社会保险问题一直是近年来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难点 :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如何通过社会保险的方式妥善处理 ?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险应如何解决 ?本文选择四川省成都市作为个案 ,对解决失地农民的办法、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以及前期郊区农村养老保险的教训等进行了梳理 ,以期为农民社会保险的早日成熟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农民 农民工 社会保险 综合社会保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佯恩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幅员1156平方公里,接近成都全域面积的十分之一;辖区21个乡镇,户籍人口87.6万,其中农业人口65.3万,目前约有4.2万户、15万农民居住在土坯房内。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霍丽娅
本文结合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转龙村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分析了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农业增收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因地制宜地将单一的粮食种植业调整为多种经营农业,将会快速地提高农民的个人收入。
关键词:
种植业 结构调整 农民增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政府主导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预警研究——基于四川省成都市的调研数据
建立农民工医疗保障的两难困境与对策——基于四川省成都市五城区农民工的调查分析
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农民意愿及对策研究——基于四川省成都市的分析视角
理论和实践:实施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探讨——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的实证分析
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下人口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匹配——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差异及对策——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
农业转移人口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
农村市场主体发展状况分析——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
城市近郊农村土地综合整理的进展与问题——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实践与思考——以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为例